網誌

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國家說的話是對的,它要人們說就說,它要人們不說就不說,好了!

習近平新政: 七不講後又有十六條

更新時間 2013年5月28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7:42

真的:要好好學習,(真的不能講,講下可能“被”)

怪不得香港:充滿,(文化革命)氣氛。這七不講:要學習的是,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要階級鬥爭起家,這一點在本國發生因而立國49年起。毛澤東思想,因而成為五千年古國文化源頭,這一點是毛澤東呼喚人民起來的源頭人民、人們起來吧,人們會得到自由。七不講不要講;。學習第一步毛澤東建國思想其後續樣學習總會強的強起來。
----
七不講
網上廣泛流傳的中共「七不講」文件,要求高校教師不能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和司法獨立。
據報,「七不講」文件下發至縣團級,指稱:宣揚〝普世價值〞的核心目的是排除黨的領導;〝公民社會〞主張是要在基層黨組織外建立新的政治勢力;〝新自由主義〞理念反對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提倡〝西方新聞觀念〞,是反對黨一貫堅持的〝喉舌論〞,要擺脫黨對媒體領導,搞蘇聯當年改革時推行的〝公開化〞,用搞亂輿論來搞亂黨、搞亂社會。
========================

繼中共出台9號文件被披露規定「7不講」消息在網上傳出後,最近又出現一份最早於5月4日公布的「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意見」(簡稱 「意見」),進一步突顯習近平新政試圖加強管控思想的意圖。
「意見」下達時間為5月4日,與網絡上開始廣泛傳播的「七不講」時間吻合。 中國各地媒體當時也曾報道過一份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的文件。
有分析人士認為,文件很可能是「七不講」內容的原始文本。

十六條
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部黨組5月4日發佈了共16條的《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 要求全國各級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強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
「意見」指出:「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不能為人師表」; 「意見」在要有關各級加強領導和管控之外,要求「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開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內容。
分析人士指出,這是習近平政府積極推動嚴格管控思想政策的新證據。
七不講
網上廣泛流傳的中共「七不講」文件,要求高校教師不能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和司法獨立。
據報,「七不講」文件下發至縣團級,指稱:宣揚〝普世價值〞的核心目的是排除黨的領導;〝公民社會〞主張是要在基層黨組織外建立新的政治勢力;〝新自由主義〞理念反對國家進行宏觀調控;提倡〝西方新聞觀念〞,是反對黨一貫堅持的〝喉舌論〞,要擺脫黨對媒體領導,搞蘇聯當年改革時推行的〝公開化〞,用搞亂輿論來搞亂黨、搞亂社會。
兩個不能否定
文件還表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針對黨領導下的歷史問題,否認人們已普遍接受的事實,極力貶損和攻擊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全盤否定毛澤東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目的是削弱甚至推翻黨的領導的合法性;歪曲改革開放的種種說法則認為,改革中出現了官僚資產階級、國家資本主義,認為中國改革不徹底,只有進行政治改革才能完善經濟改革等等。
分析人士注意到,圍繞文件精神,《光明日報》還發表〝『兩個不能否定』的重大政治意義〞一文,除強調習近平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之外,還特別強調習近平的另一個說法,「如果當時否定了毛澤東,我們的黨還站得住嗎?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凖備以各種形式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
----

網民對「七不講」存疑並憂慮「文革再來」

  更新時間 2013年5月1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3:54


微博上有關「七不講」關鍵字的搜索結果已經未予顯示。
近日,網絡盛傳中共中央推出「七不講」禁令,要求教師不要與學生討論普世價值和新聞自由等議題,中國網民大肆批評的同時也質疑其真實性。
據微博流傳的消息指出,這「七個不要講」的範疇包括「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錯誤歷史、權貴資產階級和司法獨立」。


