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岸仔的「升呢」「抗暴鬥爭」論


岸仔的「升呢」「抗暴鬥爭」論

TO:岸仔,你想港仔「升呢」,從口講升級為「抗暴鬥爭」的行為。無疑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從鬥爭過程中爭到的民 ,才最堅實。
港人手無寸鐵,你希望港人進入火海?我唸好難,以維穩法必打壓在萌牙時期,相信你在踏入強力統治下,你的發言可能已要煙燒魂散了!正所謂發夢冇噉早。
香港不同敘利亞,無什麼教派有鎗有能力,都死了成萬人,再落去不知要死幾多萬人,外國才插手幫助;香港誰敢插手?就算香港人死哂外國都不敢插手,因香港是中國地,你能否認嗎?你都不能否認,外國又怎可能同中國對抗?妄想發作都咪噉早,如果你能拿鎗去對抗,我只可祝福你!抗暴鬥爭」不適合在港發生,只有嚴命長的人才會去送命!

正如你所說董老爺都只因50萬人和平請願而下台,英哥治下無這歌唱,莫講50萬,5萬都難,英哥治下應該是難!難!難!,我和你怕之都睇唔倒將來的事情但在十年間都是英哥和熊哥的天下,英哥的堅強,熊哥剛烈,香港人做順民咪幾好,何必搞咁多事呢?不過正如你所講一些有錢冇錢的底細早已落入檔案,真的要幾多有幾多,無錢的最多比埋條命佢,有錢的咪比埋的錢佢咪可以平安過日子囉,,,,,,,,, 啱啱睇倒工聯會說:全力以赴支持英哥。……但所謂民主派都在支持英哥或成哥,簡直一派胡言兩者又有何分別?——香港只有一個信念“糖定梁” 其他冇得揀,揀都多餘!——年少的將來學多的我們新中國容易找錢的方法,年老的安心就坐吧!在這裡好醜在你手,祝福香港人吧!


 
---------------------

泛民客觀助梁愚不可及   
2012年03月23日

泛民投票取態,客觀上幫了梁營大忙,實在愚不可及。
這筆簡單的賬很容易算:在選委中唐原佔先,攻守一番後,中聯辦出手挺梁,唐梁力量對比已逆轉,實際上梁已勝券在握。在這種形勢下,如泛民支持唐,唐還有些微希望當選,至少也爭取造成流選;相反的,如泛民投白票,梁篤定當選。
筆者早前也支持流選,但中聯辦一旦出手公然挺梁,即使流選,第二次選舉的結果還會是梁振英,因此流選對泛民來說,就不是甚麼上算的選擇了。面對如此形勢,支持唐英年才是傷害最小的選擇。
要百分百抗議小圈子選舉,從一開始就不要擔任選委,也不要派何俊仁出來參選,那才是徹底的拒絕。現在既要做選委,又要參選,又要投白票,更要客觀上幫助中聯辦把梁振英強加給香港人,請問泛民諸領袖,你們在幹甚麼?你們是嫌政府對你們還不夠粗暴嗎?是嫌香港的言論自由太多了嗎?泛民是希望和一隻豬鬥,還是和一隻狼鬥?把豬趕出去了,泛民面對的是一隻青面獠牙的狼,狼後面還有猛獸,泛民投了白票施施然離場,有沒有想過日後被狼牙撕咬的巨痛?
現在事急馬行田,泛民不必再找甚麼共識了,如果他們還有一點政治智慧,那就呼籲泛民選委放棄投白票,推唐英年一把,能成不能成只看運氣了,但至少不要做讓對手偷笑而讓自己後悔的事。
唐梁辯論後,兩人的真面目慢慢浮現。唐是富家子,私生活不檢點,但至少還珍惜香港的一些基本價值,因為這個社會給他種種好處,他不希望這個社會有大變;梁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沒有甚麼事是不能做的,他鼓吹變,但如何變才是要害,把香港變得和大陸一樣,那可能正是他的大志。如此看來,中聯辦挺梁豈不是言之成理?香港人喜歡變嗎?說一句實話,筆者現在聞變心驚。香港最好是甚麼都不變,即使窮下去,有一些困苦,但讓我們活得像個人就可以了。泛民希望香港變成大陸嗎?泛民若敢宣佈全線挺唐,唐營動搖者會回歸(自由黨投白票更是其蠢無比,還不如李嘉誠敢堅持己見)。泛民若不自廢武功,左右大局在此一舉。

顧鴻飛
自由撰稿人

--------------------

岸仔的「升呢」「抗暴鬥爭」論

流選之後又如何?

