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成可貴,國際同關注。明示普世界,兩制國際事。這事不守信,別事哪堪提。世人在看望,與否共徘徊。
在雷曼還未定案的同時竟然由政府帶頭出招以雷曼推銷方式以槓桿手法包裝成民主成分推銷給廣大市民,這招陰濕蠱惑招確可瞞騙老弱婦兒;但又怎能騙倒廣大市民。當奴心空狹窄,橫暴勇猛過人;像高鐵一鎚定音話之原居民喊苦連天,以高價賠償籠絡村民整個工程造價超過六百億元『其實以有東鐵可轉軌而且直達香港島,現有直通車何嘗不是轉軌到紅磡總站』。環保者提議縮短路線對原住民與環保生態、金錢量減也可大有俾益可是忠言逆耳,反正港人金錢花了有面何樂而不為!
因此五區總辭會否從蹈覆轍又一鎚定音?人狂什麼事也可做出的。這是必然的疑問?
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如果他手上有槍怕之七百萬人都會遭殃!
高鐵
西九設站唔過濟,正一到喉唔到肺。到西還是要轉乘,別區誰個願搭乘?最好直達港島去,轉乘方便又實際。四通八達任縱橫,造價便宜又方便。海嘯因由未過去,慳得一蚊得一蚊。
高鐵六大虛偽 2009年12月01日
冷眼旁觀: 以民為本建高鐵
文化界發起聯署反對建高鐵,我也參與了聯署。先說明,我是反對政府的天價六百五十多億元高鐵方案,並不是反對興建高鐵。 我支持香港興建高鐵,但反對政府方案,因為它在高鐵走線和設站的選擇,缺乏策略性的理念,也排斥香港大部分市民,不符合以民為本的規劃原則。天價的高鐵必須讓多數市民受惠,不可因走線問題把大部分社群踢出高鐵網外;建造方案必須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減至最小,也不必與西九文化區掛鈎。
高鐵在西九設站,新界居民毫無得益。馬鞍山、大埔或屯門的市民,未必會出西九乘高鐵,他們未能受惠,卻要每人付出一萬元,支持高鐵昂貴的建造費用,這是方案最不公義的地方。
為了直達西九,高鐵平均造價二十多億元一公里,是世界上最貴的,這條「隧道鐵路」會在新界的自然保育區和九龍大角咀等地下經過,更需要在菜園村收地設維修站,二十公里隧道可能會破壞地下水,影響新界農民的耕作,也剝奪了大角咀業主的發展權。
如這是唯一方案,我們的抉擇會較為難,但經民間高鐵專家組的研究,原來還有其他走線,例如擴大西鐵錦上路站成為高鐵總站,再建一條新的鐵路快線從錦上路直達青衣,就可沿現有機場快線直達中環,時間與政府方案一樣,卻便宜一半。坊間有其他較具效益和人本的方案,為何政府一意孤行,要求立法會馬上投票支持撥款?
答案很簡單,就是政府數夠票了。為何大部分立法會議員會接受政府方案?
黃英琦
---------------------------------------------------------
高鐵六大虛偽 2009年12月01日
政府高鐵計劃,大話連篇,茲舉六大虛偽之處給大家見識:首先,偽方便邱誠武表示錦上路站「吊腳」,焉知其西九站更「吊腳」──去香港島,往九龍站轉東涌線要步行十二分鐘;去九龍的彌敦道沿線,往柯士甸站轉西鐵,意味要在尖東站再轉荃灣 線,那裏步行也需時甚久。新界人則更要費時走回頭路─明明乘車往北,車站卻設在南端。根據公共專業聯盟設站西九相比錦上路,只有兩區快了五分鐘左右,對其餘十六區來說 ,西九甚至慢很多,這是偽方便。
第二,偽環保高鐵因西九總站建在地底,挖掘出大量泥沙,相當於六座國金二期,將軍澳的堆填區也不夠填,港鐵環評建議把容納不來的六成泥沙輸出內地的台山,禍延他人環境。其次,西九
段高鐵和西鐵路線完全重複,而西鐵用量每日只達二十萬人,繁忙時間僅四分鐘一班,遠未飽和;只要加密一倍,即可輕鬆容納高鐵所謂的十萬旅客,高鐵乃重複建設,浪費地球 資源。第三,現高鐵方案更填平了石崗河和菜園村田地,對環境造成永久破壞。第四,它將造成交通本已繁忙的佐敦一帶嚴重塞車。這就是用六百七十億元來破壞環境,是偽環保
。
第三,偽經濟效益嶺南大學經濟學系教授何濼生和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均質疑高鐵的經濟效益。蘇偉文教授認為高鐵票價每程要收千八元才能回本,何濼生教授指出政府出資六百多 億元,要計利息成本,光是利息一年已蝕逾二十四億元,這筆錢還要年年蝕,永無止境。高鐵只是為我們帶來長遠的負經濟效益!
