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道德經》第八十章人間勝境無他害,蓬萊之地有人來。

                      《道德經》第八十章人間勝境無他害,蓬萊之地有人來。
                                                    不遠徙的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人間勝境無他害,蓬萊之地有人來。
        小國寡民勝蓬萊,使有兵器何需用。蓬萊樂沒不遠遷,雖有舟車無所用。
        雖有甲兵固之陳,使民復結繩意識。甘其食而美其服,安其居更樂其俗。
                        憐國相望不相爭,雞犬之聲尤相聞。仙境至死各安寧。


                  ●鍛命攝性玄門至道通仙境●  ●澡雪柔挺蘭臺靈光透犀真●

   重析“小國寡民”——談道家的現代意義    趙玉玲


【摘要】本文從反對文明異化和社會管理方式的角度出發,試著探討了“小國寡民”蘊含的積極因素。指出,“小國寡民”並非像人們以往所理解的那樣,是老子反社會發展、消極落後的表現,而是老子對理想社會管理方式的一種描述,是要在與自然高度合一的情況下,達到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在新的時代條件下 “小國寡民”有積極意義。

【關鍵字】小國寡民文明異化管理方式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1第八十章的內容,對於這一章,人們歷來認為是老子思想中消極落後的一面,認為“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對原始社會的嚮往。”2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重新再來解讀“小國寡民”,就會發現其所蘊含的意義,遠非“消極落後”所能概括,它是老子理想社會的管理方式,是對文明發展異化的一種超前的思索。

一、重新解讀“小國寡民”的必要性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社會動盪變化時期,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導致了奴隸制的土崩瓦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是文明的發展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幸福的生活,列國稱霸爭雄,社會動盪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老子深刻洞察到了文明發展所帶來的新的社會矛盾,“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57章,以下引到《老子》,只注明章數)新的統治並沒有給人民帶來利益,“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77章)那麼,“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77章),在此基礎上,老子提出了法自然,無為而治的社會管理模式,是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認為“民之難治,以其上有為,是以難治。”(75章)提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57章)並最終繪製出了“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藍圖。可見,老子是針對時世弊端提出自己觀點的,客觀上有利於人們反思文明發展的負面影響。近代以來也有些許智者看到了《老子》書的救世性。清代思想家魏源,作過《老子本義》一書,他認為:“《老子》,救世書也”,“老子著書,明道救時。”那麼老子“救”的什麼“世” 什麼“時”呢?我們都知道,老子所在之世所處之時,正是我中華禮義文明發生歷史上第一次大危機之時,而《老子》一書就是為了拯救這一文明危機(或稱文明異化)的產物。老子是中國歷史上對人類文明進行認真反思的第一人。他深刻地提示了人類文明的負面影響,極力抨擊了文明的異化現象,是我國歷史上反對文明異化的第一人。”3

可見,“小國寡民”的提出有一定的社會背景,老子告誡人們文明的發展要順應符合自然的發展、無為而治。這裏必須肯定地指出的是,文明的發展進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文明也必然向前發展;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文明的發展有負面影響,也就是說文明進步在極大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負作用,這些負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危機到人類自身的生存,這是我們不能回避的問題。努力克服文明發展的負面影響,有節制的、合理的開發自然,才能最大效度的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這正是老子的智慧所在。老子以其超人的智慧在兩千多年前就敏銳地覺察到了文明發展的負面影響,他說,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18章)提出了“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的思想。(19章)所謂的“棄智”並不是要拋棄一切智慧,“絕學”也並不等於要滅絕一切學說,而是反對違背和束縛人性自然發展的思想觀念。在老子看來,人類對自身的行為要深謀遠慮,應在不違背自然規律和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活動,來發展文明。可遺憾的是,老子的這種思想在長時間裏並沒有被真正認識,長期以來,人們陶醉在征服自然的盲目勝利中。可自然也有自己警示人類的方式,社會發展到今天,科技的高速發展固然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人類自身生存生態環境的破壞。文明發展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如空氣污染、氣候異常、資源枯竭、災疫氾濫、人口爆炸、生物絕種、恐怖活動、核彈及生化武器、臭氧層破壞等等都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已經成了處在現代工業化條件下人們的一種奢侈品,人類在高速開發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在逐步走向毀滅。這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去看老子的思想,重新解讀“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無疑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二、重析“小國寡民”

