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

人慾橫流世風下,今非昔比六合恩。




人慾橫流世風下,今非昔比六合恩。
兩柱擎天數千命,如今重複斷腳人。
極權自由兩迷離,核定埋門始自知。
為時已晚安天命,力挽狂瀾盡此煲。

•••••••••••••••••••••••••••••••••••••••••••••

波士顿爆炸案在中国引发巨大关注

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发生时,正值北京时间周二凌晨三时左右。虽然在距离上和中国遥远,但是由于微博、twitter等传播工具的存在,再加上今年有万科队等多位中国跑者和助战者的加入,这一事件在中国的微博和媒体上获得了巨大关注,各种来自现场的文字、照片、视频很快就传遍了网络。在当天的新浪微博时事热搜排行榜中,“波士顿”排在了第一位。
万科董事长王石当时正坐在比赛终点——位于波士顿科普利广场(Copley Square)的VIP观众席上,为万科队员助阵。他第一时间在新浪微博上直播了爆炸现场的情况,北京时间凌晨03:12分,他发帖说,“终点赛道附近两声巨响,比赛终止,疏散...爆炸威力不是很大,怀疑恐怖所为... ”他还发出了现场照片,照片上显示,烟雾弥漫,遮住了背景的高楼,观众距离赛道距离很近,只有一道栅栏之隔。
据王石早前的另一条微博,万科今年组织了由公司员工、业主、合作伙伴构成的15人队伍,参加这一国际马拉松盛事。他们的家属也到现场加油助威,有一张照片中,一个中国小女孩带着有中国国旗心形图案的墨镜,手里拿着一面万科字样的旗帜
两个小时之后,王石发出了第二条微博,“询问电话涌进,关心万科队的安全。万科队和田老师的队都安全。但这场针对国际赛事的恐怖袭击已有两名死亡、重伤6名,受伤人数超过100”,这条微博获得14000多条转发。
中央电视台在周二早上的“朝闻天下”节目中,对王石进行了电话连线采访。女主播胡蝶说让我们连线本台记者王石,王石愣了一下,说:“我怎么变成记者了?”这一小插曲成为这一悲剧性事件中的一个笑点。王石说自己先听到了一声响,比汽车轮胎爆胎的声音响,然后看到白烟腾起,直觉反应以为是事故。约15秒之后,从人行道的观众席上又传来一声响,并再次升起白烟,这时感觉就不是事故,“而是恐怖袭击”。他随后描述了现场警察的迅速反应和现场观众的疏散撤离状况。王石说,现场一边警察拆除隔离栅栏,让人群疏散,一边救护车往里面冲,“感觉非常令人感动”。
王石并非唯一一个从现场发出报道的中国人。王石微博中提及的田老师,是另一位中国参赛者田同生。根据他的新浪微博(@略博咨询田同生), 现场有“中国跑手35人”,加上家属以及中国留学生等,有上百人。田同生的妻子和三岁的女儿,也准备到终点迎接他。据田同生的微博记录,爆炸发生时,他“距离终点不到一公里了”。
当时正在波士顿的财新记者高昱恰巧和田同生的妻子和女儿在一起,据高昱发表在财新网的一篇“亲历波士顿爆炸案”的文章中说,此时“我还在终点东边约一公里之外”。他说,“等我们听闻发生爆炸的消息,迅速赶往终点,终点四面各一个街区已经设置路障,警察和身穿明黄色外衣的志愿者封锁了所有路口,清空街道,保证警车和救护车通行,警方还出动直升机在空中盘旋巡逻”。
据高昱的记录,他陪同着田的妻子和孩子, 一路询问,找到家人聚集区(family meeting)的问讯处,现场有很多人在焦急询问参赛亲友的下落。在一位波士顿大学的中国女留学生帮助下,查到田同生刚刚通过40公里计时点,估计还有十几分钟到达备用终点,然后还需约一个小时,绕道步行抵达家人聚集区域。这位中国学生说,她有同学在爆炸中受伤。
在新浪微博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用蜡烛图样为伤亡者祈祷,或是对行凶者进行谴责。体操运动员冯喆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谁这么践踏生命!体育怎么就又被这样折腾了啊。体育代表着和平啊!还有小孩子死去。希望被波及的家庭得到安慰和平静,希望参加比赛的同胞们平安回家。”
网易副总编、体育资深媒体人颜强则认为,“毫无疑问,这是蓄谋已久的恐怖袭击。春暖花开,各种著名国际马拉松不断上演,马上还会有伦敦马拉松。恐怖主义者,利用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而制造杀机,卑劣无耻。”
但也有微博说,“冤有头债有主,应该报复(美国)政府”。
“琢磨先生”的一条微博似乎很好地概括了中国网友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他说,“微博上无论发生什么,都会立刻分成至少两派。金正恩要发射核弹,有人痛骂反人类,有人击掌叫好说这才是不畏强权的爷们。波士顿恐怖袭击,有人谴责暴徒哀悼遇难者,有人声讨美国说炸的好真解恨......我们没有普世价值做基础,所以遇到事情很多人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或许会是一个常态。”
《环时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如此表态,“美国发生恐怖主义爆炸。就两个字:谴责。这是环球时报坚定不移的态度。我认为这也应当是中国公众的公开态度。我知道美国舆论常对中国新疆等地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采取暧昧态度,但现在不是我们追究他们的时候。”
截至发稿时,据新华网报道,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证实,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波士顿连环爆炸中受伤。根据中国广播网的报道,这名女生叫周丹龄,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波士顿大学修读精算专业。波士顿大学的网站上证实该校有一名学生受伤,正在波士顿医疗中心治疗,情况稳定。但是该声明中没有披露这名学生的姓名。
爆炸事件已造成三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8岁的男童,至少140人受伤。
徐可对本文有研究贡献。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情感先機


情感先機                                下平七陽
心傷確易另情類,又會悲秋恨更長。
海誓山盟從未過,離情只恨愁傷別。
真情假意早無耀,後悔嚴遲淚兩行。
早著先機無所懼,無情有恨草尋楊。

真的愛你....?有勇氣死無勇氣生。這些真等於‘無’。生、死都要有勇氣自知。
--------------------------------
吊頸漢遺書︰真的愛你   2013年03月29日

【荃 灣】
【本報訊】前日被報失蹤的56歲中年漢,昨晨被行山人士發現於荃灣大帽山山邊大樹上吊身亡,警方撿獲遺書及其女友的身份證,聯絡其女友調查,據悉他受債務問題困擾,相信他因此尋死,並無可疑。
自縊身亡的男子姓黎,據悉他最近債台高築,早前離家後一去不返,其姓張女友遍尋不果,前日在黃大仙區報警求助。昨晨近9時,有行山人士路經大帽山訪客中心時,赫見黎於一棵大樹上吊,救護員趕抵證實黎已明顯身亡。

自縊身亡的男子姓黎,據悉他最近債台高築,早前離家後一去不返,其姓張女友遍尋不果,前日在黃大仙區報警求助。昨晨近9時,有行山人士路經大帽山訪客中心時,赫見黎於一棵大樹上吊,救護員趕抵證實黎已明顯身亡。

受金錢問題困擾
警員在場撿獲黎一紙遺書,內容透露「真的愛你,但是萬分對不起,先走一步」,同時撿獲他身懷女友的身份證,聯絡張女後,得悉黎受金錢問題困擾,相信他因此尋死,並寫下遺書向女友道別,並無可疑,其後撿走紙巾、香煙、火機及一盒朱古力等證物調查。


------------------------------

眾裡尋他                                 下平一先

眾人袖裡苦中蓮,敗寇成王盤中仙。
佞倖五千載全化,飛花文化幾十年。
倫理同毛溟海間,突出秀氣海外錢。
愚懵內涵齊扒賁,外通秀在裸遷翩。



無神者的宗教    2013年03月31日

復活節,想到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巴爾扎克說過的一段話:
「宗教的基礎是人的一種先天感情。一個無神者的社會,很快就會造出一種宗教來。」
在巴爾扎克(Balzac, H. de,1799-1850)的時代,世上還沒有出現過一個無神者的社會。其後,馬克思以無神論作基礎建立共產主義學說,在巴爾扎克去世約70年後俄國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接着在整個20世紀許多以無神論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興起又衰落。這些國家雖號稱以無神論立國,實際上卻如巴爾扎克預言的「造出一種宗教來」:有比較教團更嚴密的組織,有視為「聖經」的經典教條,有視領袖為神的個人崇拜,甚至有類似宗教的儀式。可以說,作為宗教的元素:組織、教義、儀式和偶像崇拜,都有了。回過頭來看巴爾扎克這句話,他先見之明地看到一個無神者的社會也會造一種宗教出來。因為,他體會到人類信仰宗教是基於一種先天的感情。
任何人的一生都要面對許多不可知的未來,尤其是知道必會來到又不知何時來到的死亡,而死後是什麼境況也不可知。這種未知狀態和人生無常使人感到冥冥中有對人世的主宰,這就使人自然產生對神明的信仰與崇敬。此外,人們選擇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就會啟動善心和良知,去對抗充滿罪惡的世界的誘惑。
每個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在追求的理想破滅之後,宗教力量會開始復興和受越來越多人崇敬。社會若不能從宗教中重拾信仰,就會淪落到人們極度自私、不顧他人死活的人欲橫流的狀態,這是國家民族的最大不幸。

李怡

------

蘋論:一群人做夢,夢想就會成真….3/30/2013

習近平接班後,新的經典用語是「中國夢」,而香港人從1988年開始做「普選夢」已經四分一世紀了,現由佔領中環啟動,正把普選夢推向新階段。
習近平的中國夢,從去年十八大就開始講個不停,甚麼是他的中國夢呢?他說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從中國近年的經濟成長來看,大陸和海外的一些論者都表示有信心實現。中國今天的GDP總量佔世界第二位,十八大報告聲稱要在「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說中國GDP將與美國相當,或者超過美國。
最近,一段韓國經濟講師崔勝基(Choi Seung Ki,音譯)透視中國經濟問題的視頻,在大陸網絡爆紅,但近日已被屏蔽。
崔勝基的講課題目是《幸福的美國人與我們可憐的中國朋友》,他說美國人幸福是因為可以花很多錢,中國人可憐是因為沒錢可花。人們生活有必需品有奢侈品。必需品是衣食住行所必需的生存品,奢侈品是豐富生活質素的商品。
無論奢侈品寶馬還是賓士車,中國的價格要比美國貴一倍;即使一般的奢侈品──電影票,中國也比美國要貴約兩倍;而54吋液晶電視機,中國的價格是美國的4倍。然而,中國的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收入超低的地方價格卻超貴。為甚麼?因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大。大部份中國人只能買生活必需品,只有少數貴族才能買奢侈品。賣奢侈品的老闆鎖定佔人口少數的消費群體,價格也就相應提高;在美國由於能買得起奢侈品的人多,價格也就相比之下便宜。不是因為國家窮、也不是因為國家富,而是因為貧富差距的高低決定了奢侈品價格的高低。
韓國人工平均大約是每小時10美元,美國大約是20美元。中國每小時人工大約0.8美元;而中國人工作時間長度居世界前列。
如果把收入分為工資收入和非工資收入(如投資、分紅、經營事業盈利、利息、專利、福利金等),則工資收入佔GDP的比重在美國約58%,在韓國約44%,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僅8%,非工資收入佔92%。
崔勝基還表示,獨裁專制國家會形成巨大貧富差距,而世界上沒有一個獨裁專制國家能夠消除貧富差距,所以說這類國家根本無法進入「人民幸福」的發達國家。說這個國家哪一天會趕超美國,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佔國民收入92%的非工資收入是怎麼來的呢?它主要不是從投資、利息等得來,而是各種貪腐滋生的。
2010年4月初,國務院研究室的一個調查報告披露:131萬中國縣團級以上官員及其家屬佔有全民財富的80%,1996-2003年中高級官員及其家屬流出境外的外逃資金達22,000億人民幣。十年後的今天,當然遠不止此數了。
更大數目存放內地。2010年6月底,全國個人儲蓄存款達75,200億元,其中縣團級以上官員及其家屬的個人儲蓄高於40,000億元。這些都只是官方數字。
美國政府統計,中共部級以上官員(包含已退位)的兒女輩擁有美國綠卡或公民身份的佔74.5%,孫輩則達到91%或以上。除美國外,當然還有移居其他國家的人。
貪腐是全國性的,不限於縣團級以上,下面的貪腐可能更瘋狂,中國就是這樣一個由貪腐權貴利益集團統治的國家。
在這樣的貪腐結構下,你認為中國的既得利益集團會「愛國」嗎?習近平的「中國夢」若非空想也僅是口號,既得利益集團做的都是發財夢、移民夢、一邊安排後路一邊留在大陸看能撈多少能撈多久的「裸官」夢。掌權者對香港普選的愛國愛港的要求,就是要聽命中央,不干預甚而要掃除法治和輿論的監督,讓中共權貴自由掠奪香港財富,給他們移居香港並跳往外國的方便,也讓全國憑各種關係撈到錢的少數人來香港炒高樓價物價,擾亂香港正常的自由市場。中港融合就是在政治、經濟上配合中共既得利益集團的撈錢和安排後路的大趨勢大行動。
佔領中環爭取真普選,是要重奪香港自主,去對抗使香港淪亡的大勢。《蘋果》訪問一位的士司機培哥說:「嗰個書生樣嘅教授提出,話要一人一票吖嘛,雖然發夢冇咁早,但呢個世界梗要有人發夢先得。」
筆者想起披頭四歌手約翰.連儂的話:「一個人做夢,夢想只是空想;一群人做夢,夢想就會成真。」
中共的強國夢,最多只是一個人做夢,其他應和的人,都各懷鬼胎。但香港人的普選夢,則是一群人做夢,而且做夢的人會越來越多。極權政治之所以看起來牢不可破,是因為沒有人懷疑它可破,但越來越多人認為它可破的時候,它就守不住了。歷史的教訓就是如此。
因此,一群人做夢,夢想就會成真。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
蘋論:香港核心價值是中共權貴的敵人  2013年04月10日