香港媒體星期六(5月11日)報道說,部份中國學者已證實相關消息,並指出是校方領導在開會時口述通知,估計將長期執行。
《明報》稱,據稱屬於上海一名張姓大學教授的微博用戶「常識2016」稍早時披露了各高校已向教師傳達「七個不要講」 的精神,並表示沒有造謠,願與官方機關對質。然而,該用戶帳號目前已顯示為「不存在」。
報道引述北京政治評論員章立凡稱,「七不講」其實是「兩個凡是」的發展,當局推出七個不能觸及的禁區,實際上反而是在提醒大家,這是中國現今體制上的七個關鍵弊端。
「兩個凡是」即為「凡是毛澤東說的都是對的,凡是毛澤東的指示必須堅決執行」。報道說,2013年是毛澤東冥誕120年,中國當局近來多次收緊言論被指與此有關。
《蘋果日報》也引述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表示,也許是中共感到社會危機愈來愈嚴重,所以要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穩,「但我認為這樣只會陷入更大的危機」。
「關鍵弊端」

在新浪微博上,話題雖然引起了網民的熱議,但原來有關「七不講」關鍵字的搜索結果卻已經變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尋結果未予顯示」。
除了微博上的「七不講」微話題頁面變成「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相關微博未予顯示」,不少網民發表含「七不講」關鍵字的微博已因「不適宜對外公開」而被加密或刪除。
有網民表示,七不講可概括為「一個不要臉」,更有人將「七不講」比喻為「又來一次文化大革命」。
上海《東方早報》曾在官方微博上發表「習近平執政妙語」,包括「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網友「菩提老祖織圍脖」轉發後表示:「這每一句都和七個不講是矛盾的啊!」
不過,也有為數不少的網民對此存疑,時事評論員「李諾言」便質疑說:「當局怎麼會下達如此愚蠢的密令?一定是謠言,呼籲黨中央嚴查。」
網民「廣東308」說:「歷史不可能倒退,革命流血為了什麼啊,什麼價更高啊,不要讓那段艱難的歷史成為笑話。」
「dabbylzy」也對七不講的真實性表示懷疑,「雖然我對某黨不抱幻想,但新帝不像鐵腕的人,何至於剛即位就敢觸犯眾怒」。
「七不講」之說孰真孰假目前難以證實,法律學者「徐昕」則引述網民稱:「民主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複雜到這是中國人唯一沒能山寨成功的東西。」


===============================
俄羅斯

國家歸本位應記第一功(俄羅斯,回歸自己國人創立自己的國體)其後(普京)修正得更徹底,成為(正統俄羅斯人的國家政體)而並不是借用(馬克思國際共產黨,之名的國家政體)俄羅斯是源遠流長的古國,其國家的美麗風光如畫,真令人儆仰!

戈尔巴乔夫改革

百科名片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骤然放开的舆论氛围使公众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极端思潮所俘获,在这种背景下,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势力,试图把改革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极力促成了苏联解体。

编辑本段戈尔巴乔夫改革简介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8年的红旗悄然降落,代表俄罗斯的三色旗重新升起,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然而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关键是要既认真又科学地总结教训。实际上,凡是有政治头脑的人都在震惊之余思索着苏联演变的原因—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强大而牢固的苏联共产党和国家政权竟会未流血抵抗就顷刻瓦解?
苏联、东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确有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国内的因素,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欧、苏联的演变不是偶然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那一套也不是一下子产生的,从思想政治渊源来说,可以追溯到赫鲁晓夫时期。

编辑本段背景

继赫鲁晓夫之后,苏联的改革时断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政治、经济已处于危机前的困境。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编辑本段时间