第四,偽邊緣化鄭汝樺表示沒有高鐵香港就被邊緣化,但香港理工大學張超雄博士表示,高鐵改而停在錦上路,不延伸至西九,省下的數百億元,其中只需撥一百億元,已可用來增加大學學額五 成長達十年,把大學入學率由百分之十八增至百分之二十七。不增加大學學額,卻去建一條不會省時甚至更費時失事的高鐵,其實促進香港邊緣化的正正是我們的官員!
第五,偽專業政府常說社會對高鐵的經濟效益已有共識,但為何學者專家也非常質疑高鐵的經濟效益?我們亦見到七十位學者在報章聯署反對高鐵,卻不見有學者贊成的聯署。可是政府只顧諮 詢一班有利益衝突的工程師來扮專業,這樣明顯的利益衝突也視而不見。如果他們要證實高鐵既環保又符合經濟效益,當然應該諮詢地理系教授和經濟系教授,怎會問錯行業,去問工程師呢?這是偽專業。
第六,偽良心邱誠武說在菜園村收地是「萬般不忍」,並說希望對社區環境影響最少,可是為何邱氏不考慮收取菜園村旁石崗軍營的土地?朱凱迪指出軍營鐵絲網內有大幅空地,興建十個車廠 也足夠!為何菜園村的十五公頃耕地要全部收取,軍營卻連一條毛也不能動?邱誠武還厚顏說甚麼「萬般不忍」,這是偽良心。政府高鐵方案,鬼話連篇,處處虛偽,指鹿為馬,把香港變成偽港,令人憤慨。他們豪花六百七十億元市民血汗錢,來為我們製造不便和破壞環境!謹在此呼籲市民和議員反對是 項大白象工程。
謝冠東反對廣深港高速鐵路行動組發起人
---------------------------------------------------------
香港的所謂高官衹會貪圖盲目奢華,高鐵一擲6-7百億,只貪圖門面華麗,難道現時沒有直通車嗎?高鐵只快幾分鐘,的時間真的有哪麼多人乘坐嗎?現有的東鐵線況且也可轉軌,難道西鐵不能嗎?東西兩鐵轉軌定必可行,哪又為何花多幾百億?… 這是一個強暴的人所下的決定,強奸了民意隻手遮天的行為。什麼行政會議其實是自己自設的代表自己的心的心戰室,因此個人貪圖華麗個心就表露無遺了;這樣又哪會關心垂死病人,香港的醫療最是驚人,動輒排期逾年,正所謂等死人,一個視民望如浮雲的人,又哪會視人民痛苦如同己身呢?!若將幾百億放在醫療上相信可減少等不及排期過長而死的人!人有惻隱之心,何以這個隻手無?