港大的政改民調,對於2017年特首選舉,須由提名委員會「整體提名」、即篩選後才讓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反對此意見的有43%,但支持的比率也有39%。有認為支持者屬建制派「鐵票」,不過更大的可能性是受訪者不太明白提名委員會是由非民主的方式組成,也不太知道提名委員會的篩選是由中央掌控,就如同去年的特首選舉一樣。很多人會認為,既然《基本法》規定由提名委員會提名,也就「依法」支持了。
自喬曉陽提出特首候選人必須「愛國愛港」及提名委員會「整體提名」這個超級保險套之後,建制派和商界較少人開聲支持。只有一些傳統親共的「老愛國」赤膊上馬,胡言亂語講甚麼普及而平等不包含「被選權」,一國之下「(唔係)香港想選乜人就乜人」,其中梁愛詩講得最清楚,她恐嚇市民,如「蠢到」選一個與中央對抗的特首,便「唔好怪中央嘅反應係點樣」,亦「無得怨」。
「中央嘅反應係點樣?」按照《基本法》,大不了就是不任命,再重選。這個代價香港人付得起,而中央恐怕付不起,因為這會成為國際的最大笑話。世界各國地方上經普選產生的領導人,中央政府沒有不任命的,因為任命只是形式,不任命就意味不尊重選民意向了。
中共要在香港搞假普選,發起佔領中環及支持這壯舉的人士都早已估到,否則就不會在未見有政改諮詢前就提出佔中。中共為排除佔中對假普選的抗拒,也就搶先拋出普選底線。現在是中共及香港極端親共人士(包括愛港力之類),與香港積極支持民主的社會力量在輿論上較勁,而在《基本法》中負有責任的特府反見龜縮。
除了「中央不任命」這一招之外,恐嚇言論還有就是佔中會癱瘓香港經濟。中共原以為這一論述會受到香港商界支持,但想不到商界對支持或反對都冷淡,李嘉誠在記者會也避而不談。又由於發起佔中者表示會和平進行,甚至會讓出一條車路,使中環交通不致癱瘓。這樣,就連當局想恫嚇暴力鎮壓都師出無名了。
那麼,佔中的意義何在?就在於引起全中國和全世界的關注,是要表達香港人不能再忍受中共的專權政治掌控特首人選,在香港實行劣質管治,使我們原來的高文明的社會趨於沉淪。
另一個對佔中的恐嚇言論,是佔中不會成功,因為中央不會就範。
泛民中有人一直對中共抱有幻想,他們看到《人民日報》海外版較持平地報道泛民對喬曉陽「底線說」的意見,就說中共「行前一步」了,但這篇報道早上發出,中午就在網上刪除,說明這只是編採人員打的擦邊球,刊出屬意外,並非表示中央態度有變。

泛民中也有人苦口婆心地勸告中央不要錯判形勢,要實行真普選才能有良好管治,避免香港的自由法治、繁榮穩定淪喪。
對中共近年狀況有所了解的梁文道,前天在一個對談中表示,對於中共來說,是「寧可香港死,也不放生你」。因為中共已蛻變成「國家支持的權貴資本主義」,中共權貴和它卵翼下的各級特權階層,掌權、撈錢、轉移資產和子女到國外,自己在大陸做「裸官」,殘酷盤剝九成以上的老百姓,這就是現在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梁文道認為中共領導人不是真心考慮共產黨延續,只是追逐既得利益者的短線利益,因此中共未來不會政改,而且不想香港有真普選以免引起大陸社會的反應。
認為「中共無政改,香港無普選」的人,是注定無希望了。
規勸中共若在香港搞假普選,會影響台灣接受一國兩制,這想法也早就過時。台灣已沒甚麼人再談一國兩制,台灣的自主早就確立,中共近年也接受這現實,領導人跟台灣人見面不再提統一了。
中共怕香港搞真普選會引起大陸反應,其實這不是中共主要考慮。因為大陸人更認命,在《基本法》發表時他們已經接受香港有不同體制了。
中共不想在香港實行真普選,原因之一是共產黨歷來把權力看得比甚麼都重,但更重要則是要保護現已成形的權貴階層的利益。他們要在香港持續大規模洗錢,把香港作為轉移財產,和移居家屬子女往國外的中轉站,他們不能容忍香港有一個自主的、會抗拒內地各方面侵蝕的掌權者。香港的自由法治廉政,是中共權貴階層的敵人。民主將保障核心價值,而香港核心價值的沉淪,對中共權貴來說正是好事。梁文道說:「香港市場冧,他便來掃便宜貨。」
中共不會在普選上讓步,幾乎是肯定的。那麼我們為甚麼還要爭?因為我們是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的人,因為我們不甘心從自由人變回奴隸,因為我們有人格,有尊嚴,有道德,因為我們要爭回一個文明人應有的政治權利。從更長遠的視野去看,我們會贏。

李怡
周一至周六刊出


------------------------------

又消失一間……     2013年03月31日

租金飆升很多地道食店無法負擔,座落中環六十年的牛記,也得面對殘酷現實下告別食客。權哥說計劃在西環復業(灣仔、銅鑼灣、天后、北角……租金都驚人),不過就緣盡中環了。
我在中環出生成長,雖已多番搬遷心底仍是「中環人」,食肆老店從小隨父母家人吃大。業主通知牛記租約期滿不再續約,不談加租,目的是收回舖位,也合理合法,不過指「茶餐廳無特色」拒續租,卻不合情。
牛記以夫妻檔家庭模式街坊生意,把歌賦街這狹窄冷清小街做起了。住家菜不外椒鹽鮮魷、清湯牛腩煲、三色蒸水蛋、玫瑰花皇太后雞、煎藕餅、X O醬韭菜花炒豬頸肉、古法雞煲……近日吃過一道鹹蛋黃肉鬆炒涼瓜,有特色也好好味,埋單時還讚賞一番,希望他多設計新菜式。
誰知牛記如同所有我們熟悉的粥粉麵飯小炒食店,捱不起貴租,一間一間消失了。大家被連鎖店包圍,牛丼拉麵快餐漢堡包……塑膠模式征服。我好想吃街坊住家菜地道的雲吞麵牛腩河絲襪奶茶,但不知何時他們會被逼走呢?懷念……

李碧華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有情遍遇無情恨,借說浮雲導眾生。"


鴛鴦只目                        下平:一先

千枝針刺會何憐,比目同游只煎蓮。
春曉烏啼年又復,淒涼苦惱過魚弦。
慮誰咸苦恢何當?走馬飛花數十年。
戲水鴛鴦無限樂,落盡人間有恨天。
-------------------------------

小三和情婦    2013年03月22日

小三和情婦這兩個詞任用的話,我比較喜歡使用小三這個詞,小三更「潮」一點,情婦太老土。說起情婦,我眼前浮現這樣一對男女:男的是禿頂肥肚的中坑,或老坑,滿臉油光,只差嘴裏沒鑲兩隻金牙。而女的,像是夜總會過氣媽媽生。女人的手穿過男人的手臂,她是他的情婦。小三不是這樣的,小三跟男人十指緊扣走在路上,那是拍拖的指定動作。
跟情婦相比,小三更坦白也更誠實。小三,就是一段關係中的第三個人,無論那段關係是婚姻抑或戀愛,小三都是遲到的那一個,或被法律限制,或被道德排斥。小三,強調的是遲到這個事實。遲到就是遲到,姍姍來遲的第三者,不管是為愛情而來,還是為別的原因而來,都叫小三。
情婦就顯得很虛偽了,突出一個「情」字,反而失之矯情。不是說所有的情婦都沒有真情,但用「情」字定性一段非法關係,挑釁的味道太重,容易惹眾憎。反不及「小三」二字客觀、中性,遲到無罪,反倒有了些悲壯的意境。
一個女人告訴我,男友在跟她拍拖前,單戀另一個女人,有一天,他終於決定鼓足勇氣向那女人表白,她卻意外死去。他從未得到她,卻永遠失去了她。女人說,她明明是正印女友,感覺卻像小三。死人因為死亡而完美,在男友眼中,她永遠比不上那個死人。這是最絕望的小三。

高慧然

------

Peter Lee · 104 歲

"有情遍遇無情恨,借說浮雲導眾生。"
這些情景在雙星情歌和千枝針刺裡已發展得淋漓盡致,無論真人假事都淒美難忍!


----------------------------------------------------------------------
鴛鴦只目                          下平:一先

千枝針刺會何憐,比目同只煎蓮。
春曉烏啼年又復,淒涼苦惱過魚弦。
慮誰咸苦恢何當?走馬飛花數十年。
戲水鴛鴦無限樂,落盡人間有恨天。
-------------------------------
世事如棋

孝子賢孫天自助,不孝子孫世間讎。
母癌苦斗十數年,只因子孝盡不離!
偉大供書以足夠,留錢自救不自悲!
臨老悲慘何過世?只為前時不作謀!

像這位偉大慈母,心牽連理貌青蓮寧受煎熬不離不棄含辛茹苦,斷魚弦眼看別人鴛鴦比翼快樂無窮,還自我增值達成茹苦目的。誰知樂極生悲為錢忽作仇人論,"臨老悲慘何過世?只為前時不作謀!"
--------------------------------

與子相依為命半世紀 母不願打官司         2013年03月22日

【為錢反目】
莊永楚與胡漢清相依為命半個世紀,如今卻鬧至反目收場,實在令人欷歔。畢竟是生命中最親的人,莊永楚昨表示始終不希望跟兒子對簿公堂。
莊永楚生於上海富貴家庭,讀大學時與軍人出身的胡漢清父親相戀,她不理父母反對,堅決來港跟胡父結婚,1951年誕下胡漢清,當時她年僅23歲。好景不常,胡漢清當年還未足月,家中便發生巨變,胡父背着莊永楚在外鬼混,她於平安夜一時想不開飲滴露自殺,險些失去性命。莊母得悉後原本勸她返上海,但不忍心拋棄胡漢清的她,決定留港照顧兒子,並承諾要勇敢活下去。


■年輕時的莊永楚貌美如花,且追求者眾,但為了兒子而堅拒再嫁。
任信昌老闆秘書躋身上流
離婚後,莊永楚一邊獨力湊大兒子,一邊自我增值,她加入信昌機械工程公司,並擔任老闆鄺榮輝的私人秘書,內外事務都幫忙打點。因經常跟老闆應酬及到海外傾生意關係,莊永楚結識了不少富豪名媛及政界猛人,鄧蓮如唐明治夫婦、霍英東太太呂燕妮等都與她私交甚篤,她當年更擁有鄉村俱樂部和高爾夫球會會籍,躋身上流社會行列。
當年莊永楚風華正茂,又是單身,身邊出現不少狂蜂浪蝶,有次心動想嫁去美國,但胡漢清不想她再婚,莊永楚為了兒子才打消念頭。莊永楚對愛兒供書教學,供他到英國名校Charterhouse就讀,兒子考大學,莊永楚更飛到英國貼身陪讀,可見兩母子感情深厚。可惜半個世紀後,兩人竟因金錢糾紛反目,確實世事難料。
《蘋果》記者

------
「未使過佢一蚊」這條數很易計,母親給他十元,而他給回數毛。所以她未使過他一蚊。

【兩度落淚】
年屆84歲的莊永楚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對答如流且思路清晰,然而每當提到兒子近日對她的態度和行為時,再也強裝不出堅強神色,不禁掩面啜泣。
整個專訪歷時約40分鐘,莊永楚起初臉帶笑容,心平氣和的道出近況,包括在加拿大置業、兒子邀請她返港出席生日宴會,以及她與江希文首次見面時的事。直至莊永楚提到兒子要她限時遷出上海寓所時,情緒開始有點激動,說話時眉頭深鎖,似有說不出的鬱悶,兼有憤憤不平的怨氣。

記招開首忍不住拭淚
當記者問她可覺得胡漢清孝順時,她苦笑說:「我未使過佢一蚊!」到訪問尾聲,她自責為何生了這個兒子時,終於忍不住掩面啜泣,並慨嘆:「點解佢(胡漢清)可以成個轉晒(指性格)㗎?」亦開始擔心能否償還加拿大物業的尾數。
及後,莊永楚在白韻琹的陪同下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在等候期間已情緒波動,結果記招開首已忍不住要用紙巾拭淚,之後才慢慢平復心情。
《蘋果》記者

-------------------------------

中間人白韻琹爆飯局不歡而散  胡漢清送支票𠱁阿媽   2013年03月23日

資深大律師、全國政協胡漢清去年跟江希文閃婚,近日他被84歲的母親莊永楚大控訴不孝之罪,侵佔母親逾2,000萬元家產,前晚兩母子秘密在中環開圓桌飯局,有份出席飯局的胡母契女白韻琹昨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她透露兩母子飯局中冇偈傾,胡母不言不食氣氛尷尬,其後更聲稱頭暈不適早走,飯局不歡而散。白姐姐爆料指胡漢清為𠱁母親,即場開支票交給白姐姐轉送給胡老太。

