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廿年前學生的不幸理應記著

香港是需要自由、民主的是五十年的承諾而學運正好代表民有所求而已但學生們就慘遭不幸!這不幸是要對他們負上一定的責任 -正如:林夕說 一般市民內心的想法,夠客觀的話,理應實事求是,會承認當年學生其中一個主要訴求是反貪腐,反官倒。當年若能因勢利導,貨真價實的陽光法案能落實執行,官員能做到公開資產,經濟發展的成就將會惠及更多人。反貪官倒這問題如能做到又何來三鹿事件呢?這問題是道德問題,民智理應正視!

民有所求而遭「不幸!」這不幸是被冤枉的「不幸!」冤枉而死這「不幸!」是要平反的!… 不論何年當能平反時「中國更強壯」。


膨脹作代表 2009年05月17日

實在太奇怪了。中國人常說「前車可鑑」,怎麼完全無啟發?老是有人熱愛「代表」香港人發言,又勉強道歉?
早前成龍不是大言不慚:「太自由會亂,需要中央管。」之類嗎?成為社會公敵連數十載同門七小福也質疑其「代表性」。忽地曾特首又在舉世矚目的「六四」二十周年紀念前塗脂抹粉,還說:「我的意見代表整體香港人的意見……」─面對良知、原則、大是大非,「言為心聲」,說的就是所想的。
本來,誰要當奴才,誰愛受監管,誰失憶迴避,誰拍馬求存,誰睜眼說瞎話……都是個人意願,閣下有這自由,即使把心聲印在衣服前後或掛個大招牌遊街示眾,也是可以的─你們只是沒有資格「代表」香港人,甚至「代表」一名蟻民去發言。我們沒有委託任何人。不過若因此激發更多市民參加燭光晚會,乃意外禮物。
「自我膨脹」到了一定程度,才誤會歪理也可振臂一呼天下響應,亢奮一如在卡拉OK霸咪不放聲大取勝。好些人終其一生追求當「話事人」、「揸 fit人」、「發言人」,他們不明白(或拒絕明白),到頭來也不過淪為政治棋子罷了。
這些趣怪言論入耳難拔,駟馬難追,載入史冊,鐵證待判。後悔?道歉?晚了。

(李碧華)
--------------------------------------------------
的而且確一個公務員是誰出糧給他的呢?還不是納稅人,理應代表港人事務吧,而不是「意智」.而可代表事務如:雷曼迷債事件說了是但就袖手旁觀,能和新加坡比嗎?如他真的代表港人為什麼雷曼迷債事件出爾反爾?說了就算數了呢?並沒有真的像新加坡李先生那樣真的能為民求福祉,真的幫上一把,新加坡雷曼迷債事件已接近尾聲,我們的香港還在等還在爭取中。窮人的錢不應用手段來騙取的,誠實的制度才可長久。


一男更比一男賤 2009年05月17日

古時皇帝被稱為天子,天的兒子。天子登基時,依周禮,要接受上天和先王賜圭。圭,是玉製的飾物,狀如男性生殖器。這個儀式的意義在於公告天下,天子通過列祖列宗從上天那兒接受生殖能力。然後,到了天子冊封諸侯時,又把不同等級的圭分派給諸侯,這是一種生殖能力的分配。也就是說,天子是諸侯和天下百姓的父親,天下百姓,皆是子民。所以,天子有權代表他的子民發表言論,事實上,天子的意志就是子民的意志。子民不能有任何異議。專制制度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實施了數千年,要強調的就是這一點:天子是乾綱獨斷的,普天之下,他是絕對的唯一,他的意志代表一切。
2009年 5月 14日,我還以為我穿越時空,來到了周代。奇怪,我們甚麼時候有了一個天子,或皇帝,以其個人意志為大眾意志?一個公僕以天子自居,還真忘了出糧給他的正是我們這群蟻民,我們才是他老闆呢!
金錢和權力令意志薄弱者腐化,本來以為被金錢腐化的男人已很賤,沒想到被權力腐化的這個更厲害,自己埋沒良知,還拉一大群無辜者落水。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一男更比一男賤。
誰可代表我說話?誰的意志代表了我的意志?在我本人未授權下,若有人公開發表講話代表我的意見、意願、意志、立場,令他人對我的良知和價值觀質疑,我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