為了更準確的理解“小國寡民”蘊涵的深意,有必要對《老子》第八十一章進行重新解析。需要強調的是,《老子》一書充滿智慧的辯證思想和矛盾的對立統一觀,在老子那裏,有無、生死、剛柔、善惡、美醜、禍福等等相互對立的矛盾概念都存在著相互轉化的必然性,因此單從字面上理解是不能準確把握其深刻思想內涵的,所謂“正言若反”。(78章)《老子》第六十六章有對“百谷之王”的描述,“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如果說“百谷之王”是老子要達到的社會目的,那麼“小國寡民”則是實現其目的的社會管理手段。因為在老子的眼裏,表面弱小的事物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事物,通過弱的方式達到強的目的;無為而無所不為,“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之爭”,才是老子的最終目的。

我們試著透過字面來透視“小國寡民”。

首先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國”和現在的“國”並不是同一個概念。《說文·口部》上說:“國,邦也”。《廣韻·德韻》也說:“國,邦國。”《莊子·逍遙遊》則說:“國是五等之邦。”這裏的“國”代稱一個行政區域。《周禮·春官·職喪》上說:“凡國謂諸候國。”《周禮·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以居亦曰國。”可見,古代的“國”指的是諸侯國。《韓非子·內儲說下》中說:“國之利器”。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國作邦,此作國,漢人改也。”也就是說,漢代為避漢高祖劉邦諱,改“邦”作“國”。帛書甲本中則稱“小邦寡民”4故“小國寡民”中“國”的真正內涵與現在的主權國家有本質區別,其 “國”的含義為“邦”,《尚書·堯典》上說:“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裏的“萬邦”顯然指的是諸侯國。《禮記·禮運》上也說:“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另《中庸》上有:“天下國家可均也。”這裏的“國家”指的也是諸候國。另外,“國”還有城郭的意思,《周禮·地官·泉府》上說:“國人郊人從其有司”。無論怎麼解釋,古代的“國”都不等同於今天的國家,它只相當於主權政府下的一個政區,也就是古代的諸侯國。故也就不能從“小國寡民”中得出,老子要使國家變小,人民變少的結論。仔細研讀歷史,就會發現“小國寡民”其實就是國家下轄政區的一種管理形式,“從夏商開始,乃至周天下,不論是周王朝,還是周王朝屬下的諸侯國,都是小國寡民的城邦。”5以至到秦始皇推行郡縣制,全國劃分行政區域,正式確立郡縣制為全國統一的行政區劃,以後歷代政府或承繼舊制、或稍作變更,各郡縣受制於中央,同時又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區而存在,這樣的政區形式直到今天,使得地大物博的國家得以有序的治理。那麼,“小國寡民”所描述的也就是一種社會理想政區的管理形式,而不是什麼對原始社會的嚮往。“老子的理想社會中,也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6,在這個社會裏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個社會已離野蠻之境,而入文明初啟之域,仍保存朴質淳厚之風,人各自食其力,過著和平的生活”7可見,這裏的“小國寡民”是老子對理想社會的嚮往。馮友蘭說的好:“此非只是原始社會之野蠻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蠻之文明境界也。非無舟輿也,有而無所乘之而已。非無甲兵也,有而無所陳之而已。‘甘其食,美其服’,豈原始社會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也:‘大文明若野蠻。’野蠻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8如果國家的各個政區都能達到“小國寡民”的至樂境界,互相不發生衝突,和睦相處,又何患這個國家發展不好。其實老子是欲以“小國寡民”的管理方式來達到“百谷王”的目的。以小的政區為基點,管理好每一個政區,並使各個政區相互間都能和平相處,整個國家自然也就能繁榮昌盛,這也符合老子自己的觀點,“見小曰明,守柔曰強”(52章),看似“弱小落後”的“小國寡民”其實上蘊含著富國強民、天下之王的遠大理想。那麼所謂“小國寡民”是對原始社會的嚮往,是老子思想中消極落後的反映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至於《老子》第八十一章的內容,如果單從文字表述上看,的確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真的是棄絕先進文明,放棄先進的工具而不用,反對人類進步,無疑於開歷史的倒車,將為文明所唾棄。然而,道家文化只所以能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綿延長存,是有其內在強大生命力的。