胡漢清母親莊永楚從加拿大返港後,前日在契女白韻琹協助下,召開記者會力數兒子胡漢清霸佔家產,提出三點要求,包括歸還胡母用個人財產購入的上海大宅、歸還胡母交由胡漢清代管套現麥當勞道物業所得之1,150萬、胡漢清要讓胡母返回沙宣道大宅或租地方居住,而胡母前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更聲淚俱下數臭兒子不孝,令她想過自殺:「點解生個咁嘅仔出嚟?」結果,胡母終於「逼宮」成功,被指不孝的胡漢清,前晚急約母親會面,希望三口六面講清楚平息事件。據知圓桌飯局設宴於中環的中國會,出席者有胡氏母子、胡母契女白韻琹、謝偉俊、張宇人、胡母兩位親戚及胡漢清的助手,有份出席飯局的白韻琹,昨日在銅鑼灣的寫字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大爆飯局不歡而散。


■胡老太前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力數兒子不孝,曾想自殺。

■胡漢清昨日透過秘書表示,不會再發聲明。
資料圖片
白姐姐:白韻琹 記:記者
白姐姐:噚晚本來約咗喺蘇浙滬同鄉會,佢哋(胡漢清)打嚟話有記者,要轉地址,叫我哋向半山方向去,兜兜轉轉去咗一個私人地方,有張宇人、Alan(胡漢清)、Alan助理、謝偉俊、莊小姐(胡母)同兩個親戚。

「話𠵱家調動錢有困難」
記:飯局氣氛點?
白姐姐:因為我有公職要同人傾,離開咗個幾鐘,返嚟發覺佢兩母子唔傾偈,胡大狀好有心機𠱁媽咪,甜言蜜語,佢其實乜都應承,又嘗試解釋,話𠵱家調動錢有困難,又有好多開支,屋企又有問題,江希文又唔開心,佢好錫住老婆。
記:胡漢清對媽咪態度點?兩母子有冇傾偈?
白姐姐:佢(胡漢清)叫咗好多靚嘅意大利餐同酒,但媽咪完全唔肯食,扭計,又唔肯講嘢,又話頭暈唔舒服,早走咗,佢過去五、六個月冇見過仔,電話都冇傾過,反而我同大狀傾咗好多電話,變咗我喺中間傳訊,當時我打畀佢,佢同江希文喺美國度假。
記:有傳江希文大肚?
白姐姐:呢個唔係我去答嘅嘢,我冇見到。


■江希文去年12月在微博上載跟家人合照,被老公胡漢清緊擁着流露幸福笑容。微博圖片
「應承幫佢供加拿大間屋」
記:飯局氣氛係咪好尷尬?
白姐姐(苦笑):係幾尷尬,又唔傾偈,我嘗試幫手𠱁佢媽咪,但佢媽咪唔易𠱁,𠱁佢食嘢都難,佢話未講清楚啲嘢,覺都瞓唔着,仲有乜興趣食嘢?其實佢都好陰功,講起就心酸,佢真係幾慘,又有支氣管炎,喺加拿大call白車都call咗三次,所以我唔可以袖手旁觀。
記:胡漢清話乜條件都肯應承,都𠱁唔到媽咪?
白姐姐(幫胡漢清講好話):頭先有人同我講,話胡漢清親自承諾,應承幫佢(胡母)供加拿大間屋,畀埋首期(該是指尾期),大約五、六萬加幣,等佢媽咪安心啲,住得舒舒服服。另外,噚晚佢仲即時寫咗張支票畀我,叫我交畀佢媽咪,但抬頭寫我名。
記:點解寫你名,唔直接畀媽咪?
白姐姐:呢個問胡大狀,唔係問我,或者因為佢見媽咪少少硬頸,而且係我同佢講,上次媽咪坐飛機嚟見個仔,又要有護士陪,坐頭等使咗30萬買機票,我同佢講坐飛機嚟使唔少錢,今次要用飛行里數換,你都知佢狀況啦,嚟兩次搵唔到你,你仲話佢玩失蹤,點都要意思意思,咁佢就即刻開支票。
記:張支票係還錢畀媽咪?
白姐姐(避答):噚日幫佢開招待會,我都親自打電話通知胡大狀,佢冇對我表示不滿,亦好客氣冇責問我,佢話𠵱家喺法庭幫人調停,唔行得開,佢會搵個人嚟。佢冇責怪我,噚晚我一出聲佢就肯畀支票,我話你知唔知媽咪返嚟,機票都使三十萬,佢就話:「真係太大使!」你知你媽一直係咁,佢着啲衫全部LV、CHANEL,唔貴都唔買。


白姐姐爆料指胡漢清寫了張支票給她轉交給胡母,剛巧書枱上有張十萬元支票。
枱上放十萬元支票
記(追問):支票唔係還錢?
白姐姐:唔係,整啲陷阱我踩(指記者),總之佢好順攤即刻寫支票,抬頭寫我名,我話你鍾意點就點,總之你攞到嚟我會同你處理。
記:支票唔直接交畀媽咪,胡母有冇唔開心?
白姐姐:冇喎,佢都冇晒反應,扭計要走,好似佢(胡漢清)畀支票我時,佢媽咪走咗。
記:銀碼係你提出?還是胡漢清自己寫?
白姐姐:我其實順便提出,話佢一啲都冇表示,佢就即刻攞支票出嚟,寫咗我名。
記:銀碼有冇七位數?
白姐姐:唔講,唔該唔好逼我講,佢肯擺出誠意態度,我當然要幫佢解釋,起碼呢兩樣佢有表示誠意,除咗支票,五、六萬加紙都幾十萬,起碼係一個開始,我離開咗兩個鐘,返嚟同佢講幾句就寫支票,覺得佢好有誠意。
記:胡母提出嘅三點要求,胡漢清有冇承諾做?
白姐姐:我唔係佢哋代言人。
記:母子會唔會有機會和好?
白姐姐(露出笑容):有,佢哋唔係殺父仇人,我都覺得係小事或誤會,做一場大龍鳳好番,好似粵語片啲戲歡歡樂樂在一起。
記:通知咗老太支票好消息?
白姐姐:未,佢瞓緊覺,唔通為少少錢嘈醒佢,可能我想自己使咗去,見到錢開眼,哈哈!
記者見到白姐姐的寫字枱上有一張支票,抬頭是白姐姐的英名文,銀碼十萬,問是否就是胡漢清交給她的支票?白姐姐即緊張地收起支票,放入銀包內,並說:「多餘啦,唔關你事,乜嘢支票都唔畀你睇,唔話你知等你心思思,咪咁八卦人哋啲家事。」

秘書:胡大狀冇嘢補充
記:胡母今日心情點?有冇好番啲?
白姐姐:我哋有通電話,好似𠱁細路哥咁,佢有一樣好開心,好多朋友四面八方打嚟安慰佢、關心佢,又請佢食飯,又叫佢打麻雀、打golf、跳舞,但佢話冇心情。
記:覺得胡漢清孝唔孝順?
白姐姐:唔批評佢,唔好畀西瓜皮我踩。
記:事件解決未?
白姐姐:未,佢(胡母)要求三樣嘢都未做到,或者一陣打畀佢(胡漢清),睇完今日《蘋果》,唔敢咁早打畀佢。
記者昨日致電胡漢清秘書Belle了解紛爭進度,Belle沒有確認雙方是否曾會面,只表示胡漢清不會再發聲明:「胡大狀暫時冇嘢想補充同評論,亦都冇進一步指示會出聲明。」
採訪:葉雪

想睇更多首輪猛片介紹同預告片?《一台戲》為你網羅最新電影介紹及影評↓↓↓↓
http://hk.movies.nextmedia.com/
--------------------

謝偉俊:胡母要求現金安排

胡漢清的母親莊永楚昨日未有現身,胡母的姪女婿Peter昨日接受電話訪間,透露胡母心情尚未平復,現階段不方便接受訪問,Peter說:「佢冇事,但要靜吓。」更透露兩母子已正式見面:「佢哋噚晚(即前晚)見咗面,應該係第一步,未有咁快解決問題。」直到下午4時,記者再致電Peter查詢,他表示胡母被人「接走咗」,但不肯透露誰人接走胡母。


■江欣燕(左)昨不肯回應妹妹江希文跟胡漢清家人的糾紛。資料圖片
「係有啲感動位」
有份出席前晚飯局的謝偉俊和張宇人均拒絕透露詳情,不過謝偉俊在電話中以「OK」形容雙方見面情況,他說:「各抒己見,好過冇聯絡啦。」問胡母可有哭泣?他說:「未至於,只係有啲感動位。」他表示莊永楚已明確提出三項要求,他說:「恐怕有啲事都要時間去處理,例如一啲樓轉名,恐怕唔係一張支票就可以解決到問題,當然其中一個要求,就係有個現金安排,但似乎未有確實金額數字同安排程序。」有指胡漢清近日要出門,下次會面時間要數天後才能再落實。張宇人則說:「我唔會喺細節上講嘢,我幾時都話希望你哋畀多啲空間佢哋屋企做嘢。」
此外,有傳待產的江希文非常不開心,江希文胞姊江欣燕昨在電話中拒絕評論胡家家事:「我唔知,冇意見,真係冇嘢想答,佢哋嘅情況我都唔係咁清楚。」
採訪:丁寧
攝影:李中浩
---------

話你知:胡氏母子糾紛事件簿

胡漢清被母親莊永楚力數不是,更涉及兩人的資產糾紛。

97年
莊永楚以1,150萬賣出麥當勞道物業,金錢交給胡漢清保管。

02年
莊永楚以280萬買上海物業,業權寫在兒子名下。

08年
胡漢清與第二任妻子Rachel搞離婚時,莊永楚到律師樓做誓章,釐清胡漢清名下的上海物業,乃其所有。

去年10月
莊永楚由加拿大返港,首次跟江希文會面,在飯局上氣氛尷尬。

去年10月
莊永楚向兒子索錢,以繳付加拿大物業的尾期,但胡漢清指該筆錢已蝕清。

去年11月
莊永楚返上海居住,被胡漢清下令要搬遷,又不准返沙宣道寓所居住。兩母子自此沒再對話,胡漢清僅透過秘書回覆母親。

本月
莊永楚由加拿大返港,接受雜誌訪問,力數兒子。

前日
莊永楚由白韻琹陪同開記招,數臭兒子不孝。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惡行惡狀  2013年03月26日

撇開兩單逆子斬殺父母聳人聽聞的慘案,上週發生的知名大狀冷血霸佔八十多歲老母親財產,令老人家無家可歸的這樁新聞,相信為人父母者不心寒膽戰者幾希。
大狀之所以知名,是因為所娶必影星名模名女人,並喜歡與娛樂圈人往來,若不是新聞爆開,還不知他最大的恩人與財富來源是如今已年邁的母親;她曾交給他保管的金錢樓宇,全換到了他名下,她回港後有家難以住進去,更怪的是要見兒子還要預約,要被改期,要被兒子的秘書擋駕,真不知道這還成什麼世界?難道讀書愈多血愈冷,受母親恩惠愈多愈要以這種無人性的方式回報?
大狀幾段婚姻皆失敗,肯定今次的婚姻一定可長久,因為雙方都是同類冷血動物,她居然不開門讓丈夫的親生母親進屋去收拾遺留在家中的物件,這位八十四歲的老母心都碎了,她說:只當我從未有過兒子……命中注定兒子是她的剋星吧。受過高等教育而喪盡天良,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個性中的貪婪,巧取豪奪,不知感恩,不知回饋,只能以衣冠禽獸來形容,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讀番鬼書亦不可違背倫常。
近來我們身處的世界有如着了魔咒一般,父母辛辛苦苦栽培的孩子,長大後竟以父母為此生最大敵人必除之而後快,是神經不健全有心理障礙的病人也就罷了,在母親栽培下已經出人頭地的,竟視老母為眼中釘,不奉養不照顧不回饋絲毫不為所動,竟然搵食搵到母親的老本上去,真是不熟不食,為社會大眾樹立了一個惡形惡狀的壞榜樣。

蔣芸
電郵 :mcwriter@appledaily.com
======================

胡漢清母急售房產    2013年05月09日 

江希文與資深大律師胡漢清(Alan)結婚,即傳出84歲的胡母莊永楚與她關係欠佳,拒絕出席婚宴,3月時胡母更向胡漢清追討千萬房產,事後經調解員介入,母子和解,胡漢清願交回上海大宅及付五百萬現金。莊永楚上周已返上海收回大宅,據了解,母子和解飯局後未再見面。
而江希文已在英國產女,但有傳她仍未與胡漢清註冊,莊永楚好友白韻琹昨在電話中被問到此事時說:「係調解員講畀媽咪知,原來冇結婚,只係請食飯,仲話Alan會將粉盒還番畀媽咪(當日莊送的結婚禮物),肯畀番代表友善。」莊永楚的經濟情況如何?白姐姐說:「𠵱家上海間屋要賣,市價約千六萬人民幣,佢好急於賣,否則之前唔使變賣珠寶。」
採訪:丁寧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中華人瑞倡平等誠信才是世間財


中華人瑞倡平等誠信才是世間財

有光勇氣世無雙,同等老邁寧靜埋。
確而土地恩天賜,科學世紀還獨裁。
馬克共產為民謀,反馬裸浮爭天下。
愚民入甕屍成溟,落得強遷刈墳無!

