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旅遊無保障,阿四找三詐耳聾。認屎認屁金融港,有事原來無啲力;啋你都傻扮有料,寧送港人上西天。也不願付一分錢,你死你賤又何干!唯權唯穩最重要,港人自身孰阿四。無勇無謀辦代表,無權無力無保障。大鼻一聲天下響,阿三連聲要叩頭!自求多福港人命,幸災樂禍有幾人?……祝願無辜好上路!佑助後人能順變!世間邪惡誰能猜?
甩身李太曾想再登旅巴 2010年08月26日
【本報訊】在菲律賓脅持人質慘劇中唯一一個家庭可以安全回港的老夫婦,指這兩天都沒有好睡,「個心好痛!」 72歲的李奕彪形容兇徒原本是「仁慈槍手」,後來的發展是因為「菲律賓政府連一線希望都唔畀佢」。 66歲的妻子徐鳳貴亦認為造成慘劇是菲律賓警方談判策略有問題所致。
「肚痛是神的祝福」
李氏夫婦歷劫後昨與女兒(右)往酒樓品茗,一家團聚。
居住在西貢的李氏夫婦返港兩天後,昨日相約女兒飲茶,街坊見他們歷劫歸來,不禁上前擁抱問好。身為虔誠基督徒的李太說,自槍手上車她知道旅遊巴被脅持後便開始祈禱,祈禱了 20分鐘後突然覺得肚痛,「係神藉此祝福我」。李太說,她獲槍手釋放後立即找現場的紅十字會人員,向他們表示丈夫患有嚴重糖尿病,「要打針同食藥,否則會暈」。
紅十字會人員立即找現場的警隊負責人,由警方向槍手要求釋放李奕彪。李太說,丈夫未獲釋前,她還天真地向警員要求讓她返回車上照顧丈夫,因為當時她覺得槍手不會殺人。她謂:「槍手上車後叫我哋唔好郁,又講過『我冇事,你哋都冇事』。」警員不讓她返回旅遊巴,幸丈夫其後也獲槍手釋放。
李太直言:「呢個係神蹟!」李奕彪則表示是太太救了他,又說:「最驚一刻係落車時,槍手喺我後面搭我膊頭嗰一刻,因為唔知會有乜變卦。」
對於今次慘劇,李太說:「呢兩晚都瞓得唔好,兩、三個鐘頭就扎醒……覺得好心痛,相處咗幾日,團友都好似朋友,大家都係香港人嘛!希望佢哋(生還者)快啲平復、堅強一啲。」第二次到菲律賓旅遊的李太說:「有陰影,以後都唔會再去菲律賓啦!」
槍手命令人質換位
李奕彪又澄清,槍手其實是在聖地牙哥古堡上車,命司機將車開往黎剎公園。李認為槍手很有作戰經驗,「佢每隔個半鐘或者一個鐘就要人質換位坐,又將車打橫喺馬路中心,明顯係好有策略」。他又指槍手肯釋放小童和長者,其實是「一個好人」。
===========================================
死得寃 2010年08月25日
換了另一個國家,即使有這等綁劫,車上的人質,一個也不必送命。
鎗手只有一人,是退休警察,蒙受寃屈,只求平反復職。要求卑微得兒戲,不是要美國政府釋放幾多個恐怖份子,動機並無激進的政治意識型態,很容易解決。
從面相學上,這個鎗手在他的國民之中,相格不算暴戾,甚或正直善良。人質老弱者他主動放一批,證明可以對話。不必出動什麼「特警」,中國使館派一個參贊,向鎗手保證:只要放人,奉送一萬元美金,加一個香港居留權,告訴他:香港人最熱愛菲律賓人的,歡迎閣下來香港定居。
同時從廣州空運那個上個月四分三秒拔鎗轟斃綁匪的那個女警,喬裝僑領,近距離溝通的時候,瓦解心理,閃電轟擊,這件事,可以這樣收場,全中華兒女舉世增光,國際效應比收復南沙群島主權更輝煌。
香港聲稱「背靠祖國」,「祖國」用來做什麼?就用在這刀口上。第三世界的什麼「特種部隊」,不能信任,因為紀錄不良。像出事的這個國家,二○○二年,一個綁匪把四歲小孩狂刺了十三刀,「特警」還向小孩轟了五鎗,香港人平時失憶,就吃虧在這種地方。
學歷史,在這樣的骨節眼上能救命。一九七二年,巴游在慕尼黑的世運村綁架以色列選手。當時西德的憲法,不許有軍隊,並無拯救人質的「特警」,只由一般警員拯救。
碰巧慕尼黑的警察總長,在幾個月前,因處理一宗銀行綁架案,手段過份霹靂,遭到輿論抨擊。遇上這宗大案,警察的首領怯了,放軟手腳。狙擊手連避彈衣也沒有,在奧運村人質被扣的宿舍外布防,人造 衞星電視新聞直播,綁匪在客廳裏看得一清二楚。
