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區總辭輸個勢,倒曾遊行更實際。天荒夜談小圈子,乞人憎亂和平路。循序漸進不依期,死人還尋走舊路。過得條條過得誰?
普選有期疑無路,流曾暗渡枉徒勞。港人只要漸增票,但求漸減功與委。一七廿二應順從,一國兩制基本法。面向世人定真假?
★另外,八名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委員集體請辭,包括民主黨陳竟明、公民黨關信基、陳家洛和鄭宇碩等,不滿曾蔭權未履行競選承諾提出終極普選方案。
★王永平亦表明不贊成泛民採取五區總辭,形容是消極、對抗的做法,他又認為港府提出的方案「絕對唔係更加民主進步,係更倒退嘅建議」,他建議新增的五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應開放予所有選民投票選出,以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則。
★但至少是市民全體參與表達意向的一個手段。每一個市民都應藉此向中國當局和全世界表示,在挽救香港沉淪的過程中,你沒有缺席。
民主成分淪為花瓶點綴 不足支撐政制向前邁步 明報
★至於選舉被操控的可能性要降至最低,以體現公正的原則,區議會方案也難以達到此目的。由405名區議會互選,實質上就是小圈子選舉,證諸過去由區議會互選產生的一個立法會議席,已顯露其可操控性甚高的實質,去年立法會選舉,區議會的立法會議席更成為交換政治利益,涉及以行政會議 議席酬庸的「現兜兜」買賣,其烏煙瘴氣之處,已經使人側目。
蘋論: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之外,沒有別的路
2009年11月21日
政改諮詢方案以 2017、 2020普選方案超越今屆特區政府權限為由,拒絕提交普選路線圖。這是荒謬的托詞。任何政府都有一定任期,但都不會只作任期內的規劃,不會只做任期內可以完成的事。高鐵、西九、其他基建,有的甚至連啟動都不在今屆任期內,若下屆政府停止撥款或反對興建怎麼辦?是不是因超越了今屆政府任期,就停下來不去推動?更何況 17、 20的普選時間表已由人大敲定,也就是說,已有了一個目標, 2012政改就必須向這個目標邁進,大幅增加市民參與的普選成份乃必然之舉,不這樣做那麼 17、 20是否真正實行普選反而引人疑竇。未有普選時間表的 05年政改方案原地踏步還勉強說得過去,有了普選時間表的 2012政改方案再原地踏步就怎麼也說不過去了。2012年方案有沒有普選路線圖呢?輿論普遍認為沒有,但實際是有的。只不過並非普世公認及符合我們理解的普選路線圖,而是有中國特色的普選路線圖。林瑞麟說,新增五個功能組別議席由區議員間選產生後,立會 70席就有六成由地區直選或間選產生,所以是一個民主進步的方案。全世界都知道,間選不是普選,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普及而平等的投票權利,而是可以操控的「選舉」。但按中國特色,以及林瑞麟解釋,這就是民主選舉。因此,這是邁向將來 35個功能組別都由間選產生的中國特色「普選路線圖」。學者關信基甚至認為:「有可能連地區直選也透過類似間選產生。」被問及是否要取消功能組別時,唐英年反問聽眾:基本法哪裏有說取消功能組別呀?不錯,基本法確實沒有說要取消功能組別,不過基本法第 68條說,從現在的選舉方式「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就不知何所指了。唐英年的說法並不新鮮,因為早有中國涉港高官說過,功能組別也是普選啦。提高特首選舉的提名門檻,也是中國特色的普選方式。只要看看早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如何稱道澳門的等額選特首就一清二楚了。2012政改諮詢方案的普選路線圖已很清楚,就是間選即普選,保留功能組別即普選,特首提名全在中央掌控之內就是普選。且撇開人人應有平等的政治權利這個基本人權不談,這種中國特色的選舉體制施行於香港這一制,行不行得通呢?從回歸以來,尤其近幾年施政情況來看,實在是問題重重。香港的成功在於機會的平等。而要保持機會平等,防止政治特權,在於制衡。再英明的政府,也不可能做甚麼事都對,因此,立法機關的制衡很重要。現在政府在立法會提出的任何法案,在功能組別為主的保皇派護航下保證一定通過;政府做錯了事,議員提出的指摘議案,就一定被分組點票否決,於是,政府有錯不能糾。議員自然也有對有錯,在一人一票的普選制度下,議員表現不佳,在下次選舉中就會被選民唾棄。但現在大部份的功能組別議員,不論表現如何,不管選民怎麼不滿,他們都能確保自己的萬年議席。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有錯不能糾,是近幾年政府失誤越來越多,以及引起市民對官商勾結越多質疑的原因;也是市民對立法會的評分趨下的原因。缺乏新聞自由的澳門,市民惟有啞忍。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國際城市,言論自由至為重要。立法無力,輿情洶湧,政府成了動輒得咎的弱勢政府,別說強政勵治,就算是行政主導也在輿情下顯得有氣無力。