手術病床才十張 多少病人等到死 東方日報社論
年紀輕輕患上血癌,無疑是大不幸,而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重燃生命的希望,則是不幸中之大幸。然而在本港,找到脗合的骨髓並不意味着一定能得救,因為本港只有一家瑪麗醫院能做骨髓移植手術,而有關病床總共才十張,造成不少病人在輪候病床期間因病情惡化而失救死亡,而這樣的悲劇,幾乎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上演。 今年才二十九歲的莊瑞熙,正在等待死神的召喚。三年前,莊瑞熙從海外學成返港投入金融業,成為青年才俊,前途一片光明,然而,一次高燒入院治療才發現自己患上血癌,人生之路遽爾改變。其後,他接受姐姐的骨髓移植,無奈病情反覆,必須尋找新的骨髓捐獻者,近日他獲悉哥哥的骨髓亦與他的脗合,正當他感謝命運之神眷顧的時候,醫生告訴因病床有限,在他之前尚有近百名病人輪候,至少要輪候一年時間,他才有機會進行移植手術。
對正常人來說,一年並不是很長的時間,但血癌病人則是度日如年,度時如年。大家都知道,血癌患者的病情隨時惡化,而且化療期間抵抗力極弱,一次普通的感冒都足以致命,因此早一天骨髓移植,就多一分獲救的希望。但問題是,全港每年有逾千例血癌新患者,而骨髓移植的病床只有十張,以每張病床每年只能服務十二名病人計,全港每年僅有一百二十名病人可做移植手術,這意味着不少病人可能等不及手術便撒手人寰。
過去,血癌幾乎是不治之症,所幸現在科學昌明,血癌可以治療,但如果找不到適合移植的骨髓,病人仍然要聽天由命。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有些病人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骨髓,卻因病床不足而失救。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不發達地區,或許情有可原,但香港則不同,香港是發達社會,是當今世上最富裕的地區之一,財政儲備加上外匯儲備逾二萬億港元,只要港府撥出一部分資源出來,多設置一些病床,就足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可恨的是,港府有錢為公務員加薪,有錢聘請一大批面目不清的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也可以一擲數十億元建造豪華政府總部,但輿論要求增撥公共醫療資源,高官們便耍手擰頭,聲稱資源有限。在整體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又由於醫管局架構臃腫,肥上瘦下,令前線資源短缺的問題雪上加霜。可以說,只要目前的管治架構不改,不管港府增加多少醫療撥款,都會流入無底洞,前線無法受惠,這就是本港骨髓移植病床多年來都沒有增加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病床不足的根源不僅在於資源不足,亦在於資源未得到合理的配置,更在於港府漠視生命。古人說,人皆有惻隱之心,人溺己溺、人飢己飢,面對缺少病床導致血癌病人等到死的悲劇一再發生,難道港府高官可以繼續心安理得、無動於衷嗎?港府口口聲聲要將醫療發展為優勢產業,但他們知道有多少個莊瑞熙正苦苦輪候病床,甚至等到死嗎?
人命關天,健康無價,我們想指出的是,骨髓移植病床嚴重不足只是本港公共醫療體系千瘡百孔的冰山一角,事實上,本港各類醫療資源都不足,前線醫護人員更加緊缺,因此引起的醫療事故層出不窮,而在輪候治療期間失救致死的病人同樣不可勝數。與其說這些病人是被死神奪走生命,毋寧說他們死於港府高官的冷血無情,甘當死神的幫兇。
稍早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心臟病發及時入院治療,並很快病愈出院,見證本港公共醫療也有高效率的一面。但是,有多少人享有毋須排隊、直接入院做手術的特權呢?同人不同命,同病不同醫,這就是香港的現實。
---------------------------------------------------------
探針:「民主號」是啥玩意?2009年11月24日