以色列總理梅雅夫人眼看不對勁,下令由以色列派狙擊手來慕尼黑救人,生死責任自負。西德政府以「主權」為由拒絕。凡此種種,有往績可稽,特區政府的高官,不必十小時坐在辦公室裏只看直播。
馬尼拉的警方,犯的錯誤太多,到鎗手家中拘捕他老婆,電視也直播,鎗手在車上看見了,情緒繃緊,加上發現自己當了國際明星,心理狀況不一樣了。八條人命,就此寃枉泡湯。
真是要講一點點基因的。熱帶國家第三世界的政府,先不要說貪污,辦理這種危機管理,頭腦不冷靜,沒有文化背景,不行的,難怪菲律賓許多人寧願當美國第五十一州,由美國人來處理,人質不必死,就是另一場好戲了。殖民主義好,在這骨節眼上,少嚕囌大道理,人命關天,就明白了。
(陶傑)
-----------------------------------
如當勞有這勇氣就是中國之福!如有拿得出嗎?…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我也行的!以一命換十五命,著數、著數……!!!何必等、等、等?唔見左一半有多!....陶傑最衰係你而家至度到這條好橋!!!!!!!!
悲說國情 2010年09月01日
馬尼拉屠殺,成為全港民間說不盡的話題。
從聲討鎗手冷血、賓警無能,因為愛國憤青主持人一狠批,熱議的焦點,變成特首曾蔭權有沒有違反基本法第十三條,電話私通賓國總統,搞隱性港獨,篡奪國家主權,以中國國情,論罪當斬。
「在技術上,還沒有,」我說:「當天下午,他只打了兩次電話,幸虧對方不知香港特首是誰,沒有接聽。沒有接,罪名就不成立。誰都可打電話到白宮找小黑子總統,包括露宿天橋底的阿伯,只要準備一個硬幣進電話亭就得了。但奧巴馬不接,這通電話,在物理學上,就沒有發生過。」
「但後來賓總阿基諾三世,回了電話,曾蔭權接了,」律師朋友 L答:「這就陷曾特首於篡權之不義,這個三世阿總真陰險。一個電話,誘人犯罪,至少把人家政協副主席什麼的給打吹了。」
「反正無論怎做,重則奪權,輕則做騷,都有中國人駡。殺手棺材蓋國旗,總統微笑,是菲國國情,文人給特首向上主打報告,是中國國情。這件事就缺了美國國情的重要。如果我是曾蔭權,這場騷,這把年紀,不妨大做一場。」
「大家有沒看過荷里活巨片《空軍一號》,夏里遜福演美國總統,在專機上與劫機者肉搏?」我開啟通識國際文化視野。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等我這個「意見領袖」發表高見。
「上海話說:橫豎橫,拆牛棚。如果我是曾特首,兩次電話打不通,不如豁出去,親自飛馬尼拉一趟,穿一件起錨 T恤,來到黎剎公園,對着巴士,一把搶過擴音機,用一個翻譯,向車上那個殺多門喊話。」
「他們十五個,都是無辜的,現在我把自己送上來,要綁,綁我。」大家答:「嘩,比阿諾舒華辛力加還要威水。」
「殺手在車上會問:你是誰?」我說:「臨時改一個拉丁色彩的名字,告訴他,我是香港特首,天主教徒,名叫 Donaldo Tsangarano。現場有中國大使館人員在,馬上會接通總統府,大家說,到時那個殺多門敢開鎗?」說到這裏,我有點哽咽,心中浮起一絲悲哀。
(陶傑)
----------------------------------------
三冤奇案 m.2010/9/2
人類平等價值在這起慘案中完全表露無遺,莫視法律精神未及時作出申冤訴訟而使受冤者不得昭雪陷入絕境中作出控訴方式殺害了無辜遊客!作為一個良好的國家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1.不顧旅遊聲譽保障遊客安全、不體察民情是否冤案,莫視法律精神而道致官逼民反殺錯良民。
2.門多殺是直接死在莫視法律精神的國度面前。間接害死人質!
