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世界格局定戰爭小戰大戰?

世界格局定戰爭小戰大戰?           

TO:陶傑‧關於免疫國家與第三世界二極各分當然出於先天問題和後天的覺醒,所謂近墨者黑是必然道理,文明國家在於此。
第三世界之不文明乃出自共產主義之出現為窮人出主張,但沒有教化人民向善的一面,更沒有提出文明的改善或國家整體實質結構如何發展,只是憑空幻想,一切打倒從來,以至
弄巧成拙,才會促成今日兩極分化;核武進步更帶來世界陷入恐懼中,『大戰』如將所有核武盡出拚死一斗可令世界跌入冰河期如同恐龍的滅種等同世界末日人類難 以生存的地球情境。『小戰』可保平安過度,何謂小戰?小戰是大國對小國的懲罰,小國妄自稱大以為自擁核武可與強國比美因而獨霸一方在必要時同歸於盡的心態 以此威嚇強國,這種小國心態如不用小布殊的「先發制人戰略」世界和平是難以實現的。

蘇聯經歷70年共產獨才,才進入民主選舉制度,轉輒又沙皇獨佔,不離不棄於獨我忘形間,霸權重現,世界或許又是多事之秋。

中國進入共產主義時期至今

中國從民國進入共產之門一窮二白五千年文化從有打倒成無,開始國家陷入左反右反民不聊生過程慘烈生靈塗炭為世間之最,因中國人多之固;約於30前年始有開 放思維『鄧小平引進香港一國兩制的西方模式帶動下國家迅速發展以達世界第二大國地位;可是獨權確立難分難解權力爭鬥只向維財高速發展貪念叢生人民只向錢 看,國策只有維權,維權的經費多於軍費以可見一斑。相對(新加坡)蚊形小國文明發達,國人衣食足安居樂業貪腐情況比港尤佳』。國家之比何出兩極?其理在於 統治階層文明狀況,「(新加坡)李光耀出身英國法學院雖曾獨權但顧及民生與發展如今亦成民主民選國家三權分立,免了獨權專政。至於中國獨貪一面之難以扭轉 出於眾獨維權生怕無權即無錢之心念一念之間連蘇聯老大哥亦可民主選舉、台灣亦以民主選舉,香港真是望塵莫及矣!如何改之,應要重根本追源;香港之源頭暫未 入流於眾貪層面如能推動如台灣之民選政治改善民生(以民生之誠信取信於國際西方模式)相信香港國際之都之名大可帶動國家踏進步的一面」。中國五千年文化不 可能到始而終的,只要有突破如美國黑人都可選總統,先進文明在於此。

本性問題:

善良出於本性,聰敏出於天生,如堯宗頤潮州政府為饒宗頤所建之學術館及潮州韓山師院圖書館,所掛饒宗頤畫像上皆曰“自學成材,無師自通”。天才藝術‧如畢 加索為世人推崇。善良如藍丁格爾,帶給人們愛心的溫暖。............ 而我帶給香港駕駛者是加重了刑罰,不小心駕駛車人死於非命者,判監若干年及停牌;香港第三者保險可判罰最高1億元。但是住半山有位曾身中多刀的富人竟說刑 罰過重賠錢了事更為合理,但他何嘗不曾於公營醫院養病致痊愈,為什麼他不住私家醫院?他坐輪椅時和他有數面之緣,真不知他對刀傷他的人有何評價!賠錢了事 可以嗎?在我推動良心問責駕駛後,常在報章新聞裡見一些危駕致人於死地者,痛哭流涕也感良心受罪!而我假若車人於非命,我第一個甘願終身停牌不再駕駛如有 不小心駕駛當然受罪,何來怨言?.....在這世間上有什麼比得上人命之重要?

貪污賄賂: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推動社會真善美,只有忠直善良清白者可居之,曾有些存心不良者以染為蔑,雖曾獨愛何相煎?....難道金錢至上!
正如早在約十年前國家與小布殊論文之戰差些擦鎗走火,余曾發誓粉身碎骨保我中華;余只以一介貧民之身,其後小布也公開文問。......台海論戰時李登輝 志氣逼人,小的更怕擦鎗走火於網上以大不韙與同宗長輩論戰一翻,其後長輩已小文問。....董伯事件‧時因八萬五害人不淺,因早前董伯呼籲港人入市忽遇金 融風暴樓價大跌入市者無法供樓加上市場蕭條工作下滑,董伯一意孤行盡棄民意,在下亦以樓民為苦大力推動反董棄八萬五,如當時能暫棄八萬五董伯也不用腳痛下 台,他在電視螢幕上問我是否想做凸首,自問哪有這福份!在網上回他(不)。今天報上否認當年事實,也難怪他以年事更高或許老人病吧 吧!.......... 人生為何,余只不外過客一名,眼看,世人爭名奪利于科學發達的今天如來核爆定必家破人亡,保護和平、綠化免人們受罪。只有善良愛心方可打動人心!

略引名言:

有些画家把太阳画成一个黄斑,但有些画家借助于他们的技巧和智慧把黄斑画成太阳。(西班牙画家 毕加索)
There are painters who transform the sun to a yellow spot, but there are others who with the help of their art and their intelligence, transform a yellow spot into the sun. (Picasso, Spanish painter)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 ‧塞內加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阿米尔

人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一生,不会再多‧李尔克

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 ‧馬尔扎克

正直是最佳的外交政策‧俾斯麥

忠實的朋友是菩薩的化身‧拿破侖

交惡友不如獨處‧蘇達爾曼

專家或能逐一審視枝節來處理事務;但能縱觀全局,運籌為握處理大事,宜以飽學通才之士為之‧培根

真正的為德是背地理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可以公諸於世‧路斯瑪

修德致富,與享福,此三者為老者之杖‧韃米爾

我知道得越多,我對我的知識越不確定‧愛因斯坦

------------------------


夢想和做夢   2012年03月11日

貪污賄賂,是第三世界與生俱來的本性。本性是沒得改變的。
全世界的反貪賄指數,四年前有一個調查。十分為滿分,越高分,政府和全民越潔身自愛,對貪污越有免疫力:丹麥、芬蘭、紐西蘭,九點四分,最高。緬甸和索馬里,最低分,只有一點四。
英國從前一年的八點六分,微跌到八點四;德國從八分,微跌到七點八;美國由七點三分,微跌到七點二。
同樣是西方國家,為什麼丹麥、芬蘭、紐西蘭的貪賄免疫力高踞不跌,英、德、美三國都跌了?因為丹麥、芬蘭、紐西蘭是北歐和南太平洋的寡民小國,沒有什麼跨國大公司,不必跟第三世界發生什麼貿易往來,不受野蠻污染,分數就高了。
英德美三國,許多工業搬到廉價勞動力的國家,貪那裏的成本便宜,跨國企業在第三世界生根,其業務代表,本來受高尚的人文教育,橘越淮而枳,到了那種污煙瘴氣的異域,那邊的女人為了想移民,固然免費送上床來,你想簽成合同,自然也要珠寶手錶香檳紅酒送過去。
所謂「發展中國家」,是一個騙人的名詞,誤導一些天真的小知識分子,以為只要一直持續「發展」下去,一個「發展中國家」( Developing Country)可以逐漸進步成「已發展國家」( Developed Country),像一個小學生,只要「努力」下去,升讀中學、大學,有一天會讀到「博士」的。但是,索馬里有一天會「發展」成芬蘭嗎?蘇丹有一天會「發 展」成日本嗎?津巴布韋有一天會「發展」成丹麥或紐西蘭嗎?直到地球讓隕石擊中而毀滅的一天,都絕不可能。
人生需要有夢想,但「夢想」( Dream)和「做夢」( Dreaming),是兩回事。你希望這一輩子能到加拿大魁北克,有一所花園小洋房,努力吧,你會實現夢想。你想十年後,登陸火星,是做夢。寄望第三世界 國家進步,或者寄望他們戒除貪污賄賂、血腥殘殺的本性,能夠學會理性和邏輯思維,懂得坐下來講道理,是做夢,不是夢想。
「發展」( Development)這個詞彙,造就了幾多一知半解的反智的弱智者?野蠻能躋身文明的行列?就像寄望老鼠會長翅膀。而老鼠,在超現實畫家達里的畫筆 下,跟大象一樣,忽然長了翅膀,是可以飛天的,但達里的一個夢值兩千萬美金,而許多許多人的做夢,不值一個屁。

 (陶傑)

.........................

根本追源;香港之源頭暫未 入流於眾貪層面如能推動如台灣之民選政治改善民生(以民生之誠信取信於國際西方模式)相信香港國際之都之名大可帶動國家踏進步的一面」。
中大學生對 陳雲 香港城邦論
文:蕭
書名︰香港城邦論
作者︰陳雲
出版社︰天窗出版
我在想,如果這兩年間我沒有接觸過主流傳媒以外呈現的香港社會,如果我沒有對中國及香港的關係思考太多,如果我沒有讀過任何左翼著作,那麼這本書肯定會讓我讀得欲仙欲死。
我們不妨從歸納本書開始。
不談「理想」,只談「現實」

陳雲以「現實政治」自居,一切以香港作為本位,他要回答的問題是:到底香港的利益如何才能最大化?
陳雲要講「現實政治」有他的理由,我們現今要面對中共這個洪水猛獸的進迫,不能再講「理想政治」了,將一切正義的理想、將一切改變大陸的想法拋棄吧。既然改變大陸無可能,那麼我們就只談我們香港能如何自保。
三個角色的舞台

因此,陳雲為這個「現實政治」的舞台設想了三個主要角色。
第一個,是英殖政府。英國是偉大的工業革命祖先,也是偉大的自由主義根源,故此港英政府也同樣是個好東西。港英政府有多好?港英政府為香港帶來了民 主、法治、教育、經濟增長、基礎建設等等等等。它帶來的「英國標準」更是香港進入國際社會的「扶手杖」,而且英國對香港的「殖民地剝削的感覺不明顯」。
第二個,是中共。中共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他無時無刻都在想怎樣才能摧毀香港的「自治」地位。他不斷將內地「法西斯」人民輸入香港,又在經濟上不 斷加強對香港的控制,取代香港「自給自足」的優勢。總之,中共是法西斯,是專制暴政的代表,它一直都在毒害香港人的本土事業,「中共的本質是病毒。」
第三個,便是香港本身。經過英殖政府的培育,香港已經是個人間樂土,她是「東方專制主義沙漠中的歐式綠洲」。為了對抗九七回歸以後中共暴政在香港的 擴張,香港必須建立本土意識,必須像一個「城邦」那樣搞「自治」。這個自治就是脫離中國的政治體制,變成一個與中國互不干涉的自治城市。
三個意圖

陳雲之所以要如此設定人物,是因為他的三個意圖。
第一,陳雲要讓香港與內地割斷任何在情感上、民主發展上的關聯,只剩下一個「互助」的利害關係。陳雲要怎樣辦?他要證明的是中國大陸的未來無論如何 都是絕望的。一方面,他要否定「民主統一中國」的說法,因為歷史上中共的「暴政」已經證明中共本性難移;另一方面,就算中國民主化,「比起極權的中共,更 能危害香港」,因為香港將「被佔盡道德高地,無法拒絕大陸的融合和苛索」,更甚者,「那群對香港充滿憤恨和索償心理的大陸人,是會蹂躪和虐殺香港的」。
因此,香港與中國便應只剩下利害關係了。陳雲認為現今大陸對香港實行的是「配給資本主義」,以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令香港降於中共,加強香港對中共的依 賴。這是不對的,真正要建立的是一個「互助」的利害關係才對,那就是一方面讓香港成為中國的金融服務、財務管理之地,另一方面維持香港的經濟自主性。
第二,陳雲要為香港在歷史及文化上建立讓人自豪的身份,故此英殖歷史在他眼中是美好的。香港有今天的國際地位,全歸因於「英國統治香港的一百五十餘 年」。「英國殖民者從滿清帝國手上割去香港,成立商埠,與中原分隔,自此確立香港的城邦格局,成為東亞散播自由氣息與文明制度的基地」。
第三,陳雲要點出香港如何走「自治」的出路。他認為香港對大陸的貢獻極大,是大陸害怕失去香港,而不是香港害怕失去大陸。書中他又列舉六點大陸對香港的顧忌,在此無謂重覆。最後陳雲提出多條原則指出香港可以如何走向「自治」,包括雙普選、貨幣自主、保障本土資源等等。
實然的問題:香港「自治」是否可能?自治會更好嗎?

實際上,陳雲的計劃是頗為吸引的。試想想,如果我們不用管中國大陸,然後香港又有「民主」、又有自主權、經濟又發達,那不是挺好的結局嗎?
因此,我們必須要處理一個問題:陳雲的計劃,即是香港的「自治」是否可能?而這個「自治」是否會帶來一個更好的結果?
第一個問題很重要,現今大陸資金救活香港股市樓市、大陸遊客為香港創造大量消費、香港商品要透過中港貿協進入大陸市場,為甚麼我們就可以說香港能夠「自治」呢?
陳雲的回答是,可能!為甚麼?「至於那些問題:香港人能夠從中共取得自治權嗎?香港離開大陸可以生存嗎?香港有足夠治港人才嗎?這些問題,通通不需要問的。有了信念,就有答案,就有實踐的道路。」
神說要有光,便有了光。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會的,香港一定會更好。因為在陳雲眼中,大陸是沒法子去救的,它對香港的「侵略」只會越來越放肆,誰也無法料到未來的大陸會發 生甚麼事,因此今天保著香港是為未來劇變的一個準備。更何況,香港搞自治,有了議會民主,將會成為日後中國走向同樣民主道路的示範呢。
這些紙上談兵的話,說來容易,但實現會如何,恐怕你我都無法回答。譬如說,大陸資金撤走對香港的打擊會怎樣?失去來自大陸的消費又會怎樣?陳雲自然不會處理這些問題,因為他覺得「信念」大於一切嘛。
應然的問題:我們應該搞這樣的「自治」嗎?

退一步問,我們又應不應該用這種角度來看待中港關係,甚至是香港自身的歷史?
在書裡,陳雲不斷將中共與中國人民混淆,認為凡是中共統治下的人民都是邪惡的。總之,大陸人在陳雲眼中都是不諳人話、道德敗壞的禽獸,這些禽獸的惡 行隨處可見:開車碾死了小女孩行人不屑一顧、騙子神棍小偷通街跑、公安協助中共壓迫人民等等等等。因此「大陸人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善良同胞」,我們香港人還 要靠攏如此邪惡的大陸嗎?
不,就算我同意以上事件都是不可饒恕的,但我們根本無法憑此判斷廣大的十三億人都是邪惡的,最近烏坎村農民的抗爭就是一個反例。更重要的是,在陳雲 眼中並沒有公義可言,凡是大陸發生甚麼事,香港都沒有責任要負,他要迴避港商在珠三角地區剝削了多少農民工的責任,而港商到大陸設廠只是「富貴險中求」罷 了;而且,香港受到大陸關照的種種好處,通通都是中共侵略香港的陰謀。
我們要怎樣看待它?

陳雲是個很厲害的煽動者,他狠狠地命中了香港人中心主義的核心。在書裡,他不斷強化大陸冇左香港唔撚得、香港歷史好撚光輝、大陸真係好撚邪惡的形象,然後 搬弄一個「城邦自治」的說法來蒙混過關。說穿了,他一方面將香港人的地位推上神枱,聊以滿足我們無盡的虛榮心;另一方面將香港與大陸千絲萬縷的關係化約成 只有利害的「現實政治」。
我們會讀得很舒服啊,一個口甜舌滑的人在你耳邊不斷告訴你,你有多好,你有多漂亮,你其實不必依靠他/她啊,你可以獨立自主。
這種說法之所以很動聽,是因為我們會很簡單地接受了陳雲的前提:香港不應理會大陸的一切,香港只需要管好自己。
一方面,甚麼是「香港」?「香港人」能夠以一個整體看待嗎?從這一種「香港人團結一致對抗大陸」的說法裡,我們從來不會看見香港內部的分化矛盾,到 底為甚麼香港還有整整一百萬人掙盡最薄弱的工資,而肚滿腸肥的大商家、資本家就能夠逍遙快活?這難道又僅僅是萬惡的中共的責任嗎?
另一方面,如果要改變以上階級分化、貧富懸殊的問題,我們能夠不同時改變中國大陸嗎?再退一步,就算僅僅出於無以名狀的正義感,我們還是應該關心大陸人民的狀況,不是嗎?
限於篇幅,我無法逐一反駁陳雲對香港歷史的理解、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對英殖的歌功頌德等等。最後我只想提提最近的烏坎事件。如果按陳雲的想法,我們 根本用不著去管那些受官僚體系壓迫的農民,他們的死活與我們何干?可是,最後我們仍然會為農民的抗爭呼喊,為貪官的暴行咬牙切齒,這就是公義的伸張。問問 自己,我們何曾因為利益而悼念八九六四?我們又何曾因為利益而關心大陸人民的狀況?
Share: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中大學生報》(2012年1月號), 生活 by admin. Bookmark the permalink.