政改諮詢提出的中國特色普選路線圖,看來是北京的想法多於是特區政府的主意。為免使香港這一制步向沉淪,市民需要直接參與。目前看來,除了五區總辭變相公投之外,沒有別的路。公投未必有效,★但至少是市民全體參與表達意向的一個手段。每一個市民都應藉此向中國當局和全世界表示,在挽救香港沉淪的過程中,你沒有缺席。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
總辭逼人大常委改決定 譚惠珠:機會好渺茫本文重點 不認同採施壓手法 泛民對總辭仍分歧
東方日報【本報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認為,泛民發起的五區總辭,若想施壓令全國人大常委會改變○七年決定,相信是「好渺茫」,強調「我唔係好相信用施壓嘅方法嚟對付任何人」,又指普選的定義最終由中央政府決定。民協議員馮檢基、街工議員梁耀忠及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都不贊成五區總辭。
梁智鴻質疑五區總辭不切實際。不認同採施壓手法
譚惠珠昨日出席一電台節目後指,在憲制程序上,港府只能處理二○一二年的兩項選舉辦法。對於泛民主派以五區總辭表達不滿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譚惠珠強調不認同以施壓手法對待港人或中央政府。
行政會議成員梁智鴻則指,人大常委對普選已訂出時間表,透過五區總辭,爭取二○一二年雙普選是不切實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智思亦稱,總辭是一種策略,但需留意當中風險。
★王永平亦表明不贊成泛民採取五區總辭,形容是消極、對抗的做法,他又認為港府提出的方案「絕對唔係更加民主進步,係更倒退嘅建議」,他建議新增的五個區議會功能組別議席,應開放予所有選民投票選出,以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則。
泛民對總辭仍分歧不過,泛民對五區總辭仍存在分歧,民主黨議員甘乃威表示,黨內較多意見反對五區總辭,不過其個人則贊成,惟最終要等待黨大會開會決定,該黨主席何俊仁擔心,泛民於總辭輸掉議席便喪失立法會否決權,民協的馮檢基亦指,參與總辭需考慮很多因素,梁耀忠則質疑總辭未必達到公投效果。
★另外,八名選舉委員會高等教育界委員集體請辭,包括民主黨陳竟明、公民黨關信基、陳家洛和鄭宇碩等,不滿曾蔭權未履行競選承諾提出終極普選方案。
----------------------------------------------------------------
功能組別必須循序漸退 整體政制才會循序漸進
(明報)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05:10【明報專訊】政府這次諮詢政改,聲稱所提出的方案,乃用盡了人大常委 會《決定》的空間,而且以民選區議員來增加民主成分。表面上,政府的做法和論述不無依據,但是仔細分析,政府若以增加民主成分為這次政改的主軸,則現在的方案,其實說明政府未盡全力。因為香港政治體制其中最不民主的部分——功能組別,未見政府有措施增加其民主成分、或使其循序漸退,逐步淡出香港政治體制。政府推動香港政制民主化究竟有多大誠意,於此可見一斑。
《基本法 》規定香港政制循序漸進,最終達至全面普選 ,人大常委會的《決定》2017年可普選行政長官 、2020年可普選立法會 ,有了時間表之後,若要香港政制發展符合循序漸進原則,立法會循序增加地區直選議席是一個選擇,由於區議會 方案細節未明,暫時也算是一個選擇。
不處理功能組別退場問題 政府政改諮詢未盡全力
既然普選時間表已經確定,則在立法會佔一半議席的功能組別如何循序退場、淡出,也是政府需要處理的問題。功能組別是政制民主的負資產,只要這個負資產逐漸減少,政制民主就會愈多「正數」。另外,政府在諮詢文件中,清楚表示2020年實行普選時的模式,需要符合「普及」和「平等」原則,現行功能組別選舉未符合的這兩項原則。因此,功能組別「無得留低」已是確定的了,而由2012年開始部署功能組別退場,就可以減輕2016年和2020年的壓力,不至因為屆時的巨變和突變而付出代價。
功能組別循序漸退,就會產生整體政制循序漸進的效果。政府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辦法中,本來就有權處理功能組別的問題,並未超逾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授權,但是政府在政改諮詢文件完全沒有觸及,這是政府未盡全力之處。