3.國家的旅遊事業因此而被直接謀殺掉數以百億元丟進咸水海…這筆錢用在醫療上可救活千百人。
========================================
鄭丁賢‧菲律賓戲 2010-08-25 19:08
菲律賓已經成為國際喧罵,也是嘲笑的對象。
全世界目睹這個事件的發生,簡直就是集各類戲劇之大成。
開始時,它有點像是處境劇(sitcom):
一名前警官竟然騎劫一輛旅遊巴士,目的僅僅是要復職;這是處境劇的典型題裁,把生活中的問題,用誇張方式來處理。
接下來,它又像是鬧劇:
騎劫者看來很輕鬆,警方也很不當一回事;雙方可以在巴士門口看
似聊天的“談判”,送飯又遞水;這是真的挾持,還是胡鬧?
然後,就是即興舞台劇:
警察圍在巴士旁團團轉,有胖有廋;有的拿短鎗,有的持長鎗;有的戴頭盔穿防彈衣,有的一身便裝……,惟一的共同點,他們都不知道要幹甚麼;如同即興舞台劇,沒有劇本和
角色,而演員上了台,才各自發揮。
隨之,是黑色幽默劇:
警方人員要打破了窗口,卻沒帶梯子登上去;警察從安全門進入巴士,然後又退出來;警方不用一種叫著“炸藥”的現代產品,而是用石器和鐵器時代的鎚子擊打車門,而且老是
敲不破,進不去。
而後,是好萊塢犯罪心理劇:
警方不知道巴士裡發生甚麼事,但是,騎劫者卻可以通過巴士上的電視機,掌握當局的行動,包括警方幼稚的圍捕騎劫者的弟弟,刺激了犯罪者的心理,也擴大劇情張力。
最後,當然是悲劇:
賠上了9個無辜人命,以及菲律賓的國譽。
最後的最後,這是一個諷刺劇:它集合了荒謬、無知和無能、暴戾於一身。
荒謬的是一個前警官,以挾持外國遊客,要求達到復職的目的;往深層去想,這可能是腐敗的制度底下,導致一個警察必須用這種離奇的方式,來尋求自身的公平。
無知和無能的是,當局採用了一切錯誤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危機;沒有危機意識,缺乏判斷能力,沒有策略和指揮,沒有人才和設施。
暴戾的是,一名對體制不滿的警官,為了本身的利益(或是冤屈),而以無關者的生命作為抵押品,最終還成為警方和兇手的爛賭破局下的祭品。
這並不是偶發或個別事件。
表面上,一個殘暴的兇手,和無能的警方對峙下的突發事件;它發生在菲律賓,也可能發生在其它任何國家。
但是,事件的處理方式,以及演變的結果,只會發生在一個高度缺乏效能,沒有專業和領導能力,腐敗和混亂的國家。
一個國家缺乏管理,社會失序,瀰漫戾氣,才會讓這種事發生。
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避免劫騎事件,但是,這次的經驗告訴大家,我們要避免成為菲律賓。
【熱點新聞:菲前警官騎劫旅巴】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2010.08.25
-----------------------
饕餮之徒為酒肉,視港人命如草芥。讒言片語主人亡,反貪實權能撥正。世間還看三世情,先人政道仍佑爾!