/////////////////////////////////////////////////////////////////////

答中大報社諸君
中大報社諸君:
不才曾於中大學習三年,此三年間,中大學生報雖非不才每月必讀之刊物,但亦明白諸君在學業之外,盡心辦報,開拓人本自由之路,有此等賢士,實我中大之福。不才雖離校數年,未認識諸君,但承先啓後之心,想必與先輩一樣,故諸君上莊時亦以爲名,此心實在是我等最重視的。
然而於今,諸君不但在二零一二年一月號撰文《陳雲的被害妄想與香港城邦論 》(《被害妄想》一文由姓蕭人士撰寫,未有刊登全名,若蕭學弟就是學生報的蕭副主編,則該文不但曾被學生報審核,且甚有可能在撰寫前已經過全報上下討論, 理應由學生報全體負文責,故以下仍多以諸君指稱《被害妄想》一文的作者。),攻擊憂港之士陳雲所撰《香港城邦論》,更以排外民粹即將出現爲由,揚言區分 出敵我陣營誓不兩立,乃至暗指部分人士爲納粹,二月號雖未出版,然而凶狠殺伐之氣卻躍然紙上。不得已,不才只好直斥:
諸君誤矣!
諸君之誤,説來主要有四點:
1.英中港三大角色設定乃有現實根據
2.對大陸人抱不切實際的幻想
3.未識香港已近滿載
4.對城邦論一書的主要論據、佐證視而不見,並誤讀作者意圖
中英之影響,及香港之對應
先談英中港三大角色。諸君認爲陳雲別有用心地設定英殖政府、中共、香港三個角色,好達到香港内地只能有互助關係、美化英殖時代以建立香港值得自豪的 身份、大陸害怕失去香港,所以自治有可能成功,等等。但究竟陳雲的設定本身是否有問題、脫離現實呢,諸君僅在末段以限於篇幅,我無法逐一反駁陳雲對香港 歷史的理解、對中國歷史的理解、對英殖的歌功頌德等等。此理由略去不提,誠爲可惜。以下謹由不才以淺薄知識,作簡單的評論。
港英政府即使非聖人,治港事事完美,但陳雲所言港英之恩德,仍有一定根據,除非諸君認定,港英所帶來之三權分立制度、半民主政制、各種自由、雙語義 務教育、國際認可的標準及法律等,實不如中共六十多年來奉行的制度,否則對港英之貢献實難以抹殺當年香港除英治中治以外,別無選擇,英治哪裏比不上中 治?何況英治之影響彰彰明甚,客觀存在,若去之,香港豈非無根、無歷史?退一萬步而言,當年若非有香港此英治之地,中大創校先賢又能往何處去?
至於中共之可惡,先不提反右、大躍進、文革、天安門等罪惡。單近年對維權人士之不斷打壓,殘害上訪人士,築防火牆禁人之言路,過苛之超生罰款,拆遷 徵地不理賠,國企與民爭利毀民生計,即可知此等政權之不以民爲念,殘酷暴虐之本質。至於香港,就連中聯辦強世功亦直言:『鄧小平治港藍圖的設計,偉大之處 在於他承繼了毛澤東治西藏背後那套滿清帝國的「理藩」經驗』 ,現在的西藏,連一個達賴喇嘛都容不下,藏民文化、環境、生計屢遭侵害,喇嘛自焚時有所聞,更不提鐵腕管治、公然禁止部份伊斯蘭習俗,導致恐怖襲擊頻仍的 新疆了。
中共有如此往績,香港既難推翻中共,只得退而自守,又有何問題?的確有,就是現在中共已登堂入室,港人不得不直面其暴政。但即使如此,香港與中共相 比,依然人小地更小,逐中共於外還有機會,推翻中共則無異精衛填海。何況陳雲的意思並非諸君所言,脫離中國的政治體制,變成一個與中國互不干涉的自治城 市。最低限度,陳雲依然希望保留一國兩制,而一國兩制,本來就是中共自定的政治體制一部分,對吧?中共倒台,自然就沒有一國兩制,連基本法這最後的法理依據 都沒有,如果香港不能先建立新的、更符合基本法框架與香港未來發展,而且由香港人親手維護的新體制,待新中國建立,香港就只剩下加入新中國,接受全盤控 制,與不加入新中國,淪爲其眼中之亂臣賊子這兩種選擇。而不管何者,諸君棄若敝屣、卻爲我輩所重的港式政治社會體制,還有現在雖不完美、卻依然比多數中共 城市和平安樂自由的生活,終將一筆勾消。而中共倒台後,所謂新中國究竟是甚麼,要何時才能建立,中間要見過多少混亂和殺戮,大家都不知道,但如以不才的歷 史常識推之,實不宜樂觀。所以不管有多困難,為了眼前的困局或未來的凶險,現在就起來團結衞港,或者如陳雲所言,行香港第一之策,實必然之理。
大陸人之惡習,乃確實存在
然後就要談大陸人了。不才自投身社會起,因工作關係,認識一些大陸人,主要在港資工廠工作,因此多少對大陸人有親身交往經驗,更別提不才之父母均係 東莞人,不才就是移民第二代。在不才看來,大陸人並不見得全都是壞人惡人,專以工廠工作的大陸人而言,他們也是有基本的判斷力及禮貌;但港陸兩地差異,對 雙方習慣之影響甚大,下且舉一例説明。
只要諸君曾回農村,都會發現,農村的衞生狀況,遠不如香港遠甚。尤其值得留意,是對待小孩便溺,都是採取就地解決的方法。由此可知,香港日益常見之 小童隨處便溺,實大陸人農村遺風,亦中共未有着力教化人民、改善農村設施所致。別説農村,連北京東莞等大城市、工業重鎮,只要在市中心以外,即一厠難尋, 小孩大小二便、老人感冒要吐痰,除了路面牆角,還可在何處解決?此等習慣,實有其必然、應然,但到了香港,就很難接受,恐怕大陸遊客如在范克廉樓外隨地吐 痰剝花生,事後又不收拾,諸君都未能輕易以恕道待之。
舉此一端,已可知大陸人怎樣被環境、尤其是中共影響了。更不必提中共治下六十多年,先搞廿多年政治運動,然後再有三十多年改革帶來的腐敗,大陸人民 在此等摧殘下,失去信仰,失去公德心,與香港人在六七暴動後,在不斷完善的港英政府治下,逐漸提升的公民意識,已有重大差別只要承認環境對人類心理有重 要影響,以上結論即不可避免。當然,要是中共在大陸真有八千萬黨員、兩三億黨員親屬,那究竟中共是否真可以像諸君的理想一樣,可以與人民分開,還真是一個 難題。
諸君對大陸人最大最不切實際的幻想,就是他們是受官僚體系壓迫的農民。沒來香港的難説,畢竟大陸也有很多好人,但會來香港的,要不就是官商勾結的既得利益者,再不然就是發現來港着數多多,可以生仔移民,可以轉移不法資 金,可以賺多過大陸幾倍的工資(不才父母正是這種想法,不過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可以領綜援,可以掃平價電子產品,可以買安全食物,因此千方百計、 走前門後門,都要找方法來港。爲甚麼?香港就是有這些賣點,所以能吸引的都是這類人。這些人或許可憐,或許各有苦衷,但肯定不是單純、受欺壓不會還手的善 良老實百姓,更對諸君看重之階級矛盾、伸張公義興趣不大,反而多爲實利而來。
即便是真正善良老實的、因親人團聚來港的新移民,都在大陸生活十年以上,早就適應大陸的環境,心裡滿是大陸的一套想法,要是剛來港時支援稍有不足, 便很容易無法適應香港的環境,從而心生怨懟。事實上,要是新移民過多,導致香港各種資源日益緊張,港人與大陸人、新舊港人之間爆發大規模衝突,那些最弱勢 的新移民不但是禍源之一,也將會是最大的受害者。
香港人看到的大陸人都是這類,而且數量巨大,言語舉止有異,兼有不衞生不禮貌等毛病,甚至部分豪客購入大量本地新樓盤,佔香港近半,直接推高樓價, 能不心生厭惡、畏懼?陳雲説大陸人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善良同胞,這點不才論據不同,但認識大體一致,卻與諸君之表述判若雲泥。
香港即將超載,難容大量移民
説到香港超載,就要知道香港的負載力應如何計算。一般的環境負載力(carrying capacity)是指一個特定有限資源的環境中的最大族群密度。而影響這個負載力的因素,包括整個環境内所有組成部分,所以非常難以計算,只能作大約的估計。
如果引申到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負載力可如何計算,説實在的,不才真不知道。但是,人要舒適安穩地生活,總要有些具體的條件,例如有瓦遮頭,生病要 看醫生,小孩要接受教育等等。香港城邦論撰寫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香港能制定對香港最佳的政策,包括最重要的人口政策在内。然而諸君在《被害妄想》一文中, 對此避而不談,二月號預告亦未見有此内容。因此,以下不才就嘗試論證香港不能長期大量接收大陸雙非嬰、新移民即香港最主要的移民來源。
外來嬰孩十有八九皆源自大陸孕婦,實有法理緣由在港出身之嬰孩,可獲居港權,更必須留意,香港並無審批權、連增減每天派單程證數量的權限都沒有! 故大陸人聞之紛至,因爲每天150人的名額其實非常多,每年最多可有近五萬五千人從大陸來港。這點在國際、甚至在中國境內,都極不正常。也許會有人舉加拿 大的移民法爲例,説明在當地出身即有居留權並非特例,但事實卻是,加拿大不但地廣人稀,而且他們移居鄰國美國的人,在多數時間裏,都比美國移居加拿大的人 多,可見加拿大居留權對美國、乃至其他先進國而言都不太有吸引力。近年移民大幅增長,而且主要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結果加拿大移民局於201111月索性 暫停接受永久居民父母及祖父母的移民申請 ,作爲節制移民增加的手段。而香港沒有此類控制手段,卻依然有在港出生即有居港權的資格,再加上香港對大陸人而言,依然有很大吸引力可以耍賴避超生罰 款,可以搞全家移民(雖然,要等數年至十數年不等),移民後工資多幾倍,可以寄錢買好東西回鄉(古往今來不少中國移民的心態,不論是百年前的金山阿伯,到 現在的大陸來港移民,都有類似的衣錦榮歸心態,此亦不才多年耳聞目睹之現象),可以譲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等等。這樣,會失控就不足爲奇了。
至於新移民方面,根據統計處數字,再將1997年至2010自然增長”(本地人口出身-死亡)淨遷移”(人口移入-移出)數量相加,可見兩者數量分別如下:
自然增長 341,700
淨遷移 294,000
以上數字顯示,香港十年來所增加的人口,幾乎每兩個就有一個是外來移民!某些人士擔心,外來人口會影響社會穩定,的確不無道理,所以當年港英面對大 陸各種移民湧入,要靠採取社會全面改革、還有逐步收緊移民資格,才轉危爲安。更別提在港出身的雙非嬰兒,幾年後就會變成新移民來港了。如此當然會加重香港 各種負擔,令部分增長緩慢的資源(土地、學位、床位甚至公共運輸等)更難合理分配。未知學生報諸君對此有何高見?
在不才而言,淨遷移人口所佔比例如此高,實非本地居民之福。十四年内,人口增長率近一成,其實在已發展地區而言,已經不低;根據聯合國估 計,20052010年人口增長率,有約1%,比世界平均的1.17%相去不遠,更比中國的0.48%高一倍。如此高的人口增長率,還有外來人口所佔比 例之高,對香港有何弊病?
醫療乃爭端焦點所在,故不才亦先以此舉例。2010年,香港出生之嬰兒,約八萬七千名,父母皆非香港居民佔三萬二千以上,近百分之三十七。2000 年雙非嬰兒才七百人,迄今已增四十五倍了!增幅之大,致本地孕婦幾無產子之處。這只是其中一點,他朝這些嬰孩要是大部分來港,勢必使醫療各部門瀕臨崩潰, 因大陸孕婦爲逃避超生罰款,未敢執行產前檢查者日增,遺傳病、懷孕時發生的疾病等恐亦大增。且假設未來數年外來嬰孩維持年增三萬,他們在港期間均將利用各 部服務,然現時公立醫院人手短缺之患未解,豈非百上加斤?
及至教育,則陸嬰陸孩亦已大大施壓於港。陸孩家庭不少居於深圳、北區,故求學亦多於北區,然北區學額難求,2012年小一學位僅2616個,然而學 生卻有三千人以上。此還僅僅眼前之患,因爲2006年雙非父母之嬰僅一萬六千,較諸2010年只有一半左右而矣!四年後,2010之陸嬰屆小學求學之年, 奈何北區學額不足,則不獨居住於深圳之學生旦夕跨境上學,居北區之學生亦非跨區上學不可,舟車勞頓之苦,豈能不危及育兒、教學?諸君想必多有住宿,但想想 看,諸君若無宿位,要是每天要花一個小時以上上學,是否覺得浪費時間、而且容易疲倦?跨區上學的小學生,年紀比你們還小,路途卻可能更遙遠,如此不但有損 身心健康,更浪費能源及交通費用,卻沒有任何好處。
及至房屋,陸孩在港出生,則不會一人獨留在香港矣父母乃至兄弟姊妹,皆可藉此逐步申請單程證來港,而不必港府批准。假設每名陸孩會帶兩名家人到港, 則以2010年之雙非父母嬰孩計算,最終將有十萬人到港。然港府每年建公屋單位僅萬餘,私人發展商推出單位亦不過萬餘,能全部安置陸孩家庭嗎?更別提私人 發展商爲了賺大陸客的人民幣,近年更喜歡建大單位,令多數中產、中下階層市民無法置業,大陸客購買後又少有放租,令房屋空置,浪費寶貴的建屋土地。其它找 不到容身之所的新移民、或低下階層市民,該何處容身?難道非要住在劏房、籠屋、甚至露宿不可?要是人口增長、尤其是移民增長速度繼續超過建屋速度,房屋問 題勢必加劇,而最後,政府爲了解決問題,會不會因而非大量填海、拆遷不可,釀成生態災難與政治、社會動盪?
也去學生報諸君及各位讀者,都會認爲上述主要是政府規劃出現問題。這的確是一部分原因,但與此同時,不才在此又要提出兩個問題希望諸君可以了解:
政府的規劃能力低下,除了單純的治港者無能,是否還包括某些制度上的缺失,例如無法審批最重要的移民大陸移民的資格,或無法自訂每年審批上限? 既然政府規劃能力低下,那是否更不應該譲過量移民來港,進一步令問題惡化?
在不才而言,諸君跳過以上人口政策及社會問題、卻試圖在將出版的二月號解釋所謂内地人的固有想像,甚至先入爲主,使香港自治運動污名化成排外運 動、納粹,實乃一大錯誤。此一錯誤,使諸君及學生報之讀者只能瞎子摸象,未能認識這個比城邦論本身更足以亂港即使城邦論居然像諸君所聲稱那樣,是一個不 理性的排外運動象徴而且只要大家無所作爲,就必會出現的香港人口超載問題,反而爲了無謂的口角之爭,放過造成人口超載問題的禍首中共和香港政府,這樣 不但可惜,而且危及他人對公民參與、政策研究的動力,最終可以得過且過的又會是誰?不得已受害的又會是誰?
對城邦論之誤讀
諸君最後一個錯誤,雖然直接導致一場筆戰罵戰,但在不才看來,恐怕只是以上三重誤解影響下,加上書評經驗不足所帶來的必然後果,就是對《香港城邦論》的誤讀。
在不才的常識而言,一本書的前言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爲作者往往在此提綱挈領,將整本書的主要論點簡單闡釋一次,正文部分只是進一步提供佐證、並演繹 箇中的邏輯、前因後果等等。顯然,諸君中負責執筆的蕭學弟,連前言都沒看仔細明白,所以才會寫出香港與中國便應只剩下利害關係了真正要建立的是一個「互助」的利害關係才對這樣的句子。非常奇怪,諸君竟然忘記了前言中,有這樣小小卻重要的一段:只有在香港維護好之後,中國才有長期可靠的參考,建成憲政民主,這一日香港人 可以期待,但只能等待而毋須急於爭取,因爲優秀的、憲政民主的中國,將無求於香港,香港的優惠地位也就完成了歷史任務了。這句已經點出了,將來優秀憲政 民主的中國,對香港依然不是最有利的,但香港仍然要充當中國長期可靠的參考,這是爲甚麼?就是因爲陳雲本來就認爲,香港不應跟中國只有利害關係!
在他眼中,香港跟中共逼於形勢,才要制訂一國兩制,香港才要採取香港本位的政策。他真正的本意,其實卻是希望香港在中國真正建立憲政民主前,可以先 拒共,做好本份,然後成爲新中國榜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才是陳雲心目中城邦論的真意,所以陳雲才會提出中華聯邦論,甚至在其中表明做 好香港自治,垂範中國,樹立中華政治的標準,才是真正的救中國之法。儘管篇幅較短,但不才以爲,陳雲始終心繫文化中國,或曰天下,否則根本不必註明 這種有點類似香港好、中國好的論調,只要煽動港人對大陸人的反感情緒即可料想購買香港城邦論的讀者,除蕭學弟以外,大都是對中共及大陸人禍港現象相 當反感的香港人(只要看看陳雲的FB,就知道所言非虛),豈會對救國論調有好感?諸君所云無以名狀的正義感,陳雲卻可以很清楚的闡釋,甚至寫成多本有關中文、中國鄉土文化的著作,並在其他著作中將中共及治下之中國大陸、與文化及道德的中華以天下作區間,恐怕比諸君眼中,如果要改變以上階級分化、貧富懸殊的問題,我們能夠不同時改變中國大陸嗎?所顯示,無產階級要團結一致搞世界革命的主張,更契合大陸的現實。
當然,諸君的書評還有更嚴重的問題,就是故意省略書中部分内容,然後藉此扭曲作者原意。指的就是陳雲的回答是,可能!為甚麼?「至於那些問題:香 港人能夠從中共取得自治權嗎?香港離開大陸可以生存嗎?香港有足夠治港人才嗎?這些問題,通通不需要問的。有了信念,就有答案,就有實踐的道路。」神說要 有光,便有了光。這一段。非常奇怪,城邦論一書已經提及不少香港建立城邦的各種理據、要旨,連怎樣以只想自保不想推翻中共爲理由,去譲中共減少城邦建設的戒心甚至支持落 實真正的一國兩制,與及利用critical minority去成大業的概念都説穿了,還説陳雲只是説有光便有光的、信念大於一切的狂信者。難道真要這本書像一本革命或者小冊子般,硬銷香港自治運 動將會帶領香港爭取自治,驅除中共,恢復香港?又或者像候選人政綱一般,將解決問題的辦法詳細羅列,才算有實際的方法提供過,不是只有信念?
而假設諸君的目的並不是要公正地評價一本書,還是要對書中的某些論點進行反駁,甚至打倒整本書的論述,那當然要將書中的論點簡單闡述,並且反駁書中 的論據證據等,那才是正常的方法。然而諸君卻並無採取這種手法,反而只挑一些論點去貶低其價值(而不是反駁)然後自説自話。不才難以相信,這真是諸君在大 學一年級所學的書評方法?抑或諸君其實在故意將《香港城邦論》説得不外如是,以使其它未曾看過這書的人,也覺得這本書言過其實、不堪一讀?至於諸君背後的 動機,不才不希望猜測,只盼背後並非有號召同道,以消滅異己的意味。
黨同伐異,終必一事無成
在不才而言,説到消滅異己、黨同伐異,這正是不才最擔心的地方,亦是驅使不才寫作這篇長文的原因之一。左翼也好,自治派港獨派也好,本來都是香港的 在野勢力,各自沒有強大的實力,此所以近年與執意不改革的中共、港府、財閥三爲一體的交鋒結果,屢有失利。天星碼頭、喜帖街、菜園村都保不住,網絡廿三 條、替補機制箭在弦上,高鐵浪費巨資,普選更是遙遙無期。但即使如此,不才當時依然以爲,這些失利只是一時的,只要這些進步分子繼續向教育市民,令更多市 民能參與政治及社會運動,最終必定可以實踐大家的主張,譲香港得到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的顯著進步。這都是因爲進步分子無分左中右,都關心香港的福 祉,寄望香港在未來會日益進步。
不久之前,隨着族群政治日漸熾熱,蝗蟲論甚囂塵上,《香港城邦論》面世,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對應此一趨勢,按陳雲一直在FB的說法,就是導正民粹, 將不理性的族群主義,導向至理性而務實、追求高度自治及重新劃分合理界限的本土運動。不幸陳雲以香港本位寫作,卻令香港的獨派、自治派(不才則認爲可統稱 爲本土至上派),和心繫中國及世界階級鬥爭的左翼,發生一場爭論,而且爭論過程中雙方都互相扣帽子,本土至上派攻擊新移民是蝗蟲,攻擊左翼是左膠,得把口 一事無成;左翼則攻擊本土至上派是納粹法西斯,將當中的旗手之一陳雲,指斥爲煽動家,等等。
不才比較天真,只想問一句:這種爭論,對香港有何好處?本土至上派跟左翼,當中除了香港優先與放眼世界的分別,對建制派所作所爲的批評側重於法理與 左翼理論的分別外,究竟有何敵我矛盾,非要拼個你死我活呢?講理論,不才只是個門外漢,但從之前數年的實例,我看不出雙方在實際贊成或反對的時候,有甚麼 分別。最少印象中,不論是反明光社道德塔利班、保衞天星、反高鐵保菜園,甚至保存舊政府山,兩電加價等,都組成了某種鬆散的聯盟,一同對抗不義之舉。雙方 的不同論述不但沒有衝突,還可以互相補充,大大加強對其它香港人的號召力看到進步分子,不分左中右,只要是不公平、不合理,侵害港人權益,他們都會各師 各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證明這些事情不可接受。不才從中亦獲益良多,開始思考更多自己立足於此,究竟能如何理解及參與改變香港的運動。但是,不才深恐,這次 因族群政治引起的罵戰,會將本來合起來還多少有用的力量分散,變成大家都毫無用處,無法再合作對抗中共、港府、財閥的三位一體。今日幾個民主黨派搞得互相 敵對,內鬨的醜惡境地,甚至民主黨不得已決定投共,終於一事無成;不才實在不希望,本土左翼之爭,最後會落入如此田地!
那既然在族群政治這一方面,兩派的確存在分歧,那應該如何是好呢?不才以爲,只要雙方不互扣帽子,不互相指責,如此分歧,理應不影響以後其他方面合 作的可能。甚至,在族群政治這一塊,本土至上派及左翼依然可以找到契合點:中共及港府縱容大陸孕婦產子以便移民的做法,還有每日一百五十名不需港府審核的 單程證名額,數量實在太多,長此下去會嚴重影響大陸移民日後的立場,還有各種實質的支援!因爲新移民十居其九,剛來港時都難免要在低下階層討生活,當新移 民日多,就會使低下階層的工作崗位僧多粥少,使其工資長期在最低工資水平附近徘徊,甚至令失業率重新上升,這種恐懼實在有合理基礎,總不能因此令它變成仇 視大陸人、新移民的排陸運動,應如何化解?何況新移民因爲語言、生活習慣等因素,剛來港時往往需要額外的支援服務,但是這些錢從何來呢?如果因大陸孕婦來 港產子,導致之後新移民每日來港的數量長期居高不下,對有關服務會否產生壓力?面對此種趨勢,即使左翼都會贊成,現時的大陸人移民政策有檢討必要,港府實 有必要取回移民審批權,並收緊雙非孕婦子女的來港配額。從以上例子可見,只要不僅以意識形態出發,而以實際情況作出判斷,本土至上派及左翼總是可以找到合 作的方法,就像以前一樣。
移民第一代、中大、香港,都對不才有恩
不才雖不認識諸君,但相信諸君能考上中文大學,應並不愚昧,要明白不才的意思不難。如諸君並非中大學生,則不才本亦可以嘲笑的態度對待,此等反應, 想必各位在FB之上,早已熟悉;而假使諸君的主題並非族群政治,並非香港城邦論,則不才亦不必連番留言以正視聽,甚至寫這篇半萬言書,浪費寶貴光陰,希望 諸君能稍加糾正觀點及文風。然而今次乃移民第一代、中大、香港之交集,故希望以區區之力,可以對事情有所助益。
如上提及,不才父母均係東莞人。三十多年前,香港經濟起飛,而大陸卻歷經文革,百廢待舉,於是父母不得已,爲求生活安穩,只好偷渡南下。當時偷渡來 港乃廣東一帶之風尚,故不但不才之父母、乃至其他幾位親戚,都經一波三折,終於成爲香港人。父母來港後,才結婚生子,努力工作,至能自置斗室,並與親戚經 營一迷你工廠,養活自己及員工數個家庭。要是他們當年沒有來港,不才是否尚在世上、或者命運會否徹底改寫,則難考矣。
不才不但有移民第一代的父母,更有移民第一代的另一半。不才之女友乃福建人,十多年前因家庭團聚之故,乃隨母親來港。能與溫文、體貼的她相遇相愛,實不才今生最大的福氣。
至於中大,不才於中大歷史系學習三年,雖然成績不好,唔過三,但是能在中大漂亮、有山有水的環境學習,加上中大風氣開放傳統並蓄,歷史系教學既深且 廣,重考證亦重邏輯,使不才獲益良多。不才離校數年,仍然懷緬自逸夫散步至本部的寧靜自由感覺,還有從小橋流水到崇基荷花池的美景,更難忘每個學期將完, 忙於讀資料寫論文的艱辛卻快樂,使我獲益良多的好時光。
父母生我育我,女朋友情深義重,中大授業解惑,固然需要感恩。而不才深知,如非香港,則以上種種恐怕未必出現。如非香港在戰後因是英國殖民地,得以 免於内戰、享有當時華人社會難得的自由,中大先賢恐怕無法創校;如非香港在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比大陸安定繁榮得多,不才之父母恐怕不會爲追求美好生活來 港;如非九十年代香港經濟發達,女朋友的繼父就難以衣錦還鄉,繼而與她的母親結婚,把她們一家帶來香港。可以説,沒有香港,不才就沒有今日。
正因爲移民第一代、中大、還有香港,都有恩於不才,諸君之鴻文,不才無法視而不見。諸君《被害妄想》一文,非以實據服人,反而斷章取義、曲解作者意 思,甚至無理貶損,求使未讀城邦論者望而卻步,二月號預告更標籤部分人士爲排外、納粹等。而諸君對香港、大陸等的理解,不但不才,還有其他人都不能苟同。 不才以爲,諸君之文只會帶來反効果,爲族群政治爭論火上加油。爭論愈演愈烈,結果將令中大承受不必要之中共大學罵名,而這還只是小事;新移民立場日後 將更惡劣,還有香港進步分子分裂,互相攻擊,令改革香港的努力付諸東流,如此則非香港人所能承受。不才作爲學兄,實不能接受諸君如此損害對不才有恩之移 民、中大,還有香港,才會撰文指出諸君之誤,並盼本土左翼兩派能停止罵戰。
筆走至此,不才寫得累,諸君及其它讀者想必也看得累。新春臨近,不才謹祝諸君身體健康,學業進步,改轅易轍。
逸夫歷史系2007年校友
陳志浩謹啓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港人之墮落兮白鴿眼,不思進取兮折 0 自取

港人之墮落兮白鴿眼,不思進取兮折 0 自取

港人之醜陋兮可見一斑,食不到的葡萄兮酸溜溜;個人不揀港花不揀兮揀書記?祝福英先生你有福了!黑社會主義有福了!共產主義戰無不勝了!