如果我們不偏執於字面表達,而是結合社會發展來觀察就會發現道家的很多思想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會迸發出新的光芒。下面我們試著在新的時代條件以新的眼光給這一章以新的詮釋。“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小國寡民”,是指行政區域應有一定的範圍控制,不宜過大,人口也不要太多,以保證人均的資源利用和社會的持續發展。“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用各種先進的生產工具,要注意其對自然的影響,如果危機到自然環境,寧可棄之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人們愛惜生命,安守家園。“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車輛船隻也只在不污染環境的情況才肯使用,軍隊武器是用來防守安全的,而不是用來作戰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人民吃的香甜,穿的舒適,安居樂業,幸福美滿。“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各地相互看望交通,有什麼資訊都互相交流(這裏的“雞犬相聞”,不可照字面死板的理解為雞鳴狗叫。)各地和平相處,不相互衝突。(這裏也不可理解為人民到死都不相互來往、人與人之間絕交,這在情理中是說不過去的。)至於“結繩而用之”是因為人際關係簡化,人們之間沒有大的不可化解的糾紛,不必刻意的鉻記,至於一些大的有影響的利民事件,人們都會牢記在心。這實在是說,社會的和美平安而不是說要人們真正去結繩而記事。由於人性自身的貪欲,實現這樣的理想社會固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它至少反映了人類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對至樂境界的追求。處在現代工業化條件下的人們在遭受文明弊端的侵擾,厭倦了都市的喧囂和浮躁後,開始紛紛走向大自然,追求質樸寧靜的田園生活,追求還原人自身的本真狀態,世外桃源式的小國寡民的生活方式開始逐漸為現代人所接受並成為人們嚮往的一種理想。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小國寡民”描述的只是一種社會管理方式,老子想通過“小國寡民”政區治理達到“百谷王”的目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謂的“百谷王”不僅預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也寓指著人類自身的長遠發展。在這樣的理想社會裏,人們順化自然,自得其樂,生活簡單淳樸,棄絕爭戰,以質樸生活的追求為本真。這並不是說社會的退化落後,而是說要以最自然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追求人類自身的長遠繁衍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子的目光是敏銳超前的,它預示了文明進步雙刃劍的作用,文明發展在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不可避免的要帶來相應的負面影響,人們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時,自然也會給人類以無情的報復。如果我們能從最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這方面來理解,“小國寡民”思想無疑具有極大的積極意義。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在遭受著文明異化所帶來的痛苦和威脅人類自身生存的情況下,理解老子的時代可以說已經到來。當今社會的癥結使我們不再難理解老子對戰爭的唾棄、對文明的疑慮,對老子理想的社會形態也就應該全面的客觀的考慮。

三、當代社會條件下“小國寡民”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董光壁先生最先提出當代新道家的概念,董說:“當代新道家”指稱以李約瑟為代表的這樣一批學者,他們揭示出正在興起的新科學觀向道家思想複歸的某些特徵,並且倡導東西方文化融合以建造一個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9武漢大學的宮哲兵教授認為當代新道家繼承、發展中國古代道家傳統、使之與當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結合,可以為解決全球的生態危機與社會問題做出重大貢獻。10北京大學的許抗生教授指出在當代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危機下,當代新道家的主旨和目的是提倡三個回歸:一、回歸自然;二,回歸樸實(樸實的人性,或稱“返樸歸真”);三、回歸於和諧。11學者們或挖掘道家思想中的科學內涵、或探討道家思想的生態智慧,重新展現了道家文明在現代社會的魅力。其實,“小國寡民”作為老子思想的分支,同樣有其值得我們借鑒的因素。