特警:我們用越戰裝備救人 2010年09月06日
菲律賓營救香港人質不力,馬尼拉舉行的調查委員會聆訊上,離譜內幕越揭越多:有參與營救的特警指,他們使用着越戰時期的裝備救人。有談判專家指,槍手門多薩脅持人質當日,副申訴專員和門多薩通電話時,竟向他勒索 15萬披索(約 26,200港元)才肯處理他的復職要求。
由司法部長德利馬主持的聆訊,前日由三名特警作證。他們聲言有營救人質的決心,但對裝備卻沒決心,其中一人說:「我們用的是越戰時期的備。」
據他們指,特警用的 M16步槍,是在美國 1963年打越戰時引入的,不適合埋身戰鬥。特警穿的避彈衣只用纖維造、沒鋼板,甚至可能過了期三至五年,遇雨更會縮水。特警沒夜視鏡,沒常規訓練,上次由國家警察總部統籌的正式射擊訓練已是六年前。
他們又說,當日強攻前曾演習六次,全部在 15分鐘內制服槍手,但到真正行動時,才知道康泰旅遊巴的車窗用強化玻璃製造,以致久攻不下,擾攘了一個多小時。一名特警作供說:「如果當時有爆破物料,會做得更好。」
副申訴專員否認勒索 15萬
聆訊又揭出一個可能令槍手門多薩發難的黑幕。當日任談判員的總督察薩爾瓦多作證指,他站在旅遊巴司機位旁,聽見門多薩和副申訴專員岡薩雷斯通電話,門多薩突然情緒激動,怒斥岡薩雷斯要他先付 15萬披索才處理他復職的個案,更用粗言大罵:「去你媽的,這裏有人死,就是你的錯!」岡薩雷斯否認指控,今天將作供解畫。
兩天聆訊都顯示菲律賓營救人質出現重大失誤,包括馬尼拉正副市長、危機處理指揮官在門多薩開了槍的關鍵時刻,竟去了用餐飲咖啡。但負責聆訊的調查委員會班子也引起爭議,有參議員指內政部長林炳智負責管轄警隊,他出任調查委員有「自我調查」之嫌。
綜合菲律賓外電
我的網誌清單
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香港升崩天祖國陷沉淪 井水染三江誰人有屋住
香港升崩天祖國陷沉淪 井水染三江誰人有屋住?倒本不思蜀災禍天上降,浮雲遮旭日祇盼早登席!
辛思維:樓價飛上雲端 政府吹爆泡沫 2010年08月14日 03:52
《信報》冷熱財庫:自從近期多次賣地創出佳績後,香港樓市陷入瘋狂狀態,不少單位的價格超越九七水平,一轉手賺一二十萬的個案比比皆是,樓市明顯已釋放出見頂的訊號。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作用不大,為壓抑熾熱的炒風,政府昨天再使出加推土地、限制按揭比率、禁炒樓花等新招。對於已臨界爆破點的樓市來說,措施明顯具有戳破泡沫的作用。不過若外圍經濟不變,利息環境持續,內地資金繼續來港,新措施或只會帶來心理影響,樓價停滯一兩個月後必再上。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各大報章上的地產新聞,幾乎都是說着一個個透過投資房地產賺大錢的故事。例如某人持港島樓四年賺七成,九龍某屋苑三年升三成,新界某單位三個月升一成等等。諸如此類的新聞令到不少對地產不甚了解的人,也決定要投入樓市,希望也能成為幸運的一個。
凶宅被當寶
正如股市中,當沒有什麼業績支持的細價股開始被炒起,全民皆股的時候,可以反映出股市見頂。在樓市來說,當二手居屋也被炒出天價,凶宅也被當寶,稍有資金的人都想着買樓之時,也明顯地反映出樓市泡沫出現。所以連長實(001)主席李嘉誠早前被問到對香港目前樓價的看法時,也建議市民「量力而為」。
當不少人仍陶醉在樓價上升的美夢中,部分人已開始察覺到樓市泡沫正不斷擴大,降價散貨的消息開始出現。據說其中一名趕得及出貨的幸運兒,包括了藝人周潤發,消息指他以5700萬元售出琵琶山嘉珀山特色戶,持貨六年賺1020萬元。