-------------------------------
經歷清朝 北洋 國民 中共統治
專訪107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中國須棄專制走民主路  2013/3/20

「中國的前途必須走民主道路,今天的專制制度不可能長的!」107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日前在北京居所接受《蘋果》記者採訪時,疾呼中國必須告別專制,他對「習李新政」期待不大,比喻為小媳婦難當家:「即使有改革不會很快,新的領導後面有『婆婆』控制住的。我沒有看到甚麼重要的變化!」
中國組
「中國不適合民主?這等於說中國人不適合吃西餐一樣荒謬。」周有光一開口就是民主,他認為民主是社會必然的道路,不存在要不要的問題。「為甚麼蘇聯垮台?因為違背了民主道路,你看本來有41個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只剩3個!」

「專制下必然有貪官」
「網上說中共在習近平領導下想慢慢改。但他背後有人控制,所以他今天只能小改,比如像提倡吃飯不要浪費。」說到十八大習上場後掀起的肅貪風暴,周有光認為是隔靴搔癢:「貪官當然要抓,但抓了貪官不等於政府就好了,問題在於專制,不是貪官。專制下必然有貪官,民主制度下貪官少,因為人民可以講話,你做壞事我下次不選舉你,專制就不行!」他還直指現在由黨控制軍隊、軍隊控制國家的制度不合理,軍隊應該屬於國家不屬於黨:「我發表這些話當然是冒風險的,不過我都108(虛歲)了,就算他把我抓去了、把我槍斃了,我不槍斃也要死了嘛!」

「名義上沒皇帝,實際還有」
「現在中國名義上沒有皇帝了,實際上還有。」周有光生於清朝末年,經歷滿清、北洋政府、國民黨和當今中共四個朝代:「我講老實話呢,最好的是國民黨時代,不是共產黨時代。」上世紀四十年代,周曾任職國民政府經濟部旗下的農本局,管理四川省合作金庫,通過金融幫地主和農民維持農業生產,確保抗日戰爭期間後方糧食棉花等必需品供應;戰後他被派駐英美學習辦銀行的經驗,其間共產黨奪取政權,仍選擇回國,但最終從經濟學改行從事語言學研究,他說:「我們搞的英美經濟學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矛盾的。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死了8,300萬人,人吃人,還搞甚麼經濟學!」
周有光認為,自鄧小平上台以來,共產黨執政是有別於毛澤東時代,但至今不改專制、沒有言論自由,「我們的憲法規定得很清楚,人民有很多自由,但現在一樣都沒有;憲法上有民主條文,但是空的,沒有真的東西。大家希望它能夠慢慢開明。網上說它會改的,你要慢慢等,5年後可能有小改,15年、20年會慢慢有變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有光小檔案
年齡:107歲
原名:周耀平
祖籍:江蘇宜興
出生地:江蘇常州
家庭:妻子張允和,為著名崑曲研究家
學歷:先後入讀上海聖約翰大學、光華大學、東京大學等
職業:中國著名中國語言學家、文字學家;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
經歷:
‧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作過經濟學教授
‧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曾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
 (1958年公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
‧1980年開始成為繙譯《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和
 顧問委員會中方三委員之一,另兩人是劉尊棋和錢偉長
‧1989年離休,繼續在家中研究和著述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認識愛因斯坦    拒認同屠城辭政協

【人物背景】
周有光的人生充滿傳奇,經歷清朝、北洋政府、國民黨和當今中共四個朝代,年輕時結識愛因斯坦未算,在中國多番政治風雲變幻中平安渡過,並能堅守良心,活到今日,他說是上天眷顧。官方稱周是「卓越的語言文字學家」、「具有完美的人格品質」,但他對中共毫不留情的批評卻總在報道中被隱去。

文革被下放牛棚
周出身於常州望族,曾祖父以家產供軍餉抵抗太平軍進攻,城破後投水自盡,家道中落。周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進入銀行工作,娶民國才女張允和為妻,張家四姊妹分別嫁予四名才子,周於是與知名作家沈從文、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成連襟。
國民政府時期,周有光被銀行派往海外學習管理,還在這段期間認識了在普林斯頓大學做客席教授的愛因斯坦,有過兩次聊天:「他非常平易近人,可惜我太笨了,看不懂他的相對論,只能談一般事情,像是談談國際形勢。」中共建政後,周回國在上海復旦大學教經濟學,兼職銀行。1955年國家文字改革,總理周恩來親點精通四國語言的周加入委員會,調往北京。不久1957年反右開始,上海經濟學家多被打成右派,他有不少同事不堪折磨自殺。周逃過反右,但文革逃不過,整個單位被下放進了牛棚。
「許多國外回來的知識分子把命都送掉了,不要說做出甚麼事了,我還能做出一些成績來,是很不容易的。」周有光不後悔說:「因為回國能做點事情,為人民。我不是為甚麼黨,我的工作是為人民做的。」他創造的漢語拼音後來也成中國和國際溝通的橋梁。

周有光曾是全國政協委員,但1989年六四屠城之後,他因不認同官方做法,退出全國政協,更與出席政協會議並升官發財的一些好友絕交。中共對這名知名學者採冷待遇,他至今住在國家語言委員會的舊宿舍中,今年2月身體不適想入301醫院檢查,一級教授、國寶級學者本可獲中共副部級待遇安排病房,他卻被以「欠缺中組部的證明」刁難,後在良心醫生蔣彥永幫助下才能入住。
《蘋果》記者

--------------
民主是人心所向 「六四要平反」

【特稿】
「中國大陸今天是共產黨專制制度之下,香港是民主社會,矛盾就在這裏。」周有光認為中港矛盾的根本在於制度的不同。他稱,在平反六四和反對中共洗腦教育方面,自己與不少港人持相同立場。

中港矛盾根在制度
「比如一個最大的問題,六四運動要不要平反?香港大規模遊行,國內現在還不給平反,這個事情是放不平的。六四不平反不行,遲早要平反的,人同此心。而在這種地方中國政府和人民還是有矛盾。」他說,民主自由是人心所向,古代中國就有這種智慧:「春秋戰國一國王問孟子怎樣才能統一中國呢?他說不喜歡殺人的人才能統一中國。不是靠打仗、不是槍桿子裏出政權,民主制度和孟子講得完全對得上。」
周有光關心時事,每天都要讀多份報紙,是香港媒體的粉絲:「內地的報紙都是一派官話,沒有真實的東西,我所知道的一些消息都是來自香港的媒體。」他反對中共的洗腦宣傳以教育:「沒有獨立思考就沒有教育,今天的教育之所以失敗就在於這個地方,訓練人家迷信,迷信馬克思主義,要非相信不可,這就是缺乏獨立思考。」
「我接受的是知識分子教育,是自由教育。」周有光當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受英美式教育。他為去年出版的文集取名《靜思錄》就是提倡獨立思考,該書引言寫道:獨立思考是輕而易舉的腦力活動,這是人類一項先天本能,假如你受了錯誤的訓練,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你只要正襟危坐,閉目靜思,就能漸漸恢復獨立思考的能力。
《蘋果》記者

-----------
每天讀書寫作 陋室掛滿亡妻照

【採訪手記】
周有光住在國家語委後面一個胡同裏的灰色舊建築的三樓,裏面仍是八十年代的裝修。牆上掛滿了他與妻子張允和不同時期的照片。妻子去世十多年,這位被死神遺忘了的老人一個人每天在這讀書看報和寫作,日常生活由一名保母照顧。需要佩戴助聽器,周老即使面對面也聽得很費力。但他還是非常有耐性的接受採訪。

「我是幸運的」
跟曾孫輩的記者講述歷史,老人家思維非常清晰,性格開朗充滿童趣,常常說着說着就笑起來。他還拿出做作品給記者看:「去年出版《靜思錄》,是最後一本了。新書沒有了,我可能還會寫點小文章,小品。」
他現在每天看最少五份報紙,並且長期委托人帶去外國和香港的雜誌報紙,家人定期打印網上文章給他看,他說:「哲學家提出人是政治動物,不可能不注意政治的。我向來不參加政治活動,但不等於我不注意政治。」
能做到在恐怖政治漩渦中保持良心,並堅持着真話需要的勇氣難以想象,周老只是以:「我是幸運的。」輕輕帶過:「我在國民黨的時候不參加國民黨,共產黨時代不參加共產黨,我是搞學問的。」
《蘋果》記者

------------

盡論中國:
專制之害 甚於貪官

親歷晚清、北洋、民國和中共四朝政府的周有光先生,並不看好剛獨攬中共黨政軍大權的習近平主政後掀起的反貪風暴,他認為:「貪官當然要抓,但抓了貪官不等於政府就好了,問題在於專制。」是的,無論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還是中共建政之後的歷史,都表明專制之害甚於貪官,如果習近平只反貪官,不反專制,就必然跳不出專制王朝因腐敗走向滅亡的周期律。
去年中共舉行十八大之後,習近平多次高調發出反貪宣言,網民爭相舉報表哥、房叔,大批貪官落馬,包括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兩位省部級高官。但是,當網民的舉報對象直指中央政治局委員及更多的省部級高官時,專制制度對貪官的保護作用開始顯現,有些實名舉報的貪腐案未被追查,舉報人反而被拘禁,多個城市還禁止民眾查詢官員的房地產資料。

維護專制剝奪人自由
周有光曾指出,中國事實上已進入權貴資本主義時代,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走民主之路,「專制,有野蠻專制,也有開明專制,走開明專制也可以解決一部份,但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可以說,曾經享譽海內外的胡溫新政,如今又令人充滿期待的習李新政,都屬「開明專制」,但前者終究未能逆轉中國官場越反越貪的趨勢,後者甫登場已開始黯淡,問題都在於只反貪官、不反專制。
經歷百年滄桑的周有光曾感嘆中國至今還不知道自由的重要,不只沒有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所說的「四大自由」(表達意見的自由、崇拜的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免除恐懼的自由),更談不上第五大自由,就是網絡自由。
其實,與其說中國不知道自由的重要,不如說中共正是因為知道自由重要而剝奪人民的自由,以維護其專制。與其說中國不知道網絡自由的重要,不如說中共正是因為知道網絡自由的重要而千方百計阻礙網絡自由,當網絡成為反貪的重要突破口時,專制制度就會啟動為貪官而設的逃生門。

China@appledaily.com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假定真


假定真

得失從來命中定,枉作牽求枉作愁。

擬幻似真強作夢,愁來苦去真是真。.....續句...是 .?

-------------------------------------------------
醉與病最留人        2013年03月19日

不是心甘情願的付出就不必去付,做了什麼,期望要得到相同的回報,或者要求比你所付出更多的回報,那就不必去做,把期望放在沒有把握的未知數之上,必定會失望。而一般人,一旦失望便會有怨有悔有恨,這一切原來是不必要的,要把你的人生變得更簡單更清爽,唯一的方法就是只做自己心甘情願才去做的事,而且將做好它視為最大的福報而不是有別的想頭。
多年來,一直奉勸我所認識的友人上述的話語,因為已知她煩惱的根源只因為期望太高而所得不如所願而起。
其中認識的一位,五年來重複同樣的話題,經歷同樣的苦惱,感受相同的怨恨與後悔,剖析她的那些問題與她的做法,她依然睜大無辜的雙眼,重複着相同的話語,於是我明白自己亦陷在相同的漩渦之中,因為自以為無私的我想得到的回報是換來她的清醒與能看透事物的本質,而她並沒有這樣的意願,一直不為所動,逐漸的訴苦變成了痛楚中的欣悅了。
多麼可惜呀,有個人不辭強做解人,不辭苦口婆心,不惜以重詞重句去提醒她,而她依然只願在自己的殼中陶醉,別說不想清醒的人生是一種病態,病與醉是相同的毛病,卻比健康清醒更留得住人,沉溺尤其是病態,比喝醉酒病得更深。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每一種覺悟的過程也不同,別說什麼好夢由來最易醒,生了病的人講起自己的病情如數家珍,甚至看得出她在其中獲得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快感。有人寧可享受醉裏乾坤大,而不願清醒的面對。


蔣芸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眾生求機



眾生求機                            上平一东      2013年03月18日     
幸福從來不必然,生機無限現光穹。
何由諸已勝禽畜,無限逍遙得雨風。

-------------------------------
君臨天下雙屍案 女斬男後跳樓      2013年03月18日

【本報訊】本港連續三日揭發恐怖殺人事件,繼大角嘴弒雙親碎屍案、元朗八鄉殺父傷母血案後,尖沙嘴豪宅君臨天下昨又發生驚人雙屍案,三案共造成五人慘死一人重傷。

有水果大王稱號的馬主彭熾輝(49歲),與第二任妻子黃淑勤(47歲)離婚後再復合,並租住賭王何鴻燊四姨太梁安琪名下君臨天下一個複式單位共賦同居。消息指黃婦懷疑彭風流成性,在內地南海包養「小三」,昨終決定痛下殺手,然後從77樓跳下自殺身亡。

男死者被餵安眠藥
警方指男死者被人餵食安眠藥後不省人事,之後遭人狂斬過百刀,頭顱亦幾乎被斬甩。女事主殺人後滿身鮮血跑到地下向保安員求救,然後跑回住所,在警方及消防員到場的同時,她即越窗從77樓躍下,直插大廈平台泳池水中,當場斃命。
警員破門入屋發現男事主全身被插至有如蜂巢,證實經已死亡,現場遺下三把染滿鮮血的菜刀及切肉刀。警方事後在大廈外的花槽撿獲懷疑女事主的染血手機,案件暫列兇殺及自殺案,仵工稍後將兩具屍體移送殮房,等候驗屍以確定死因。對於物業變凶宅會否擔心,梁安琪表示「唔擔心」。

---------------
留言

Benedict Li ·  留言最多的人 · Hong Kong
有錢,你們買到的是什麼?