會見習近平    范太提貪腐:特首是缸中錦鯉  2012年03月09日  蘋果日報

【本報訊】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昨趁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港區人大代表時,發表對曾蔭權貪腐醜聞的意見。她形容,曾蔭權是金魚缸裏的錦鯉,必須放棄私隱來 換取社會公義。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范太尚有政治野心,藉踩曾蔭權來提升民望,隨時準備在特首選舉一旦流選時乘虛而入,「替補」唐英年。記者:白琳

習近平昨午在北京會見港區人大代表。曾經表態支持唐英年的范徐麗泰發言時,提及特首曾蔭權的貪腐醜聞:「內地網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些事情司空見慣、不值一提,香港社會大驚小怪;有的卻很欣賞香港人對官員的廉潔標準有如此高的要求。」
「我使乜告御狀啫」

范太發言的時候,習近平一直木無表情地注視她。范太又形容,香港高官及公眾人物像金魚缸裏的錦鯉,一舉一動受大眾注目,「失去私隱之餘還要步步為營」, 「受到被透明的壓力,來換取社會的公平正義,我認為是值得的」。她又說,香港社會面對今次事件或有矯枉過正之嫌,但現時兩地交往頻繁,內地人對廉潔公義的 社會有所期望,正正能夠加快推進民主及輿論監督,若香港放棄與西方接軌的價值觀,思維方式與內地看齊,對國家將變得毫無戰略重要性。
會面結束後,范太向記者堅稱並非向習近平告曾蔭權御狀:「絕對唔會啦,我使乜告御狀啫?」她指今次事件對曾蔭權來說或比較難受,但此事關乎香港政府的誠信,希望對社會有正面效果。
被指吼住流選補上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范太藉曾蔭權養錦鯉的嗜好來開玩笑,「你同國家領導人講嘢,攞曾蔭權個興趣嚟笑,諷刺到呢個程度,明顯係刻意,仲有政治野 心」。由於范太以往挺唐,李卓人認為她轉軚挺梁的可能甚微,她或藉明踩曾蔭權來提升民望,「佢家打落水狗,可能放棄咗唐英年。係咪吼住流選即刻『替 補』?」
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表示不想評論曾蔭權的貪腐醜聞,但強調高官應以身作則。她認為,本港公務員一向廉潔奉公,市民珍惜並捍衞此核心價值,「我本人唔相信公務員團隊係貪腐嘅,唔會接受唔應該接受嘅款待,呢種核心價值好值得保留」。
-------------------------------

絲絲世語:黑社會主義漫香江    2012年03月09日

梁振英回應太太團結伴去澳門借庫一事,說他不清楚太太如何與他人相約到澳門。太太去到凌晨才回來,而他說不清楚,你相信嗎?
回應競選辦人員出席江湖飯局,梁說事前不知道有江湖人士出現,只是接受鄉事背景人士的聚會。但梁營要員羅范椒芬已承認這是由挺梁選委劉夢熊牽線的飯局,他們事前會不知道有甚麼人參與?正常飯局會有這種情形嗎?
梁營競選辦主任張震遠說,出席飯局的選委,都是提名唐英年的。這是不打自招。找提唐的選委吃飯並由江湖人士壓陣才有作用。與挺梁的吃飯有何意義?
梁說他從來沒有通過太太與曾德成說任何事。廢話。他不需要通過太太去說甚麼,太太自然會說。
謊言,裙帶,加上「黑社會也有愛國的」,這些「黑社會主義」的特色,莫非也隨貪腐一樣,漫入香港?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
------------------------------

煲呔陷「中央領導人」於不義   2012年03月09日

繼順風遊艇、廉租豪宅後,又是「特供」葵花雞、賭城貴賓房……「貪曾」之貪越揭越驚人:你聽說過六千呎巨型酒店房嗎?總統套房通常才兩三千呎噢!港人「長 見識」之餘,聽到的又只是「我已很白」的狡辯、忍「辱」負重的哽咽,怒火轟然燃遍全城,數千臭鞋痛抽「欠抽」之人,勇創「打小人」健力士紀錄。
和去年「兩會」時一樣,曾蔭權又一次帶「傷」北上。去年是皮肉外傷,疑似胸襲,不知扶貧抗議青年還是護主忠心保鑣「經手」。覲見的第一個「領導人」是商務 部長陳德銘。陳部長一見心痛,百般呵護。特首像蒙羞孤雛見了娘,挺胸控訴「暴行」,是「對政治的侮辱、對政權的挑戰」。相關領導姓名鋪滿報紙電視,毋須保 密。
今年是奪命內傷,百孔千瘡,罹患的又是神州百官能幹不能說的「貪」症。因而未見高幹相挺報道。抵京兩日後,每遇記者避之不及的他突然一反常態,駐足面對港記侃侃而談。主題是:「多位領導人」支持做到最後一秒鐘。
首先他要大家理解,哪一位領導講了哪些話,姓名和內容都是不方便透露的。接下來,回答「是否辭職」追問,「有線」熒屏為證,談及「領導人」對他的支持,滿 臉感動地兩次用了「更」字──更支持。綜合當前事態和記者問題,這一「因果遞進」句式用字,強力傳達的信息是:因為特首的涉貪疑雲,中央領導人比以往 「更」加支持他!為自己過關,並為隨時再爆的「隱症」買定保險,這一番說話機關算盡,陰險地把紅朝眾貴拉下水,陷之於不義。
首先,身份、言論保密,方便斷章取義取捨。相信北京確不想他提前「榮休」令中港主僕齊蒙羞。但是因個人行為激起維港怒潮,破壞了胡哥最緊張的和諧大業,勿 論性質是真貪抑或失檢點,言談中不可能不包含警誡、訓斥和批評成份。煲呔選擇性傳「旨」,獨獨宣示支持的部份,還特登加上兩個「更」字。聽在港人耳中,明 明劣迹斑斑,明明全城眾怒,中央卻視民意如垃圾,不僅無原則全盤肯定,更連一句輕責都沒有,能不火滾?勢必令港人遷怒中南海,離心離德更遠萬重山。
其次,故作神秘的「不可透露」,直令港人疑竇叢生。蓋因「領導人」實屬一模糊概念,政協副主席阿董也有份躋身,計計數少說二三十號。而言論引用須中宣部及 本人審批?不會是掌控龍廷的「九大金剛」吧?於是自然聯想起政治局常委「任貪不查」的「黨紀」,豈能忍得住不連罵三聲娘:怪不得,大鬼錫小鬼!大貪護小 貪……害得千里之外領導們噴嚏連連。
各位大老闆,你們都被一個香江「打工仔」耍了,套一句江總式粵語:知唔知啊?

凝緣
傳媒人
-----------------------------

越來越黑金的特首選舉   2012年03月09日

特首選舉越來越白熱化之際,由雙方候選人傳出的醜聞就越來越勁,唐英年再被爆有私生子。但梁振英那方傳出的醜聞就更令人擔憂,先有周刊拍到主要樁腳劉夢熊 帶同江湖人物見選委,後來劉夢熊更宣稱問江湖人物拿唐英年黑材料。後又有不少選委的太太,陪同梁振英妻子去澳門觀音借庫。
在網上有改圖,用電影《黑金》來諷刺梁振英和劉夢熊,大概都反映出這些醜聞最令人擔憂的地方。
香港過往都有傳聞黑社會介入選舉,最離譜的一次,就是有人請殺手在二○○八年立法會選舉期間,意圖刺殺李柱銘和黎智英。但總體而言,黑道在香港選舉未有像台灣般嚴重介入。
但這次很不同,先有何俊仁在天后寓所所在大廈被人淋紅油,後有劉夢熊與江湖人物會面,可見黑道介入已經不是偶然事件,筆者想問,是否有人以為用黑道手段來 進行選戰,可以確保他支持的候選人能夠取勝。而警方對有人在特首候選人寓所附近淋紅油,或有候選人樁腳找江湖人物會面的事件,有沒有任何調查或回應?如果 黑道這次可以如此介入選舉,而黑道支持的候選人又當選特首,請問日後警方如何執法?相信連執法人員,都會對此有憂慮。
而特首候選人妻子,與選委們妻子一起去澳門借庫,這件事更顯出小圈子選舉可以有幾腐敗。不但特首會接受富豪款待,選委們妻子都會,請問這是否有人在挑戰選 舉舞弊法律的底線?請問有關候選人打算向公眾怎解釋?當有人用這種方法向選委拉票時,不論誰當特首,像曾蔭權這種極度貪婪的事件一樣會發生。
由此可見,香港選舉已經走向全面黑金化,如果這選舉制度不改,比曾蔭權更離譜的特首當選只是遲早問題。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
----------------------------
李家:他們指一切全因工商界長期反對普選,才會「引狼入室,自食其果」
如有普選的一日,提名「李澤偕」也是好事他多年前以讚成普選
九七回歸後之長期抗議示威,原出於訴求『雙普選』,雙普選如落實後相信香港絕不會有大型遊行,幾乎每次發動遊行都涉及普選問題但一次又一次被延後,去年政 改更加多了五席超級議席,換取條件是十五席才可換一席,民主派小黨派無緣於一席半席;但建制派有二百多席五席可佔三-四席。這些不均勻政策促成更多不滿, 示威遊行在所難免。

如因為工商界而弄成至今天局面,完全是商界自己做成,「長期反對普選,依家引狼入室,自食其果」。普選乃是全港人的期望,工商界一面獨大遙控普選致終令普 選無期,所遺害的是港人無憂止的遊行示威,在國家感受是一團糟亂象,因工商界之操控,使國家實感無限惆悵,而港人無所適從。

普選乃是國家之承諾,如能落實路線圖的時間問題一人一票雙普選,取銷功能組別;港人又怎會發動大型示威遊行?



李家:政局令香港投資不如海外  2012年03月09日  蘋果日報

【本報訊】早前開腔「暗撐」唐英年的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昨日再發功挺唐,指稱香港投資環境大不如前,他已開始加強在海外投資。
有政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相信,李澤鉅的言論,似乎在暗示若果梁振英當選,政治環境轉變會影響他們利益,李家會考慮減少在港投資、甚至是撤資,但他們指一切全因工商界長期反對普選,才會「引狼入室,自食其果」,就算李家真的撤資,也不會對香港經濟有重大影響。
李澤鉅昨日在長江基建業績記者會上,被問到有關特首選舉問題時,再次出手挺唐英年,重申要認識一個人,需要一段長時間,部份選委認識候選人數十年,知道他 們的為人及做人的手法,但選舉卻並非如此,不少選民往往只靠選前數月與候選人見過一面,就決定要選哪一人。他認為這並非好事,更以「不幸」來形容這種情 況。
李澤鉅又認為,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與政治現實能否取得平衡,將會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他指海外國家近年變化較大,很多變得有利營商,長建近年亦集中物色海外收購項目。
政界:暗示若梁上台將撤資

李澤鉅直指,在香港目前政治環境下,投資回報大不如前,不及海外投資,「喺海外攞到嘅回報,喺香港目前嘅政治環境下好難攞到……海外投資全部有 10%以上回報」。
有政界人士指出,李澤鉅在這個敏感時間,發表或會加強海外投資的言論,令人猜測是否想暗示若果梁振英當選特首、推出不利商界的政策,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李家就會考慮將資金調到海外投資,「即係話要撤資」。
工黨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更直言,李澤鉅想藉此阻止梁振英當選,可是弄至今天局面,完全是商界自己做成,「長期反對普選,家引狼入室,自食其果」。他又稱就算李家真的撤資,也不會對香港有重大影響,「最好佢撤資賣港燈畀政府,唔使年年加電費」。
另外,李澤鉅昨日又為「我會做好呢份工」的特首曾蔭權辯護,指對方盡忠職守、做事正直及大公無私,又說曾經在公開場合與曾蔭權碰面及握手,發現對方手掌十分冰冷,原來當時曾蔭權發高燒仍堅持出席活動,他認為十分難得,如果換轉是他發高燒,便一定不上班。他慨嘆特首不易為。
----------------------------

不能雪/說的秘密    2012年03月09日

○七年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上映,當時香港流行一個「爛 Gag(冷笑話)」:甚麼東西不能放在雪櫃(冰箱)冷藏?答案是秘密,因為是「不能雪/說的秘密」。
現在,我們果然找到了一個○七年時候不能說的秘密:特首辦日前回應傳媒查詢承認,原來在○七年平安夜,特首曾蔭權及其家人入住了澳門賭場的豪華套房。而根 據賭場的既定政策,入住客人需要至少豪賭數百萬的金額,或者獲得賭廳廳主的特別款待。不管屬於何種情況,特首入住此類賭場豪華套房都是不可接受的行為。
這個當年不能說的秘密,時隔五年之後在特首選舉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消息人士」才將其解凍,真相未免來得太遲。曾蔭權的沉淪原本是可以挽回的:如果他○ 七年入住賭場套房早一日被揭發的話,那麼公眾就能早一日關注政府首腦的利益申報問題,而對相關制度的檢討亦能早一日展開,而曾蔭權就算未被彈劾下台,但至 少應該會引以為鑑、規行矩步,那麼接下來幾年中的接受富豪款待事件就不會發生。可惜,所謂的消息人士似乎患有暫歇性失憶,直到特首選舉的關鍵時刻才恢復了 關於特首醜聞的記憶。
筆者不像一些道貌岸然的君子那樣,認為揭發他人的醜聞是卑劣的競選手段。不管是感情缺失,還是不小心在家裏挖了一個兩千平方尺的大洞,不管是又做參賽者又 做評審,還是海陸空一網貪盡,只要有真憑實據,任何醜聞都應該隨時接受公眾的檢驗。然而,在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之下,民主派被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因此未 能發揮有效的監督制衡作用;而建制派則在根本政治利益上忠心地為政府護航,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相互包庇,維持一個虛偽的太平盛世,雖然暗地裏他們在靜悄悄地 收集彼此的黑幕資料,準備在政府換屆的時候大幹一場。因此,不少醜聞都被冷藏儲存,直到政府換屆才得以重見天日。有人看到現在建制派分裂內訌而大呼過癮, 但實際上一待選戰塵埃落定,建制派必定又會捲土重來,恢復表面的和諧統一。
我們不應該滿足於五年一度的醜聞盛宴。揭發醜聞不能僅僅成為政客謀奪政治利益的臨時工具,更應該成為民主社會隨時待命的警報器。沒有不能說的秘密,只有不能雪的秘密。

利奧
自由撰稿人
----------------------------

私生門   2012年03月09日

回應私生子傳聞,唐英年雖然無力招架,但好歹挺起胸膛,保護「第三者」,斬釘截鐵說,不想任何人傷害「他們」。這樣回答,傳媒理所當然唔收貨,新聞發酵得 幾日,隨時又要勞煩唐太出馬,眼濕濕為老公擋箭。這樣下去,唐太如假包換是希拉莉,唐生就算沒有銀髮,都似足港產克林頓。克林頓上到位,全靠第一夫人死 撐。唐英年假如回尾槍使得,最終贏梁振英半個馬鼻,榮耀肯定歸於唐太。這位未來 1A,坐正之後,還是要一把鼻涕兩公升眼淚替特首老公背鑊,諗起就慘。
唐生回應私生子傳聞,坊間很多人替他肉緊,曾特首也是其一,自忖口齒超凡的他,大概會這樣回應:「為官四十多年,絕對冇徇私,別說私生子,連私人飛機私人 遊艇都冇,頂籠應朋友邀請去坐下,但朋友點可能搵我去包生仔?」挺唐的任總也開腔:「唔好以為地產搵錢,就係地產霸權;亦唔好以為闊少都係到處留情,你估 唔驚第日爭產?」唔跟蠢人做朋友的星爺忍不住接嘴:「家下爭做特首,唔係爭床,私生又唔係雙非,又冇超生,唔使拉去絕育係嘛。」

      (陳也)