2020年立法會議席全面普選的時間表,就算是真的,不過,屆時是「真普選」抑或「假普選」,仍然充滿疑慮。因為主管香港事務的京官,例如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2007年底在港就有過「功能組別選舉也是普選的一種」的說法,而特區政府 官員對於功能組別的存廢,也一直含糊其詞。因此,政府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安排中,若能大力「改造」傳統功能組別,盡量減少其小圈子選舉的實質,利用增加功能組別民主成分,傳達功能組別最終會退場的信息,有助消除疑慮。
現行29個傳統功能組別,其中5個組別選民人數不足200人,選民人數不足1000人的也有5個,小圈子選舉的實質,在政制民主化進程中,一直被視為最不民主的部分。以保險界、金融界和金融服務界的選民人數而言,分別只有141人、132人和578人,據統計處的資料,今年6月金融和保險業的就業人數共有18.2萬人,顯示這3個組別議員在其業內的代表性十分薄弱。
在維持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議席各佔一半的規定下,政府調校功能組別,增加其民主成分,看不到有何根本困難之處,但是政府在諮詢文件只以「因為過程太複雜,涉及太多不同界別和人士利益、社會要達成共識並不容易」為由,原封不動,連公司 / 團體向業內個人票開放也不做,政府對功能組別的抱殘守缺,使人質疑所謂增加香港政制民主成分,到底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量變應該一步到位
確保功能組別不能戀棧
關於現在的2012立法會選舉方案,即增加5席地區直選,另5席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有政府消息指出,若方案落實,傳統功能組別在整體議席的比例由48%降至41%,若2016年繼續轉變,把傳統功能組別所佔比例降至三分之一以下,則傳統功能組別到2020年壽終正寢,就是正常發展了。行政會議 成員張炳良 前日在本報觀點版撰文,也具體地提到功能組別循序漸退和整體政制循序漸進的關係,他說這是政治學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y)概念,以建立走不回頭的路徑。
我們認為,政府提出的立法會選舉方案,若真有這樣的盤算,而立法會的量變到質變會持續下去,則政府應該公開解釋和交代,以使公衆能夠領會政府的「苦心」。另外,我們認為這個「溝淡、漸變」過程,不用分兩步走,2012年新一屆立法會組成就應該實現,技術上只要相應增加地區直選和民選區議員互選立法會議員的比例,就可以確保2020年再沒有傳統功能組別了。
若泛民陣營認定取消功能組別為目標,以確保2020年的立法會選舉是真普選,則向政府提出立法會在2012年就要有足夠的民主成分,我們認為成事的機會,肯定高過玩「總辭」可能取得的成果。
(政改諮詢評論 系列之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
民主成分淪為花瓶點綴 不足支撐政制向前邁步
(明報)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05:10【明報專訊】政府公布2012年行政長官 和立法會 兩個選舉辦法的諮詢文件,政府以區議會 為操作槓桿,意圖以區議會的民主成分包裝,爭取市民和立法會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員支持。表面上,區議會方案增加了選舉的民主成分,但是實質上,香港整體政制的民主進程仍然有限,反而衍生強化功能組別的壞效果。我們認為,政府必須擴大選民基礎,讓政制朝著民主開放的方向調校,才能顯示政府推動民主化的誠意,才可使政制原地踏步的風險減至最低。
區會方案欠公平易被操控
政府對功能組別抱殘守缺
香港管治困局,源自行政、立法之間的畸形權責關係,2012年的兩個選舉辦法,基於中央緊箍咒般的制約,不僅未能解決政治體制結構的深層次矛盾,現在政府拋出來的區議會方案,較之2005年被否決的方案還要倒退,例如當年還有分階段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今年的方案則付之厥如;另外,區議會方案表面的民主成分,卻隱藏操控選舉的不民主運作,政府推動政制民主化的誠意,使人質疑。
選舉安排能否得到支持,取決於兩大原則:
(1)公平原則,讓最大多數人都能夠參與;
(2)公正原則,讓選舉被操控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以這兩大原則來檢視政府提出的區議會方案,則所暴露的問題甚多。