香港樓市如此瘋狂,除了因為目前息率偏低的原因外,內地打擊樓市,使部分資公轉到香港炒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措施的作用,似乎只維持了一兩個月,炒家目前已幾乎將這些措施忘得一乾二淨。
有錢的炒家將樓價不斷推高,但年輕人及其他基層市民置業的夢想更難實現,社會怨聲載道。市場一直傳出政府會再次推出新措施,壓抑樓價,討論得最激烈的是重建居屋,以及類似「首次置業貸款」的措施。
回應:黎自立 「首次置業貸款」是用來救地產商的。 8月14日 04:37
黎自立 外地貪官得來的容易錢來香港買貴樓並無不妥,摸貨者斬佢一筆錢也與市民無關。 8月14日 04:43
黎自立 地產商應該發財立品,做個殷實商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四就是四(大廈無四樓),香港人並非仇富是看不慣不公義的行徑。 8月14日 04:48
黎自立 政府要保著草根階層有瓦遮頭,房屋價錢最好控制著慢慢上升,長升長有,不要狂升後無以為繼。 8月14日 04:54
纏上煙赤霞 據聞內場抄家抄豪宅,本場抄家抄大型屋宇,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8月14日 10:11
eddie31 集中在傳統豪宅區(港島半山,九肚山,九龍塘等等)炒翻天沒有人會理,問題是現在幾乎已擴散至全境 8月14日 14:56
--------------------------------------
余錦賢煲呔未動,財爺出招 2010年08月14日 03:46
《信報》香港脈搏:......樓市愈炒愈熱,政府也自忖「等不了」,如果到九月底施政報告出台才宣布新措施,屆時樓價可能已升穿九七年水平,再出招也未必有用。現在曾俊華打前鋒,先出幾招壓住樓市升勢,到了九、十月份,煲呔就可施施然說樓市明顯降溫,毋須加大力度調控云云;說到底,煲呔任期尚有一年多,無謂在樓市和房地產政策上搞大動作,因為政府政費仍然靠土地收入,要大改政策、扭轉磚頭經濟,不如留待下屆特首去做了。即使復建居屋亦如是,據了解,政府實在不願再回到從前,由房委會當發展商,大建偷工減料設計簡陋的官建居屋,而是邀請私人發展商合作,建一批類似內地的微利房;南豐物業的代表出席本報論壇時,也被問及私人發展商會否願意在興建廉價房上參與,結果反應積極,連說可以,證明此路可行。不過,一切仍在商議,還未最後拍板。
說起土地供應,官府說法是市區土地有限,可供應的地塊其實不多,而法例又禁止填海,無法在市區取地;但另一邊廂,梁振英昨天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有的是地,例如邊境一帶足夠解決港人住屋問題。雖然煲呔說的是市區無地,但振英卻以另一口徑,說土地供應不是問題,看來在房屋政策上,政府決策內部仍沒有共識,復建居屋是重大政策改變,又怎會在本屆政府拍板!
回應:黎自立 房屋政策乃是政府搜刮市民財富的有力工具,只要所住的屋價錢長升長有,市民滿懷喜樂地節衣縮食將收入交給銀行(供樓)。 8月14日 05:03
黎自立 (供樓後)銀行有生意之餘,交錢給地產商,地產商有生意必餘高價投地,政府庫房盈餘之餘救濟窮人,窮人有少量錢之餘,買多個生果吃,生果商有生意之餘去餐廳…社會真美好。 8月14日 05:15
黎自立 上文其中一個“之”字打錯了個“必”字。 8月14日 05:20
Henry Kar Ming Chan 第 3星期後 問: 《民間政制委員會》, (公開辯論, 全民參政!)
平等對話, 全民參與! 只有益處, 沒有害處; 支持起錨, 反對超錯!