============================
蘋論:不要成為小圈子選舉幫兇    2012年03月15日
香港政治快要倒退到像北韓、蘇聯那樣的水平了!
可不是說笑的。在北韓或前蘇聯,大家必須從領導人的隻言片語、衣着以至電視節目編排來觀察政治風向,了解最新情況。例如八十年代初布里茲列夫等多位蘇共領 導人短期內相繼逝世,蘇聯民眾是在電視台停播原定節目,改播嚴肅音樂而知道大變將臨的。北韓人民則要從電視新聞報道員如何稱呼金正恩來了解他是不是欽定的 繼承人,是否坐得穩江山。
昨天,中國總理溫家寶先生在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中就香港特首選舉說了一點話。他說:「我相信只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並且嚴格按照法律程式辦事, 香港一定能夠選出一個為多數港人所擁護的特首。」話音剛落,不同派別人士立時逐字逐句的解讀再解讀。梁振英先生在民意調查中有優勢,他的支持者便反覆強調 溫總是在挺梁,是在向選委及市民說明他屬意梁振英成為下任特首。支持唐英年先生的人則另有說法,他們認為溫總沒有點名,說的只是一般門面話,所以不能解讀 為他支持某人或不支持某人。究竟溫總是在暗中挺梁還是有其他目的只有他自己及中共最高層最清楚,但大鑼大鼓搞一場特首選舉,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時間, 還要有大量黑材料四散,最終卻依然要從領導人的隻言片語看風向,看端倪。這不是跟前蘇聯、北韓那樣的專制政權同樣荒謬、同樣不堪嗎?
撇開挺誰不挺誰的問題,現在角逐的三位候選人都不可能符合溫家寶先生提出的條件,都完全談不上能得到大多數市民擁護。
代表泛民主派出選的何俊仁先生不用多說,從宣佈參選開始他已表明不以當選為目標,也自知沒可能當選;再加上泛民主派從沒有實際的政府運作經驗,他的民望自然長期偏低,根本不可能成為一位受多數人支持的候選人。
曾長期是頂頭大熱門的唐英年先生是另一個故事。自從他在去年底辭去政務司司長職位參選後,他的民望一直落後。到上月被揭發僭建及其他醜聞後,民望更像吃了 瀉藥般大幅滑落,有的時候甚至比何俊仁先生還要低。即使近一個星期針對他的風波與醜聞稍為平息,唐先生的民望仍然沒有甚麼起色,頂多只有兩、三成,完全談 不上得到多數支持。
梁振英先生的民意支持度看來比較接近,至少高企在四成以上。這也是為甚麼梁營支持者對溫總的話如此雀躍。問題是梁先生的高民望是假的,是充滿水份的。
首先,特首選戰是扭曲的遊戲,很多民望高、有能力的政治人物根本沒有機會參與,根本不在候選之列,泛民主派候選人又毫無勝望,最終形成「豬狼對決」的格 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對手如此弱的情況下,梁先生民望不領先才怪。可以說,梁先生只是市民在沒有其他選擇下的選擇,根本談不上受市民擁護。更重要的是, 從「西九門」及「黑金選舉」風波中可以看到,梁振英先生的誠信有重大疑問,並且往往傾向把責任推在他人身上,甚至身邊的支持者也成為代罪羔羊。這樣一位沒 有誠信及承擔的候選人怎麼可能得到多數市民的擁護呢?
是的,市民的確沒有權決定誰人成為下任特首,但市民至少可以表明「豬狼」都不是理想人選。下一回再有民調機構問支持誰人當特首時,市民大可選擇投「白 票」,選擇不支持任何一位候選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為這場荒謬的小圈子選舉塗脂抹粉,才能避免增加畸形選舉的認受性及公信力!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
探針:喋血雙英之假戲真做    2012年03月15日
香港雙英尚未上擂台亮兵刃,已然鬥紅了眼,滿地雞毛鴨血,真教是:量小稱君子,有毒才丈夫!然而這次「香港特色」的特首選舉,無論最後流選與否,都將對中港未來十年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十年是中共第五代的十年,須知連人家越共都早就黨內直選了,習近平豈能迴避政改?問題在於怎麼改和改到哪一步。從烏坎村民直選便可知,至少汪洋不排斥 在某一層面實驗民主,他在兩會上堅稱烏坎選舉「沒有任何創新」,只不過執行既定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而已。誰不曉得這類國家法律從來都徒具其名,汪洋此 說倒真有點創新,即未來某人某地試行政改都可託辭於現有法律,這個口子一開,便有許多文章可做。
香港雙普選本係《基本法》所定,之所以遷延至今仍淪為小圈子遊戲,只在於專制主義對民主的恐懼,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的權力焦慮症。共產黨並非絕對排拒選 舉,但它只能接受可控制和可預知結果的選舉,這次香港雙英對決基本符合上述模式,特首篤定由建制派擔任,可選項只在豬狼之間。殊不知就這丁點迴旋餘地,居 然演成步步驚心的全武行。中央再念維穩訣,要豬狼「講大局,講政治」已無濟於事,兩邊鬥得雙目充血,儼然不共戴天之仇人。這對中共未來「小步舞曲」之政改 殊非佳音,假使試行黨內民主也鬥得七葷八素,如何是了?香港此番除了民建聯、工聯會仍唯黨意志馬首是瞻,商界袞袞愛國諸公和一眾特區政府精英均「君命有所 不受」。這又將警示中共,就算試行黨內有限民主,也不能推廣到社會上,否則國將不國!
其實那只是中共揮之不去的心魔,試看台灣民主舉步時不也是充斥惡鬥?民進黨掀翻「萬年國代」的宴席,遂使對岸的江澤民有「老人們在湯汁裏打滾」的憤慨。其 後台灣選戰連場,更從肢體語言上升到「讓子彈飛」……台灣沉淪了嗎?須知過去台灣人也會在公車上吃東西丟垃圾,而今時卻會提醒大陸旅客注意公德。台灣自九 六年總統直選至今,黑金逐步消隱,政治持續清明。最要緊的一旦步入上民主憲政,已無回頭路可走。
從這個意義上說,雙英喋血也沒有甚麼不好。今日豬狼撕咬混戰,以致「吾不欲觀之矣」,然而連假戲都不真做,明天香港還有甚麼真普選?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
————————
絲絲世語:劉政協駕馭大局    2012年03月15日
儘管梁振英一再表示與劉夢熊撇清關係,但劉大概知道梁不是真意,又或者已押重注在梁身上,做了過河卒子,惟有拚命向前。他警告選委投票時要「尊重中 央的傾向性」(傾向性就是要投梁),警告搞白票流選的人,不要「低估中央駕馭大局的能力」,又說一旦流選,會要求中央在五月六日「一人一票選特首」。
劉讓香港人知道,原來一國兩制是假的,高度自治是假的,即使是小圈子選舉也是假的,一切都由中央駕馭,而劉夢熊就代表中央去駕馭大局,只准選委投票給梁,不准投白票搞流選。
他也讓香港人知道,原來我們幾十萬人上街爭普選是沒用的,人大釋法說二○一七年普選特首也是廢的,只要劉政協向中央提出普選就有普選啦。
劉政協莫非是位居胡錦濤習近平之上的太上皇?
李怡
逢周一至五刊出
———————-
劉夢熊出位與選戰失控   2012年03月15日
小圈子選舉越演越烈,簡直荒腔走板,演員太投入,把劇本都忘記了,原本照本宣科,「玩玩吓」亮出真刀槍來,就像《紅樓夢》裏鳳姐說的:「一個個烏眼 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大牌演員之外,就連那幾個B角C角都按捺不住衝上台去,胡攪蠻纏,插科打諢,更搞得場面失控不可收拾。這中間,最出 位的一個就是劉夢熊。
忘記香港人的底線
之前頻頻向唐營叫板、到政協去提議發回鄉證給泛民首領,這些動作令人側目也都罷了,最後連黑社會都請到前台,完全忘記了香港人最後的底線在哪裏。
表演慾太強是劉的死穴,求勝心切令他誤判形勢,鋌而走險又思慮不周更是失策,到最後給逼到牆角了,只好豁出去,竟自動與黑社會綑綁在一起,搞到建制派甚至梁營都要割席,如此他的路子就不好走了。
不錯,共產黨是說過「黑社會裏也有好人」,但共產黨有些事是可說不可做,有些事是可做不可說,劉夢熊把不可說的話說出來,叫共產黨如何面對香港人?如何面對全世界?
共產黨是徹底的實用主義者,「好人」「壞人」的定義是共產黨下的,問題是此時之好人,彼時就成了壞人,此地為好人,他地則為壞人。林彪曾是毛澤東的親密戰 友,接班人之位寫進憲法,「折戟沉沙」一役卻死無葬身之地,究竟林彪是好人還是壞人,至今仍講不清楚。一般人若不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去判斷,以為共產黨 說誰是好人就真的是好人,恐怕會誤導自己──其實共產黨只是利用黑社會來達到他們的某些目的而已。
黑社會自四九年後就給共產黨掃蕩清光,因為當其時黑社會的存在是對共產黨統治的極大妨礙。改革開放後,社會底層鬆動,黑社會死灰復燃,地方官為中飽私囊, 擴張勢力,少不免要借助黑社會的力量,此所以有重慶原公安局長文強與黑社會勾結「搵食」的事,當其時,黑社會在文強心目中自然是好人。薄熙來掌重慶後,為 打擊政敵,又大力搞「唱紅打黑」,此時的黑社會自然是壞人了。說穿了,文強團結黑社會和薄熙來鎮壓黑社會,都只是共產黨對黑社會的利用,只是各自利用的角 度不同而已。
挺黑道姿態收不回
劉夢熊「大義凜然」挺黑社會,他忘記即使是建制派中人,只要良知一息尚存,他們也是有底線的。工商界怕黑社會,底層左派也怕黑社會,香港如果搞到特 區首長與黑社會共治,損失的會是甚麼呢?還不是生意環境和生活質素!劉夢熊忘了,誰當政都無所謂,但最低限度,不能搞到香港暗無天日,不能搞到黑道橫行, 法治蕩然,生意難做,平民遭殃,這是底線,他越過底線了!
飯局之謎有待解開,但即使解不開,劉夢熊挺黑道,這個姿態他也收不回去了,他在這場小圈子大龍鳳裏那個不成氣的角色,也演不下去了。
顧鴻飛
自由撰稿人
—————-
認清黑金與赤化    2012年03月15日
港大學生會日前慷港大學生之慨,豪擲三十萬元,在八份報章刊登「反黑金」聲明,指摘梁振英陣營涉嫌玩「黑金政治」、「特務政治」,還聲稱「港大學生會將堅決捍衞這條底線」,但筆者以為,港大學生會早就在底線之下,淪為新一代的左仔喉舌。
真正的黑金乃出自專制政權之手,他們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侵害人權,借維穩之名鎮壓維權人士。
另一方面,又運用國家機器干預選舉,造出民主特區的假象以粉飾專政。君不見最近統戰部一手包辦的區選買票、種票嗎?所謂的「君子之爭」從不存在過!文中提 及黑金令選舉變成「被暴力挾持、徒有形式的骯髒作業」,看來更適合形容現時搖搖欲墜的一國兩制,引用聲明中訴求之一,筆者真想知道中央怎樣「關注事件」。
筆者領教過新左派學生組織──「各區專上學生同盟」滲透專上院校的功力,這些年成功赤化港大,與王耀瑩及陳一諤關係密切的骨幹成員黃柏榮今年更打進了港大 學生會的時事委員會,亦即這份聲明的始作俑者。學生會一直對六四事件、港大八一八事件等避重就輕,無甚作為。原以為左仔滲透之功乃止於此,豈料此時卻反其 常態,高調刊登聲明喪插梁營,實在匪夷所思。
筆者翻查近來王耀瑩和陳一諤的文章,陳形容CY「黑帝君臨」,而王則指梁營左傾投機,與港大學生會的「反黑金」聲明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專學界一直堅持一人一票落實雙普選,港大學生會卻連最近的反小圈子選舉遊行也無影無蹤,這次豪舉是覺悟前非,還是充當打手呢?
林子斌
自由撰稿人
—————-
至暈飯局    2012年03月15日
毛澤東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對於一眾香港政客,革命確實就是請客吃飯。他們在二月十日於流浮山舉行的區區一個飯局,就已經革了香港核心價值的命。
對於此次流浮山飯局事件,數日之間不同人士為我們提供了好幾個互相矛盾的版本,真相撲朔迷離。但可以確定的是,政客們與黑勢力之間不無交情。如果說商業霸 權是巧取,那麼黑社會勢力就是豪奪了。看來,只有巧取豪奪之輩,方才有資格成為他們的座上賓。至於像你我這樣的平頭百姓,只要不是變成他人俎上之肉、盤中 之食已屬萬幸,又怎麼能夠期望能夠與特權階級同座呢?所以,梁營寧可出席於流浮山舉行的有黑幫背景人士在場的飯局,也不願意出席普選聯、法律界、社福界以 及基督教界別舉行的論壇,實在不足為奇。
而讓這場悲劇變成喜劇的是香港大學學生會,日前在本地各大報章耗資數十萬刊登的聲明。在這份聲明中,港大學生公開譴責梁營對流浮山飯局事件的解釋不盡不 實,並且呼籲中央關注香港特首選舉中的亂象。批評梁營尚有道理,但對中央的呼籲卻讓人哭笑不得。此次香港特首選舉的失控,根本就是源於特首欽點制度的先天 缺陷以及國家權力核心中的派系鬥爭,而港大學子們居然請求縱火者來救火、殺人者來救人,實在無異於抱薪救火、緣木求魚。如此天真的想法,絕對是香港十多年 來國民教育的偉大成就。如果這樣的愚民教育繼續推行下去,五十年後全港學生將不再參加童軍而是參加紅衞兵。
一場至暈飯局,就讓我們看到了權力的骯髒、政客的虛偽以及大眾的愚昧。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且看小圈子選舉的至暈飯局能夠進行到甚麼時候。
利奧
自由撰稿人
—————-
香港人,敢向中共說不   2012年03月15日
世上哪些在一黨專政主權下生活的人民,在沒革命的日子夠膽向極權說不?有烏坎村民,也有香港人。一場亂七八糟、擺明受北京欽點卻又扮作人民「有得揀」的特首選舉,隨着新聞媒體一日一驚嚇也似的爆料報道,只見民情沸揚至臨界點,綜合出來最大的訊息,是香港人夠膽向中共說不。
怎樣說不呢?是掉過頭來,一樣透過媒體,包括民意調查、電台的烽煙節目、報上的評論文字、網上第五權的網民心聲,當然還有遊行示威,轉銷天庭。新聞界既是民意領導,更是民意鏡子。不像烏坎一幕的慘烈,幸好我們有一國兩制。新聞自由、言論及表達自由,從來是香港的核心價值。
傳媒對唐英年、梁振英,以至曾蔭權尋幽揭秘的追訪,到底是有的放矢或「心有所屬」,抹黑抑揭黑,或都屬次要,最重要是事涉公眾利益,大家有知情權,人民知道了,自行作出判斷,再由傳媒代告知當權者:欽點?香港人不收貨。
京官及其嘍囉掛在嘴邊的一句,是「中港融合乃係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問題是,這番融合,是叫香港「迎合」。融合等於迎合,包括法治!香港人一樣要大聲說不。
由早年習近平訪港呼籲特區的行政、立法、司法「合作」,到近日的「雙非」爭議實例:先有北京的喬曉陽匪夷所思地叫香港的終審法院「自我糾正」○一年的有關 判決,再由香港的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迎合」倡議,叫特區政府自行要求釋法;跟着有第二重的迎合,三十個也不知要代表香港抑北京的港區人大代表聯署,提議 人大釋法。在一制之下,臣的小的豈敢令主子尷尬,不就是主子的意思嘛,襲用「外銷轉內銷」一套,為老闆說話開路而已。
幸好梁愛詩的接班人是黃仁龍,幸好仍有其為香港人就釋法一事說不。
更諷刺的,是最不尊重民意、最缺乏新聞自由的中共政權,在這一年的人大會議上,由最高法院院長呼籲法庭審判案件,「要更加重視新聞輿論監督、更加關注網上輿情」。看來傳統機關喉舌以及網上的「五毛黨」自然得更受重視,有福了。
編採自主、司法獨立,儘管都不能吃不能穿,卻都是撐起香港這一片天的支柱。為下一代,香港人要堅守捍衞,繼續向北京說不。
毛孟靜
自由撰稿人
—————-
中港政治經濟勾結 特首選舉制度失效        作者 陳雲 | 三文治 –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上午11:01
特首選舉的黑幕,越揭越臭,對香港和北京而言,教訓只有一個:現代文明政府的統治方法只剩一途,就是憲政共和制度,民主的任何代替品(Ersatz),只會越幫越忙,最後以混亂和敗亡告終。
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是亂局的癥結,本來中共大可效法英國殖民者,由國務院總理委派香港總督,但中共並非民主國家,他們自己也沒有這個信心,因為一旦 特首選錯了人,罪責全在中共。況且,九七之後香港的政治經濟局面,也不復往昔。英國以前並沒有多少跨越英國與香港的資本家陣營,即使是英資,也是以香港為 基地的實業家和銀行家,與英國政治沒什麼勾結。九七之後,香港的資本家要投靠大陸資本家,大陸也借助香港資本,勾結成為本地的食利集團,繼而進入國際社 會。這種複雜的政治經濟糾結,令中共欽點特首候選人之後(所謂江澤民欽點董建華之「江握手」一招),再委託選委投票的老方法失效了。因為資本是計量的(自 尋利益),不是計質的(聽從指令),中港之間的政治經濟糾結,終結了特首選舉的小圈子制度。
間接委託選舉委員代為投票,用政治白手套的方法,本來是權宜之計,但中港資本家之間的利益鬥爭,已令選委無法聽從北京的政治指令,只有自己相鬥,於是出現兩位北京默許的候選人之間的廝殺。
北京應該明白,香港民主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也是合理的趨勢,政治勢力與資本利益之間的鬥爭,是無可壓制的,唯有令這些鬥爭服膺於憲政之下,用正規 的政黨鬥爭、輿論代表和香港人民一人一票來決定。設想一下,如果唐營和梁營可以各自組成政黨或政黨陣營,公開競選,一切抹黑和黑金都可以在法律規管之下得 到公正處理,不會流於罵戰,不了了之,引致目前的困局:無論誰人勝出,損害已經造成(the damage is done)——香港法治敗壞了,上層社會的道德倫理崩潰了。特首收受富商利益,前廉政專員(羅范椒芬)接受廉政公署調查,這樣的香港,是無法統治下去 (ungovernable)的。
紅色資本在大陸的糾結,並不會終結中共統治,但一旦南下,在類似現代的法治社會和國際社會運作,在本地甚至國際找到了合縱連橫的盟友,就會自己取得 制度合法性,不必聽從北京的政治指令。目前的選委對中共的叛變,正是選舉委員會的制度弄假成真,反過來制肘中共的荒誕現象。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表,中共 原以為可以用資本滲透、產業蠶食的方法統治香港,用CEPA的中港融合策略,迫令香港就範,然而中共太不了解現代資本主義政治了。中共的紅色資本勢力南下 香港,正正終結了中共在香港的統治。難道馬克思沒有告知中共:資本家是認錢而不認人的?
這次選委譁變,只是叛亂的預演,特首選舉結束了,不論是順利選舉還是流選再來,唐營和梁營的資本勢力也會各自在新的特首之下恢復合作,繼續盤踞香 港,但一旦中國爆發動亂,本地的資本勢力難保不會趁亂起義,成為心腹大患。制衡的方法,保住香港在中國領土之內的方法,只有依《基本法》容許香港人普選特 首和立法會。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香港普選進程的反思

香港普選進程的反思
餓狼已定紛紛雨,地產霸權欲斷魂;曾家借問何處有,牧童遙指恨嫁層。
港儈無力行多步,如今餓狼闖進來;借問23條何時發,牧童遙指癲瘋痴。
謎底: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大肚定黑白,撞棍扮糊塗;白鴿霸長梯,通天銼人民。難為無米客,長吼變原形!新扎新一代,物換星移時。
謎底:
“被大千黑白道人玩樂過後要以新一代有志之士喚起真民主參與這場“真”普選”新一代起來吧!是你們的天下。
岸仔高見爵士莫回頭,玩鋪勁時飛天落海遊;主席之位硬硬坐到西,七年浩劫勁到攤攤腰。
… 其實以我祖國之開明遲D送間曾大屋給他又點話呀!通常犯事後都升級今次唔通又例外?


==========================================================


宣布棄選的玄機  

曾鈺成棄選,是一早已可猜到的事。但他偏要拖延到特首報名截止期限前的四十八小時前才公布,大家又會否明白玄機何在?就是要唐營背後的勢力就算安排葉劉淑儀爭取提名也不夠時間,整個「換馬」計劃也只好作罷。這樣的安排,大家認為當真沒有中央的意旨在內?

中央控制何其嚴密

畢竟身為共產黨員,鐵打的紀律必須遵守,就算中央不表態(其實不表態也是表態),曾鈺成身為黨員也不敢隨便越雷池半步。大家還非常天真地找尋這樣那樣的解 釋理由,真的相當好笑,大家只要看看過去民建聯無數次在有理有利有立場的事件中,最後竟要突然轉軚,便知共產黨對民建聯的控制何其嚴密。

有些「最具公信力」的評論員引述曾鈺成的說法,參選會影響民建聯9 月的立法會選情,云云。連唾手可得的當政機會也願放棄,會害怕失去幾個立法會議席嗎?這些評論員也真的應該收工了。 再一次,曾棄選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中共一直在安排梁振英接任特首,每當其他可能的問題出現,陰謀詭計好,執死雞想偷食好,只要有礙「梁特首」上位,中央 均巧妙地以不同手法化解;一個月後的選舉不是唐梁對決、俊仁陪跑,而是唐英年和何俊仁陪跑,印證高民望的梁振英眾望所歸。

不願做陪跑者,本文見報之日還有最後的退選機會。只可惜貪婪的人性令人失去智慧,唐英年和何俊仁皆屬自以為是的平庸人物,兩個月後再回想,當知今天不聽筆 者的退選忠告是何其不智。特別是唐大少,他敗選不是沒有成本的,他的「僭建門」證據確鑿,刑事起訴成功與否是另一回事,表面證據成立還不起訴,要符合公眾 利益,那要由下任特首的律政司作決定。

成王敗寇, 自古皆然, 梁振英的「西九門」同樣可以構成「公職人員行為不檢」,數以百億元的計劃,利益遠比唐英年的小小地庫巨大;前者涉及以權謀私,後者只是唐大少及其夫人貪便宜,孰輕孰重,彰彰明甚,只是一般市民輕重倒轉,唐英年由是變成萬劫不復。

只是,政治只是感覺直觀(perception),不是學術研究,民意類近民主,是大多數人的抉擇,無道理可言。 唐氏夫婦和一眾富豪,可以一句古語變調版來形容:衣食足,卻不知榮辱。錢既已賺盡,也不該令到百姓連一房之需也得不到。梁振英再狼,只會玩玩大建公屋居 屋,甚或低價私樓、磚頭變黃金的遊戲。只是你們也不放心,硬要唐英年上陣做代理人,這也還罷了,權謀過度,就成了筆者數月前在本欄多次警告的「謀反」。

正正常常的爭民意、拉關係,中央也可接受唐英年上位,只是開跑之後,梁振英一路帶出;本領不如人就出茅招,是誰先行第一步?筆者定義的「謀反」,只及串連 泛民主派,以及外國在港的力量,想不到唐營勇到連特首和特區政府也收歸陣中,串謀行事;可有設身處地,在中共的角度看看問題?你們若是成功,五年後的特首 直選,豈不是一樣由你們這個官商一體化的集團所操控?香港原來是你們的私產嗎?

沒有政府之助,何來早已塵封十年的「西九門」醜聞?一字咁淺的道理,中央焉會不知,梁振英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曾蔭權抗議;政府不予理會後,再作第二輪選擇性 發放資料。 於是「唐宮」曝光,來而不往非禮也而已。 政府還準備第二度選擇性放料,唐英年的第二段緋聞已不夠應戰,曾蔭權既成黑手,他的「款待門」材料亦適時曝光。

跟蹤監視成本甚高

這裏不能不嘆句衣食足,猶不知榮辱者,貴為爵士的曾蔭權也是其一。事態的發展太精采,市民以為是做戲,忘記想想誰是這位出色的編劇。

 梁振英的競選團隊雖然明顯幹得比唐營有聲有色,但絕未到神通廣大、什麼都知道、什麼都在掌握之中的級別,除了中央,誰可以在背後給予源源不絕的助力? 報刊的狗仔隊再厲害,只是平民隊伍,不能竊聽,沒有高科技之助;而特首有G4保護,你以為可能被跟蹤經年而全不自知嗎?