負責推銷政改方案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上星期六在電台節目《香港家書》中,將政改方案比喻為「民主號列車」。他說:「民主號列車前往一七二○終點站的綠燈已經亮起,擺在我們眼前的挑戰是列車是否可以在二○一二重新啟動。希望各位乘客盡快上車,而不是繼續站在月台上唇槍舌劍,甚至拆去二○一二的路軌。」唐司長口中「唇槍舌劍的乘客」,應指反對今次政改方案的人。不過,我倒想先提醒司長,任何人未經鐵路公司許可而拆毀路軌,都屬違法,司長以此借喻反對政改方案的行為,絕不恰當!立法會議員投票,都是符合憲法的,怎能說當年反對二○一二政改方案的議員是違法呢?請唐司長收回此不實指控!回到「民主號列車」問題。唐司長說,其終點站是一七二○,也就是二○一七年可普選行政長官及二○二○年可普選立法會的選舉制度。不過,他沒告訴我們,這將是甚麼樣的選舉制度?是一人一票,還是一人兩票(即保留功能組別)?提名行政長官的門檻如何?連串疑問,唐司長及其政改方案,都沒有交代清楚。在如此不清不楚情況下,唐司長就「忠告」我們,「民主號列車」已經到站,大家不在月台上唇槍舌劍,趕快上車;甚至語帶恐嚇,錯過這班車,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再有「民主號」!這就強人所難了!月台上的所有乘客,都不知「民主號列車」的下一站是甚麼,它會如何前往終點站,月台廣播及站內宣傳單張,也沒說明這班特別列車的服務詳情,於是大家圍着站長,要求他解釋清楚,沿途停甚麼站,各站的入站及停車時間等。本來,提供這些資訊是鐵路公司的責任,但它失職失責,乘客因而向站長查詢,搞清楚後才決定是否上車,完全是合情合理之舉,現在鐵路公司反過來怪責乘客不上車,造成不必要延誤,則是本末倒置。更何況,這班所謂「民主號」列車看上去已是殘破不全,加上設計有問題而車頭冒煙,且座位編排極不公平,富貴乘客竟可一人坐兩個甚至多個豪華座位,其他人則只有一個普通座位。大家要求先把列車修好改妥,取消一人多座,公平地保證每人只得一個座位,但鐵路公司僅承諾循序漸進、逐個站去改善座位編排制度,到終點站大家都有座位,至於沿途改革細節,一概欠奉。這樣的破車,乘客拒絕上車,絕不為過吧?!要乘客安心登車,鐵路公司除了提供車廂安全、環境乾淨舒適的列車,更應列出路線及時間等資料,否則別怪乘客留在月台拒絕登車了!
張華逢周二、五刊出
---------------------------------------------------------
功能組別與法西斯極權 2009年11月24日
政府新一輪政改方案,在功能組別方面新增五個區議會議員互選議席,是民主的大倒退。早有學者指出,功能組別是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的產物,美其名是將專業意見和知識帶進議院,實質上是讓法西斯黨的意識形態凌駕個人、組織與制度,從而控制全國經濟生產。現今功能組別的設計在權力劃分方面先天不公,導致諸如代表一百五十多人的漁農界議員和代表八萬多人的教育界議員擁有相同影響力、保險界議員可以否決醫療或教育提案等荒謬例子。與其說是為議會引進專業意見,倒不如說是為政治暴力提供方便之門。
「多數服從少數」功能組別的設立理據本已不足,本港的議事制度則強化了這特權議席的權力。分組點票,限制議員個人的提案權、維護行政主導。但實際上工商界及有關組別的議席佔總數一半以上,在分組點票過程中,只需十五名議員便能輕易推翻另外四十五人的意向。故此近年立法局大部份有關勞工權益的議案均被「多數服從少數」的分組點票機制一一否決。誠然,政府制訂政策時需要徵詢專業意見,然而目前政府各部門早有不少專家參與的諮詢委員會,政府若要了解個別業界意見,只需傳召相關專業人士提供意見,根本不必強行設立功能界別。再者,功能組別議員多非全職議員,不少人出席率偏低,更有連續十一年未曾提出任何動議。若再增加五個此類議員,對提高議政效率又有何好處?
奕曦自由撰稿人
---------------------------------------------------------
唐英年笑得太早了吧2009年11月24日
政府公佈的政改方案,其保守甚至反動程度,本屬意料中事。令人意外的,是官員的嘴臉。從唐英年回應何秀蘭的「係」、到曾蔭權的所謂權衡輕重、以及林瑞麟說五區總辭後補選必須耗費大量公帑之說,不過標示着四個字:厚顏無恥。不過,細心一想,就發現他們如此胸有成竹並非毫無理由。像唐英年那種嘻皮笑臉,恬不知恥的行為,竟然只有《蘋果日報》以及兩份免費報紙(分別為《AM730》及《都市日報》)有所提及。星期日看某電視台的午間新聞,報道林瑞麟的說詞時,背景已經打出「五區總辭,浪費公帑」的標題。這些傳媒機構,不是標榜着自己客觀、持平嗎?不是說自己事事關心嗎?怎麼可以斷章取義,甚至將某些事件消音?