上周三,筆者判定港人要「與狼共舞」一文刊出之日,溫家寶剛好同日正式表態,表明港人要選出最高民望者當特首。
筆者雖早有「得民望者得天下」的說法,但到這它成為事實的一刻,卻沒有高興的感覺,因為這並非中共的誠心——如出於誠意,港人早有直選;這只是按政治形勢而出現的「民望論」,並非民主論,並無大意義在內。
爭民主的人只應把精神花在如何在「與狼共舞」的形勢下爭民主。梁振英如果真是個暴君,筆者將十分高興,雖然短期內大家備受打壓,但長遠而言,民主從來也是從暴君手中奪得,如果百多年前的清朝維持盛世,不受列強侵犯,我們也許還是安然活在帝制之中,不思改變。
是 「昏君」董建華令港人走上街頭,大家從意識上明白爭取權益要靠自己。不過,畢竟港人安於自由開放的環境,行動止於口誅筆伐,未有激烈行為,也不支持激烈行 為,贊成「用防暴隊甚而解放軍對付人民」的梁振英,會教育港人「升呢」,從口講升級為「抗暴鬥爭」的行為。無疑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從鬥爭過程中爭到的民 主,才最堅實。

爭取民主泛民不力
對 於只是停留在口頭爭民主的泛民主派而言,梁振英時代的來臨,無疑要逼他們走上街頭抗爭,不敢抗爭者將由激進派所取代,受歷史批判,所以他們心中不敢面對, 千方百計要阻止梁振英上台。在一定程度上,梁的「可怕」程度是受到誇大了的,一般人因而反應漠然(因為心中明白),所以梁振英的民望雖然受壓急跌,但還是 高出唐英年甚多,還是符合高民望者當選論。時間正在倒數,由唐營加政府加商界再加泛民組成的泛唐營,將會面臨失敗。
別 說筆者之前一直研判、並不時提醒唐營「中共一直在背後支援梁振英上位」的事實,當時的時間只餘兩周,唐營根本無法在民望上反敗為勝;就算民望拉近,中共作 為奉行民主集中制的決策過程政體,最後兩星期是推動「集中」,而不是「民主」決策的階段。簡單來說,是到了「吹雞」的階段,泛唐營到這一刻才想翻盤,是對 中共政治的完全無知。
基於認知上的不足和自以為是,泛唐營對已經寫在牆上的賽果還是不肯承認,事件變成香港大小資產階級跟無產階級專政者的一場對決,這當然是史無前例的。
中共藉這次選舉得到引蛇出洞的效果,對建制派中某些大板塊的集團串連政府官員,以及泛民造王奪權的種種行為,均會記在賬簿之內,隨時準備對付,這是必然的事件延續。正常來說,梁振英的時代將有十年之久,這十年香港將有比過去十五年更為深遠的變革。
身為爭取民主的人,泛民精神從來應只花在鼓動港人起來鬥爭之上。但主流人物只顧為唐營充當跑龍套的角色,從一開始出謀獻策到近來互相呼應,從挺唐不成到把精神集中在「打梁」之上,希望唐不能上之時,梁也不能上,於是極為希望流選。
碰巧土共之內以曾鈺成為首的一個小集團也想混水摸魚,最後這幾天泛唐營正在力推「流選」的運動——無論投票何俊仁、投票唐英年,甚至投白票,總之就是不投票予梁振英,令他無法在25 日取得六百零一票當選,流選之後,大家再玩過。

鼓勵流選純屬無聊
不過,中共會容許流選嗎?當然不會,筆者早就判定,唐英年爆出八年前的行會談話內容,的確起到扭轉民望的作用;李嘉誠的表態,前一句是依舊挺唐,唐營誇大「使用」,後一句卻明言不會撤資,對中央而言是期待的表態,亦表明挺唐只限於口頭,請君自己努力。
狹路相逢,勇者必勝,只是唐英年之勇還是遲了半載。當民望已經不起作用的最後時刻,唐英年在力爭,若然他的民望在幾天內反敗為勝,但選委在中共令下還是選梁;這除了令中共難堪之外,別無意義。
泛 民在旁打邊鼓,也在鼓勵流選,更是無聊,這根本與爭民主的大業無關。請問你們搞到梁振英上不到台,就是民主嗎?換一個人,還不同樣是建制派的人?是資產階 級的代理人?這與民主有何關係?對小市民的福祉有何關係?筆者早就判定,泛民主流已成為建制派的外圍,欺世盜名,莫此為甚!
國 不可一日無君,香港亦不可能沒有特首。爭民主沒有「破而不立」,還可以解釋為有益有建設性的理論。梁振英在房屋和社福方面曾經作出承諾,他的民望因此而高 升,是否兌現只能待時間證明。但唐英年的忽然民生,則百分之一百不可靠,這是小市民的智慧能夠判別的,亦是為何梁振英民望急跌,卻仍能高出唐英年甚遠的根 本原因。
泛民以一己的所謂核心價值,代入所有人的思維,再一次判斷錯誤,脫離群眾。中下階層對泛民和資產階級建制徹底失望,所以寧願選擇一位「馬基維理」式的新君主;亦所以一位不重視港人什麼「核心價值」的梁振英能享高民望、並且上位的真正理由。
信報財經新聞
A18  |  
時事評論  |   By 王岸然  2012-03-21