以筆者的專業經驗所知,一隊專業的監視隊伍,至少十人以上,還有各類高新科技之助,民間機構沒有這個能力經驗,也負擔不起成本。 能提供為特首起底的服務者,在香港只有廉政公署和前政治部。當然美國中情局與英國MI6也優而為之,但他們會在這一刻使用特工長期隱閉工作的珍貴成果嗎? 無緣無故把工作曝光,不怕引起外交風波嗎?餘下還有誰?

筆者且留下一些空間供大家想像一下,反正這與歷史上無數懸案一樣,不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只是嘆完遊艇、坐完飛機的曾爵士,幾個月後不會入住深圳了。

要筆者提供一句給這位我從來都極為討厭的爵士的忠言,是去國之後,千萬別想回港找尋故友的款待,受冷眼看待事小,給梁振英追究任內以權謀私、行為不檢事大。人在英國,還是爵士身份,大概中國政府在照顧中英友好的前提下,不會要求引渡他的。

信報財經新聞 A18  |   時事評論  |   By 王岸然  2012-02-29         
-----------------------------------------------------------------------------

探針:曾蔭權會眼痛下台嗎?  2012年03月05日

曾蔭權回應質詢,聲情並茂,聲是指聲線,情是指淚腺。昔時董建華腳痛下台,今日曾蔭權會眼痛下台嗎?看來不會。曾特首的眼淚比起溫總理還差得遠,溫相念民 生之多艱,常涕泗滂沱。順便說說,二月廿一號中新社報道,溫雲松出任大央企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董事長,他正是相門虎子。反觀曾蔭權藉公幹去看兒子,廉租 深圳豪宅,坐幾趟私人飛機、遊艇之類,擠幾滴眼淚就可以洗乾淨了。
中國官場以權謀私是千年常態,並非源自中共,只不過說一套做一套落差之巨大,本朝堪稱登峯造極,又兼適逢金粉盛世,紅朝別的軟實力沒有,但輸出中國特色的 貪賄文化卻如滔天巨流,當者辟易。好不容易從上個世紀冷戰勝出的文明西潮又遇勁敵。別以為大金主只瞄着曾特首,財力鼎盛的天朝對美國和歐盟的利益輸送,也 是一種國家行賄行為,它讓西方為之自矜的軟實力泡沫化,讓普世價值漫畫化,就像本朝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樣,這確係由特殊材料製成的強力腐蝕劑。
香港之廉潔度曾在亞洲名列前茅,現已跌出三甲。若說尚未一頭栽入大陸的貪賄醬缸陷於滅頂,全繫於英國殖民遺產。我在普林斯頓大學曾聽著名學者林毓生說過, 凡是英國殖民統治過的國家,獨立後有狀況不好的,但多數都不差;而其他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獨立後有好的,卻多數都不好。另外,我有一位朋友劉索拉是音樂文 學雙棲藝術家,六四後她滯留英國,後轉赴紐約。我曾和她丈夫聊天,這位香港大學印度裔教授說,西方殖民者中最不壞的就是英國人。他沒說「最好的是英國人」 —這樣說政治正確。
若在英治時期,曾爵士就不至於墮落於斯。即便曾特首已經沉溺於「一國」的滾滾濁流之中,卻還有英人留下的「兩制」制衡之,如廉政公署,如新聞自由和「千古 罪人」彭定康政改之後的立法會監督。不過這都未足以讓曾蔭權「眼痛」下台,那些甚麼豪宅遊艇飛機之類,在偉大祖國那廂看來算得上哪條毛?就像王立軍夜奔美 領館,但他所揭發薄熙來的貪腐涉黑,統統擺不上桌面,真去冷藏薄熙來也會是別種理由──或者不需理由。
要讓曾蔭權「眼痛」下台,除非香港爆發○三年那種規模的大遊行。而港人能訴諸「直接民權」,亦拜英治時期留下的公民社會所賜。儘管孔慶東指殖民統治的遺留 物,令香港人「沒有素質」和「一個字:賤」。可偏是七百萬沒有素質的賤民,勉力不讓香港沉淪到大陸腐臭醬缸的底部──曾蔭權眼淚的警世意義正在於此。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香港的恥辱條條揈轉全香港

香港的恥辱條條揈轉全香港    

心痛明珠出低B,自私自利騎人住。先撇遺稅後免紅,賣妻求榮存僥倖。屋署查入才認罪,反口更說有誠信。地基深度相為證,硬說年期07後。無心插柳便成蔭,酒池肉林春光味。借問世人何所恥,無恥下流高人照。那怕天打雷劈聲,五千文明條條揈!胡溫政權出此人?通天醜事還留住?烏坎政事續步來,誠信倍增中國力。胡溫政績好轉機,環宇共賞光明事。符合國策與宣言,無負人心的仰望!

補充:
我從未拍過拖‧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苦不堪言亦樂在其中。

這也許做人無憾的過程吧 —— 因凡人總有苦樂!

一個人的幸運與否,從跌入凡塵開始,有些像亞糖唅銀投地可無憂揮霍,妻賢子孝本可勝凡間無數,可是膊腰縮骨變作一敗塗地人神共憤!此亦一念之間『貪』也。

一段好姻緣是不應強求的:博愛與慈愛在此不通,不論男女只會是憾事一宗。雙方真愛建立於互相扶持關懷有問存於真實!如虛浮表面只落得孤寂無寥空自嘆!

一段至死不渝姻緣又如何發生?怕要分三階段1.感覺的愛愈感愈愛,2.同甘共苦全心關懷互相扶持!3.共享餘生週遊樂或不離不棄始終如一!——你能做到嗎?雙方缺一不可的。







謊唐僭建 早有預謀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18日(六)

唐英年位於九龍塘約道七號的大宅僭建「地下王宮」,有市民不值他的所為將於今日報警,要求徹查是否有人詐騙、使用虛假文件。多名工程師和承建商都力指僭建該地下王宮早有預謀,打從地基工程開始便部署興建地庫,鐵證如山,並非○七年取得入伙紙後才僭建,只要屋宇署打開地面樓板結構檢查便一目了然。

屋宇署表示會跟進,但如果有人涉及提交假圖則,則並非該署調查範圍。但警方推說,在屋宇署跟進期間,不宜介入。

報警要求徹查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說,唐英年違規擴建大面積地下室,有人涉嫌詐騙、使用虛假文件向屋宇署申報,蓄意隱瞞。由於有人恃權損害本港公平、公正、公開的法治精神,危及繁榮穩定,他今午會到九龍城警署報案,要求警方徹查。

04年10月時約道7號地盤正準備開工。(地政總署高空拍攝圖片)
09年12月約道7號地盤已完工,泳池底可見到有兩個玻璃窗。(地政總署高空拍攝圖片)

擁豐富地庫工程經驗的業內人士向本報稱,興建類似唐英年大宅的低密度豪宅,正常做法是挖開地底建地基後即填回泥土,然後在泥土上做地面樓板;若要建地庫則不用「回泥」,並在四面建圍牆,形成地下空間,再做地面樓板。

打開地面樓板便知答案
業內人士指出,建於泥土上的樓板,鋼筋數目少,而在地庫上的樓板,則需要較多鋼筋支撐。此外,一早挖好地庫與後期加建地庫,施工方法也不同,只要打開地面樓板結構檢查,是否與施工圖則脗合,便一目了然。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學系主任陳子明說,如果唐英年大宅地庫在取得入伙紙後才興建,便要出動數百架泥頭車搬走泥頭,相當礙眼,並非尋常做法。他說:「這個是非常嚴重個案,政府要查清楚是否有人蓄意瞞騙。」

另外,昨日的唐英年大宅外,工程師周鍾揚特地到場視察,又向記者指從報章刊登的地基工程相片可見到閘板樁,反映大宅準備建地庫,而非後來加建。

泳池收貨後再鋪大玻璃
唐英年大宅總承建商是顯利工程有限公司,記者昨到該公司追訪,公司職員稱負責人不在,沒有回應事件。至於負責唐宅泳池濾水系統工程的湶藝有限公司負責人林偉平則稱,泳池底○七年三月交貨時只鋪砌吋半乘吋半的紙皮石,但現時則全部改鋪天然大麻石,再加上大玻璃,明顯是業主收貨後再更換。

-------------------------------------------------------------------------

探針︰唐英年,不要再糊弄港人了    2012年02月18日

不認不認還須認,拖了一百小時,在屋宇署入屋,宣佈檢查結果之前,唐英年終於承認僭建地庫的事實。但仍是認得「冇膞頭冇腰骨」,仍是語焉不詳含糊其詞,仍是不負責任顧左右而言他。把管治香港的重任交給這種人,真叫人多麼的害怕。
唐英年把責任推給太太,唐太也扮無知攬上身,說是自己的主意,只為了丈夫和孩子建一個安樂窩,才建造一個這麼大規模,連還原糾正都有困難的龐然巨大僭建物。唐英年還說,當時是二○○七年,跟太太的婚姻陷於低潮,溝通出現問題,因此沒有處理。
這個說法連基本邏輯都不通。二○○七年是唐英年由財政司長換屆轉任政務司長的重要時刻,成為了一人之下的萬官之首,家裏有龐大的僭建工程天天開工,難道他一點都不察覺到這是犯法違規,事態嚴重,一旦東窗事發,不但影響形象和仕途,更可能會判囚坐牢的嗎?唐英年每天都容忍這種違法亂紀的事在家中發生,直至工程完畢,仍不出手阻止,這種違反常理的事,說得通嗎?
好了,到去年高官議員名人連串僭建風波,特首下令一眾官員自我檢查。唐英年明明知道家裏有超級僭建存在,非但沒有滙報,沒有更正,更推說檢查完畢特首沒有問詢。今天又說工程巨大,糾正不是一時三刻的事,企圖推搪過去,丁點守法意識都沒有,能過關嗎?
唐英年也迴避了當中關鍵的問題。記者再三追問地庫面積有多大?內裏有甚麼設備?唐英年又人肉錄音機上身,重覆又重覆的說:無論地庫幾大幾細,有用過還是冇用過,係儲物室還是健身房,還是酒窖,僭建就僭建,違規就是違規……唐英年企圖含混過關,但屋宇署官員拿出了具體的數據:地庫長十九米、闊十一米、高度三點五米,面積二千二百五十平方呎,官員雖然沒有詳細透露間隔陳設,但地庫面積大得如此驚人,反映唐家何其膽大包天,簡直視法律如無物。
另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地庫何時興建?唐英年再三說是二○○七年拿到入伙紙後。為甚麼這麼強調呢?因為即使觸犯法律,也是屬於可以糾正復原的違規僭建,如果之前地庫已經興建,用假圖則騙取入伙紙,屬於虛假陳述,罪行非常嚴重。
樓宇改建好,拿到入伙紙,然後才找人挖深洞,興建一個十二呎深,面積二千多呎的地庫,技術上可行嗎?不會影響地面上的樓宇結構嗎?唐家大宅的地基足有五米深,而左鄰右里的地基只有兩米,興建這個豪華地庫,如果是早有預謀,提交的算否假圖則?是否虛假陳述?有關方面必須秉公處理,一查到底。
這四天,唐英年一直閃避拖拉,含糊其辭,大話連篇,心存僥倖,到紙包不住火時才硬着頭皮企圖詭辯過關。如此誠信,如此承擔,能當特首大任嗎?唐英年,退選吧,不要再鬧這種低級笑話,不要再糊弄港人了。

吳志森
逢周三、六刊出
-------------------------------

唐氏夫婦節哀,香港政壇順變──給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的信   2012年02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選舉委員:
本文標題,是一位中三女學生前晚在 facebook的留言。她另一個留言是「好一個唐英年,香港政壇顏面何在」。可見,唐先生的一系列風波,對我們的下一代影響有多大!一個中三的學生,對特首選舉如此關心,並有如此思辯能力。作為一個父親,我想,我應該給你們這些尊貴的選舉委員們說幾句話。
這次特首選舉,連一個中三學生都如此關注,這表明香港人對自己未來何等重視!一個中三學生對是非能有如此分辨,我一方面欣慰於香港教育、家庭教育還沒有失效,我們香港人對核心價值的追求可以延續到下一代了;然而,另一方面,我也深感不安,我們這個社會的精英,一個競選香港領導人的參選人,為甚麼會有如此表現,給我們的後代作反面教材呢?
我不再在這裏評價唐先生及唐太太的所做所為,社會及公眾已有公論了,先生依舊敢厚顏地讓香港人給他一個機會,那也是他的自由和權利,他和他的太太畢竟只是代表他們一家。
尊敬的選委,無論香港社會對選舉委員會這樣的選舉有怎樣的看法,但這也是個遊戲規則,我們在無奈中也唯有尊重。圈子再小,還是有一些代表性,你們都是有膊頭,有腰骨的精英啊!
尊敬的選委,你一定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孩子,你一定比我們這些升斗市民更加關心香港的未來。香港已錯過許多機會,與周圍相比,除了我們獨立的司法制度,相對還較獨立的傳媒之外,我們的許多優勢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中。香港再經不起折騰!香港需要一個有道德良知,有勇於承擔的人來引領我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你們這一千二百個選委,是代表着香港七百多萬人在選擇我們的未來。
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每天都在為兩餐奔波的勞苦市民,在這裏給你們這些有膊頭、有腰骨的選委們提一個卑微的要求,請你用你的良知,為我們的家,我們的孩子,為歷史也香港的未來投下你的一票。
無論你提名誰,你投給誰,香港人及歷史都會銘記的!

祝安康!丁半
自由撰稿人
------------------------------------

豬狼不折騰    2012年02月18日

 豬狼對決,阿爺憐憫,唔使兩頭政治動物落場跑全馬,免除他們未跑到西隧便已仆街暴斃之劫。但點都要考一下動物的本能反應,睇睇遇到例如像意大利鐵達尼號沉船的突發事變時,豬狼會不會忽然船長上身,裙腳到痹,放着乘客安危不顧自己棄船逃生後,還在的士打手機給老媽,嗚咽着說:「娘啊,大件事了,未來有好一段日子,我見不到你」……!香港可以雙非,可以 D&G,可以自駕遊,可以沒有川震但一收樓便發現平台單位陸沉變地下,但絕對不容許船沉!所以,唯一考核豬狼應變 EQ的,只有爆料。你說,難道不可疑嗎?西九門和僭建地牢,同一時間搶奪頭條,劇情安排得這麼緊湊,肯定是大內高手編劇,西環幕後操盤,曾局長成個製片 look,按幕後老闆旨意行事,無非是想舞台聚焦,讓兩位男主角,盡情發揮。
僭建只是鄉郊風吹到去九龍塘的小事一件,豬少不妨仿習總金句來擋一下,反辯「我一不狼,二不窮(十世不領綜援),三不去折騰全港市民,還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狼,演技沒話說了,市民樂做觀眾,等睇「狼曾苦鬥」大結局。

(陳也)
-----------------------------------

豬的智商  2012年02月18日

豬的智商,其實比狗還要高,所以,當初大眾為方便起見,把英年先生比喻為豬,頗有為豬平反的衝動。
直至執筆前數小時,看見英年先生說他會一力承擔,才立時醒悟,豬的稱號,他的確沒有枉擔,的確擁有比狗更高的智商。
因為,以一般羔羊的智力,對「一力承擔」的理解,就是把一切缺失扛在自己的膊頭上。豬比較懶,所以疏於考察巡查自己的安樂窩;但智商不低,腰骨不明顯。「一力承擔」的意思,不是保住其他共犯同謀,絕口不提他人或親人的過錯,天下有罪,罪在朕躬之類,反而是,忽然很詳細交代羔羊的缺失,豬為了不願意羔羊受傷害,就扶着羊出來:嗱,我就係唔想佢受傷害,所以,雖然,我的缺失是因為牠的缺失而起,不過我願意一力承擔,我願意當一隻替罪豬。我不想牽涉羊,所以一個順手,就牽了羊出來,而由我來道歉。
這麼個承擔法,真比狼還要狼死。
證嚴法師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回,有人拿兩口子齊家的缺失來懲罰自己,生氣的卻是全天下的女人,以致男人。
這個氣,不能不生,氣的不只是什麼誠信問題,是氣這種承擔法所顯示的創意,為什麼沒有反映在其往績及治港願景上。
無辜無票的觀眾,這回很難聽證嚴法師的話了。但怒會傷肝,為這個,不值得。這次要聽《黃帝內經》的,「怒傷肝,憂勝怒」,即以悲憂剋制怒氣。
除此以外,已別無選擇。氣生完了,為這個城市悲憂,無疑順其自然,順應天理。只是,天理究竟在哪裏?

(林夕)
----------------------------------

挖深咗少少   2012年02月18日

 求求大家,高抬貴手放過唐英年吧,最起碼,請不要再無中生有指他「誠信破產」。就像瘦骨仙一生一世不必進行地獄式減肥、冇拖拍的寡佬毋庸為情人節送禮頭痛、名下沒有私家車的地下鐵黨員生活中缺乏搵位泊車慘劇,一個擺明沒有誠信的人,怎麼可能搞到破產?九龍塘約道 7號門外的吊臂車陣已經夠超現實了,安安份份等待變形金剛出現不好嗎,無情情期盼鐵金剛上場,到時全盤失望搵鬼可憐。
挖深咗少少的地皮打造成二千幾呎地下宮殿,確實值得小題大做,但肯定不是拿着圖則瘋狂鞭撻:香港今時今日由寸金尺土躍升到尺金寸土,這種善於利用面積的奇觀不啻正面教材,建築系講師應該立即將它帶進課室,好好分析研究,以便學生有樣學樣。凡事總要往好的一面想,為了一家大細天倫之樂僭建私家髮型屋私家健身房私家放映室,完全符合普世異性戀價值觀,不論孔子翻生還是耶穌顯靈,都會頷首嘉許。熟讀國際新聞的你不會不知道,一般宅男要是靜靜雞開拓地窖,必定興起密室藏嬌的邪念,綁架陌生女子又好禁錮親生骨肉又好,為的是飽嚐私慾,一步步踏進不見天日的所在為所欲為。唐氏的酒池肉林,雖然某程度上也可以歸納為同類,但他可沒有把感情缺失彌補物往家裏帶的意圖,按摩師和洗頭仔的服務預埋太太嗰份,而且技術再考人也勇往直前在游池底下開天窗,體現大丈夫做得出不怕被潛水人見的光明磊落。更加不要說,三十六呎酒窖藏的紅酒白酒和香檳,見證的是千金難買的富貴品味。

(邁克)


暗無天日財團夢,發水高樓在那邊?小丑維權正凸首,財主話事無矛盾!全民起動有居處,無動於衷莫怪人。


龍七公:唐營凌駕全民 唐唐與民為敵     東方日報-龍門陣  2012年02月22日(三)

唐 英年僭建「地宮」醜聞掀起全城輿論逼其「退選」的政治風暴,然而,幾日來,唐唐一直死頂,且最終拿到三百多張提名票參選。唐營也有「大粒佬」再次為他「開 脫」,試圖「大事化小」,並堅稱挺唐立場不變。在唐營看來,唐英年無論怎樣,無論參選表現如何,無論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醜聞曝光,無論民意民情如何「轟其退 選」,唐英年都是他們心中的「特首最佳人選」,都不會動搖他們的「挺唐」立場,他們都要和唐英年「並肩戰鬥」,與民為敵到底,不把唐英年捧上特首寶座「誓 不罷休」。

違逆民意 管治災難

由於歷史恩怨加上現實競爭,他們有多愛唐英年,就有多恨梁振英。因此,即使唐唐有一天爆大 鑊,實在「競爭」不下去了,他們也不會把票投給梁振英。他們在關乎香江七百萬百姓福祉的特首競爭中,在關乎中南海的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 治」的特首競爭中,不講是非,只講私情;不顧公益,只要私利。唐英年也正是有了這樣子的「小圈子」鐵桿,這樣子的「利益集團」,才「敢」厚着臉皮在「民望 低殘、能力低下」的公論中「參選特首」,在巨大醜聞風暴、全城逼其退選中堅拒退選,還大言不慚地表示要「積極爭取選票」。

這種情況,再次 凸顯了「小圈子選舉特首」乃有鮮明的「利益集團」主導香江政治、經濟的色彩,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和老百姓的呼聲、和全社會的民意民情對着幹,且他們手中有 凌駕全社會、全體百姓之上的選舉之權。他們違逆民意選出的特首,將成為人民公敵!香江管治將陷入災禍頻仍之大亂。

在一千二百人選委會中,唐英年拿到三百七十九張提名票,佔了近三分之一的比率,勢力不可謂不大。這三百七十九張提名票有多少是在唐英年僭建醜聞風暴之前拿到的,外人不得而知。僭建醜聞發生後,原本高調提名唐英年的自由黨立刻轉軚,一再表示會重新考慮投票意向。
發展民主 最大笑柄