透過辭職帶起公投與之相同的,是本港部份學者的政治取向。在五區總辭方案消息出現後,一批學者相繼在媒體質疑方案的可行性。他們或以政治成效、或以民意調查已經顯示民心所向、甚至認為泛民的所作所為有騎劫選民之嫌。但他們總是有意無意忽略或輕視一件事:五區總辭的目的並非單純的請辭,而是透過辭職帶起公投,從而令公眾得以就一個重大政治議題發表意見並提升公民素質,藉此向政府顯示民眾的取向。事實上,拖沓二十年的政治改革,已經需要一場民意的公決以決定其走向,這是管治階層一直迴避的問題。當社民連和公民黨準備就緒的時候,民主黨卻在五區總辭、全民公決中一事進退失據,甚至陷入內部分裂的情況,其領導層依然說參加方案並退出議會是投降主義。如此,不是令親者痛,仇者快嗎?民主黨所爭取的民主香港,究竟是承諾,還是大話?是真心透過社會運動以達致雙普選和民主社會的出現,還是藉着民主這個議題把自己推往道德高地,以取得選票及更多的資源?
以公決摑政府一巴當了解這一切後,無怪乎唐英年在電台節目聽到一位聽眾問他害不害怕一百萬人上街的時候,能哈哈大笑。因為,他知道,政府早已佈下天羅地網,把反對者打壓成一群弱勢的小眾。所謂一百萬人上街,不是一個笑話嗎?但是,筆者依然相信,會看到一百萬人上街的一日。現在,在網路上,在形形色色的討論會中,不少有志之士正在為全民公決方案作出努力。他們多是名不經傳的小市民,在資源上、權勢上,都比不上那些管治精英和上層權貴。但他們依然付出寶貴的時間和資源,為一個持續二十年,仍然遙不可及的理想而奮鬥。當他們的行為,感染身邊的人,並且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遞開去,筆者相信,那就是百萬市民上街,並以公決方式狠狠地摑政府及權貴們一巴掌的時候。香港市民,請你們站出來,這可能是最後,亦是最重要的一次,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
孫進自由撰稿人
---------------------------------------------------------
民主運動應團結在理性基礎上/文﹕盧子健
【明報專訊】社民連與公民黨醞釀在5區請辭,迫使進行全港立法會補選,以此作為變相公投,讓市民就政制發展表態。換句話說,這兩個黨是先形成既成事實,然後挾迫民主黨登上請辭的戰車。
他們硬的一手,是批評民主黨軟弱,而軟的一手就是表示民主派應該團結。既然有沒有民主黨參與5區請辭都會發生,為了民主派團結,民主黨主觀上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也應該參與這個計劃。
批評民主黨軟弱的觀點,我並不同意,不過觀點不同沒有什麼稀奇和大不了。反而以團結作為挾迫民主黨參與5區請辭的觀點,有點令人莫名其妙。
把民運前途繫於一個行動是冒進盲動的賭博
如果5區請辭是一個錯誤決策,那麼為什麼反對這個決策的人要在「團結」的口號下改變立場參與計劃呢?為了團結,贊成5區請辭的民主派不是也可以放下自己的執著,探討推動民主運動的其他方法呢?