---------------------------------------

這個年青人(林忌)好似又說出了些香港今日的劇情,不過連我都打倒埋,真係頂佢個肺;在此聲明我不屬民主派任何一黨的,一路以來都是以一個人momo之名發表自我期許,對民主的希望而已!........... 如依此敵對長始下去將來人類只有同歸于盡一條路!…民主才是出路。

林忌:2012 香港末日與黨人治港奪權之變

2012
不是世界末日,卻是「一國兩制」正式完結的一天;中共保證的「五十年不變」,最終證明再次是謊言一個,勉強計算「高度干預」的日子,也只有 1997-2012 的十五年;十五年過去了,共產黨的「第二管治團隊」正式接管香港,其劇本早就寫好,只是過去從來沒有人相信,犯了一個世紀前各國人民低估希特拉一樣的錯 誤。

自九七前起,中共一直的如此算盤,是透過「十年的消化」,於 2007-2008年必然只會選出所謂「愛國愛港」的傀儡,去全面控制香港;然而由於 2003 年的七一大遊行,以及隨後民建聯在兩次選舉的慘敗,令中共意識到舊路絕不可行;有見及此,先有 2004 4 月的「釋法」反悔 07/08 的雙普選,再有陣前換將,迫不得民心的董建華「腳痛落台」,打算「以公務員治公務員」,透過曾蔭權等聽命的公務員,去拆散自己公務員的權;再透過中聯辦的 干政,去為特區政府製造難題,令其地位一落千丈。

2005
4 月,中共為特首任期釋法,把基本法條文上規定的特首任期修改,令曾蔭權只能任七年特首,而非原本條文的十二年;這個規定背後的動機,就是準備以七年時間準 備,給地下黨人作出奪權安排,從而全面接管香港。原本中共仍然在何時普選的問題上猶豫不決,以為可以透過普通的「愛國洗腦」,騙取港人用普選選出傀儡,然 2007 12 2 日,葉劉淑儀於港島區補選敗於陳方安生手上,普通方式不能生效,中共就決定以一種新的方式,寫下新的劇本,去全面控制香港。

一個月內的劇變
2007
12 29 日,中共人大常委會決議,否決 2012 年雙普選,及制訂所謂「不早於 2017/2020 雙普選」的方案,及至 2008 1 29 日,中聯辦研究部主任曹二寶於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第422期發表《「一國兩制」條件下香港的管治力量》,建議香港設置直屬中央的「第二支重要管治力 量」,這就是公開部署接管香港權力,公開建議由「黨人治港」的起點;這個計劃是如何「始創」的?追溯時序來看,就是 2007 12 月尾人大通過 20172020 的「普選時間表」那一刻;當時中共突然通過要落實普選時間表,很多人仍然未明白是甚麼的一回事,甚至商界還要出來反對,其實正中下懷──劇本早已寫好,商 界反對的表演正好配合起舞呀。

第一幕:強化地產霸權
權劇本第一幕是怎樣的呢?就是進一步鼓勵更多的官商勾結,再加劇貧富懸殊,透過利益收買地產霸權,令商界和社會開明的力量,站在絕對的對立面;各位讀者, 有冇留意近日撐梁的一些傳媒,近幾年好似食錯藥般,狂鬧政府呀?有冇近年多了很多探討地產霸權的文章呀?這就是一石二鳥的好計,在西環面前,不斷透過官商 勾結的利誘,許下權力的諾言,同時呼籲商界努力愛國,去打擊基層、泛民主派,同時背後卻暗暗動用地下黨的力量,透過一些表面正義傳媒,去揭發社會不公的現 象,去對商界製造壓力;在中共官場上,這叫做「拉一派,打一派」,近年的絕技,就是表面「拉甲打乙」,暗裏「拉乙打甲」,神係佢,鬼都係佢,透過「撐地產 霸權」與「反地產霸權」的衝突,令商界泛民主派或任何開明派,變成水火不容的仇敵,以杜絕商界和泛民合作的任何可能,令泛民主派完全斷絕金主的支援,令泛 民及任何敢反抗的力量泡沫化,這是第一步。