1986年至1990年

编辑本段内容

(1)指导思想搞多元化
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用别的思想或主义作指导,党就要变质,就不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就能够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排斥和清除错误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因此,是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于整个党或党员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一套理论。同时“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背叛,是社会民主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
(2)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
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国家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只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是这样一种专政,它是由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达到无产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它从根本意义上讲,它是无产阶级运用国家机器对国内仍继续进行顽抗的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即便是在资产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只要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还存在,只要新的资产阶级分子还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滋生出来,只要国际范围内的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还占有巨大的优势,这样的阶级斗争就必然存在,因而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成为必要的。既然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为消灭阶级而对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因而它就绝不能实行允许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平起平坐、分享政治权力的制度。如果实行多党制,那么就意味着承认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力,承认资产阶级政党可以自由地向无产阶级政党争夺执政权。这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依然强大,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斗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无异是在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此外,无产阶级专政也要求无产阶级作为一个团结统一的阶级来掌握国家政权。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的分裂将不可避免地瓦解无产阶级专政。只有作为一个团结统一的阶级,无产阶级才能有效地组织国家,并对资产阶级以及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势力进行胜利的斗争,并达到最终消灭一切阶级的目的。无产阶级的团结统一,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来保证的。这就是说,从无产阶级的内部关系来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也不具备实行多党制的条件。如果实行多党制,无疑意味着承认无产阶级的分裂。其结果同样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瓦解。
(3)经济上搞私有化
苏联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搞私有化,而且是以乞求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援助为条件的私有化,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当然,在改革的头几年,并没有明确提出搞私有化。但随着改革政策的失误,经济危机的加深,苏联领导人不仅没有正确地总结教训,反而把经济搞不好的原因,除归咎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上层建筑外,还归咎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因而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经济改革思路,其基本出发点是:认为现在国家集中的资产过多,人民同国有制关系疏远,职工没有主人翁感和积极性,因而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要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
(4)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
军队“非党化”和“非政治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全盘西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害是否定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取消马列主义对军队的指导和灌输,改变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瓦解无产阶级专政的钢铁长城,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打开通道。