錢,可以「買」來很多、很多、很多;當今世道,尊嚴、原則、情欲、健康都可以用錢「買」回來,九十九點九九的東西都是放在市場上的商品;但剩下那千分之一,買不到的,換不到的,因為那些都不可能交易的,卻不斷被扭曲。

愛,被扭曲;子殺父,妻殺夫,真是個別的喪心病狂?

我不是什麼大學者,更談不上見盡世間事,但不吐不快的是:香港人,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由八十年代開始的紙醉金謎,到今時今日的金權世界,我們香港人三十年來是否犯了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錯」。

我們是「謎信金錢」,而不是「把握金錢」;我們是「追求金錢」,而不是「運用金錢」。有錢了,卻失去了一個人不應該失去的東西,我們是否要反思?
回覆 · 39 ·  · 3 小時前

林一山 ·  留言最多的人 · Hong Kong
現今香港社會已經失去了理智,解決問題往往都採取激烈暴力的手段!我同意benedict li所講愛已經被扭曲,更有個別人士把暴力抗爭變為合理!更強調不採取這種手段係達唔到目的!是好?還是壞?
回覆 · 5 ·  · 3 小時前

Benedict Li ·  留言最多的人 · Hong Kong
一山兄,如果你是借此比喻政治,在下表明一下我應該是「甘地」派,支持「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但是,要知道就算非暴力,爭取都是要付出代價,而就政治來說,代價是要整個香港去承受。

在下那句「愛,被扭曲」,最想表達的是,我們香港人要學會「不要在金錢面前跪低」,相反憎人富貴又有用嗎?不要再用「金錢」作為「人的價值」去處事,愛、生命、公義、文明等等在金錢面前都應該是一個「無量大數」,跟本不應該在這些問題上考慮「值不值得」。

對家人、伴侶、朋友,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

大家能坐一起談笑,就足夠了。
回覆 · 8 ·  · 3 小時前

Hui Ja ·  留言最多的人 · Hong Kong
完全認同.現在社會缺失的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金錢和權力買不到的東西:良心道德誠信和真愛.
回覆 · 7 ·  · 2 小時前
還有 7 個留言

Kenneth Yuen ·  留言最多的人
唉...自從獨裁者上場後,香港就充滿死亡
回覆 · 11 ·  · 3 小時前

Kenneth Yuen ·  留言最多的人
幾乎一個月一單,海陸空都有
回覆 · 5 ·  · 3 小時前

Andy On ·  留言最多的人
陳雲:世變。香港低下層無出路,陷入自滅的絕境。傳媒滅聲、政黨勾結財閥、中美境外政權在香港指點江山及瘋狂剝削,低下層的青年得不到上進寄望或精神啟迪。低下層合家自殺或互殺而不懂得革命反抗的情況,以前在南美洲發生過。
元朗八鄉一名18歲的中菲混血兒,夢想成為漫畫中無父無母的「華英雄」,昨日凌晨相約19歲舊同學在寓所打機時,因被母親斥責,盛怒下竟與同學組成「殺手二人組」,各持切肉刀斬殺雙親,造成父死母重傷。

這是大角嘴揭發弒父母碎屍案20小時內,再發生的翻版倫常慘劇。

【18歲仔打機打到癲 夥同學殺父母】
http://bit.ly/15bzL9s
回覆 · 1 ·  · 2 小時前

鄧簡文 ·  留言最多的人 · 耶和華上帝-耶穌基督的門徒
<<聖經>>預言繼續應驗中:"末世,必有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 那時候,人必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負,高傲,褻瀆,忤逆父母,忘恩負義,不忠貞, 沒有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毁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 出賣别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愛享樂不愛上帝, 有敬虔的形式,卻沒有體現敬虔的力量。你要避開這樣的人。 "<<聖經>>提摩太後書 3:1–17
回覆 · 1 ·  · 3 小時前

Ivan IP ·  留言最多的人 · Hong Kong
好抽唔抽抽到下下籤-宜慎小人,凡事不利
好嘅唔靈醜嘅靈
唉! 在這個小人當道的時代
積戾氣, 事不順
回覆 ·  · 約 1 小時前

Andy Chan
近日咁多類似案件,反映 D 人壓力大,又無地方釋放,積積埋埋,一次過爆發
回覆 ·  · 32 分鐘前

-----------------------------
與離婚妻復合 包養小三肇禍    水果大王中百刀頭幾近斬甩   2013年03月18日

【本報訊】有「水果大王」稱號的馬主彭熾輝,與第二任妻子黃淑勤離婚後再度復合同居,租住賭王何鴻燊四姨太位於尖沙嘴君臨天下的一複式單位成為愛巢,惟有人不滿彭風流成性,在內地南海包養「小三」,多番勸阻不果,終決定痛下殺手。昨午她涉向彭餵食安眠藥後,趁愛伴無力反抗下,涉狂捅狂斬逾百刀,頭顱幾近被斬甩,有人洩忿後始知鑄成大錯,滿身鮮血跑落樓向大廈保安員求助,以及向已分居的外籍丈夫揚言已殺人及欲跳樓自殺。警員到場時,她卻由77樓單位墮下,飛墮大廈平台泳池當場斃命。今次是連續第三日發生恐怖殺人事件。
記者:文兆麟 黎家駒

身中逾百刀斃命的彭熾輝(49歲),是浩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他旗下的進口水果行業在國內知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指定為唯一水果供應商,有水果大王稱號,他的現役四班馬「永順益」,於去年曾獲得頭馬。他生前醉心龍舟事業,協助香港及內地南海籌組龍舟賽,更是佛山市榮譽市民兼政協委員。

■跳樓自殺女子屍體被帳篷覆蓋。   文兆麟攝

■探員在君臨天下對開花槽撿獲相信是女死者的手機(箭嘴示)。

■男死者去年春茗曾與藝人楊怡合照。

■探員在案發現場撿獲多把兇刀。
兩人育有八歲兒子
女死者黃淑勤(47歲),任職物理治療師,為彭的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名八歲兒子,現與彭共同為多間物流公司的董事。消息透露,彭於加拿大與第一任妻子育有兒女,離婚後,與黃共諧連理,惟又因事再度離婚,黃婦心死下,與一名外籍男子再婚,並育有一名六歲女兒。
惟彭與黃之後舊情復熾,雙方關係亦如新婚般甜蜜,遂在柯士甸道西君臨天下第三座租住一複式單位同居,該物業正是賭王何鴻燊四姨太梁安琪任董事的公司持有,現時該兩層複式單位已升值至市值逾一億元。
黃女先後的兩段婚姻,最終與第二任丈夫鬧分居,卻與第一任丈夫復合同居。惟有人因為內地業務,經常返回內地工幹,其間在南海包養「小三」,詎料被黃女知悉他在內地「金屋藏嬌」,曾當着他面前攤牌,要求他斬釘截鐵放棄小三,兩人為感情問題困擾逾月。

餵安眠藥瘋狂斬殺
疑黃女見彭貪新忘舊,感到傷心不已萌殺機。消息稱,昨午1時許,黃在單位內涉以水混入安眠藥給彭服用,待彭在客廳內躺睡時,即發狂地以利刀刺捅彭的全身,一度須更換至少三把利刀,當中一刀幾近將彭身首異處。
惟她的斬殺行為達至瘋癲程度,連自己雙手亦被割傷,不知所措下全身披血跑落大廈大堂,向保安員求助,要求召喚救護車,同時跑回單位,以電話致電分居的外籍丈夫,聲稱曾殺人並欲跳樓自殺,對方聞言大驚,掛線後報警,並趕往現場了解。但警方及消防員到場準備拯救女事主時,她卻從77樓單位躍下,當場倒卧三樓泳池重傷昏迷,救護員上前查看證實她已死亡,毋須送院。
警員登樓調查,由消防破門入屋,驚見彭全身血肉模糊,頭部幾近被斬甩,但現場並無打鬥痕迹。
警員在單位內撿獲兩把染血菜刀及一把切肉刀,以及一些安眠藥,在大廈外圍花槽,亦撿獲懷疑是女事主的染血手機,警員由女死者親友口中得知,她近日情緒很激動及鬱鬱不歡,初步相信黃涉以刀襲擊彭後再跳樓自殺,稍後將安排為死者進行驗屍,以確定死因。

--------------
政協馬主 男死者曾拉頭馬        2013年03月18日

【本報訊】君臨天下雙屍命案男死者彭熾輝,主要從事水果入口生意,行內素有「水果大王」之稱,他更為政協委員,同時亦為馬主,愛駒「永順益」贏過頭馬。

彭熾輝為浩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主要經營中港兩地船務水路貨物運輸業務,從而建立其龐大的水果及食品貿易王國,2008年更成為北京奧運會中進口水果唯一指定供應商。
他同時亦為多間公司的董事,其中一間為永信益。彭熾輝同時亦是香港賽馬會馬主,並以公司諧音將愛駒改名為「永順益」。
「永順益」25戰1勝
根據馬會資料,「永順益」目前為第四班馬,曾出戰25次,只取得一冠一季成績,為彭熾輝贏得頭馬一次,已是去年3月一場在跑馬地舉行的1,200米賽事,累積總獎金639,563元;「永順益」最近一次出賽為上周三,只跑第七。出生於廣東佛山南海九江鎮的彭熾輝,為南海區政協委員,事業有成後亦熱心鄉間的公益事業,自1999年起捐出近800萬元為家鄉修路及擴建醫院,又成立基金資助貧困家庭,在內地其他地方興建學校,2011年曾獲佛山市頒授榮譽市民。

==========
怨「點解父母要生我」機友稱助脫苦海   互相訴苦動殺機 逆子今提堂  2013年03月18日

【大角嘴弒親碎屍案】
【本報訊】大角嘴弒父殺母碎屍案,警方昨正式落案控告涉案的幼子周凱亮Henry(29歲)及幫兇謝臻麒Angus(35歲)兩項謀殺罪,今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警方經調查發現兩人均是志同道合的機友,一早已有「點解父母要生我出嚟」觀念的Henry,曾向好友訴苦,對方聞言即建議可助他擺脫痛苦,雙方一拍即合便展開弒父殺母大計,最終演成恐怖碎屍案。
記者:文兆麟 劉燕婷

這宗喪盡天良的倫常慘案,慘遭親兒殺害的夫婦周榮基(64歲)和妻子蕭月兒(63歲),生前在西環西園與兩子同住。據悉,兩夫婦是學長學妹關係,曾同在培僑中學就讀,分別於1967及68年畢業,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現為培僑校監,校董會主席為吳康民,著名校友有作家陶傑、女藝人翁虹、魯迅兒子周海嬰及前港大副校長程介明等。


姓謝疑犯早前押往浪澄灣重組案情。
死者夫婦十指緊扣逛街
據了解,周氏夫婦關係融洽,經常十指緊扣行山逛街,至退休之齡,周仍做兼職保安員打發時間,而其妻則任教師繼續作育英才。警方經多日調查,發現其幼子Henry原來一直對父母懷有恨意,怪責父母自小逼他學琴和讀書,腦海中常有「父母生下他是錯誤的」的觀念根深柢固,結果在失業和失戀的多重打擊下,終日流連遊戲機中心。
至於另一名疑兇Angus,是Henry在機舖認識的機友,他亦曾因失戀及失業問題年前曾企圖自殺,精神一直不穩定,兩人同病相憐頓成好友。早前,Henry心情低落向好友Angus傾訴,力數父母如何不是,如何不肯助他脫離財困,兩名「同是天涯淪落人」談得異常投契,其間有人提議不如助他除掉其父母讓他脫離苦海,就這樣兩人便展開弒父殺母大計。
據悉,至本月1日,周氏夫婦被幼子以睇樓為名,誘騙往大角嘴角祥街海興大樓一劏房單位,結果遭下毒手並被碎屍。有人事後編故事稱與雙親在旺角朗豪坊飲茶後,父母稱返內地旅遊,之後卻杳無音訊,兩子其後在facebook設專頁尋親。

本月9日其兄長報警,警方認為事有可疑交重案組跟進,至14日晚上,周氏幼子在接受探員問話期間,利用WhatsApp向友人發放「殺人宣言」,友人事後報警,警方翌日拘捕涉案兩人,並在海興大樓單位內發現兩死者的殘肢和頭顱。
警方昨日正式落案控兩人各兩項謀殺罪,今日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
警方及法醫官稍後會安排驗屍確定死因。本報記者昨向Henry胞兄詢問情況,他說:「警方已開file檔案落咗案,進入咗司法程序,唔想多講嘞。」