作 為一個政黨,自由黨當會較為注意民意的走向和態度,注意自己的選擇在公眾中留下甚麼印象,會否影響未來的政治發展。因此,他們會在形勢急轉面前調整自己的 做法,順應民意。然而,其他提名唐英年的人,如果他們是來自各方面的「散客」,他們則根本不必考慮民意,考慮老百姓的感受,考慮香港未來的大局和發展,他 們只會根據自己的好惡、自己和唐英年的各種關係決定如何行事。因此,唐英年出了天大的醜聞,「全民共討,全城共誅」,他們也會非常冷血和自私的「不改初 衷」。

不過,他們中人也許有這種情況:唐英年僭建醜聞風暴之前,已「填表提名」唐英年;出咗事後,他們「不好意思」收回提名。唐唐「有 難」,他們大面上也要「假仗義」一番,山不轉水轉,即使他們中有人已不想唐唐當特首,也沒必要在「已經提名的情況下收回提名」當面得罪唐唐。這些人也許 「天良未泯」,不記名投票時會作出棄唐選擇。

但不管怎麼說,唐英年的僭建醜聞風暴盡顯小圈子今次選特首的荒謬和荒唐,用北方話說這叫「德性散大發了」。

然而,事情尚不止於此,真正的大災難,是唐英年真的最後被「小圈子」選出!如此,北京的小圈子建制派競選特首弄巧成拙,將成為回歸以來「循序漸進」發展民主的最大笑柄和鬧劇。

東方椰林

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推銷自誇可定歐,本土快將自駕亡。N無人士何所依,政府無恥撇N無,全民齊心何彼此。

推銷自誇可定歐,本土快將自駕亡。N無人士何所依,政府無恥撇N無,全民齊心何彼此。維護港人自身權,惟有自動齊起步(自求多福「加」自動自覺。)才能有安穩的一日。任由廢柴團隊政策只會火上加油。呔煲難道不明瞭,地少自然價更高。裝傻扮懵想升官,主席之位他坐硬!租貴地少無出路,大地萬民闖過來。為求一紙自由路,濤海淘田更捷步。

唐四度避談六四    梁六次不答普選   2012年02月12日 … ●普選難望全民泣,多年熱血求普選。17煲推後不應,普選之路更遙遠。



(轉介文)
1.反自駕遊不是盲目恐慌抗拒  2012年02月11日 ★大陸死於車禍,即每天二百人、每十分鐘一人命喪輪下  二○一三年才有望對新上牌柴油車 執行國四排放標準 一五年國五排放。
2.蘋論:中港矛盾非文化差異而是政經融合所致   2012年02月11日 李怡
3.真男人陳雲    2012年02月11日    (高慧然)
4.香港,你造了甚麼孽?    2012年02月10日  (高慧然)
5.唐四度避談六四    梁六次不答普選   2012年02月12日 … ●普選難望全民泣,多年熱血求普選。17前推後不應,普選之路更遙遠。


1.反自駕遊不是盲目恐慌抗拒  2012年02月11日★大陸死於車禍,即每天二百人、每十分鐘一人命喪輪下  二○一三年才有望對新上牌柴油車 執行國四排放標準 一五年國五排放。


特區政府未有公開諮詢市民,自行決定推出自駕遊計劃,惹來反對之聲不絕。香港市民反對自駕遊,不是出於盲目的恐慌和抗拒,而是出於常識。
香港市民未必知道去年有統計顯示,中國大陸平均每四十一秒就發生一宗車禍;不知中國國家安監總局指二○○六至二○一○年間,大陸平均每年有七萬六千人死於車禍,即每天


二百人、每十分鐘一人命喪輪下;但大多曾經耳聞目睹大陸司機衝紅燈、逆線行車、不打燈切線、塞車時把二線變成四線甚至駛上路肩、隨意掉頭、夜間行車不亮燈等儼如玩命的駕駛方式。任由大陸汽車向香港長驅直進,豈不等同在市內放置流動炸彈?
大陸公務車常違法
香港市民也未必知道目前在香港行駛的 FV/FU牌中共政府公務車,已有約二千輛,卻多次拍攝到這些公務車公然違反香港交通規例,而當局卻沒有檢控。政府縱容大陸公務車在香


港違法,容許更多大陸汽車來港,萬一釀成車禍,香港市民能否討回公道,實在成疑。
香港市民更未必知道大陸今年年底前才有望推廣國四柴油,二○一五年前在珠三角區域推廣國五汽油;以及二○一三年才有望對新上牌柴油車執行國四排放標準,二○ 一五年執行國五排放標準;但切身感受到香港空氣污染之嚴重,再任由排放規格如此落後的車輛在香港行駛,勢必令空氣污染惡化,危害市民健康。


香港人要反對到底
香港市民從生活經驗累積常識,這些生活智慧,成為判斷事情的基礎。特區高官家住豪宅,以名車代步,出入必有保鑣前呼後擁、鐵馬開路,確保安全,與普羅市民的生活完全脫節,當然缺乏這種生活常識。沒有常識不要緊,只要你不蠢,也會懂得分析利害;如果你又蠢又無常識,也不要緊,只要你不自以為是,願意虛心求教,聰明的香港市民都樂意提供意見。偏偏特區高官又蠢又無常識又自以為是,私下與大陸簽訂自駕遊計劃,置香港市民的安危於不顧,不是賣港賊是甚麼?自駕遊計劃生命攸關,香港市民必須認住這班禍國
殃民的庸官,反對到底,直至計劃擱置!


小雲
自由撰稿人
----------------------------------------------
自駕遊「隨時撞死無得賠」


【本報訊】港人反對容許內地人來港自駕遊的抗議活動一浪接一浪,有政黨昨午發起汽車遊行,批評擬試行的粵港自駕遊無諮詢,黑箱作業,擔心終淪為「雙非直通車」,促請政府立即擱置計劃,重新諮詢港人意見。此外,今日傍晚在維園,亦有由網民發起的「萬人力阻來港自駕遊」抗議活動。


昨日的汽車遊行隊伍包括一輛貨車及四輛私家車,車身貼有反自駕遊的標語,車隊先在沙田集合,代表宣讀聲明,十多名參加者高呼「反對中港自駕遊,保障港人生命安全」口號,然後慢駛到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
有青年組織呼籲港人反對種族歧視。(袁志豪攝)
    * 有青年組織呼籲港人反對種族歧視。(袁志豪攝)


恐變雙非衝關途徑
新民主同盟發言人范國威批評自駕遊,只是特區政府和廣東省政府的密室協定、黑箱作業,完全沒有諮詢港人,罔顧港人福祉。他說:「內地駕駛習慣與香港不同,容易釀成交通意外,當內地司機出境後,受害一方難以追究,隨時發生撞死無得賠的情況。」


范國威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未能有效阻止雙非孕婦過境,擔心自駕遊變成「雙非直通車」,增加雙非孕婦衝關途徑,削弱港人及單非孕婦的合理醫療照顧權利。他又指內地燃油含硫量較香港高近十倍,內地車輛來港,勢必加劇市區空氣污染,令市民健康惡化。


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出席另一場合時稱,向內地開放自駕遊計劃,現時未有具體時間表,他聽到社會的憂慮,倘若落實計劃,當局必定會妥善安排,考慮和應對這些憂慮。


另一方面,以嶺南大學學生為主的組織「反種族主義青年」昨晚在時代廣場集會,呼籲社會應反對種族主義,他們又批評早前刊登蝗蟲廣告的《蘋果日報》掀起種族仇恨。


===========================================


2.蘋論:中港矛盾非文化差異而是政經融合所致   2012年02月11日 李怡


特首曾蔭權回應近期的中港矛盾事件,認為是文化差異造成,並呼籲香港市民「包容」,他說,香港是包容及開放的社會,有信心港人會包容內地人。他又說香港能感染別人跟隨香港做法,認為內地人最終會被港人感染。他舉例指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告訴他,曾見到大貨車在深圳橫衝直撞,但過了香港邊境就「守規矩到不得了,見紅綠燈會停」,曾蔭權認為貨車司機如此,同胞亦會一樣。
特首的回應,告訴我們一個還不大知道的大陸狀況,原來在大陸,駕駛者見到紅燈是不會停的,至於將來到香港自駕遊的大陸駕駛者,會不會都像王岐山所見到的大貨車那樣,走在馬路上的香港人只有「執生」了。
中港矛盾果真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嗎?怎麼看都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文明程度差異和公民素質差異。回想五六十年代去大陸,城市街道的乾淨,人民的守秩序,對兒童的愛護,對老者的照顧,公民素質絕不在香港之下。即使二三十年前改革開放初期,筆者與不少大陸來港的訪問團接觸,他們都斯文有禮,很守香港規矩。現在大陸人的文明素質,絕對是內地的政治經濟發展所造成的。
前幾天,台灣著名專欄作家張鐵志寫了一篇文章,講最近的中港矛盾並聯繫到台灣開放大陸客自由行政策,文章說,中港矛盾「關鍵不在於民間文化的衝突,而是北京的政治與資本的力量正在侵蝕香港原有的自由與文化」,「投機資本在香港炒房炒高級品炒旅館房價,惡化香港原本就嚴重的貧富不均。而為了賺自由行陸客的錢,香港越來越像一個沒個性的消費樂園:街上是更多的珠寶店時裝名店,書店卻得從二樓更往上爬。更嚴重的是政治的壓迫,例如中聯辦官員和親共媒體對不同意見的學者展開猛烈人身攻擊,讓人憂心言論自由空間正一步步縮小。更遑論早已進行的各種以商圍政攻勢。」
一位台灣作家說出了香港市民的真正感受,而香港特首卻不知道市民感受,又或者是故意混淆。香港人並不歧視內地人,不僅不歧視,而且百多年來都有關心內地發展與人民生活的傳統。八九民運,六四燭光,對劉曉波、艾未未的尊敬關懷,大陸地震天災時港人的慷慨捐輸,在在說明香港人視內地同胞如親人。
然而,自從大陸實行權貴資本主義後,社會向兩極分化,極少數人或貪污或憑着權力關係成為巨富,絕大多數人則陷於赤貧和沒有生存保障的處境。大款的比例雖小,絕對數字卻很大。來香港消費搶高樓價、旅館房價,惡化香港貧富差距的內地客,大部份是富起來的一批人。有錢來港生仔的,也不會是貧民。
作為一個開放的自由市場來說,當然對來消費人士都應一視同仁。但特區政府對中國政治權貴的諂媚,把平等交易的大陸自由行說成是「祖國的恩典」,把來消費的陸客當財神當米飯班主來拜,這就造成了一些陸客的自我膨脹以致囂張,不顧香港法制規矩。港人反感,遂有「蝗蟲」之譏。我們的特區政府包括平機會,在一些豪宅講明只賣給大陸人不賣給香港人的歧視政策出台時沒有反歧視,在 D&G明言香港人不得在門前拍照而內地人則可以時不吭一聲,在孔慶東罵港人是狗時沒有回應,一個沒有寫明「蝗蟲」的廣告卻使平機會急忙發聲明說是「譏諷和中傷」,許多人更站在莫名其妙的道德高地說是「歧視」。難道他們看不到廣告內文正含有對大陸人「受毒奶粉所害」的關懷嗎?蝗蟲論只是言論而不是歧視政策,並沒有實際傷害來港消費者包括雙非產子者的利益,只是讓他們聽來不舒服,卻會促使他們收斂。蝗蟲論也會讓現任和下任特首知道民怨所在,而有關民怨在一定程度上是特區政府促成的。蝗蟲論其實正是針對政府向大陸巨富傾斜而對香港市民漠視和歧視的反彈。因此,筆者支持陳雲的意見「讓蝗蟲飛,起碼多飛一陣」,逼政府做事,也讓中共對香港的「政經融合」鬆鬆手。
周一至周六刊出
==================================================


3.真男人陳雲    2012年02月11日    (高慧然)


最近,陳雲成了我的至愛。他的「三文治」專欄在網上一直追捧者眾,他在最近的文章「讓蝗蟲多飛一會」中說,「我是儒家信徒、孔門弟子,孔子教落,做人要有智、仁、勇,三達德,才可以在世間行仁義。無視香港淪陷、香港平民深陷虎穴的危機,一味高唱道德主義,假扮世界大同,中港一家親,只是鄉愿,是德之賊!」文章擲地有聲,敢說敢當,有吉士!乃真男人,不,真人!
中港矛盾越演越烈,近族群對峙狀,問題根源不在唱蝗巿民,而在一意孤行推行錯誤政策的港府。以本報 2月 5號的頭版報道為例,兩個雙非畸嬰,在未做足產前檢查的情況下產下,一死一危殆,各自埋單約百萬元,香港納稅人為雙非父母的不負責任付鈔。而威爾斯親王醫院內四分一的癌症兒童為內地孕婦所生,支付醫療費的,同樣是本地納稅人。這些,本來是大陸醫療要面對的負擔,現在卻轉嫁本港巿民。無視被鄰居侵掠的現狀,視平民疾苦於透明,不勇於承擔施政錯誤帶來的惡果,並修正錯誤,反而一味要求「包容」、「平等」,「不要因為資源分配問題而歧視」云云,是陳雲筆下的「德之賊」,是助紂為虐,是把港府的錯誤轉嫁到無辜巿民身上。
站上道德高地很容易,正視現狀,脫下偽道德的面具則很難。香港到了這絕境,政府軟蛋、政客唯利是圖、輿論假扮世界大同,只有陳雲這樣的弱質文化人肯站出來做草莽英雄。
悲壯啊。
    
==================================
4.香港,你造了甚麼孽?    2012年02月10日  (高慧然)


一個政策,出賣了本土居民的權益而且黑箱作業,而且一意孤行的話,便是暴政。民眾抵制自駕遊,港府的反應是,派邱誠武出來交代了少許細節,特別強調首階段的自駕遊「只是」港人駕車北上,證實有效可行,才落實第二階段的大陸車南下香港。有分別嗎?這只是先後次序而已,事件本質不會改變。
港人駕車北上,如何證實有效可行?標準是甚麼?到 2011年止,香港私家車數目為 43.3萬輛,這些車全部融入神洲大地,也如泥牛入海,對大陸交通不會造成更大影響。但香港彈丸之地,最初試行階段便允許每天有 3500輛大陸車殺入香港,進一步放寬限額及地區後,根本如洪水衝閘,不立刻停止這有百害無一利的愚政,到時不是車毀人亡,而是洪流沒頂。
一個影響數百萬人生存環境、生活方式,影響一座城巿生態的政策的推行,兒戲如小朋友玩泥沙,由曾蔭權與當時的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簽了便算。事前有沒有經過廣泛咨詢?運輸部門、環境保護部門有沒有提供意見?兩地文化、法制不同,執法部門、交通部門有沒有提出疑問?有意外發生,大陸會拘留司機,但香港允許保釋,大陸司機逃回大陸是否港警過境執法?或者,法庭判了賠償,大陸司機拒不理會,藐視法庭又奈他何?這些問題簽約前討論過嗎?更恐怖的是,自駕遊只是數十項具體措施中其中一項而已,還有甚麼愚政暴政陸續而來,我們無從得知。香港,你造了甚麼孽,竟被港官如此禍害!
  
==================================
5.唐四度避談六四    梁六次不答普選   2012年02月12日 … ●普選難望全民泣,多年熱血求普選。17前推後不應,普選之路更遙遠。


【本報訊】建制派特首參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昨日出席青年論壇時,在學生連番「迫供」下,先後就六四及普選立場露出「真面目」。唐英年在學生和主持追問四次下,堅拒絕表態是否支持將六四事件納入國民教育課程,而梁振英面對台上台下六次追問,仍然不肯答應於 2020年落實普選時,全面廢除功能組別。民主派特首參選人何俊仁批評,唐、梁兩人均屬北京欽點的參選人,上任後只會唯北京馬首是瞻,難以捍衞香港人核心價值。
過去以發表「金句」見稱的唐英年,昨日出席論壇時多次遭到在場年青人嘲諷,有青年人笑指唐一向關心年輕人「交通安全」,「所以成日叫年輕人小心車毀人亡」,有人更高舉標語抗議,唐接受提問時,不斷被追問是否支持將六四納入國民教育課程,但他始終不作承諾,只說要尊重制訂課程委員會的決定,結果換來全場不滿的噓聲。
有學生則質問唐英年何時交出政綱,不滿唐一直拒絕與其他參選人同台辯論。
下月三日首次同台交鋒


梁振英緊接唐出席論壇時,當梁被學生連續 6次追問是否贊成 2020年普選立法會時廢除功能組別時,全程拒作正面回應,只重覆說:「要全社會討論,我地仲有八年時間」。問到今屆一旦落選,下屆會否再參選時,梁指自己「冇諗過」今屆會輸,又稱「無論乜嘢崗位,我都願意為社會服務」。
昨日成功取得 150名選委提名「入閘」參選的泛民參選人何俊仁批評,唐、梁兩人迴避對六四及廢除功能組別表態,正好顯示他們只屬北京欽點的特首參選人,上任後只會唯北京的馬首是瞻,難以捍衞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據知他和唐、梁會在下月 3日,在一個環保論壇進行首次同台辯論。


花天走地紅酒幫,盤滿砵滿留人地。蛇鼠一窩同舉杯,飲勝同儕如手足。誰說好醜任銷遙,慶度餘生好優悠。


曾蔭權敗走江湖派對      東方日報14:20 20/2/2012

今 年七月才卸任特首一職的曾蔭權,似乎已忘卻特首身份亦懶理形象,在剛過去的周六及周日,偕妻子鮑笑薇秘密「過大海」去澳門,期間竟現身在一個賭場的春茗活 動中,與一批賭廳人士、貴利集團中人、夜總會從業員及多名江湖社團猛人飲宴,濟濟一堂。原本已靜悄悄入座主家席的曾蔭權,因一直有猛男站在身旁保護而暴露 行藏,有記者發現有如此「貴賓」即舉機影相,見慣鏡頭的他心知「衰咗」,盤算數分鐘後決定「起錨」,飯也不吃與妻子落荒而逃,同枱的名媛巨賈亦迅即跟隨, 留下一張空枱。相關新聞刊 A2專版
 
身為香港特首應懂自重身份,但曾蔭權卻沒有「做好呢份工」。現場目擊者透露,該個名為「勵盈會新春晚宴聚餐」的活動筵開八十一席,賓客逾八百人,在澳門新濠天地度假村內一宴會廳舉行,會場出入口的右方就是賭場。
入座主家席 對正舞台

據悉,勵盈會一年舉辦四次此類春茗,賭場大客、賭廳人士、疊碼仔、江湖人物均獲邀出席,席上客更有外地假釋罪犯,與會者亦想不到前晚的賓客中還有香港特首伉儷,反而不見澳門官員及政界人物出現。

目擊者稱,該春茗宴會晚上八時半開席,曾蔭權伉儷低調入場並入座全場最大一圍枱的主家席,同枱還有香港商人劉鑾鴻夫婦及商人何柱國。

該 主家席對正表演舞台,足見席上客地位特別,曾蔭權坐於主家席向舞台最正中位置。曾蔭權入座後見現場人來人往,大會又安排有攝影師,他表現得忐忑不安,笑容 欠奉,對着歌手陳潔靈台上獻唱,平日會亂打拍子拍掌附和的他今回亦毫無反應,直至有記者發現他在座並拍照,一幕「香港特首逃難記」正式上演。
行蹤敗露 伸手擋鏡頭

曾 蔭權乍見有鏡頭向着他顯得非常錯愕,未知他是否心中有鬼,但見閃光燈每閃一下,他的眉頭便皺深一下,最後終按捺不住伸出「特首之手」意圖阻擋鏡頭,再向在 場工作人員示意求援,希望有人阻止拍攝,卻無人理睬。同枱有女士擰歪臉,亦有人示意曾蔭權背後的「猛男」救駕,劉鑾鴻則時而「無眼睇」,時而舉手擋鏡頭。
伸手遮擋<br>愈坐愈怯,曾蔭權(紅衣者)舉手求救,邊遮臉,邊叫停拍照。
    * 伸手遮擋
      愈坐愈怯,曾蔭權(紅衣者)舉手求救,邊遮臉,邊叫停拍照。
閃縮躲藏<br>美食未嘗,曾蔭權(後)即速逃,舉動耐人尋味。
  * 閃縮躲藏
      美食未嘗,曾蔭權(後)即速逃,舉動耐人尋味。
上車急逃<br>曾蔭權登上黑色房車離開。
    * 上車急逃
      曾蔭權登上黑色房車離開。
倉皇離開 留下大空枱

行 藏敗露後,曾蔭權似乎愈坐愈怯,閃光燈過後不消五分鐘突然推櫈站起,快手拿起椅背上大褸跟「猛男」保安說:「我哋走喇!」舉動連鮑笑薇也愕然,未及多問一 句,曾蔭權已轉身離開,鮑笑薇惟有快步「夫走婦隨」。主家席上各人僅淺嘗了食物,但曾蔭權夫婦一於少理倉皇喪逃,登上一部黑色平治房車離開;而同枱人士亦 雞飛狗走,現場空餘一張大枱。

據知,曾蔭權夫婦上演逃難記後,一行人原來驅車去了大橋對岸的昔日煙花之地福隆新街,並在澳門西南飯店斜對 面的高級紅酒會所酒寶巴庫斯醫肚及飲紅酒,並由西南飯店召喚魚翅等美食上門,但未知是否因行藏敗露,憂心「又衰咗」,美酒佳餚無法令曾蔭權等人開懷暢飲進 食,席間鴉雀無聲,死寂一片。


我不要人工‧像這帝王的款待,利益處處還有退休金,何樂而不為

我不要人工像這帝王的款待,利益處處還有退休金,何樂而不為,天聞的數字個個是富豪,環遊世界是目標! 