编辑本段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苏共蜕变和苏联演变的原因的分析已经积累了不少深刻而有价值的成果。一些专家明确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仰上的背弃、路线道路上的背离和政治上的背叛才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剧变。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短短6年的之后,曾经执政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统一的苏联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
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后便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亚·雅科夫列夫在背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背叛十月革命的路线上走得更远。雅科夫列夫肆意诋毁苏联历史和苏联制度,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却赞不绝口、顶礼膜拜,并利用自己在党内的特殊身份在苏共内部兴风作浪。
雅科夫列夫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后便提出应当考虑将苏联共产党“一分为二”。1985年12月,雅科夫列夫上书戈尔巴乔夫,提出实行民主化、公开性、多党制和总统制等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原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上世纪60年代以后曾担任苏共几任总书记政治顾问的阿尔巴托夫院士证实,苏共最高领导人在一个小圈子里讨论过这一建议。阿尔巴托夫院士本人也认为建议是可行的,“党可以分裂成两个或三个,包括一个强大的社会民主派”。可以想象,80年代中后期,苏共最高领导层就已冒出分裂的念头,苏共灭亡、改革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苏共一小撮高层人物背弃、背离、背叛路线的怂恿和带动下,苏联思想理论和文化舆论界霎时间也变得波涛汹涌、浊浪滔天。借民主化、公开化之际,清算苏共历史、抹黑苏联制度的言论和文艺作品不断在传媒上出现。苏联的知识分子思想进一步激化,多数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转而信仰西方式的自由资本主义
戈尔巴乔夫上台两年后,苏联社会思想舆论彻底转向,苏共在改革模式、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上迅速“右倾”,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危在旦夕。苏共先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后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倡导“西欧共产主义”思想。在改革“模式”和道路的选择上,苏共先是学习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经验,转而提倡北欧国家模式。戈尔巴乔夫后期,苏共领导对瑞典的“福利社会模式”极为推崇,主管意识形态的苏共高层干部纷纷前去访问、取经。但是很快人们便发现,1989~1990年间,“社会主义”已经在苏联失去吸引力。即使戈尔巴乔夫给“社会主义”加上诸如“民主的、人道的”前缀也是徒劳。
苏共领导层在思想路线上的动摇在思想舆论界造成了严重混乱,加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迟迟不见成效,一些激进势力乘机夺取话语权。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自由激进派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尤·阿法纳西耶夫宣称:“这种体制不应当修补!它有三大支柱:苏联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自治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的国家的帝国主义本质;非市场经济的国家社会主义;党的垄断。应当逐步地、不流血地、拆除这三根支柱”。
1989年,一些东欧国家风波骤起,苏共和苏联社会内部的激进派受到了强烈的启发。“向西方资本主义看齐”的口号极为诱人,反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得人心。1990年前后,社会思潮进一步激进化。转向西方、抛弃社会主义的思潮在苏联社会达到高潮。
1990年举行的第28次代表大会上,苏共纲领性的声明和章程中已经表明,其目标是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显然,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已经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企图试穿西方社会党的外衣,思想开始迷乱,组织上自掘坟墓,丧失了改革的主动权、失去了社会控制力。
上世纪末,叶利钦一度作为苏共内部政治上的反对派出现。直到1990年夏天以前,叶利钦等人仍宣称忠于“社会主义”。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那时他们也不时要附和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学说,号称信仰民主社会主义、信仰以“趋同论”为基础的“普遍价值观”。
但是,随着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逐渐掌握政治大权,他便公开与苏共彻底决裂。叶利钦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势力开始抛弃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政治上转向反共、反社会主义立场,思想上宣誓忠于西方教科书上的“纯自由主义和纯资本主义”。
1990年底以后,叶利钦在否定十月革命、否定苏联制度、否定苏共的同时,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以叶利钦为代表的自由派势力,主张苏联应利用大好的历史时机,参照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模式,对旧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主张要全面学习和照搬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西洋资本主义文明,移植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模式,走一条彻底的西方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使俄罗斯尽快融入西方文明世界。
1991年夏初,叶利钦首次访问美国。他在纽约一所大学的演说中宣称:“俄罗斯已经做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俄罗斯不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会走共产主义道路,它将走美利坚合众国及其他西方文明国家走过的那条文明之路。”
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化改革没能提高官僚机构的效率,没能推进经济改革、提高人民生活,相反,社会形势持续恶化,政局动荡不安,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最终导致苏共瓦解、苏联解体。叶利钦时期的政治现实表明,从西方移植的民主形式在俄罗斯并未开花结果:超级总统制专权,三权分立名不副实;宪法为政治而量身定做,文本规定与政治现实相差甚远;多党倾轧、黑金政治横行;财阀当道、操纵媒体,家族、寡头政治盛行;贪污腐败蔓延,黑手党猖獗,行政效率低下;政治动荡,政局不稳。
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否定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所选择的政治道路。社会舆论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居民中承认“俄罗斯是民主社会”的比例越来越小。连戈尔巴乔夫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民主化进程遇到挫折,民主的成果被俄罗斯当权派篡夺,俄罗斯当权者“损害人权、压制民主”。
90年代中期以后,俄罗斯居民对这种“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自由民主政治感到非常厌倦。如今在俄罗斯社会中“自由民主派”的光环早已变得黯淡。
2005年,普京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之一,这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来说是一场真正的悲剧……许多人失去了信仰和价值追求。针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的“民主化”,普京2002年1月中旬曾指出,(俄罗斯)过去的那种“民主秩序”只是对极少数寡头有利……经历了 10多年激烈的变革,俄罗斯社会还处在“过渡阶段”。普京强调,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建立的民主并不是真正的民主,是“偏激”的和“年幼” 的,那种所谓的自由只是极少数掌握金钱和财富上层人物的自由。
如今,俄罗斯政界和学界在反思民主化的过程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提倡和发起的“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运动,是出于对西方民主模式的盲目追求。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借鼓吹民主模式的普世性之名,将“民主化”当作政治夺权、推动民族分裂和搞垮苏共的工具和手段。他们认为,1985~1999年这15年是俄罗斯灾难性的15年,是政治混乱和社会倒退的15年。他们认为,上世纪末期,西方战略家有意识地向苏联等国输出“软弱的自由民主思潮”,而却为自己保留了极端保守和富有进攻性的“保守主义”思想,其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苏联的民主化,不如说是为了搞垮苏联。而戈尔巴乔夫等人落入西方的圈套,盲目进口西方的“民主价值”,导致“民主、自由”泛滥,国家解体,人民丧失了尊严。如今,西方某些国家仍然在民主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不是真正以民主、而是以利益或关系亲疏来划分所谓“民主阵营”,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压俄罗斯,更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地缘战略利益。
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和之后叶利钦宣称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俄罗斯先后引向一条绝路和迷途。经历了10多年的左右摇摆和反复,俄罗斯社会逐渐认识到:一是社会革新是必要的,但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有些事情是万万不能做的;二是借鉴他人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全盘照搬。有些东西对于他人是美酒,但对于自己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当我离开克里姆林宫时,上百的记者们以为我会哭泣。我没有哭,因为我生活的主要目的已达到,对于一个真正的政治家来说,其目的不是保卫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是推进国家的进步和民主。”———戈尔巴乔夫
开放分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