中央也叫香港團結、和諧,在此前提下,香港人不要太堅持普選、不要堅持平反六四、不要批評特區政府的施政。「團結」不是要求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向自己「歸邊」的有說服力的理據。
民主運動確實需要團結,民主派確實需要團結,但團結應該是以理性為基礎。
5區請辭並非理性決策,不支持這個決策的民主派人士沒有必要因為為「團結」而改變自己的立場。
為什麼5區請辭並非理性決策?因為這個決策並沒有明確目標,也不大可能達到推動民主運動發展的效果。
公民黨和社民連聯手搞5區請辭,但兩個黨就這個行動的目的有不同說法。社民連的要求是在2012年實現雙普選,而公民黨的要求是要政府交出普選路線圖。
在這情下,在補選中投票兩黨候選人的選民究竟是在支持哪個目標呢?事實上,選舉時選民投票選擇往往受多個因素影響。我們無法證明支持民主派候選人的選民就是支持他們對政制的立場。
就算我們不執著細節,把所有投票支持民主派候選人的選民都算是支持盡快實行雙普選也好、支持有普選路線圖也好,這又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呢?
最近有一種說法,就是5區請辭可以讓市民作「關鍵表態」。我不大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但市民就有關問題不是已經多次表態了嗎?只不過一年多一點前,民主派候選人在立法會大選中取得接近六成選票,取得30個直選議席中的19個,這個支持本來已經是實實在在的,難道民主派議員們會懷疑自己不能代表去年選舉中的支持者反對政府的政改方案嗎?
還有一種說法是,除了5區請辭外,我們已沒有迫使政府加快民主步伐的方法。這是似是而非的論點,因為即使其他方法未見奏效,不能證明5區請辭會有效。
更大的問題是,把民主運動的前途綁在一個行動計劃上是流於粗疏的思維方法,結果極容易導向冒進或盲動。在過去20多年香港民主運動的長河中,挫折可以說是多得不得了。如果每次不成功、便成仁,今天的民主運動還有積極分子嗎?而即使有很多挫折,今天香港市民所有的民主權利也是比20多年前有所增長,而這是多年來不少堅忍沉推動民主運動的朋友所爭取回來的成果。
這20多年民主運動的經驗亦說明,民主運動的發展不是只取決於一次行動,也不會只取決於一次選舉,甚至不是只局限於議會工作和政治活動。很多民主運動的中堅分子來自公民社會、來自其他社會運動。他們開始時不是走在民主運動的最前線,但他們對民主運動是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帶到本文想探討的最後一個課題。如果5區請辭能夠有效激發市民對民主的熱情,未嘗不可以對民主運動帶來點好處,但從當前社會民情看來,不見得這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民主派議員就5區請辭的表態顯現出一個頗有意思的圖像,就是比較以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民連與公民黨最支持5區請辭,而比較重視社區工作的民主黨與民協,以及其他以僱員權益為主要工作的職工盟、街工、社工及護理會工會等議員並沒有那麼熱心。究竟是前一類議員較接近民眾,還是後一類議員呢?答案不是很清楚嗎?
在中共政權性質不變的情下,在香港推動民主運動是艱難的。政制要多少年才能全面普選是未知數,就算有了形式上的普選,仍會出現像一些其他亞洲國家「一黨獨大」的現象。所以,在香港搞民主運動不能只眼於政制,甚至不要只眼於政治,而是要全方位的發展公民社會、推動公民參與、擴大及鞏固獨立非政府團體的力量。
民主運動應植根公民社會
多做實事鞏固基礎
積極參與議會的民主派政黨也應該深思。我們經常頗自誇在立法會選舉中取得六成選票,但為什麼有六成選票就似乎頗為自滿呢?何還有很多合資格做選民的市民沒有投票?