==========

探針︰
政權不保,要釣魚島有「嘟」用   2013年03月18日

拘禁香港保釣人士楊匡、狂毆無綫攝影記者,和俞正聲疾言厲色警告政協委員要「拒絕浮躁和脫離國情的極端主張」;「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看似兩回事,實為一碼事,即一黨專政的安危惟此惟大。
筆者前文已論及「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固然是中共建政以來一脈相承的期許,但毛澤東對當革命教宗的狂想壓倒了強國夢。自鄧小平始,中共對世界革命已無興趣,從鄧、江、胡到習近平,固然對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頗為失落,但絕無當國際共運中流砥柱之志,鄧小平早說過這話:「這旗子我們不扛,也扛不動。」這幾代領導人都信奉「發展就是硬道理」,只不過,強國夢之上更有重於一切的金科玉律,就是讓這個政權香火永繼。
六四鎮壓後鄧小平談到西方制裁,錢其琛回憶錄《外交十記》中提到鄧說:「不要說七國制裁我們,七十國也沒有用!」聽去很長黨國志氣,然而此處僅是老布殊總統派特使來華時,鄧小平對錢其琛的指示。卻別忘記六四鎮壓後鄧小平的黨內講話,他談到西方制裁和可能停止援助、撤出資金時說:「如果政權都沒有了,還要那些做甚麼!」
這是很恐怖的的黨天下思維,推演開去,如果政權不保,強國崛起竟是別人坐江山,那麼強大有個「叉」用!區區弱女子劉霞居然比釣魚島更關乎國家安全,香港保釣人士楊匡來聲援她,關你「叉」事!再說了,如果連政權都不保,還要釣魚島來有「叉」用!儘管這個字經香港黨報論證無傷大雅,可以在現代辭典登堂入室,但還是用「嘟」來代替好了。
由此念及俞正聲在政協矢言「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看似是吳邦國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分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這「五不搞」的重複,其實它是黨天下至高金科玉律的重複,與吳氏、俞氏都沒關係。
有論者曰,政治局七常委裏有俞正聲等五人坐鎮,習李難以施展抱負,只有把這五年熬過去,才能真正開啟屬於自己的紀元。這實屬自作多情的想像,習李一樣篤守那條金科玉律,就是政權沒了,儘管太陽照樣升沉,地球不會毀滅,中國還是中國,但一切已再無意義。這印證了歷史學家余英時的話:對於專制統治者來說,失去權力形同世界末日。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

=======
絲絲世語︰
豈止一場風波?   2013年03月18日

港台風波?正如六四事件不是一場風波一樣,港台事件也不是一場風波。回想台灣駐港代表在港台解釋「兩國論」受到親共人士猛轟,當時廣播處長張敏儀挺身表示,所有居香港者都有言論自由;徐四民在北京批《頭條新聞》「陰陽怪氣」,當時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表示,傳媒有監察政府官員的功能,公營媒體也不例外。現在,由政務官空降的廣播處長因節目擺空凳而追究使官員(他以語言偽術稱之為「被邀請者」)「尷尬」,將傳媒監督官員的功能置於何地?
荒謬的是,這種關係香港核心價值的大事,行騙長官和政務司長都拒絕回應,在立法會理應代表文化及出版界的議員馬逢國,繼「入鄉隨俗」論之後,這次又拒絕支持用特權法徹查。港台事件豈止是風波,它是香港沉淪的縮影。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落踏


落踏                                  上平十二文
落踏無知全蠢民,如今抄地兼毀墳。
裸浮萬歲全無念,信守如炮愛虯勳。
-------------------------------
別逼我走佬      2013年03月17日

《南華早報》網上版做民意調查,問「如果有可能,香港人是否願意投票回歸成為英國海外屬土」,九成三網民投贊成票。這結果絲毫不令人驚訝。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樂土;哪裏有民主,哪裏便是人心所向之處。
香港回歸中國,本來就不是香港人的選擇。若中國政府有能力管治好自己的國家,國泰民安,並尊重契約,奉行一國兩制,香港人原本擁有的權利不受影響,核心價值不動搖,利益不被剝削,香港人很現實,根本不願意關心政治。現實是,中國政府把好好一個國家毀壞殆盡,由資源,到制度,到人心均腐爛到骨子裏,如地球上一枚毒瘤。香港人看在眼裏,驚在心底。這樣一個政府,卻又毫無契約精神,一次次染指香港事務,香港人既嫌惡又憤怒。叫人啼笑皆非的是,它還老是沒有自知之明地抱怨香港人心沒有回歸。
太大想頭了吧?強行婚配的一段關係,一切照合約辦事,還能勉強保得住對方的身,玩霸王硬上弓,強求愛意,要人家的心,最後只能逼對方走佬,把對方推向別人的懷抱。
法治社會,講的是契約精神,愛和人心那麼虛幻的東西,少講為妙。尊重法治遵守契約,即使得不到人心,還能得到尊重。一個愛中無心的政府,強求民眾對它的愛,是對民意的強暴。你值得愛嗎?就是不愛你,又如何!

高慧然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人心富足


人心富足           下平十一尤

上下而由都示愛,人民富足兩頭游。
南來疫豬風光海,美景人間喜國虯。

------------------------------
人畜有別        2013年03月15日

中國民族性有不可救藥的缺陷,最近,一些人向我道賀:「十多年前你已經這樣講了,但許多無知的人,說你『偏激』,現在,這個問題在全世界面前證實了,沒得好講了。你的堅持很可貴。」
我說:「沒什麼大不了。中國的人民日報也說:『要努力講真話』。十多年來,我只不過在堅持了『阿媽係女人』的一點常識真話。中國的馮小剛導演,最近也說:他也發現中國人的民族性有問題。沒有人說馮小剛『偏激』了。感謝中國政府的『自由行』,為我向香港人證實了此一文化論點。」
不過客觀、理性、公正、超然地看:中國對香港十分好了,開放自由行,越過邊境湧來的,至少是人,以及熱錢。
因為大陸人民,慘過香港人呵。譬如,這幾天的上海黃浦江上,漂浮着幾千隻黑髒的死豬,經調查,是從鄰近的嘉興漂過來的。原來嘉興在上游,許多養豬戶,不想負擔掩埋死豬的成本,於是他們發揚「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民族性,將死豬扔到河裏,漂去上海。
若受過一點邏輯訓練,再推理上去,就知道不對:豬偶爾死一兩隻,不構成處理成本負擔,死一大批,就有問題。不是有大瘟疫,就是飼料有毒,將豬集體感染,民族性的自私行為,層層剝開,必有更恐怖的真相。
果然,「嘉興日報」記者報道,一個月內,嘉興新豐鎮竹林村死了一萬八千隻豬。豬農管不了,將豬屍大批丟棄進河,於是連上海外灘的「景點」M on the Bund,西方人和一眾海歸高等中國人在喝香檳看風景時,也看到了如此「中國特色」的盛世奇景。
在古代中國,嘉興是文曲儒雅之鄉:士大夫如國學大師王國維、畫家豐子愷、唐代詩人劉禹錫,都是嘉興人,但今天士大夫已經絕種,愚昧貪婪的刁民和豬一樣繁殖。在髒劣的環境,中國乳豬吃有毒的飼料,中國嬰兒吃三聚氰胺,像英國作家歐威爾在「動物農莊」裏說的:「人和豬,你看我,我看你,再也分不出到底是人還是豬了。」
同是「南漂」,上海人得到的是死豬,香港人得到的是熱錢。人家多買兩罐奶粉,小孩在商場撒泡尿,香港人都大罵,看看黃浦江上的豬屍,香港人您身在福中呵,難怪十四億中國人,覺得很憤慨。


陶傑

---------------

武大身高至少一米八 施耐庵《水滸》造冤案    華夏經緯網   2010-03-09 08:13:40  

    在青銀高速公路通車前,每年回鄉探親,都要走清河縣城。當我第一次經過時,看到“武松公園”的大門,才知道山東快書中“好漢武二郎”的故鄉在這裡。

    在《水滸傳》、《金瓶梅》中,武松高大威猛,是個打虎英雄,而其兄武大郎身不滿五尺,相貌醜陋,人稱“三寸丁谷樹皮”。找了個漂亮老婆潘金蓮,卻是一個傷風敗俗,謀害親夫的出墻紅杏者。

    然而,經CCTV“走遍中國”欄目記者實地採訪,發現在武松兄弟的故事中,存在著歷史與文學的巨大反差。武大郎與潘金蓮均實有其人。武大郎(武植)是清河縣孔宋莊人,潘金蓮則居住在一河之隔的黃金莊。當地人介紹,1946年初,武植墓被掘開,根據出土的武植骨殖推算,其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其《墓誌銘》曰:“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係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公少時聰敏,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武植根本不是“三寸丁谷樹皮”,也根本不是賣炊餅的。武植其人不僅中過進士,官拜七品,且政聲清廉,受民擁戴。其妻潘金蓮不僅不是淫蕩不羈、毒殺丈夫的淫婦,而且是一位知書達理、默默持家的名門淑媛。更為奇者,真實的武松生活于北宋宣和年間(西元 1119-1125年)。而真實的武植,則在明初永樂年間(西元1403-1424 年)中過進士。由此計算,武松比武植長了將近300歲,但在施耐庵筆下,明代的武植竟然成了宋代的武松之長兄,這真是典型的岳飛拜張飛,秦瓊戰關公。

    這種錯位是如何造成的呢?記者採訪時,有人提供了這樣的情節,武植有一位盟兄弟,家道中落,又不幸遭遇家火,便求助於時任山東陽谷縣令的武植。他來到陽谷縣一住半月。因武植忙於政務,無暇顧及,只是來時見了一面。這老兄以為武植故意避而不見,一氣之下返回清河。一路之上,為泄私憤,他在樹上、墻上寫了很多武植的壞話,還畫了很多譏諷武植的圖畫。回到家中,只見一座新房已經竣工。一問妻子才知道,原來武植得知其遭遇後就派人送來銀錢,並幫著蓋好新房。這老兄懊悔不已,急忙趕回陽谷,把他一路所寫所畫全部涂掉。誰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些東西已被同代的施耐庵寫進了《水滸傳》,由是鑄成了武大郎的千古冤案。

    這段故事試圖在歷史與文學的鴻溝上搭建一座橋梁,其實,這樣的橋梁不搭也罷。作為小說人物的武大郎與作為歷史人物的武大郎,體現的是歷史真實與文學真實的不同向度。500 多年前的歷史恩怨,沒有撥亂反正的現實需要。有人說,《三國演義》九分真實一分演義,《水滸傳》九分演義一分真實。然而,這並不影響歷史、文學兩界的人們在各自的領域內分享其精神營養。(安立志)

來源: 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王佳

--------

什麼人玩什麼鳥     2013年03月15日

見熱爆全球的PSY外號「鳥叔」,不明──以騎馬舞成名何以不喚「馬叔」?
說到「成名」,本名朴載相,卅多歲其貌不揚的胖子(經理人公司多番建議他去整容),原來大叔2001年才正式出道的歌是《鳥》,當時不算很出名,在商業社會有貨示眾吧,《江南Style》之後,粉絲親切地喚他「鳥叔」。
人人都有前塵,到某一天不介意自嘲和被嘲,前塵也「寶貝」起來了,才叫真正的大紅,沒包袱,嘲得起。
我初見「鳥叔」之稱,還以為取笑呢。中國有歇後語,「武大郎玩夜貓子──什麼人玩什麼鳥」,就是取笑這位「三寸釘穀樹皮」的,武大郎也算「鳥叔」了。
「夜貓子」不是夜貓,指貓頭鷹,晝伏夜出貌寢凡俗。有經濟實力江湖地位就玩得起品種高貴既漂亮又嘹亮的鳥,身份象徵。武大郎此等粗糙醜男,只配玩貓頭鷹了。其實不止鳥,「什麼人開什麼車」、「什麼人用什麼班底」、「什麼人玩什麼女人」……都講資格,有階級觀念。
再說,長夜漫漫,潘金蓮才不肯同他玩,苦悶的武大郎只好玩鳥了。

李碧華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久病床前無孝子


久病床前無孝子

孝悌傳承                             下平七阳
久病床前無孝子,床邊盡孝石敢當。
天心見證悠悠念,孝行為先絕不忘。

窮苦人家                             下平七阳
久病床前無孝子,床侯錢盡兩頭荒。
天心見證悠悠念,孝行為先絕不忘。

勢態炎涼                              下平一先
世態炎涼人種變,男兒浩氣可撐天。
慈母不就反類犬,異類難純定於天。


父母殤                                  下平七陽
一言難盡終歸去,隂陽兩隔路茫茫。
胡不歸兮胡不歸,天地同仇父母殤。

--------------------------------

留言「落嚟陪你」 寡婦憶夫墮斃    2013年03月12日  蘋果日報

【本報訊】青衣一名婦人於丈夫離世後孭起整個家,含辛茹苦撫養獨女,不但一邊承受工作壓力,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又變得反叛,未能體諒媽媽苦況,更不時反唇頂撞。婦人昨晨疑在雙重打擊下,在家中憶念亡夫,留下一句「我落嚟陪你」後,隨即攀窗飛墮14樓,當場慘死。

女兒反叛寡婦更傷心
苦媽媽姓黎(55歲),人稱英姐,與13歲女兒同住長亨邨亨翠樓14樓一單位,丈夫三年多前去世,兩母女相依為命。英姐據悉在食物環境衞生署任職二級工人,月薪約1萬元,是家中經濟支柱,除了要早出晚歸,更要照顧獨女的起居飲食。
據了解,英姐最近工作並不稱心,女兒也變得反叛,最近因被校方罰留堂問題而與母親有爭執,令英姐非常傷心。據稱,昨日凌晨零時許,女兒在睡房聽到母親在客廳敲打雜物,發出噹噹聲響,未幾便自言自語說:「你報夢畀我,要我落嚟陪你!」她未有為意,未幾即聽到樓下傳出巨響,探頭出窗外一看,赫見母親伏於平台。救護員到場證實英姐當場死亡,警方未發現遺書,相信她是自殺,並無可疑。
-------------------------
舉報與自願