先說公平原則,就算在人大常委 會《決定》的框架下,政府在設計2012年兩個選舉辦法時,都未讓更多人可以投票,使人極其遺憾。例如現在立法會的28個功能組別,大多數的投票人數少至以百計,圈子之小,說其具有選舉功能,根本是對選舉的侮辱。但是政府在諮詢文件,已經表明不會採取把「公司/團體票」改為「董事/行政人員/屬會/個人票」的方式,理由是「因為過程太複雜,涉及太多不同界別和人士的利益,社會要造成共識並不容易」。
政府這個藉口根本難以成立,整個政改的複雜和所涉及利益,功能組別的改革肯定望塵莫及,政府對功能組別抱殘守缺,只是照顧既得利益者;另外,功能組別選舉未符合「普及和平等」的原則,肯定不符合2020年實行立法會選舉的普選 模式,但是,政府仍然死抱功能組別的小圈子選舉,不作調整準備過渡,因此,泛民陣營質疑2020年的普選是否「假普選」,就並非無的放矢了。何况區議會方案增加的其中5個功能組別議席,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表面上增加了民主成分,實際上卻是強化了功能組別的認受性。這些都是與普選原則背道而馳的安排。
至於選舉被操控的可能性要降至最低,以體現公正的原則,區議會方案也難以達到此目的。由405名區議會互選,實質上就是小圈子選舉,證諸過去由區議會互選產生的一個立法會議席,已顯露其可操控性甚高的實質,去年立法會選舉,區議會的立法會議席更成為交換政治利益,涉及以行政會議 議席酬庸的「現兜兜」買賣,其烏煙瘴氣之處,已經使人側目。另外,有關區議員互選6個立法會議席的投票方式,政府未披露意向,若採用「全票制」會否更易於操控選舉結果,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另外,政府提出2012年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選舉委員會人數由現時800人增加至不超過1200人,不過較之2005年方案被否決的1600人,也是倒退。至於所增加400名委員,其中第四界別,即立法會、區議會、鄉議局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和政協委員 ,考慮將新增的100個議席中的大部分分配給區議員,出任選舉委員會委員的區議會代表,也考慮全數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政府這個設計,同樣以區議會的民主成分來包裝,製造民主化向前邁進的錯覺,但是因為區議員互選的小圈子選舉實質可操控性甚高,難以達至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
就區議會方案,有人從黨派利益來看待,我們認為各個黨派可以分沾的利益,彼一時也,此一時也,並非問題核心,區議會方案關鍵之處,在於其民主成分淪為2012年兩個選舉的花瓶,只具點綴作用而已。從昨日泛民陣營的即時回應看來,爭取區議會方案獲得立法會三分之二議員通過,將極其困難。
泛民未「翻枱」值得珍視
政府應調校方案爭取支持
政府不願見到政制繼2005年之後再原地踏步,其實,市民大衆、主要黨派,甚至是泛民陣營都想政府向前行。政府在3個月諮詢期,會聽取和收集包括對2017年和2020年選舉安排的意見,並答允歸納和總結,交給日後政府作參考。這是政府釋出善意,相信也是諮詢文件排除2012年雙普選,而泛民陣營未即時「翻枱」的原因。
但是,鑑於區議會方案小圈子選舉和可操控性高的實質,而傳統功能組別的投票機制紋風不動,並無改動以準備過渡到符合普選要求的安排,使得區議會方案的民主成分,支撐不起整個政制向前行。我們認為,政府要顯示更大誠意,以開放的態度,透過這次諮詢廣納民意,將區議會方案調校至真正符合民主原則,將原有的多個功能組別選民基礎擴大,把香港整體政治體制朝著民主化方向發展,這樣才符合政制循序漸進原則,而非到2017年和2020年才來個巨變和突變。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
政改方案談不上民主進步
2009年11月21日 蘋果論壇
甚麼是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根據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官方詮釋,竟是駭人聽聞的「只要所有人有兩票,都是公平、平等」。言下之意,在開放選舉權以後,功能組別就經已符合「普選」要求,甚至可以永久保存。任何對政治學有涉獵的,相信都難以接受唐司長的說法。首先,功能組別既無法涵蓋各行各業,又如何能如政府所言,平衡社會各階層利益?當某些組別的所謂代表,原來只限於特定的組織或公司董事,功能組別遂成為一小撮既得利益者行使特權的場所,試問談何平等?其次,在分組點票機制下,認受性較低的功能組別可以否決地方選區的決議,試問又談何公平?