第二幕:忽然勇敢的雙面黨媒
些努力關注民生問題的「收編傳媒」,雖然有時仍然撐中共,但因為同時關注市民的民生問題,於是就騙得到大家的信任,把地下黨和反共的衝突,淡化為私人衝 突,由於間歇性的「敢言」,或者某些容許範疇下的「揭弊」,令這些傳媒得贏得港人信任,以保持或擴充傳媒版圖,方便在關鍵時刻撕下面具,為黨的人造勢── 舉例說,關注「結石寶寶」、「忽然敢言」支持趙連海等等,麻醉市民及反對派的神經,以為即使在黨的全面控制之下,仍然有很多人會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兇,或者 追求真理,這就是奪權計劃的一部份,就是第二步。

第三幕:分裂泛民
共對香港形勢的判斷──如果不分裂泛民主派,黨的人想在普選勝出是絕不可能;同時只要如李柱銘、陳方安生、45 條關注組等高民望的「中環精英」繼續成為泛民團結的目標,則以土共為首的「貌不似人君」集團,注定不能在選舉得勝;為了這個目標,中共分別下三帖重藥去分 裂泛民,第一帖叫「激進與保守」之爭,第二帖叫「左派經濟與右派經濟」之爭,第三帖叫「愛國民主與本土自治」之爭;這三帖「分裂藥」未必全然是中共預期以 內的,往往是由泛民自己組成部份,以及分散的弱點而產生的.然而當內鬥出現之後,中共卻透過地下黨人無所不用其極,去加強內鬥的火力,去撥火令內鬥更劇 烈,去離間本身已有矛盾的各方人等,令泛民變成一盤散沙,無力再團結對抗中共。

在政治議題上,經歷 08 立會之爭、五區公投之爭、政改方案之爭、激進勢力再分裂之爭、區議會狙擊之爭,泛民主派各派已經變成一盤散沙,完全無法再合作的死敵;在經濟議題上,由於 地產霸權的吃相難看,以中間選民為主的「自由經濟」主張,變成被泛民主派邊緣化的價值;泛民向左走,例如專業中產的公民黨向經濟左傾,就讓出了經濟右翼的 龐大市場,供建制派任意爭取──那些標榜自己無黨派、專業、獨立的議員,就成功搶奪了原屬中產泛民或右翼泛民的票倉,令泛民的餅進一步縮小,而縮小的餅就 造成更激烈的內鬥,令泛民更不能團結,這是第三步。

第四幕:殖民與反殖民
中國共產黨人來說,每一個成功的競逐黨人,都是現實政治鬥爭的倖存者,任何政治主張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口號,而非內心的信念;香港法律界為了維護法治, 再加上梁振英成功爭取自由行後,大陸自由行、雙非婦、搶床位搶奶粉、大陸學生等問題發生,就成為意料以外的收穫;首先,簽發單程證的公安單位,本身已經可 以操控審批,把願意聽黨指揮的,和黨有關係的,先送來香港;另外,再把已入黨的大陸學生,一批批的送進香港各大學府,去顛覆和控制各大院校的學生會;由於 文化、言語的不同,加上泛民主派既沒有傳媒,也沒有資源去從事「同化」工作,由黨撥資源的統戰計劃,輕而易舉就能夠買到很多民心與支持,去從事進一步的滲 透和控制了。出乎中共意料以外的,是香港泛民主派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居然會如此熱烈,而不願意相信眼前殖民的證據;於是,發動,葉劉陣營等去抽水反 雙非,順帶借外傭案打擊法治與法律專業界為主的公民黨,製造甚麼「愛港力」配合愛國基層與自私中產去反外傭;另一方面,只要透過幾個來歷不明的挑撥者,分 別送到「反蝗蟲」與「撐蝗蟲」的陣營去,就可以令到泛民主派自己鬼打鬼,打個不亦樂乎,完全分散社會上任何有識之士的視線,從而達到麻醉知識份子醒覺的目 的,這是第四步。