父母殤                                 下平七陽
一言難盡終歸去,隂陽兩隔路茫茫。
胡不歸兮胡不歸,天地同仇父母殤。


【本報訊】九龍塘及北角兩名少女昨日分別跳樓結束短暫一生。其中家住九龍塘的富家女,疑因感情受挫折而沉淪毒海,在家中索K至鼻沾白色粉末,父親發現後痛斥一番,並大義滅親報警拉人;少女昨晨獲保釋返家,疑因悔疚跳樓自殺身亡,家人傷心不已。
25歲少女林安盈,與家人同住九龍塘廣播道83號嘉皇臺(The Palace)高層一個單位,經營五金生意的林父,2003年以1,460萬元購入上址,單位面積為2,300平方呎,目前樓價已經升值至4,500萬元。


■居於嘉皇臺的富家女遭父舉報吸毒後,回家自殺身亡。張培生攝
因感情受挫吸毒
消息稱,林女剛從新西蘭留學完畢返港,暫時未覓到工作,據稱她最近因感情受挫而不開心,並以毒品麻醉自己,前晚11時許,林女疑在家吸食K仔至神志不清,鼻孔更留下白色粉末,林父返家見狀,當場力斥其非,並且致電報警。警員到場在林女房間搜出17克K仔,事後以藏毒罪名將她拘捕,據悉,林女在警署向查探員表示十分後悔,並擔心其前途盡毀,她被扣查至昨晨7時許,獲准保釋候查。
據稱,林女返回嘉皇臺寓所後,便返回睡房休息,林父不以為意,未幾亦離家返回公司上班,至早上10時許,林女攀出睡房窗口,一躍飛墮樓下平台,當場重傷死亡。警員接報到場調查,未有發現死者留下遺書,林父稍後接到女傭來電,告知其女墮樓死亡的噩耗,立即趕回家中,驚見愛女遺體,痛心欲絕。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表示,父母舉報子女吸毒無可厚非,但是,站在子女立場而言,則是屬於非常激烈的行為,崔認為父母可以冷靜思考子女吸毒的背後原因,因為很多個案都是因家庭問題所致,所以注重溝通及關懷,可能比報警更容易令子女接受,且能給予他們改過的空間。

警方未撿獲遺書
此外,一名身份不明的長髮少女,昨晨8時44分許,被人發現倒斃於北角渣華道一幢舊樓的一樓平台,死者身高約5呎3吋,身材瘦削,年約20餘歲,身上並無任何身份證明文件,附近亦未有撿獲遺書,相信少女在三層高的舊樓天台位置墮樓,事件並無可疑,警方正在追查這名少女的身世。


================================

孝  經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複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詩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雖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雲.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蔔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抗癌路上 鄧小琳 悼念詩六


抗癌路上 鄧小琳

春花秋月                 追悼小琳
花開花落無傷悲,放下煩憂任意飛。
誰家少女不多情,偏遇悲天薄其情。
禍福因由先天定,堅強抗逆九年長。
春花喜樂花花落,人間無情翰墨晴。
Momo  敬輓
心願                         小琳心願
晴明花空繞月明,傲雪寒梅笑對月。
人間冷暖曾嘗盡,吐播凡塵一善心。
對賭花前真善美,抗壓心頭十年時。
臨別不忘善基金,種播善行強精神。
Momo  敬輓
多 鱗 魚 2013年2月13日上午12:00
清麗脫俗渾天成,抗癌路上草青青,
九年病魔誰與敵,不負陽光少女名。
笑靨如花語溫馨,愛心柔似星月明,
如今盡化輕烟去,獨留世間往日情。
杜凌宇 敬輓
人間幽夢                下午 04:08 2013/2/16
人間多少幽怨夢,離情淚堪滿淚容。
無情人間芳幽地,出水芙蓉愁作夢。
斷腸時刻歌嬌寵,來去何堪滿內容。
情話喁喁歡歸去,聚滿人間是情種。
Momo  敬輓
浮生若夢.
心悲傷失了陽光,萬千同悲何航?
命運繚繞新國度,春花如同蜉桴。
偷生畫過萬重路,紅燭淚影染斜陽。
億萬浮生重譜寫,萬里晴空自由。
Momo  敬輓

喜鵲夢                              上平一东
一看芙蓉臉如虹,煩憂盡去與卿同。
同歡與樂同悲痛,俗世天仙喜鵲夢!
 Momo 敬輓
人間有兩個世界,一個歡樂另一個悲情尤其『斷腸者』,世間有些人是需要幫助在最後的歲月中得到安息無憾而歸;有些沒有至親者更需要有心人的支持渡過難關,如何能慰寂寥,好些有心人三言兩語,而又經常在網上到訪一些『斷腸人』這些好意是福有攸歸,如能有一點更有心的人,這些攸歸當永不盡有!人生何求?『善心』是今世因後世緣!這點我希望能做的。
追悼之懷,愴然攸傷,得月貌之花容,可永恆傾訴之。

百年人未百,憐人已百年。
傷心何處訴,盡在明鏡前
Momo  敬輓         2013/2/17
----------------------------------------------- 

             一看芙蓉臉如虹,煩憂盡去與卿同。同歡與樂同悲痛,俗世天仙喜鵲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12/18192510
■小琳的追思集,描述了她的一生及刊出親人寫給她的信。

九年抗癌路含笑走過 小琳設靈 母擬為愛女出相冊義賣   20130311

【本報訊】享年28歲的抗癌天使鄧小琳,昨日由家人設靈。鄧母說:「為女兒感到好驕傲。」並計劃將她的相片輯錄成相冊,作慈善義賣。昨日靈堂上,有素未謀面的網友、瑪麗醫院的新進醫生,向小琳的珍惜生命精神致敬。曾辦「生前喪禮」的皮膚癌青年陳偉霖更對她說:「遲啲見啦,一定見㗎喇。」 
記者:梁御和

曾擔任模特兒的鄧小琳,2004年證實卵巢患有交界性腫瘤,經歷多次手術及化療,癌細胞蔓延至肺部,於上月9日離世。含笑走過九年抗癌之路,她堅持活在當下,四出旅遊感受人生,更寫網誌、出自傳,感染他人。

 ■小琳的母親說女兒常做義工,呼籲別人珍惜生命。

「為女兒感到好驕傲」
在紅磡福澤殯儀館的靈堂,橫匾寫上「天妒紅顏」。來致哀的瑪麗醫院三名醫生,是在實習時認識小琳的,內科醫生Phillips稱,「覺得佢(這麼年輕患病)好不幸,但佢仲咁堅強、咁樂觀」,其後大家做了朋友,治療團隊都盡力減輕她的痛楚。來弔唁的,還有一些素未謀面的網友。30歲的先生表示,是在小琳過身後才知道她的故事,覺得她有大愛精神,「對生命咁有熱誠,仲將精神散播,我覺得要來鞠個躬」。
曾辦「生前喪禮」、一出生就患上皮膚癌的30歲青年陳偉霖,與小琳在facebook上認識,他說:「大家都係活在當下嘅人,好自然咁就建立友誼。」他認為小琳已完成使命,把尋夢、珍惜生命、環保、愛護小動物的精神火棒交給其他人。現最想跟她說的一句話是:「遲啲見啦,一定見㗎喇。」
小琳的母親表示,心情仍未完全平復,但她「為女兒感到好驕傲」,認為她比其他女孩子「做多好多嘢」,例如做模特兒、義工、呼籲別人珍惜生命。家人現正計劃出版小琳的相冊,把義賣的收益,捐給動物及環保團體和無國界醫生,這些都是小琳生前關注的議題。
昨日靈堂放有電視播放小琳生前片段。樣子甜美的小琳,曾為迪士尼、EPS等拍過廣告。在證實患癌後,她堅持周遊列國,好好感受每一天;並為環保及動物權益出力,包括做義工和出席相關活動。她更在2008年出書《喂!我仲未死㗎!》,分享自己的患癌經歷,提醒他人珍惜生命;她的網誌至今已有逾1,100萬次瀏覽。小琳今天上午11時出殯,以道教儀式進行,其後靈柩將運往鑽石山火葬場火化。

追思集充滿陽光氣息    20130311 

【特稿】
小琳家人向弔唁人士派發的追思集,封面充滿陽光氣息,除了小琳的陽光笑容,還有藍天白雲、小菊花,封底有小琳躺在沙灘上畫了天使翼的照片,並寫上:「向(各)位,我先行一步去環遊世界啦!再見時,我必定會是健健康康的鄧小琳!」
追思集內也有父母給她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說:『媽,讓我攬吓你!』那次的最後擁抱,是多麼的窩心!」
家人給她的信,也透露了她最後的日子。五叔指去年11月她健康轉差,再次入醫院,雖然醫生不建議她離院,但也讓她回家多與家人共處,「奇蹟地,你度過了整整的一個月多的時間」,最後入院不到一天,便安然遠走。二姊的信說,「在你臨走前,向我們展示了最後一個微笑,彷彿你已回到童年時的天真可愛」,這微笑像烙印般印在家人腦海,「永遠永遠也不會忘記!」
《蘋果》記者  

---------------------------------------
原來
2007215下午3:21公開累積瀏覽 1909
做錯了事情、傷害了她要承認,並且以行動向她陪不是。偶爾放下所謂男人的面子,卻能溫暖她受傷的心。不要說了要改下次還是犯,她可以原諒你偶爾的錯誤,但是不能容忍一錯再錯。 

在她脆弱的時候、心情不好的時候呵護她,在她慌亂無助的時候支持她指引他。愛健康自信的她,也愛疾病無助的她,而不是只要求她把最好的一面給你。沒有人是完美的,分享她的缺點,包容她,而不只是指責,更不要在她最需要你的時候默不關心。做她英雄、她的王子、她的騎士。

絕不要背叛。不要想家裏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別把女人當作衣服。 

給她真正的安全感,不一定是婚姻。而是: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相愛相依,不離不棄,直到死亡把我們分開。 
愛她,摘下你的面具。做她的愛人、情人、朋友、兄弟、父親和孩子。關心她,像她關心你一樣;緊張她,像她緊張你一樣;愛她,像她愛你一樣。在要求和挑剔她 之前,先問問自己做得怎麼樣。不只是被愛和索取,而是平等地相互體諒,相互關懷。把你的心和她的心緊緊相連,而不只是身體。」
今日係呀乃個日記度睇度, 我喊左一段時間, 我先知道自己係有幾咁想那位當時人關心
也許我真是對他太好了

---------------------------------------

許冠傑 雙星情歌


曳搖共對輕舟飄, 互傳誓約慶春曉,
兩心相邀影相照, 願化海鷗輕唱悅情調.
陽下與妹相親, 白首永不分,
美景醉人心相允, 綠柳花間相對訂緣份.
心兩牽, 萬里阻隔相思愛莫變,
離別悽酸今朝似未見,明日對花憶卿面.
淚殘夢了燭影深, 月明獨照冷鴛枕,
醉擁孤衾悲不禁, 夜半飲泣空帳獨懷憾.

點歌處:http://www.youtube.com/watch?v=4N2d4sN6u9s
---------------------------------------------


林子祥 - 双星情歌 / 千枝针刺
曳搖共對輕舟飄互傳誓約慶春曉,
兩心相邀影相照願化海鷗輕唱悅情調.
陽下與妹相親白首永不分,
美景醉人心相允綠柳花間相對訂緣份.
心兩牽萬里阻隔相思愛莫變,
離別悽酸今朝似未見,明日對花憶卿面.
淚殘夢了燭影深月明獨照冷鴛枕,
醉擁孤衾悲不禁夜半飲泣空帳獨懷憾.
你何故牽走了我的一顆心  更何故竟不顧而行
還令我的愛彷似在泥裏陷  愛人你何殘忍
你何故不問問  你何故竟毀碎我的心
難道那些快樂不再令你留下  空追憶枕上唇印
一顆心 一顆心插著針  它的痛苦有誰問
千枝 千枝針刺在心  心內凝著的血盡變淚痕
我還要裝作我不打緊  我還要裝作更開心
誰料我的快樂只是迷陣  枕邊珠淚常浸

點歌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ybg6Uq3CxE

---------------------------------------------

http://blog.yahoo.com/_FLFJCYBA4VEGTAP2WNPY4YRGCU/articles/1006220/index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ff3325CKM


再見小琳! 大家的抗癌天使     蘋果日報  2013年02月11日

「喂!我仲未死㗎!」29歲患有肺癌的鄧小琳,多年來在網誌中無間斷記載其患病和抗癌經歷,感動不少網民,但好景不常,抗癌天使終不敵癌魔,於2月9日下午近5時病逝。

曾任職模特兒,拍下不少雜誌及電視廣告的小琳,04年不幸患上卵巢腫瘤 ,再擴散至肺部,病情幾年來一直反覆。年廿八當晚因呼吸困難入院,更一度半昏迷。小琳姐姐表示,妹妹到年廿九正午時曾「迴光反照」,情況突然好轉,但不足5小時候便離開人世。

她指妹妹曾兩次與死神擦身而過,但一直堅強、不退縮、不放棄,仍然關心社會。小琳留下遺書,希望本報能以她名義成立慈善基金,延續她堅強的精神,在環保及保護被遺棄動物方面,出一分力。
--------------------
                         