功能組別與普選相悖
就法理而言,唐司長的說法依然站不住腳。因為根據《基本法》第二十六條,本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及第六十八條,立法會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目標。功能組別顯然在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兩方面均未能達到標準,最終必要被取締。因此,《基本法》指出的普選定義清晰不過,不單止所有人須具同等份量的投票權,而且所有人都須具有平等的被選舉權。為甚麼提名權、被選舉權是重要的?試想像,即使功能組別容許全港市民投票選舉,但誰能提名誰當候選人呢?當市民被褫奪提名權,誰有資格參選依舊由小圈子決定,市民空有手上的一票又有何用?功能組別最大致命傷是按行業界別去決定參選權,此為被選舉權的先天缺陷,表示其存在本身已和普選原則相悖。當然,有論者提倡「全民功能組別」,讓所有在職和非在職選民,能夠隸屬一個功能組別,享有「一人兩票」的權利。但與其把功能組別劃分至如此複雜的境地,為何不簡簡單單還原基本步,將立法會六十個議席全面直選產生,廢除功能組別這個阻礙民主進程的惡性大腫瘤,實現真正的普選?
區會界別非民意授權
從現時政府拋出所謂的優化政改方案,唯一「優化」的,便是放棄了委任區議員互選議席的權利。惟事實上區議員互選議席本身根本談不上民主進步。首先,一個區議員背後的民意基礎遠遠無法與立法會議員相比。政府把區議員的選民基礎說成有三百多萬,根本是偷換概念。其次,區議員的職能僅限於區內事務,他們未必有足夠視野處理全港性事務。故此,一個稱職的區議員,未必是一個稱職的立法會議員,相反亦然。再者,當選的區議員固然反映了地區的民意,但區議員互選的議席是代表了誰的意願呢?除非議員於區議會選舉時早已表明意向,否則筆者看不到區議員互選議席和民意授權有任何關聯。最後,只會是區議會具壓倒性優勢的建制派成為互選議席的贏家。你能夠說這種不公平的制度是民主的進步嗎?試問市民那會認同功能組別和普選可以並行不悖的荒謬之說!在缺乏政府真正普選的承諾前,假若支持這個糖衣毒藥的政改方案,便等同接納功能組別繼續恣意膨脹,真正普選之路更只會遙遙無期!慎之慎之!
亦彤自由撰稿人
------------------------------------------------------
泛民呼籲民主黨 發憤成全公投
2009年11月21日 【本報訊】政改諮詢方案不得人心,泛民主派的公民黨及社民連立法會議員已公開表態,會參與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可是作為泛民最大政黨的民主黨,至今仍對是否參加五區公投猶豫不決,甚至有黨員強烈反對,令不少泛民議員憂慮拖垮公投,甚或令人覺得泛民陣營在爭普選行動上出現分裂。為顧大局成全公投,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及多名泛民議員呼籲,民主黨與泛民一同加入五區公投行列,否則香港市民會對泛民相當失望。記者:莫劍弦、林俊謙
公民黨及社民連表態參加公投後,民主黨至今仍未就公投表態。據了解,雖然主席何俊仁認為民主黨可以參加公投,可是不論在黨團及中委會內,主流意見均反對公投,何俊仁也承認,黨內現時支持和反對五區總辭後補選的意見紛紜,坦言現時最大壓力,是來自該黨支持者對變相公投成效的質疑,但最終是否參加,仍有待 12月 13日會員大會,就民主黨參加公投議案是否通過而定。
「咁仲點叫人出嚟投票」放大圖片 公民黨梁家傑及余若薇(圖)均認為,泛民若不團結一致爭普選,將會令市民失望。李家皓攝