(高慧然)
----------------------------------------------------

客觀的看法 2009年05月16日

曾蔭權在立法會答問大會裏敢為天下先,號稱代表了一般港人對六四的想法,雖然有僭越香港代言人角色之嫌,但他形容一般香港人的想法,可能沒有說錯。他在不知所措中只是含糊地說,六四已過去了很久,隨着國家經濟發展蓬勃,市民會對六四有一個客觀的看法。
客觀事實是,國家經濟成就驕人,成為美國最大債主,又以不少經濟政策適時助港,真有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之歎。
一般市民內心的想法,夠客觀的話,理應實事求是,會承認當年學生其中一個主要訴求是反貪腐,反官倒。當年若能因勢利導,貨真價實的陽光法案能落實執行,官員能做到公開資產,經濟發展的成就將會惠及更多人。
農村經濟少了地方官員上下其手,將會減輕大城市待業民工的負擔,人均收入就可正大光明用中位數計算方法,反映出一般老百姓在經濟起飛的翅膀中,不止是扮演翅膀下的風,自身卻依然吃着西北風,在驕人的外儲數字中,也真的活得很驕傲。
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後,自會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隱憂,倘能應當年學生的訴求,認真解決貪腐問題,富能藏於民,這對經濟長遠平穩發展,是大好不是小好。當年要求開放報禁,地方瞞上欺下的現象也不致於猖狂如此,有礙全民富起來。
這是我這個未致於腦殘的市民,對六四與經濟發展關係的客觀看法,不曉得夠不夠客觀,算不算識大體明大理。說不定,曾蔭權就是代表如此這般的一般看法嘛。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林夕)

向前看之前 2009年05月17日

「向前看」幾乎成為勸慰別人的口頭禪。要身心受創的人,忘記過去,放眼將來,聽起來很漂亮,所以大派用場。說的人自己倒是挺受用的,好像已經功德圓滿了,聽的人若是就此被鎮住了,卻是禍福難料。
一股勁兒向前看,誰來保證明天一定會更好,看到天天都是晴天?為過去糾結到不能自拔,從此活在過去,是要讓沉溺的人清醒理智點,提醒一下將來的日子還長着。可正因為要清醒理性,過去的傷,過去的結,不想白白受苦一場,就不能不往回看,把那個傷口好好解剖一下,檢查受傷的原因,那個結糾纏的路線,如此方可避免重複犯錯。
過去影響我們的將來,而未來也早為今天所改變;沒有人能逃避過去,光靠意志力勉強自己健忘,只是把陰影掃到潛意識裏去,最後進入了血液,要徹底醫治只會難上加難。
喪失了孩子的母親,被戀人甩掉了的情種,叫他們向前看,看得到甚麼來着?讓他們用放大鏡看傷勢是殘忍的,可心理治療師就是用上催眠法,也要重整事主過去的藍圖,難道他們都是吃撐了沒事做?不斷鼓勵人向前看,不是無知就是有用心。要活得更好更健康,人人都只往前看的話,莫非就不必再看歷史,歷史學家也就是多餘的搗亂份子了。大歷史不會萎縮,個人小歷史也如業隨身。
忽然想起來,難道教育局讓必修科取消了歷史,一面面鏡子就此搬到通識課,是出於父母官的心態,要我們下一代都向前看?沒有鑒古知今的鏡,就無從讓人從過去的錯反省出未來的對,一個不敢照鏡的人,不方便照鏡的社會,憑甚麼找到前路?即使向前看是為了向錢看,也得牢記虧是如何吃,才能把損失賺回來。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

(林夕)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