1、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

回歸自然是也許是近年來人們談論最響亮的話題之一,它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居住環境的選擇到日常飲食的喜好以至到大的政策的實施,崇尚自然成了人們孜孜追求的目標,自然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人們在追求與自然的合一。為什麼會出現回歸自然的熱潮呢?說到底是因為人類以前活動方式的不自然,人類對自然為所欲為無節制的開發帶來了人類自身的災難。人類在享受科技文明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著自然無情的報復,生態環境嚴重被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自然界物種的滅絕,激化了人和自然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已嚴重危機到了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另外,在科技社會中,人類自身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也使得人類相互間矛盾的加劇。物質利益的追求競爭,滋長了人們拜金主義的傾向,當以物質利益衡量人們之間的關係時,人們開始彼此不信任,人與人開始變得疏遠,人際關係也開始複雜化。這個時候回過頭去看老子“小國寡民”的社會描述,無疑會對我們有極大的啟發。“小國寡民”為描繪了一個豐裕富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美好生活境界。在這樣的社會裏,人們生活富足,有先進的機械器具而不妄加利用;社會風氣安定,人民品格良善,人和自然和諧相融;提倡簡樸適宜的生活,提倡少私寡欲,提倡知足常樂。在這樣的生活境界裏,人們適宜的利用自然、回歸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因而不存在人和自然的矛盾,這樣的社會有利於解決現代工業社會產生的諸多問題,有助於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由於純樸安定的社會風氣,人們相互沒有物質利益的競爭,各“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人際關係也就相應的簡化,人們和美相處,不發生爭端,因而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2、“小國寡民”與人口控制

當代社會,人口問題已成了最大的問題。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以來,全球人口幾乎一直在直線增長,人口膨脹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大壓力。人口膨脹己成為社會發展的沉重負擔。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資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將更加緊張,甚至可能會引發空前的危機。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這既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悲哀!因為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生活的改善,社會的進步……無一不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約。當人類處在“人滿為患”危機時刻,再回過頭來看老子“小國寡民”思想,我們不能不為先哲深遠的思維和明智的見解所折服。“小國寡民”的管理模式有利於克服人口數量和自然資源相互消長的關係,從而有利於人類自身更長遠的存在和發展。用現在的眼光去看,也就是說,人口的發展必須同經濟、資源、環境相結合,統籌安排,合理利用,才能保護好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3、棄絕戰爭與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人類自從進入20世紀,已經經歷了兩次災難深重的世界大戰,先後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幾千萬人死於戰亂,大量的社會財富毀於戰火。二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核武器這樣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如果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無疑將給人類造成更加慘重的浩劫,使人類面臨毀滅的危險。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局部地區仍然戰火連綿,現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是更大的危害。老子反對戰爭,認為戰亂是社會不安定的源由。因此,他說:“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31章)老子認為武器裝備主要是為防範于未然,不到不得已而不用,此謂“小國寡民”章中“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社會需要發展,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才能求得更好的發展,如果人類真的能深刻認識到戰爭的危害並最大可能的杜絕戰爭,必然會為人類的生存創造更好的環境。

基於上述理解,“小國寡民”並非人們以往所認為的是道家遁世主義反社會進化的表現,而實在是老子對理想社會管理模式的一種描述,是對人類文明弊端的深刻思索,是要在達到與自然合一情況下來實現人類的文明,這樣的文明才是真正的大文明。以老子為首的道家同樣對社會發展有著深切的憂患意識,有著對理想社會的渴求,並且有其實現社會理想的相應的主張。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重新解釋“小國寡民”有一定的時代積極意義。

注釋:

 (1) 本文引到《老子》內容,皆引自邢賁思、孫尚清、江平、湯一介、何祚庥主編《影響世界的著名文獻》(哲學卷)中方輝盛纂釋的《道德經》,新華出版社,1997。

(2)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三卷,275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轉引自許抗生:《道家思想與現代文明》,2003年11月寧波“首屆葛洪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

(4)高明:《帛書老子校注》,150頁,中華書局出版社,1996。

(5)王素琴、胡幸福:《中國城邦制辯說》,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第5期。

(6)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252頁,人民出版社,1983。

(7)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479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