有支持公投的泛民立法會議員認為,若五區公投沒有民主黨參與,單靠公民黨及社民連,根本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除了動員能力大幅削弱外,公投也難言代表泛民,「冇咗民主黨參加,仲點叫泛民五區公投?」甚至會引發泛民支持者互相批評,削弱公投凝聚力,最終打擊、甚至拖垮公投結果,「到時支持、反對公投泛民人士及支持者,難免會互相批評,咁仲點叫人出嚟投票?」據了解,公民黨及其他泛民議員也認為,公投去馬不能沒有民主黨,在民主黨會員大會舉行前,會再約晤民主黨,希望盡力拉攏他們加入公投行列。公民黨黨魁余若薇認為,公投不能沒有民主黨參與,泛民應該透過五區總辭、變相公投,讓市民有機會直接積極表態,與泛民一起積極爭取普選路線圖和力爭取消功能組別,「如果我哋(民主派)唔能夠團結同市民一齊去爭取,我擔心市民會對我哋失望」。她指五區補選和遊行不同,泛民可以與市民持續多月,一同參與爭取普選運動。
「幫市民創造關鍵表態」預計會辭職參加公投的公民黨梁家傑指,香港民主運動已到達關鍵歷史時刻,呼籲包括民主黨在內的民主派成員同心同德,支持五區補選變相公投,「我好希望所有走在民主路上嘅朋友,能夠盡快、盡早作出決定,幫市民創造一次關鍵嘅表態機會」。對於民主黨擔心公投會失去政改否決權,梁家傑說:「呢個運動係有風險,不過我出於對市民信任,相信(五區補選)運動開始後,形勢係會有改變」。社民連梁國雄相信民主黨最終一定會參加五區補選變相公投,「我呼籲民主黨支持者和黨員,去感動民主黨嘅領導層,我從來無諗過民主黨會唔參加」。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則表示,市民都希望泛民成員團結一致,一起推動五區補選變相公投,驅使全港社會聚焦討論政改,「令市民明白落實普選點解係刻不容緩、迫在眉睫,政府呢個倒退方案係唔值得支持」。
-----------------------------
龍吟虎嘯:「最大錯誤」
2009年11月21日(六)
誰來改錯上台四年多來,曾蔭權執政無能、管治混亂、私心自用,到處樹敵,民怨沸騰,他的日子已經很難過,而且會愈來愈難過。儘管他視民望如浮雲,但他的心情已絕不輕鬆。初當特首時「聳肩口哨吹國歌」的輕佻之狀,大吹大擂要「強政勵治」的豪言壯語,甚至連「我要做好特首呢份工」的信誓旦旦,現在都化為「烏有」,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了。最近一談到當特首,他就一片哀聲嘆氣,甚麼「特首這份工不容易做」呀,甚麼不能把民望插水看成是「個人榮辱」呀等等。
日前,曾蔭權在新加坡被人問當特首犯過甚麼大錯時,又說「有人話他出任特首,就是一生的最大錯誤」。曾蔭權自以為這樣回答很幽默,能夠「連消帶打」迴避問題,實際上反映了他很心虛,新加坡的提問者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曾蔭權的大小錯誤四年多來罄竹難書,若論大錯,擴大問責制、委任十幾名副局、政助鬧出「八國聯軍治港」、「任人唯親」、「黑箱作業」等連串風波以及最近兩單醜聞風波,皆可榜上有名也。除了大小錯之外,曾蔭權最大的「錯」在於他的無能管治,在於他的漠視民意,在於他的以私害公。他的這種大錯,搞得香江人心渙散,離心離德,一片混亂。
對於自己的大錯小錯,曾蔭權都是不認帳的。他把自己的管治亂局和狼狽處境歸咎於「大眾對領袖的要求很高,有些要求甚至是不合理,反對的聲音往往蓋過支持的聲音」。這就是說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都是社會的錯,他自己一點兒沒有錯。為此,他還很忍辱負重,說還要「具備謙卑、忍耐、不屈不撓和智慧四大要素」來應對,真是太難為他、太憋屈他啦!
如此觀之,當年中央找他出任特首,乃是「最大錯誤」也;他當年「應承」中央當特首也是「最大錯誤」也,那麼好,改錯吧!是要中央請他下台?還是他自己請辭下台?
柳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