四億船隊 百萬佳餚 曾商勾結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1日(二)

曾 蔭權不顧特首身份,與三教九流人士同出席賭場春茗仍未算大醜聞。消息人士指,曾蔭權在剛過去周末接受香港富豪款待,偕妻與兩名富商在三艘總值四億元的超級 遊艇上度過有紅酒、有鮑魚等美食的三日兩夜澳門豪華遊。東方報業集團記者全程追蹤,直擊三艘超級遊艇在澳門靠泊的基地,拍攝到曾氏伉儷上落,更在遊艇上留 宿。消息人士質疑,曾蔭權難脫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的嫌疑。

東方報業集團記者除直擊今次特首豪華遊醜聞外,更獲消息人士提供資料,指三艘價值隨時「億億聲」的遊艇是於上周五漏夜由本港水域開抵澳門,最大最豪一艘名為「Golden Toad」、中型一點的是「Moon Sand」、另一艘為「Cross Harbour」。

消息人士又指,三艘超級遊艇上載有劉鑾鴻夫婦及何柱國等人外,還有甚少聽聞愛出海的曾蔭權伉儷。這個由四億元船隊組成的澳門遊豪華團,以「Golden Toad」作運輸艇,三遊艇在本港水域保持一定距離怕招搖,至離港才品字形航行,「Golden Toad」多在中間。
超級遊艇度宿一宵後,曾蔭權(右)與鮑笑薇(左)站在船頭整裝,準備上岸。

    * 超級遊艇度宿一宵後,曾蔭權(右)與鮑笑薇(左)站在船頭整裝,準備上岸。
近身猛男保安(右)神情緊張,以防豪遊澳門的曾蔭權受到任何騷擾。
   * 近身猛男保安(右)神情緊張,以防豪遊澳門的曾蔭權受到任何騷擾。
玩三日兩夜 辯稱自費

消息人士質疑曾蔭權接受富豪款待前往澳門,又有美酒佳餚提供,與特首身份有衝突,難洗利益輸送嫌疑。不過,特首辦解釋曾蔭權夫婦是周末自費乘坐渡輪前往澳門休假及掃墓,回程時雖乘坐友人遊艇,但費用由曾蔭權支付,但未有透露金額。
曾蔭權周日早上腳踏拖鞋步出甲板,含笑抹眼鏡,狀甚洋洋自得。

    * 曾蔭權周日早上腳踏拖鞋步出甲板,含笑抹眼鏡,狀甚洋洋自得。
三艘超級遊艇停泊在青洲塘碼頭,位處隱蔽,右手邊的「Cross Harbour」為曾氏伉儷此行寢宮。
    * 三艘超級遊艇停泊在青洲塘碼頭,位處隱蔽,右手邊的「Cross Harbour」為曾氏伉儷此行寢宮。

據知,該支富商船隊周末凌晨艇隊夜闖澳門後,由凌晨至剛過去的星期日傍晚,三日兩夜一直在隱蔽的澳門港務局青洲塘碼頭停泊,港務局一艘船隻將三艘遊艇與碼頭登船位分隔。期間時有港務局小艇在四周游戈,防止閒雜船隻駛近,遊艇外圍氣氛緊張。

記 者在接近青洲塘碼頭有利位置現場「狙擊」採訪,發現周六凌晨至當日下午均未見有人在三艘超級遊艇的露天地方活動,至下午二時許何柱國先現身,拿着手提電話 在「Cross Harbour」甲板上踱來踱去。到傍晚七時許,一批團友由室內走向室外,包括曾蔭權妻子鮑笑薇、富商劉鑾鴻夫婦及何柱國等約十人,各人有講有笑,鮑笑薇 更與人雞啄唔斷,狀甚興奮。

曾蔭權暫時離團沒有影響曾太心情,從遊艇玻璃門隙窺探,船艙巨型屏幕正播放卡拉OK歌曲,未知眾人有誰曾大展歌喉,但知情人士透露,一直有人從各處運來鮑魚等佳餚珍品到遊艇上給眾人享用,甚至有表演嘉賓登船獻藝,在這水上行宮,足不出艇也不愁寂寞。

未 幾,各人準備好後便出發前往路氹新濠天地出席「勵盈會新春晚宴聚餐」,曾蔭權在其他團友到達前歸隊,黑色平治房車成為兩人陸上御用座駕。曾蔭權行藏敗露 後,便到紅酒會所酒寶巴庫斯散心,一行人晚上近十一時才返抵青洲塘碼頭,曾生兩公婆在「Cross Harbour」留宿享受二人世界。
甲板現身 抹眼鏡傻笑

翌 晨未到八時,有人送了兩份早餐入「Cross Harbour」客房。之後見到曾蔭權醒來,首度在「Cross Harbour」甲板亮相,他望望海景,抹抹眼鏡,嘴角露出傻笑,似乎很滿意在海上行宮宿一宵。換了前一晚春茗的姣look,戴上黑超,曾蔭權與妻子在黑 色平治房車接載下與妻子前往主教山,估計是去望彌撒。有前往主教山的澳門市民向記者稱,一名猛男阻止他進入教室,叫他稍等,惹來擾民的批評。

眾人中午過後返回碼頭集合,後來全部登上「Golden Toad」,三艘遊艇雷達開始轉動啟航回港。不過,記者在本港多個遊艇上落客點等候,「Golden Toad」晚上七時半才駛回中環公眾碼頭,但只有劉鑾鴻夫婦上岸,曾氏伉儷與其他人失蹤。



如無其事「報道者是要被釘牌」在近日《糖、憎》爛事暴光後即道歉,可知其身之臭已通天!

歎完飛機歎遊艇 揩油勢要揩到盡      東方日報正論   2012年02月22日(三)

魯迅先生說,「揩油」,是說明着奴才的品行全部的。曾蔭權的英文名是「當奴」,確實沒有改錯名,他揩油揩到盡,恰恰證明其品行最適宜當奴。

世界歎到盡,醜聞爆不停。繼被踢爆乘坐富商私人遊艇「豪遊」澳門之後,曾蔭權又被揭發之前曾乘坐富商私人飛機到泰國布吉歎世界,真可謂,歎完飛機歎遊艇,揩油勢要揩到盡。高官與富商勾勾搭搭,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到頭來醜聞曝光,名譽掃地。
付費六百 厚顏無恥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曾蔭權身為特區之首,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富商款待,而且與三教九流人物濟濟一堂,把酒言歡,如果說沒有枱底交易,不涉利益輸送,恐怕沒有人相信。尤其是當他在澳門的行藏敗露後,面對記者鏡頭表現錯愕,連飯也不吃就落荒而逃,足證其心中有鬼。

然 而,對於本報提出的多項質疑,曾蔭權本人一味迴避,不敢回答,只由特首辦選擇性回應個別問題,而且吞吞吐吐,語焉不詳,更是啟人疑竇。特首辦聲稱曾蔭權夫 婦「自費」乘搭渡輪去澳門休假及掃墓,回程時乘坐友人遊艇,費用由曾蔭權「自付」,而乘坐私人飛機到泰國也支付了交通費用云云。

其實,這 不過是自說自話,掩耳盜鈴,他去澳門「休假及掃墓」,為何要住宿在富商的私人遊艇?他在遊艇上一共花了多少錢?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港府聲稱曾蔭權夫婦乘 坐私人遊艇回港,支付與購買商營港澳渡輪票相若的費用。而根據資料,現時由澳門回港,最貴的夜航四人貴賓廂收費二千五百元,平均每人也只需六百二十五元。 也就是說,曾蔭權夫婦合共只付出一千二百多元,便獲得價值逾億元的豪華遊艇的享受,這難道沒有利益衝突嗎?這難道不是厚顏無恥嗎?

若要人 不知,除非己莫為,對於種種疑團,曾蔭權必須公開交代,若以為裝聾扮啞就能蒙混過關,那不僅是侮辱七百萬市民的智慧,更是侮辱神明。有道是,舉頭三尺有神 明,「人間私語,天若聞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曾蔭權在澳門媽閣廟前搞鬼,既逃不過天眼,也逃不過天譴。他一再接受富商款待在前,閃閃縮縮拒不交代在 後,已經人格破產,誠信蕩然。

正如廉政公署執行處前副處長徐家傑指出,公職人員接受任何人接送,理論上已違反《防止賄賂條例》,也有機會 觸犯《公務員事務規例》,令人質疑當中是否涉及利益輸送。事實上,曾蔭權接受富商款待,事關官員操守及港府形象,必須如實交代,否則遲早如唐英年的僭建醜 聞一樣,欲蓋彌彰,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更何況,曾蔭權涉嫌官商勾結已不是第一次,其誠信操守早就備受質疑,他不思反省,反而變本加厲, 食相愈來愈難看。今次「曾商勾結」醜聞曝光後,社會一片嘩然,有網民嘲弄曾蔭權是「曾濫權、馬交權」,有人質疑他「帶壞」公務員團隊,有人要求廉署介入調 查,有人則要求立法會彈劾。而立法會議員陳偉業亦指出,曾蔭權所作所為令本港聲譽受損,事件涉及公眾利益,他一定要澄清;他更指特首辦拒絕回答東方報業提 出的大部分問題,影響港府管治權威、能力及聲譽。

令人遺憾的是,陳偉業本打算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急切質詢跟進事件,只因建制派議員不 分是非,一味護短,陳議員的急切質詢才不獲通過。不過,公道自在人心,建制派議員可以護短,可以埋沒良知,可以漠視民意,但他們無法掩蓋事實,當有朝一日 真相大白於天下,這班保皇政客必將遭到選民的唾棄,亦必將成為曾蔭權身敗名裂的陪葬者。
紀綱一廢 何事不生

紀綱一廢,何事不生。 令人遺憾的是,一向以廉潔自詡的特區政府,高官一個個捲入醜聞,證明道德淪落,官風不正,所謂廉潔不知從何談起。港英時代,高官跟商界的關係分得清清楚 楚,一旦有官員私自參與富商的社交活動,港督府必定查問,除非有合理解釋,否則仕途肯定玩完。對此,由港英政府一手栽培、喝英國人奶水長大的曾蔭權不可能 不知道,他毫不避嫌地一再接受富商招待,這種事情他回歸前恐怕連做夢都不敢想。由此可見,「五十年不變」根本是欺人之談,香港回歸後一切都在變,港府變得 無能,高官變得無恥。正如有人指出,中央政府與香港富商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謂統戰就是跟大富豪打交道,在這種情況下,特區政府官商勾結又何足為奇!

上 有好者,下必甚焉。港府一號人物及前二號人物都與富商糾纏不清,一個乘坐私人飛機及遊艇歎世界,一個乘坐私人飛機周遊列國歎紅酒,其他官員豈能不有樣學 樣,爭相投入商家懷抱?香港社會之所以仇富仇商仇官,說穿了根本就是港府一手造成的。北大教授孔慶東辱罵香港人是狗,儘管一竹竿打了一船人,但他起碼也罵 對了一半,許多港產官僚甘願淪為富豪走狗,已是不爭的事實。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牆壞,香港回歸後亂象叢生,深層矛盾日益惡化,就是因為充斥着這種嫌貧愛富的「狗官」,對此,港府固然要負起最大責任,而中央政府亦難辭其咎。

-------------------------------------

愈揭愈臭乞入憎,私相授受好應份。國規條文為壁壘?全國反天陸續來。千年文明即喪盡,收買人心難上難!

富豪關照半億「曾」大屋       圖文並茂-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3日(四)

卸任在即的曾蔭權醜聞連連,不但黐富豪到澳門和海外食住玩,歎盡海陸空着數,其劣行更延伸至內地。曾蔭權昨自爆在深圳租下物業,作為退休居所,但東方報業集團(下稱東

方)再揭發其退休居所實際乃是一所超豪行宮,面積約萬呎,市值半億元人民幣;為迎接這位特首,有人更豪擲一千四百萬元人民幣重新裝修,極盡奢華,其中主人房浴缸面向全

落地玻璃,並擁有二百七十度廣闊視野,曾氏夫婦日後可以邊沖涼邊欣賞窗外景色。但最惹人質疑的是,該單位業主深圳東海集團老闆黃楚標,與曾蔭權卻有着千絲萬縷關係。

東方記者昨日向特首辦和黃楚標查詢裝修費及租金,雙方均拒回應。學者和立法會議員均質疑曾蔭權在任內向相熟的富商租單位作退休用,有延後利益之嫌,必須向港人交代。

曾蔭權的退休行宮位於深圳福田區豪宅地段香軒路東海花園君豪閣,是東海花園二十三幢物業中,級數最高的一幢,外形與別不同,用料亦特別上乘,其中觀光電梯以子彈頭式設計,直達大廈頂層。該大廈每層僅兩伙,持電梯智能卡才能抵指定樓層。

    * 放大圖片
  * 深圳東海花園君豪閣

市值租金18.4萬港元

曾蔭權租下的單位為頂層三十六樓A座,屬複式連天台設計,每層面積達三千一百多平方呎,連天台單位面積合共近萬平方呎,估計市值五千萬元人民幣(約六千一百五十萬港元),租金估計每月高達十五萬元人民幣(約十八萬四千港元)。該單位坐北向南,擁有由南至東二百七十度廣闊視野,東望香蜜湖及羅湖,正南可望到深圳灣及天水圍,北望是連綿不盡的梧桐山山脈景色,景觀宜人。
深圳行宮曝光:圖中紅線框內為曾蔭權租下的東海花園君豪閣複式連天台單位,合共面積近萬平方呎。

    * 深圳行宮曝光:圖中紅線框內為曾蔭權租下的東海花園君豪閣複式連天台單位,合共面積近萬平方呎。

   * 放大圖片
    * 裝修工程仍未竣工,工人正忙於趕工。

消息人士指,曾蔭權近年不時會北上深圳,私下接觸領導人及密會地產商透露有意在深圳尋覓退休居所,年前終在東海花園君豪閣覓得心儀單位,之後便有人聘用本港著名建築設計師何周禮負責單位室內設計,去年九月單位開始裝修,裝修期至下月底,長達半年。消息人士透露單位裝修和用料均是超豪,全屋潔具均採用德國著名品牌,裝修費逾一千四百萬元人民幣(約一千七百廿萬港元)。
 

浴缸270度觀深圳景

本報獲得的裝修圖則,可見單位設計極盡奢華,底層主人房有一個二百七十度景觀、配全落地玻璃的浴室,曾蔭權夫婦日後泡在超豪浴缸中,可以俯瞰窗外景色、街上途人,此外空中花園、觀星玻璃屋,可謂窮奢極侈。由圖則所見,曾享受之餘亦極重視私隱,單位分層樓梯亦分為主人專用及工人使用的螺旋形樓梯。
「曾」大屋主人房浴室擁有全落地玻璃的二百七十度景觀,曾蔭權夫婦日後可邊泡浴,邊俯瞰深圳景色。

    * 「曾」大屋主人房浴室擁有全落地玻璃的二百七十度景觀,曾蔭權夫婦日後可邊泡浴,邊俯瞰深圳景色。

    * 曾行宮徹底翻新,工程浩大。

    * 曾蔭權退休居所擁有一個空中花園。

消息人士指,曾蔭權夫婦極為着緊單位裝修,曾蔭權太太鮑笑薇每隔一兩個月就前往視察進度,不過行蹤極為低調,她最近一次到單位視察是上月十八日,當時工程負責人下令所有工人都必須停工清場迴避,只有項目負責人及設計師樓人員陪同視察。
曾蔭權繼乘搭張松橋(左)的私人飛機外遊後,昨又被揭發租住黃楚標(右)旗下超級豪宅。

    * 曾蔭權繼乘搭張松橋(左)的私人飛機外遊後,昨又被揭發租住黃楚標(右)旗下超級豪宅。

業主黃楚標拒答問

根據深圳市國土局資料,該單位業主現為東海花園的發展商深圳東海集團有限公司。而該集團老闆正是深圳富商黃楚標,他與曾蔭權認識多年,關係密切。記者昨致電黃楚標查詢與特首租約問題,黃楚標以客戶私隱為由,拒絕透露,並說:「邊個講,你問番邊個啦!未得客戶同意,我哋唔可以講,呢啲係操守。」黃指東海花園於二○○○年入伙,涉及的複式單位,以前為會所作請客用。他拒回應裝修費究竟是否其公司負責。
特首辦昨晚對本報提出的查問只作簡短回答,指稱特首租用的單位是一個連裝修的複式單位,收市值租金,但拒透露具體金額。
曾蔭權行宮資料

地址:深圳福田區香軒路東海花園

單位:君豪閣36樓A座複式連天台

面積:3層合計近萬平方呎

估計市值:5000萬人民幣(約6150萬港元)

估計租值:月租15萬人民幣(約18.4萬港元)

裝修費:逾1400萬人民幣(約1720萬港元)

發展商:深圳東海集團

裝修公司:晶宮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公司:何周禮建築設計事務所


景  觀:開闊海景,東望香蜜湖及羅湖、南向天水圍及深圳灣、北臨梧桐山脈
超豪設備:270度落地玻璃浴室、觀星天台玻璃屋、空中花園、2部業主專用升降機、1部工人用升降機、超豪主人房、6個衣帽間、健身室,全屋採用德國潔具,地板鋪設意大利石材,極盡奢華

-------------------------------------
愈辯愈證明曾商勾結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3日(四)

曾 蔭權臨卸任搏命享受城中富豪提供的海空豪華遊款待,被東方報業集團連日踢爆後,他未有公開面對港人交代事件及接受質詢,卻一再選擇性地在電視台及官方電台 狡辯,結果愈描愈黑。曾蔭權自稱問心無愧,卻「鬼拍後尾枕」,自爆四度乘坐朋友私人遊艇及飛機,除本報獨家披露的澳門遊和泰國遊,目的地還有日本。他的辯 解更不盡不實,豪遊澳門時明明出席賭場千人春茗,卻辯稱在富豪遊艇留宿是想遠離煩囂;口口聲聲指遊艇上無卡拉OK,但本報卻有相為證。曾蔭權更推諉質疑他 的人以陰謀論分析事情。擺明「曾商勾結」,卻自詡公私分明。

怕嘈宿遊艇 卻赴千人宴

東方報業集團連日追問豪遊澳門及泰國醜聞,曾蔭權只透過特首辦「係咁易」回覆,本報記者埋身追問他也「嘴藐藐」沒回應。然而,社會各界怒火愈燒愈烈,逼得他昨不得不首度親身解畫,但卻疑點重重。

曾 蔭權早上先致電官方香港電台,聲稱看到近日傳媒報道後有少少傷心。本報上周末在澳門狙擊發現,曾蔭權豪遊澳門三日兩夜,當地保安部門海陸戒備,猛男保安更 連日空群而出貼身保護,勞民傷財,但曾蔭權覺得自己很低調:「我太太係澳門人,我每年都搞一兩次去拜山探親,但每次去都相當低調咗吓。」
曾蔭權乘搭富豪私人飛機遊泰國,稱已按商營機票價格付費。但按市價,兩日一夜行程服務費便要三、四十萬元。

    * 曾蔭權乘搭富豪私人飛機遊泰國,稱已按商營機票價格付費。但按市價,兩日一夜行程服務費便要三、四十萬元。

    * 曾蔭權「豪遊」澳門的船隊,三艘遊艇身價總值逾四億元。

拜山拜到在富豪超級遊艇宿一宵,利益輸送嫌疑甚囂塵上,曾蔭權卻辯稱:「我想離開煩囂嘅嘢,唔會住酒店地方因為太嘈,今次有朋友邀請我去住(遊艇),我咪去住。」可是,周末晚留宿遊艇前數小時,卻被本報發現他現身「勵盈會新春晚宴聚餐」,現場嘉賓近千人還有歌星表演。
本報在澳門拍攝到曾蔭權所乘豪華船隊的其中一艘遊艇上,設有大屏幕正播放張學友的卡拉OK,曾太鮑笑薇當時亦在艇上,足以踢爆曾蔭權的大話。

    * 本報在澳門拍攝到曾蔭權所乘豪華船隊的其中一艘遊艇上,設有大屏幕正播放張學友的卡拉OK,曾太鮑笑薇當時亦在艇上,足以踢爆曾蔭權的大話。
  * 放大圖片

本報相片拆穿「苦行曾」謊言

本報周末傍晚從三艘艇隊其中一艘「Moon Sand」門隙窺探到內裏巨型屏幕,正播放張學友《讓我一次愛過夠》的卡拉OK,但曾蔭權昨仍為豪遊扮苦行:「艇裏面只係食過早餐,食水果、豬骨粥同豉油炒麵,船上唯一娛樂係睇電視新聞,無卡拉OK、無特別表演。」
 

自爆專機招待豪遊日本
曾 蔭權更「鬼拍後尾枕」愈揭愈臭,自爆過去七年兩次乘朋友私人遊艇到澳門,包括本報揭發的一次;接受朋友邀請乘私人飛機去度假亦有兩次,包括泰國布吉島。他 傍晚選擇性在無綫新聞專訪中透露,另一次乘私人飛機是○九年秋天往日本拍攝紅葉,更理直氣壯稱,有向朋友支付商務客位機票價錢。