又或者我們也應想想,在功能組別中以一人一票產生的議席中,為什麼民主派也未能取得明顯優勢。為什麼在某些專業行業和商界中,民主派始終是朋友不多。
民主運動的發展面對不少困難,但它的發展並非沒有空間,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在未來幾個月,我們是寧願把精力花在目標不明、效果有限的立法會補選呢?還是踏踏實實的關注市民大眾的切身問題,與他們建立緊密關係,使下一階段的爭取民主政制工作有更廣泛堅固的基礎呢?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
蘋論:籲請泛民以鋼鐵團隊參與總辭公投2009年11月25日
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的焦點是公投,而不是補選。儘管名義上是五區總辭和補選,但實質上是公投。因此,不能以選舉工程的勝負角度去看這個行動,而應以公投成敗的角度去觀其意義與成效。首先,為甚麼要進行這次公投?一,爭取實現真正普選,既是普世價值,又是香港市民逾二十年不斷致力的目標,現在已到了關鍵時刻。二,普選已不僅是理想,而且是現實的需要。近幾年政府施政頻頻錯失,立法會振作乏力,其根源在於體制:行政長官的認受性太低,立法會對政府無力制衡,而立法會大部份功能組別議員表現差劣,卻能連選連任兼自動當選。換言之,《中英聯合聲明》定下的「立法機關由選舉產生,行政機關對立法機關負責」這個體制未能建立。任由政府犯錯和任由議員差劣的體制若延續甚或擴大其弊端,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將會步向沉淪。因此,政治現實已到了不能不改變體制的時候了。三,中央已定下 17、 20的普選時間表,而政府的 2012政改諮詢則顯示,中央及港府擬想中的普選是假普選,不但擴大立會的功能組別,而且提高了特首候選人的提名門檻,政改諮詢提出的路線圖是一國兩制中大陸那一制的路線圖,而不是香港這一制的真普選路線圖。面對假普選的設計,香港人不能不強烈表態。四,種種爭普選的行動,當然都有意義,但縱使一百萬人參加元旦遊行,北京和港府仍可以說相對七百萬市民是少數。惟有公投才是最有力且無法扭曲的市民意向表達。其次,變相公投是否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北京反對《中英聯合聲明》進行公投,因為它認為香港人在中英交易中不應有角色;北京也反對將《基本法》交港人公投,因為它認為這是「一國」的主權。這些,我們都不去質疑。但現時要進行的變相公投,不是就《聯合聲明》、《基本法》甚至香港獨立公投,而是就政府提出的路線圖是否符合《基本法》進行公投。《基本法》規定要達致雙普選的目標,而《基本法》確認的兩個國際人權合約中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 25條訂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須使每一個公民都有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權;公約的第二條訂明所有公民不分種族、宗教、財產、政治及其他見解,享有公約的一切平等權利。倘若未有普選,公約中有關選舉的規定尚勉強可以豁免。現有了 17、 20普選,而政府政改方案所提供的普選路線圖卻違背《基本法》的上述原則。這就需要香港人作一次大規模的「護法」行動。公投不是偏離《基本法》,而是要確認《基本法》的原則。其三,聚焦公投的總辭、補選應怎樣推行?變相公投是極為莊嚴的事,所有關心政制前景的人士,都應積極參與,長期為香港爭民主的鬥士,更應排除個人與政黨的政治利益考慮,聚焦民主與公投。五位總辭議員,和五位將參與補選的人士,都是在這個關鍵時刻願意作出犧牲的民主典範。因此,筆者呼籲,五區總辭須包括泛民三大黨的主席,即何俊仁、余若薇、黃毓民,他們須以自己的典範,表示願為民主作奉獻與犧牲。其他如民協馮檢基願參與,也應歡迎。