第五幕:變臉再出發
第五 步,就是一面下令特區政府去推爛政策,再透過愛國陣營及地下黨,去反對爛政策,這叫「打著紅旗反紅旗」;透過西環脅迫特區政府,去通過一些極不歡迎的政策 或議案,把責任全推公務員團隊的曾政府;近期來說,如2011 年的所謂「替補機制」,就是透過當時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去負責,令唐在市民與泛民面前,進一步名譽掃地;更透過一些地下黨及愛國友好的推動,把責任燒到去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等,令「曾班子」或「公務員勢力」,變成市民眼中的過眼老鼠,完全失去信任

在黨的授意下,黨的人用幾年時間去走葉劉的舊 ──透過洗底、公關、改造形象,把梁營造成一位「開明改革派」,提出一些關懷民生的主張,去討好對特區政府絕望的市民,於是泛民一些理想主義者,以及市 民當中純為其外表、談吐所迷惑者,如一些專業界別的泛民選委,誤以為梁不夠票,而打算提名其加入「競逐」;而市民及部份天真的泛民,更被其反對地產商,或 反對地產霸權,或興建居屋,或打算「向地產黨開戰」的訊息所誤導,有如 1949 年前中共欺騙知識界,以為是「反地主」、「反封建」的階級鬥爭一模一樣。

在一切陽謀和陰謀就緒之後,黨中央就打出支持以商界為首的唐英年 選特首的假訊息,同時製造「黨的人」梁振英不夠票入場的假象,既達到愚弄商界的目的,亦在市民面前製造一個騙局──即梁振英缺乏中共有力支持,再把責任歸 罪於商界的杯葛,透過「雙面黨媒」,再一步爭取「中間」、「求變」的選民同情,這是第五步。

最終幕:百日奪權之變
最終幕,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引爆「唐宮僭建風波」,以及「曾大屋」等特首弊案,這幾次爆料,就是為了毀滅公務員治港的最後形象,以及制止曾蔭權於關鍵時 刻挺唐,連行政會議內容都不敢去確認;在「唐宮風暴」當中,唐英年改相創下了近千張的紀錄,特別是事件幾日後仍然有大量不斷的創作,其改圖均屬專業製作, 內容意念變化不大,但卻有如倒模般把唐英年等人加到多年的電影海報之中,只有技術卻缺乏內容,更有傳是有人專門找公關及製作公司專門製作,充份利用市民反 商、反曾、反特權、反地產霸權的心態,有如中共初期「反地主」般,把地產黨鬥倒,再借民調之變化,去為黨的人專門造勢。

唐營其實至去年底 參選以來,笑料不斷,就是中了這些地下黨的埋伏,不但一舉一動全掌握在對手手中,更不斷透過一些地下黨人的靠害建議,令唐營笑料不斷;一錯再錯到最後,才 如夢初醒發現中了伏,但為時已晚。原本中共的劇本當中,要到本周五才下令建制派歸隊,然而由於唐英年於 316 319 的競選論壇率先反抗,則乘勢提早下令,要把唐營毀滅;無論唐營手上有幾多證據,無論唐英年說的有幾多真話,他們突然才發現,原來以往一直都幫忙的傳媒中 人,原來都是黨的人;連以表面中立的一些傳媒,其報導也決定不再專中立,會一面倒幫對家──舉例說,嶺大民調顯示梁振英支持度跌了 14% 餘下 31%,香港電台的報導卻會選擇最不具代表性的「48% 市民料梁振英當選」,失去傳媒就的唐營即使想反撲,已經無力回天;何況選舉是假的,小圈子的意向全看中共面色,再加上早已潛伏在唐營及泛民的間諜,唐營未 戰就已經先敗,勝負早已分曉了。

結語
這篇 文章,是把五至七年發生的事情,用一個宏觀的角度總結而來,當然包括一些不會亦不能公開的消息來源,以及我本人的歷史及時事評論的判斷──中國共產黨的專 政本質,從來沒有變過;中國共產黨人的處事、鬥爭、政治技倆,一直都是每一個幹部主要學習的內容,而每一個成功的共產黨領導人,特別是會管理香港事務的共 產黨幹部,都必然是某程度上成功的政治鬥爭者;主導他們思想的,只有最卑劣的權鬥,與最狠心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當中既沒有慈悲, 也沒有良心的容身之所;中國共產黨改變了經濟的經營模式,改變了其外表包裝,但其內中的政治思想卻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港人面臨今日的殺局,早在幾年前已經 伏下,去到今日的田地,除了怪中共卑鄙,就只有怪自己弱智,我們還有沒有將來?就看你,我,以及廣大的香港市民,下一步打算做甚麼,下一步真的怎麼走了。

林忌
四千二百字,一字一心血,請 Like + Share
寫於 2012 3 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