[內地《民間政策委員會》: 中央代表, 政協代表, 人大代表, 民間機關代表.] 8月14日 07:33
釗藝 黎自立君言之有物,俾你講曬。 8月14日 09:45
-------------------------------------
梁振英:相信壓樓價有作用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6:45行政會議 召集人梁振英 表示,相信政府推出壓抑樓價措施,有一定作用。
梁振英表示,政府應進行中長期樓宇供應科學評估,因為房屋政策需長時間才見效,不能見樓價升才決定起樓。
他指出,政府應向青年人提供類似居屋的補貼性住房,相信所需的公帑較興建公屋為低,但就可對樓市有影響。
(即時新聞)
-------------------------------------
張炳良:必要時限外資炒樓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1:05 行政會議 成員張炳良 稱,在關鍵時刻,可研究限制外地人投資中下價住宅,以減少熱錢炒風對市民置業影響。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今早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難以預計,政府新一輪打擊炒樓的措施是否有效。
他說,相信新措施會增炒樓的成本,但問題是政府無法控制外來的熱錢。「如果有一些熱錢沒有地方去,計算成本後,認為比其他地方化算,仍會留在本港。」
他又道:「如果內地宏觀調控,令那些資金沒有地方去,這些熱錢還是會流出。始終香港作為開放的地市,就不能避免這些外來因素。」
張炳良表示,政府推出調控樓市政策時,必須小心衡量力度,如果落藥太重,樓價應聲倒下,市民資產貶值,同樣會引起負面效應。
對於有人建議,限制外地人買樓以遏止炒風,張炳良指,個人不贊成政府以極端的行政手段,限制境外人士在本港買樓,指這會對香港自由市場造成重大衝擊;然而,如果情況發展至本地人無法置業,在關鍵時刻,就不能不考慮嚴厲的措施,限制境外人士只可以購買某類樓宇。
他說,假如中下價樓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當局可以研究有沒有需要限制境外投資者投資某一個價格的住宅,避免熱錢炒風影響市民置業。
他認為,可考慮限制外地人購買中下價樓,又或者對他們徵收額外稅項。
(即時新聞)
辛思維:樓價飛上雲端 政府吹爆泡沫 2010年08月14日 03:52
《信報》冷熱財庫:自從近期多次賣地創出佳績後,香港樓市陷入瘋狂狀態,不少單位的價格超越九七水平,一轉手賺一二十萬的個案比比皆是,樓市明顯已釋放出見頂的訊號。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作用不大,為壓抑熾熱的炒風,政府昨天再使出加推土地、限制按揭比率、禁炒樓花等新招。對於已臨界爆破點的樓市來說,措施明顯具有戳破泡沫的作用。不過若外圍經濟不變,利息環境持續,內地資金繼續來港,新措施或只會帶來心理影響,樓價停滯一兩個月後必再上。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各大報章上的地產新聞,幾乎都是說着一個個透過投資房地產賺大錢的故事。例如某人持港島樓四年賺七成,九龍某屋苑三年升三成,新界某單位三個月升一成等等。諸如此類的新聞令到不少對地產不甚了解的人,也決定要投入樓市,希望也能成為幸運的一個。
凶宅被當寶
正如股市中,當沒有什麼業績支持的細價股開始被炒起,全民皆股的時候,可以反映出股市見頂。在樓市來說,當二手居屋也被炒出天價,凶宅也被當寶,稍有資金的人都想着買樓之時,也明顯地反映出樓市泡沫出現。所以連長實(001)主席李嘉誠早前被問到對香港目前樓價的看法時,也建議市民「量力而為」。
當不少人仍陶醉在樓價上升的美夢中,部分人已開始察覺到樓市泡沫正不斷擴大,降價散貨的消息開始出現。據說其中一名趕得及出貨的幸運兒,包括了藝人周潤發,消息指他以5700萬元售出琵琶山嘉珀山特色戶,持貨六年賺1020萬元。
香港樓市如此瘋狂,除了因為目前息率偏低的原因外,內地打擊樓市,使部分資公轉到香港炒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措施的作用,似乎只維持了一兩個月,炒家目前已幾乎將這些措施忘得一乾二淨。
有錢的炒家將樓價不斷推高,但年輕人及其他基層市民置業的夢想更難實現,社會怨聲載道。市場一直傳出政府會再次推出新措施,壓抑樓價,討論得最激烈的是重建居屋,以及類似「首次置業貸款」的措施。
回應:黎自立 「首次置業貸款」是用來救地產商的。 8月14日 04:37
黎自立 外地貪官得來的容易錢來香港買貴樓並無不妥,摸貨者斬佢一筆錢也與市民無關。 8月14日 04:43
黎自立 地產商應該發財立品,做個殷實商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四就是四(大廈無四樓),香港人並非仇富是看不慣不公義的行徑。 8月14日 04:48