Initial Image
       

















抗癌天使病逝 一生無悔   2013年02月12日

【本報訊】「死,真係唔可怕!」抗癌天使鄧小琳,雖然罹患絕症,惟並不害怕死亡,以上天賜予的每一天珍惜眼前人,並為環保及被遺棄動物發聲,豁達樂觀的她上星期六病逝,28年短暫但精采人生走到盡頭。在家人眼中小琳是「堅強又可愛的小天使」,她在遺書中勉勵大家要「有一個無悔人生」。

與家人在醫院團年
小琳原名鄧婉雯(或叫鄧堡焮),生前與家人居於藍田康柏苑。生於仲夏的她,擁有美人胚子和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她求學時已經任職模特兒,接拍多個雜誌和電視廣告。惟2004年的大年初一,她經診症後證實卵巢患有交界性腫瘤,病情輾轉反覆,雖然忍痛割除卵巢及子宮,但腫瘤卻擴散至肺部,小琳亦多次創造奇蹟,一直與癌魔搏鬥。
經歷化療時,她全身骨骼如被蟻咬般發癢疼痛,肺部更像被火燒般難熬,惟小妮子並無氣餒,積極地面對,並在網誌記述其抗癌經歷,感動不少網民,至今已錄得逾1,100萬瀏覽次數。
喜歡旅遊的她,病發後仍周遊列國尋夢,但去年聖誕節時終要停下,因肺部積痰導致窒息入院,再度與死神擦身而過,今年年初出院後更需長期卧床。於年廿八當晚11時許,小琳因呼吸困難再度入院,並陷入半昏迷。直至年廿九下午一家人在醫院「團年」,圍聚在她的病榻旁,小琳突然醒來,並向勞心勞力的父母報以微笑後,約2小時後便安詳去世。
「大家可以掛住我,可以傷心,不過唔好太耐!一星期夠啦!……我寧願大家花多啲心機喺在世嘅人身上……我鄧小琳會保佑你哋㗎!」小琳趁清醒時留下逾300字的遺書。其姊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延續小琳精神,珍惜生命。她透露小琳的喪禮將以道教儀式舉行,家人更特意燒iPhone、iPad及護照等紙紮品,讓給小琳解悶。

--------------------

奮戰癌魔8年 小琳走了       東方互動   2013年02月12日(二

【專案組報道】農曆新年,家家戶戶喜氣滿溢,惟獨小琳一家滿是哀愁。與癌病搏鬥八年,期間與網友分享經歷,鼓勵他人勇敢樂觀面對人生的小琳,終不敵病魔,於本月九日下午離世,享年二十八歲。但她的甜美笑容,永遠留在大家心中。小琳離世的消息曝光後,不少曾被她感動的人均紛紛留言,送上最後祝福,「謝謝妳用生命改變生命,一路好走!」

「小琳已在二月九日下午四時二十九分離開了大家,我們永遠懷念妳!」昨日凌晨,小琳的網誌及社交網站,出現了這則讓人痛心的消息。二十八歲的小琳,原名鄧婉雯,樣子甜美,患病前擔任模特兒,拍過多輯硬照及電視廣告,豈料在○四年初發現左邊卵巢有近二十厘米大的水瘤。

最後日子 仍勇敢樂天
癌病此後一直纏繞她,切除左邊卵巢後,癌細胞不斷復發、擴散,以致肺部出現多個惡性腫瘤。病魔咄咄相逼,小琳卻無畏無懼,她不斷接受手術、化療,一直樂觀面對,○六年底起,她把患病經歷上載到網誌,至今累積逾千萬瀏覽次數,同時,她又寫書、擔任節目主持等,以自己經歷鼓勵他人。

去年十二月,小琳因氣喘嚴重,入院接受治理,她上月初就寫網誌道:「而(依)家真係要認自己係末期癌症病人喇……但都希望會有奇蹟(迹)發生啦 =) 」字裏行間,流露勇敢樂天性格,可惜天不見憐,奇迹未有發生。

===============

以下是留文網址
http://www-bloggercom-create-blog.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13.html
http://may44hk.wordpress.com/2013/03/11/%E6%8A%97%E7%99%8C%E8%B7%AF%E4%B8%8A-%E9%84%A7%E5%B0%8F%E7%90%B3-2013%E5%B9%B403%E6%9C%8811%E6%97%A5/
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293817824
https://twitter.com/HKisabeautifulh
----------------------------------------------------------------------------------
翰墨飛
網上浮雲十年時,為財盡刈翰墨飛。文化沙漠空氣否,紙墨才能真心流!  .... 否:易經:塞。

此網已被刈除!→  http://may444hk.multiply.com/journal/item/246/246

==================

小琳遺愛鼓勵青年   18/7/2013




■Chris及小琳父母望藉新書勉勵年輕人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年僅28歲的抗癌女模特兒鄧小琳,年初不敵癌魔離世,家人和朋友聯手編寫新書《我要笑着到最後》,藉小琳的樂觀堅強,勉勵年輕人珍惜生命,「無論任何事、任何病都阻唔到你做鍾意做嘅嘢」。
小琳患病前曾是模特兒,20歲時不幸驗出卵巢癌。她沒被病魔打沉,反而更珍惜每一天,堅持完成夢想。《我》由小琳大姊操刀,輯錄小琳朋友的文章,以朋友角度訴說與小琳的秘密,呈現她最後數年的抗癌路。
好友Chris憶述小琳接受標靶治療期間仍堅持到埃及旅行,「個嘴有十幾粒飛滋,淨係可以食燜到爛晒嘅米粉,但佢覺得一世人一定要去一次埃及」。她更無懼痛楚到死海暢泳,「游完個嘴揦到口齒不清,但佢冇嗌過痛,淨係不斷感嘆呢度好靚」。她的堅毅感動同行朋友,「唔好畀藉口自己,想做就去做」。
鄧太亦為女兒感驕傲,望藉小琳的故事勉勵年輕人珍惜生命,「有時見到唔認識嘅後生仔好容易放棄生命,會好心痛」。新書收益將撥捐慈善團體,圓小琳遺願。
《蘋果》記者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香江國際民革之都 重蹈覆轍民革弄,億萬後人等重逢!

香江國際民革之都  重蹈覆轍民革弄,億萬後人等重逢!

懵公引動負兵降,百萬負資鋪滿江。
三年零八燒炭亡,愚蒙腳痛侯封罡。
一任風流曾覆貪,更薦狂狼民革心。
民化革命悲慘事,金融之都蹈革行。

地方之首欺君吹,山高皇帝半遮面。
皇帝善政全國行,偏遇地方偽革狼。
國家口岸弄民革,影響國道覆轍亡。
招引戰禍港先行,國有總值隨即降。

--------------------------------------------------
民革化?清算化?

作為在英國讀書畢業的人及專業人員而不懂近身的事;除了廢人還可說什麼?

向打醬油的發律師信    2013年02月08日

正當熊狼大戰似有沉靜下來之勢,梁振英又一石擊起千重浪,就《信報》刊登一篇練乙錚的文章向《信報》和練先生發律師信,要求《信報》和練收回言論。練先生的文章是就早前劉夢熊在《陽光時務週刊》訪問後的閱讀報告。
梁振英這個動作是令人奇怪的,因為只要細心閱讀練文,就知道它並沒有明確指劉的說法一定全對,只是指出如果劉的說法是對的話所能引起的後果。若果梁振英真的要發律師信,實在應該發給劉夢熊和《陽光時務週刊》,因為劉的訪問稿是實牙實齒對梁的指控,當中,包括向報館老闆的俯首稱臣,就自己居處僭建而謊稱有專業人士參與驗樓,和劉夢熊的選前協定等。而練文並沒有聲稱自己擁有其他消息,只從劉的訪問稿作出推敲,並多番聲明劉的說法未必正確,這樣的文章也能以誹謗入罪,那香港就真的完全回歸了。
對於劉的指控,梁振英以一貫方式應付,即是在「適當時候」回應。根據「梁氏語言偽術大詞典」上的解釋,「適當時候」其實並不存在於我們這個空間。梁選擇不向劉而向練發律師信,不能不令人懷疑劉的指控只怕和事實不遠,當然,這都是筆者的猜測,和練先生一樣,筆者其實都是來打醬油的。
都說梁振英愚蠢,你真的不能想像梁的這次行動能為梁振英帶來甚麼好處。梁不但治港無策,連一般常識都缺乏,令人驚訝。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

梁振英無權告傳媒   2013年02月08日

中央政策組前全職顧問練乙錚教授,基於在傳媒已發表的事實,在《信報》撰文分析梁振英與黑道之間的關係,被梁振英發律師信,要求道歉及收回文章。
根據一九九三年英國上議院司法委員會Derbyshire County Council v Times Newspapers Ltd and others(打吡郡理事會對《泰晤士報》有限公司及其他人)的判決,基於公眾利益的考慮,任何政府組織均不應向傳媒提起誹謗訴訟,因為政府應被公眾公開批評,而有關訴訟將對言論自由有所妨擾。由於這案例是一九九七年前的英格蘭判決,因此對香港法院仍然有約束力。筆者實在看不到,梁振英有何理據向練乙錚提起訴訟,除非梁振英認為練乙錚以至《信報》管理層一如普通不懂法律市民,隨便被律師信嚇到。
在現代民主社會,普遍接納政客和政府機構不具入稟告人誹謗的權利,因為政府和政客都不應有任何工具阻礙市民暢所欲言,評議時政。
反之,近年最熱衷動輒告傳媒誹謗的政府官員,卻是中國各地地方政府,各地政府為了維穩,甚至打壓上訪人士,先安插一條誹謗政府官員罪在民眾頭上,然後再來刑法侍候,有不少訪民以至批評政府的網民,都因誹謗政府官員一罪遭無妄之災。有可能梁振英身邊的謀臣,經常與中國官員交往,好的不學,壞的學齊,加上既不熟悉,亦不尊重香港原有法制,才會妙想天開告練乙錚以塞小民之口,怎知這次反而激起民憤。
由這次事件,可以看到梁振英對言論自由等問題的看法是徹底中共化,與北京那些漠視言論自由的官員沒分別。就算這次律師信被擊退,類似事件定必陸續有來。

黃世澤
----------

絲絲世語:毋須致歉     2013年02月08日

就梁振英的律師信,《信報》發聲明說:「如果文章引起讀者對梁振英產生不公的結論,或引來不便,謹此致歉」,梁如獲至寶地表示「注意到並接受」。《信報》其實毋須因受到恫嚇致歉。
任何人都有權透過法律途徑,去阻止誹謗性言論影響自己聲譽,惟獨當權者無此權利,因為「新聞自由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政府任何部門欺騙人民」(美國大法官Hugo Black名言)。掌權者幾乎有權為所欲為,但就沒有不被批評甚而被「誹謗」的權利。掌權者動見觀瞻,若真有誹謗性言論,一般都是公開聲明擺出事實予以澄清,除非他已墮落到任何聲明都不能取信於眾。倘若相信香港仍是法治社會,那麼法官大都重視新聞自由對政府的監督功能,較傾向信納被告提出公允評論作為辯護理由,若興訟,掌權者難有勝算,而官司曠日持久,揭出內情更多,也於己不利。因此,傳媒歡迎掌權者告誹謗。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
----------------------

送 禮      2013年02月08日

農曆新年,大陸廣電總局禁止各地電視廣告有「送禮」二字,企圖遏止行賄。
送禮不一定是行賄,過年送年糕,中秋送月餅,香港的電視廣告,早在七十年代,農曆新年,也有許多糖果廣告:金杯朱古力和瑞士糖,都說一句濫調:「送禮自用,名貴大方」。
送禮本來沒有問題,令中文這個古老的「禮」字變質,禁止「送禮」的電視廣告詞彙,是這個所謂「三千年燦爛文化」的民族,出了腐爛的問題。
中國人以一個「禮」字起家。孔子的六藝,頭一科就是「禮」。「禮」即是儒家的靈魂,禮記是一本聖經,自此之下,有「禮樂」、「禮儀」、「禮物」。
「禮物」的意思本來很高尚,一盒月餅就是一盒月餅,沒有人叫你在裏頭塞金鈔。禮物送出去,是為了「禮」,一份心意,而不是想你批出土地合同或銀行貸款。
香港在英治時代,成立廉政公署。麥理浩、彭定國、姬達,英國人早就看出這個殖民地民族的貪腐基因,僅略施小計,定下官場的「禮物」價值上限港幣五百元。四十年過去,物價不知漲了多少倍,但英國人為廉政定下的「送禮不可物值超過五百元」,與英國人為港幣定下的「七點八」聯滙,像一對擎天廊柱,為香港保障了長久的道德和利益規範,堅不可撼,憑這兩條,講句老實話,聽了,不要氣哭了啊──香港人該向米字旗跪叩謝恩。
中國人一個「禮」字,既被蟲蛀空,「禮物」這個中文名詞,不如丟棄,以免心靈污染。英文叫Gift,與「天份」同字:He's a gifted child,才華原來是上帝的禮物;又或者叫Souvenir,回憶,都比廣電局禁掉的「禮物」,品味高尚許多。所以方今世界,中文不必學得太好,粗通即是,只限用來做生意就夠了。
當然,古代的中國,禮物的餽贈,跟今天的畸型的中國人是兩個世界。我喜歡「古詩十九首」裏的「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貢,但感別經時。」看,這就叫送禮了,在中國人尚未腐朽的時代!

陶傑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