參與補選的五位,筆者籲請已退出議會的民主派元老再投身參選,包括兩位《基本法》起草委員、民主黨創黨元老李柱銘、司徒華,被譽為「香港良心」的陳方安生,也包括自由黨創黨主席李鵬飛。既然建制派已退出議會的陳婉嫻都可能參選,泛民中已退出議會的人士也不必太執着,何況參選的目的不是要重返議會。五位辭職的議員,不是真退,只是暫時退出議會兩年, 2012年一定挾更大的民主聲望重來。五位參選的人士,也不是真的要做議員,他們可明確承諾,在玉成這個公投大業後, 2012年必全身而退。十人組成鋼鐵團隊,可發表宣言,可共同出席在每一個選區舉行的造勢大會。他們的宣言,盼能像馬丁.路德.金的講話一樣,喚醒已因彈性疲乏而放棄追求民主的市民。鋼鐵團隊很可能掀起市民投票熱潮。筆者期待,這將拉高補選投票率,而鋼鐵團隊也會高票獲勝。除非筆者的籲請太天真,否則這會是可令總辭公投逆轉勝之道。要相信鋼鐵團隊的號召力,和市民的醒覺。這是一場許勝不許敗的公投大戰。 1.5億公帑用於選舉,可能太多,但用於公投就算少了。面對鋼鐵團隊,建制派的可能策略是不派人參選。那麼泛民就可以派五個小角色來陪跑。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全港市民,有一個憑公投表達真普選意向的機會。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
英國駐港總領事:保留功能組別 特首須解釋2009年11月24日
【本報訊】特區政制發展討論逐漸升溫,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昨天高調回應,指特區若能在 2017年及 2020年落實雙普選,將有助維持本港的繁榮穩定,並「抽秤」特首曾蔭權,指他曾表明功能組別選舉不符普選原則;一旦 2020年的立法會仍然保留功能組別,曾蔭權必須解釋此舉如何符合國際接受的普選原則。
望特區政府為普選鋪路政改諮詢方案發表近一星期後,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昨特別發表聲明。發言人指,特區政府今次推出政改方案的背景與 2005年情況有別,由於人大常委會已經表明 2017年及 2020年可以實行普選,希望特區政府諮詢公眾後,提出一套能夠取得立法會議員支持、又能令特區 2012年兩個選舉更加民主化的建議,為 2017年及 2020年兩個普選鋪路。發言人更特別提及功能組別的存廢問題,指有關問題雖然要留待市民決定,但由於曾蔭權曾經表明,功能組別並不符合普選原則,指 2020年立法會中若要保留功能組別,就必須向外解釋此舉如何能夠達致國際上認定的普選原則。
---------------------------------------------------------
美指摘北京違反基本法 藉中聯辦指手劃腳 連日常事務也過問2009年11月21日
【本報訊】普選遙遙無期,港人治港的招牌搖搖欲墜,連美國國會也意識到香港特區高度自治名存實亡。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年報指摘,北京透過中聯辦干預香港事務變本加厲,連日常事務也要過問,違反《基本法》。香港政府對報告表示關注及遺憾。 記者:蔡元貴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年報今年以詳細篇幅,描述中央如何參與香港事務。報告稱:「北京已在幾方面果斷地提高對香港特區政府的影響。」其中一方面,就是強化中聯辦的角色,報告形容中聯辦的干預「甚至達到香港日常事務的程度」。
另一支管治香港隊伍報告引述了中聯辦研究部部長曹二寶在 2008年《學習時報》的一篇撰文,表示香港有兩支管治隊伍:一支是「香港特區建制隊伍」,另一支是「中央、內地從事香港工作的幹部隊伍」。報告質疑,中央已違反了《基本法》 22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美國國會列舉事例,六四 20周年前夕,海外民運人士楊健利、項小吉及國殤之柱雕塑家高志活等被拒入境,證明北京對香港的影響。委員會並認為,香港在經濟上也日益倚靠內地。尤其是去年金融海嘯期間,香港經濟萎縮為中央政府加強對香港的經濟及政治控制提供了良機。報告引述本港民運人士的擔心,中央自 03年 7.1大遊行後,開始利用經濟手段控制香港的政治發展。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說,香港經濟越來越倚賴內地,自由行旅遊政策是其中一例:「香港政治獨立性一定受影響,所以普選問題上面,香港政府好受中央態度影響。」
港府回應指美國誤導報告也提及新聞自由,以「慢慢受壓」形容香港記者現況,並舉出例子,包括《君子》雜誌記者朱天韻在網誌投訴六四文章被抽起後遭解僱,多名記者在烏魯木齊被武警毆打等。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說,本港記者受壓已超過「慢慢」的程度,單是中聯辦官員經常致電傳媒過問採訪事宜,已構成重大心理壓力。港府發言人回應稱,報告提出毫無根據的評論,港府十分關注及感到遺憾。委員會把香港及內地相互的經濟聯繫當作可削弱香港的高度自治,同樣是誤導和毫無根據的結論。
我的網誌清單
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