黎自立 政府要保著草根階層有瓦遮頭,房屋價錢最好控制著慢慢上升,長升長有,不要狂升後無以為繼。 8月14日 04:54
纏上煙赤霞 據聞內場抄家抄豪宅,本場抄家抄大型屋宇,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8月14日 10:11
eddie31 集中在傳統豪宅區(港島半山,九肚山,九龍塘等等)炒翻天沒有人會理,問題是現在幾乎已擴散至全境 8月14日 14:56
--------------------------------------
余錦賢煲呔未動,財爺出招 2010年08月14日 03:46
《信報》香港脈搏:......樓市愈炒愈熱,政府也自忖「等不了」,如果到九月底施政報告出台才宣布新措施,屆時樓價可能已升穿九七年水平,再出招也未必有用。現在曾俊華打前鋒,先出幾招壓住樓市升勢,到了九、十月份,煲呔就可施施然說樓市明顯降溫,毋須加大力度調控云云;說到底,煲呔任期尚有一年多,無謂在樓市和房地產政策上搞大動作,因為政府政費仍然靠土地收入,要大改政策、扭轉磚頭經濟,不如留待下屆特首去做了。即使復建居屋亦如是,據了解,政府實在不願再回到從前,由房委會當發展商,大建偷工減料設計簡陋的官建居屋,而是邀請私人發展商合作,建一批類似內地的微利房;南豐物業的代表出席本報論壇時,也被問及私人發展商會否願意在興建廉價房上參與,結果反應積極,連說可以,證明此路可行。不過,一切仍在商議,還未最後拍板。
說起土地供應,官府說法是市區土地有限,可供應的地塊其實不多,而法例又禁止填海,無法在市區取地;但另一邊廂,梁振英昨天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有的是地,例如邊境一帶足夠解決港人住屋問題。雖然煲呔說的是市區無地,但振英卻以另一口徑,說土地供應不是問題,看來在房屋政策上,政府決策內部仍沒有共識,復建居屋是重大政策改變,又怎會在本屆政府拍板!
回應:黎自立 房屋政策乃是政府搜刮市民財富的有力工具,只要所住的屋價錢長升長有,市民滿懷喜樂地節衣縮食將收入交給銀行(供樓)。 8月14日 05:03
黎自立 (供樓後)銀行有生意之餘,交錢給地產商,地產商有生意必餘高價投地,政府庫房盈餘之餘救濟窮人,窮人有少量錢之餘,買多個生果吃,生果商有生意之餘去餐廳…社會真美好。 8月14日 05:15
黎自立 上文其中一個“之”字打錯了個“必”字。 8月14日 05:20
Henry Kar Ming Chan 第 3星期後 問: 《民間政制委員會》, (公開辯論, 全民參政!)
平等對話, 全民參與! 只有益處, 沒有害處; 支持起錨, 反對超錯!
[內地《民間政策委員會》: 中央代表, 政協代表, 人大代表, 民間機關代表.] 8月14日 07:33
釗藝 黎自立君言之有物,俾你講曬。 8月14日 09:45
-------------------------------------
梁振英:相信壓樓價有作用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6:45行政會議 召集人梁振英 表示,相信政府推出壓抑樓價措施,有一定作用。
梁振英表示,政府應進行中長期樓宇供應科學評估,因為房屋政策需長時間才見效,不能見樓價升才決定起樓。
他指出,政府應向青年人提供類似居屋的補貼性住房,相信所需的公帑較興建公屋為低,但就可對樓市有影響。
(即時新聞)
-------------------------------------
張炳良:必要時限外資炒樓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1:05 行政會議 成員張炳良 稱,在關鍵時刻,可研究限制外地人投資中下價住宅,以減少熱錢炒風對市民置業影響。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今早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難以預計,政府新一輪打擊炒樓的措施是否有效。
他說,相信新措施會增炒樓的成本,但問題是政府無法控制外來的熱錢。「如果有一些熱錢沒有地方去,計算成本後,認為比其他地方化算,仍會留在本港。」
他又道:「如果內地宏觀調控,令那些資金沒有地方去,這些熱錢還是會流出。始終香港作為開放的地市,就不能避免這些外來因素。」
張炳良表示,政府推出調控樓市政策時,必須小心衡量力度,如果落藥太重,樓價應聲倒下,市民資產貶值,同樣會引起負面效應。
對於有人建議,限制外地人買樓以遏止炒風,張炳良指,個人不贊成政府以極端的行政手段,限制境外人士在本港買樓,指這會對香港自由市場造成重大衝擊;然而,如果情況發展至本地人無法置業,在關鍵時刻,就不能不考慮嚴厲的措施,限制境外人士只可以購買某類樓宇。
他說,假如中下價樓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當局可以研究有沒有需要限制境外投資者投資某一個價格的住宅,避免熱錢炒風影響市民置業。
他認為,可考慮限制外地人購買中下價樓,又或者對他們徵收額外稅項。
(即時新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