在無綫專 訪中,曾蔭權收起遊澳門的姣look,帶回幼邊金絲眼鏡,面容受了委屈似的。長約十三分鐘訪問,他重申四十多年政治生涯中重視操守,更大讚那個「近乎零」 的申報機制公道嚴謹,指自己沒佔人便宜。專訪出街前,曾蔭權在出席一公開場合後促請各界不要從陰謀論及負面分析事情,反過來指若繼續這樣批評他下去會造成 內耗;各界炮轟不絕,他卻高呼問心無愧,讚自己公私分明,沒有道歉卻求公眾諒解。

-------------------------------------
人神共憤違心事,偏這幫人私利心。無恥下流憎凸首,巧言令色笑騎騎。

民建聯保皇 選舉無運行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3日(四)

香港今年是選舉年,除了下月的特首選舉,還有四年一度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今次曾蔭權公然收受富商利益、以權謀私,任何漠視民意、死撐曾蔭權的政黨或議員,都肯定會在九月立會選舉遭選民懲罰,其中準備空群而出參選超級區議會及五區直選的民建聯,更勢必「無運行」,被廣大秉持公義、有廉恥之心的選民唾棄。

要為死撐曾蔭權付出代價

在前日和今日力挺曾蔭權的議員,不少是來自功能界別,包括金融服務界詹培忠、商界(一)的林健鋒和地產及建造界石禮謙等,選民正是那些與曾蔭權過從甚密的地產商及工商界,在小圈子選舉制度下連任壓力較細。反觀大部分議席均來自地區直選、並準備在九月染指超級議席的民建聯,則肯定要為今次死撐曾蔭權付出代價。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今次醜聞牽涉特區政府的最高領導人及多名大商家,曾蔭權的解釋又極為牽強,勢必激化市民對官商勾結、貧富懸殊的不滿,動搖整個政府的管治和公信力,任何政黨或議員「是非不分」、「盲目保皇」,都會在選舉中遭對手攻擊,面臨龐大選舉壓力。

本報記者


人的(誠信)是要經年累月才能積聚,為了些便宜便將(誠信)倒落咸水海『一生的功勞化作流水!』為的是一個(貪字)。

長俸每月八萬唔夠交租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4日(五)

曾蔭權打造深圳「禮賓府」的醜聞再有新發展,據租約資料顯示,曾蔭權與深圳東海集團承租的東海花園君豪閣市值半億人民幣豪宅,已簽訂三年租約,首年租金為 一百萬元,不過之後兩年的租金則不得而知,租約更為曾蔭權提供一個優厚條件,就是租金中包括支付兩名家庭傭工,一名司機及管理費等費用。不過最令人質疑 是,曾退休後每月僅得約八萬港元長俸,卻將每月收入悉數租用豪宅。有學者認為合約已為曾蔭權提供了隱性利益,曾有必要清楚交代事件。

消息人士向本報披露了極秘密的租約內容,指曾蔭權早於去年便與深圳東海集團簽訂租約,租約為期三年,首年租金為一百萬元,即每月八萬三千多元。不過最令人 費解的是,合約中有一項在地產界非常罕見的細節條件,就是百萬租金中,業主需同時支付兩名家庭傭工、一名司機及承擔悉數管理費。
另「獲贈」超豪翻新如執筍盤根據深圳現時勞工市場薪酬水平,普通家庭傭工月薪約三千元人民幣(約港幣三千六百多元),私人司機月薪較浮動,不過質素稍高 的,月薪往往達六千元人民幣(約港幣七千三百多元),加上東海花園君豪閣這類超級豪宅,未計天台,僅兩層樓面面積約六千五百平方呎,以每平呎管理費六角人 民幣計算,管理費就要近四千元人民幣(約港幣四千九百多元),七除八扣,曾實際繳付的租金已獲大幅折讓。但該單位市值租金每月約十五萬元人民幣(約港幣十 八萬四千元),比曾付出的租金高出一大截,更何況曾蔭權在入住前還獲得業主的超豪重新裝修,曾蔭權可謂執到筍貨。難怪曾蔭權對今次的租樓亦特別豪爽,未入 住已先一炮過支付一百萬元作為首年租金。
偌大的梳化足夠曾蔭權與夫人把酒談歡。

    * 偌大的梳化足夠曾蔭權與夫人把酒談歡。
    * 書房之內設有巨型書櫃。
    * 君豪閣的保安昨日明顯加強。

雖然曾蔭權現時年薪約四百二十九萬元,不過卸任後,長俸僅得每月約八萬元,換言之其每月收入差不多將悉數用作支付行宮的租金。自從深圳「禮賓府」曝光後, 當地地產界亦流出更多有關曾與東海花園發展商黃楚標的消息。有消息透露,近數年多次目睹曾蔭權夜訪君豪閣,同行者還包括黃楚標及不同省市的市長及副市長級 官員,不排除他們到上址摸酒杯底傾密偈。至於將與曾蔭權成為鄰居的東海花園居民,昨日亦議論紛紛,有居民直指事件不尋常,擔心租樓過程中別有內情。
學者:付平民價獲天價享受雖然曾蔭權一擲百萬租下豪宅,不過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形容價錢「抵到爛」。「房協租富貴長者屋都要幾百萬先 至有租住權,依家一百萬就可以租到近萬呎豪宅,仲有兩個工人、司機,點會唔抵。」他認為以深港兩地生活水平而言,這樣的租約條件是一個「筍價」,而且一百 萬當中是否需要如一般租樓程序中,要先預繳上期或按金等,如果獲豁免,亦變相為曾打開方便之門,他認為合約中令人揣測事件中業主為曾提供隱性利益,令曾蔭 權可以用平民價得到天價享受。東方報業集團昨日再就曾蔭權租住深圳豪宅向特首辦提出五條問題,但至截稿仍沒有回覆。


糖 憎財富十世用不完,何必貪些少便宜?公職人士清廉貴,自私自利貪便宜。無恥下流兼犯規,法治精神蕩無存。全民問心誰之害,高鐵本可創新城,奈何銅通逼市 區。國內高鐵郊區外,何以香港逼市區。逼起同地樓房價,富貴只為財閥操。不管民間苦與悲,水晶玻璃一嚿嚿。一任凸首滾滾錢,政務不理心遊埠。懶理孕婦無床 住,自由通車港無路。死人塌屋他走頭!深圳長住憎大屋。
清廉政府本應有,任半憎凸摧毀了。如是實施普選制,選民有權趕下台。國家顏面最重要,香港之事國家事。國際都會香港地,新聞爆發世界通。

幸有東方太陽在 不教曾唐度陰山    東方日報 2012年02月24日(五)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在東方報業集團連日踢爆、窮追猛打之下,曾蔭權濫權醜聞不斷曝光,「貪遍省港澳,歎勻海陸空」,令人嘆為觀止。正如元曲所唱: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事實勝於雄辯,曾蔭權與富豪勾勾搭搭,受到海陸空全方位款待,證據確鑿,不容抵賴。雖然他狡辯「公私分明」、「問心無愧」,可惜心中有鬼,吞吞吐吐,甚至自相矛盾,愈描愈黑,這次他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疑點重重 欲蓋彌彰

事 實上,曾蔭權的回應不盡不實,疑點重重。他自稱在富豪遊艇上除了看電視,沒有卡拉OK等其他娛樂,但本報追蹤拍攝的畫面中,顯示其中一艘遊艇上正播放卡拉 OK;他自稱在遊艇度宿是為了避開喧囂,卻興致勃勃地與三山五嶽人物濟濟一堂,觥籌交錯;他聲稱接受富商款待只是食水果、豬骨粥等平常食品,卻被踢爆一行 人在高級食肆享受二萬七千元的豪華午餐,他分文沒付……曾蔭權大話連篇,企圖以謊言掩蓋謊言,結果欲蓋彌彰,自暴其醜。

曾蔭權堅稱以市場 價格支付交通費用,沒有利益衝突。其實三歲小孩也知道,無論是乘搭豪華遊艇還是私人飛機,成本遠非一般渡輪及民航客機可比,他以粉絲的價錢得到魚翅的享 受,這不是利益衝突又是甚麼?而最令人質疑的是,他準備用作退休居所、價值半億元人民幣的深圳「曾大屋」,據稱年租僅一百萬元,每月平均只需大約八萬元, 而且包括支付兩名工人、一名司機及管理費等費用,但市場估計該豪宅月租超過十五萬元,兩者相差接近一倍,這又該如何解釋呢?還有,該超豪行宮僅裝修費便花 了一千七百多萬港元,以曾蔭權「支付」的租金計,足足十七年才能回本,這難道是正常的業主與租客的關係嗎?更何況,曾蔭權到底有沒有付錢、付出多少,根本 沒有人知道。

曾蔭權自稱公私分明,在沒有利益衝突情況下才接受富豪邀請,這更是此地無銀三百両。邀請他搭乘私人飛機的「重慶首富」張松 橋,擁有西隧及大老山隧道等多項權益,而港府一方面不斷放任私隧瘋狂加價,另一方面堅拒回購隧道,這難道沒有利益關係嗎?而為曾蔭權提供「曾大屋」的深圳 富豪黃楚標年前獲委太平紳士,旗下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亦獲港府「特別待遇」批出牌照,這難道沒有利益衝突嗎?正如法律界人士質疑,當時曾蔭權究竟有沒有 申報利益,他必須公開交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城中富豪爭相殷勤款待曾蔭權,不問可知主要是看中其特首身份,也就是看中其手中的權力,曾蔭權聲稱只是正常社會交往、沒有利益衝突云云,簡直是侮辱七百萬港人的智慧。

自恃特權 雙重標準

其 實,港府對公務員及問責官員社交有嚴格的規範,不得接受過分豪華款待,否則隨時被問責甚至革職。有四十多年公務員經驗的曾蔭權不可能不知道這些規範,他自 恃擁有特權,不受任何紀律約束,說穿了就是自把自為,無法無天。正如有公務員諷刺,這是只許曾蔭權放火,不許公務員違規,完全是雙重標準。試想想,如果其 他問責官員或公務員有樣學樣,只要象徵性付費就心安理得地接受富商款待,港府制度豈不是徹底崩潰?公務員紀律豈不是蕩然無存?香港豈不是重回廉政公署成立 前烏煙瘴氣的年代?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由「馬交曾」到「布吉權」,再到「曾大屋」,「曾商勾結」醜聞愈揭愈多,愈揭愈臭,這決非一 句「問心無愧」就能應付過去。君不見,社會各界對曾蔭權的醜行無不感到憤怒萬分,立法會各政黨更是群情激憤,有政黨到廉政公署舉報,有議員則要求引用特權 法逼曾蔭權到立法會解釋。事實上,當年立法會曾引用特權法調查梁展文事件,而曾蔭權涉及的醜聞比梁展文事件更加嚴重,民憤更大,立法會更加有必要介入調 查。

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面對曾蔭權的連串醜聞,包括詹培忠、林健鋒、譚耀宗、石禮謙等在內的保皇議員竟然是非不分,刻意護短,甚至連緊 急質詢的要求亦被否決,人妖顛倒、是非混淆到了如此地步,可謂咄咄怪事。人在做,天在看,這班包庇護短、與民為敵的保皇政客,必定會為自己的醜陋行為付出 政治代價!

沒有明君 呼喚青天

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曾蔭權治港七年一事無成,除了為下屆政府留 下一堆爛攤子,最不堪的是他一手破壞清廉的官場文化,摧毀香港最寶貴的核心價值。董建華雖然無能,但從來沒有直接捲入官商勾結,而曾蔭權上台以來,則是醜 聞不斷,可見他確實「衰過董建華」。正所謂,七年一覺特首夢,贏得香江臭罵名,曾濫權必將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

古今中外,官場腐敗一向令人深惡痛絕,也是官逼民反的主要原因。宋朝吏治腐敗,但有不畏權貴、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令貪官聞風喪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腐敗更是恨之入骨,對貪官施以「剝皮實草」的酷刑,從來不手軟。人們想知道的是,當今的明君到底在哪裏?包青天又在哪裏?

港 府高官紛紛捲入醜聞,曾蔭權涉嫌官商勾結,唐英年則違規僭建,廉署不敢介入調查,難道中央政府也無動於衷嗎?事實上,特首並非「無王管」,中央政府擁有絕 對的任免權,當年董建華中途「腳痛」下台就是一例,今天中央政府坐視香港亂象叢生而無動於衷,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禮失求諸野,既然香港沒有「明君」,恐 怕只好寄望立法會充當「包青天」了,議員們能不能代表民意,主持正義,七百萬市民都在看着。

幸有東方太陽在,不教曾唐度陰山。如果說「曾 商勾結」還有一點正面意義,那就是彰顯新聞自由的可貴。東方報業集團為民喉舌,代表香港人監督政府,不管腐敗行為發生在香港、澳門或內地,在空中、海上或 陸地,都逃不過東方的無情揭露和鞭撻。讓那些貪官污吏在正義傳媒面前發抖吧!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奧巴馬懦弱無能,明知標普計錯數。任由發揮亂金融,減A成+全國動

奧巴馬懦弱無能,明知標普計錯數。任由發揮亂金融,減A成+全國動,世界金融亂晒龍。如想有望能續任,必須豎立金剛棒。斬妖除魔定金融,世界事務亦如是。

作為一個處于世界巔峰的人物,處事作風是懦弱還是剛強在這一起標普計錯數事件中應如何處理就可看出其為人處事作風有否大將之才。
作為一間評級公司應要對事不對人,有錯應承認而不是將錯就錯只會錯上加錯,今次之將錯就錯以使全世界之金融亂晒龍這只是三間其中一間在計錯數的情況下作出減A變+以使全球金融亂大龍,這個亂大龍將會有多少人葬身于金融崩潰中?全世界因這不合格計錯數的標普評級而葬身股海中?不單只股海而是整個金融行業以致所有行業都受影響。一下子全世界都陷於衰退中「這只是一個人評級所造成的世界金融恐慌。」作為一國話事人可以出兵可以發動核彈但這一恐慌性的計錯數金融評級而未能制止,試問其能力為何!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三難齊發世所悲,祝佑世人早脫難!…。人離難。難離身。

三難齊發世所悲,祝佑世人早脫難!…。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
地震,海嘯、核爆,天災人為共一爐,明知虎口仍盼望;安全至上無憂患,棄用核能更安全。處處同牆與鐵壁,
 哪怕海嘯地震倒。科技先進瞭望台,如同風煙首相望。築建高樓可避難,突出之處最安全。
事在人為天在看,溫馨保佑日人民;顧家及港說保障,殘弱睡街得關憐!人民總理關心事,下放問責誰個是?
香港廢人博同情,誰在睡街無人問。保障老者長期善,助長幼子便成才。綜援眾多誰之過,社會政策是兇元。 

核爆遺害禍無窮!…成井坐下免禍窮!    
   
小小核爆經已翻天覆地,核爆之遺害牽一髮動全球。有些強權國家強行核發,如核發得逞,全球必以數拾年才能回復常態…如前蘇聯徹爾諾梅爾核電廠爆炸後,白俄羅斯的甲狀腺腫瘤及白血病病發率大幅飆昇,二十年後的今天仍然高企。幾拾年利錢,代價是幾拾年人命傷亡,『如同虎口在盼望』,環保能源最珍貴。
---------------------------------------------
●依賴核能「背叛廣島死者」2011年03月18日

之前是原爆,今天是核電廠爆炸洩輻射, 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狠批,日本越來越依賴核能是「對廣島死難者最惡劣的背叛」。
76歲的大江健三郎接受《世界報》專訪指,「日本歷史進入了新局面,再因成為核子犧牲品而受到關注……經歷過核爆烈燄的日本人,本來就不該從產業效率角度看待核能」。
核電殺傷力等同原爆
「在這次天災面前,人們應該牢牢記住廣島的教訓。今次事件已證明,核電的殺傷力跟原爆沒差別,重複這樣的錯誤,是對廣島死難者記憶最惡劣的背叛。」
大江的一名好友, 1962年因擔心核戰毀滅地球而自殺身亡,他多次往廣島原爆的廢墟調查,目睹原爆受害者多年後仍面對死亡威脅,寫下《廣島筆記》,探討「生命的定義」。他獲諾獎原因之一,是以文學主題探討人類核問題。
日本共同社
---------------------------------------------
●漁民靠古老智慧檢命

同遭海嘯沖擊的岩手縣,有數名漁民靠古老智慧在巨浪中幸存。他們在海嘯到來之時,記起歷代傳承的應對海嘯方法,將漁船向深海駛去,以避免船隻被沖到岸邊而遭受更大破壞,最後成功幸免於難,安全返回漁港。
海嘯於上周五突襲岩手縣大船渡市,當時約十艘漁船正在大船渡港工作。其中一艘船上載有五十九歲漁民柏崎久(音譯,Hisashi Kashiwazaki)、其五十四歲妻子及二十六歲兒子。他憶述地震來襲的情況時稱,當時的震動程度明顯與過往有別,更聽到船下傳來巨響。他抬頭一看,只見大量花粉從港口的樹上掉落,他形容「就像山火爆發的火花」。
然而他沒有企圖逃回岸上,反而放下工作並將船駛向深海,直至到達水位有七十米深的海域時,將引擎關上,靜候海嘯來臨。十五分鐘後,海面翻起巨浪,整艘船隨浪升起,但並沒強烈晃動,成功逃過一劫。

兩老婦帶着愛犬返回重災區氣仙沼市的家園,舉步維艱。 (美聯社圖片)
1933年海嘯 同一方法逃生
四十七歲漁民道下孝人(音譯,Takato Michishita),當時亦與父親在同一海港工作。他稱自小聽過不少老漁民告誡,指「深海海域不會掀起海嘯」,所以在地震發生時,他立刻將引擎開到最大、高速衝向深海。雖然那時他感覺不到海嘯來臨,但回頭卻看見白色巨浪正沖擊港口。其七十六歲父親其後表示,聽說在一九三三年,曾經有一個巨大海嘯襲擊大船渡市,當時的漁民亦以同一方法避過災難。
當所有漁船在海嘯翌日駛回漁港時,看見不少船隻翻側,更有一艘小船被沖至一棟兩層高的大廈天台。
行家「賭命」奔岸駕車上山
然而亦有漁民靠運氣逃過大難。一名五十五歲漁民稱,地震後他相信自己仍有十五分鐘時間,足以回到岸邊逃走。結果他成功趕及,駕車上山避難。他形容做決定的一刻就像賭博,今次幸運避過災難,但不想有下次。
另一重災區宮城縣氣仙沼市對開小島,日前則發生由地震引發的山火,約二百名居民同心協力,清除瓦礫及碎石,避免火勢從森林蔓延至民居。一名老漁民表示:「我不會任由山火再破壞這個島」。
-----------------------------------------------
●全面失控 從「失落的十年」到「日本大崩壞」!  (2011/03/16 00:07) 

原文網址: 全面失控 從「失落的十年」到「日本大崩壞」! | 國際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3/16/334-2696867.htm#ixzz1Ggr6NZMc記者朱錦華/特稿
大概是因為台灣人對日本觀感太好了,311地震和福島核電廠發生災變之初,大多數人對日本人「處變不驚」的能力和本錢,都是充滿信心的。未料從311發生核災至今已經5天,危機非但沒有解除,反而愈演愈烈,局勢全面失控。
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的日本人嗎?這裡是當年寫《日本第一》的傅高義筆下的日本嗎?從戰敗到振興,從繁榮到衰頹,戰後日本走過漫長的復活之路,也贏得世人的尊敬與好感。但是,世人印象中日本的傳統美好價值,正在逐漸崩壞當中。從這次福島災變暴露出來的赤裸真相,更是讓人不忍卒睹。這一切,都得從當年的「泡沫經濟破滅」與「失落的十年」(1991-2000年)談起。
起因是因為當年美元匯率過高,造成美國大量貿易赤字。陷入困境的美國跟西德、英國和法國等四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介入匯率市場。1985年9月22日,上述四國跟日本在紐約飯店簽下著名的「廣場協議」,逼迫日圓快速升值。
日元升值是吹起日本經濟泡沫形主因。由於匯率劇烈變動,由美國國債組成的資產發生帳面虧損,因此大量資金為躲避匯率風險而進入日本市場。日本政府又為了補貼因日圓升值而遭受打擊的出口產業,實施金融和緩與低利政策,於是造成過剩的資金與熱錢流竄, 引發投機熱潮,尤其在股市和土地交易方面最為明顯。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到達最高峰。但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投機者喪失投機慾望,開始撒手,土地和股票價值跟著急速下降,泡沫破滅,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日本進入「消失的十年」 從此,日本再也不是我們以往所想的日本。日本企業以前有一項堪稱是「打工仔福音」的傳統,叫「終身聘用制」。一旦你進了這家公司,就意味著公司會照顧你一輩子!有人會質疑,這種「鐵飯碗」不是會造成員工們更怠惰、打混嗎?
怪的是,在日本的情形卻並非如此。美國前駐日本大使賴世和在他跟費正清合著的《東亞史》中指出,日本人是「集團意識」十分強烈的民族(跟他們的武士道忠誠精神有關),一旦隸屬這個集團,就會全心全意的付出。加上日本特有的「羞恥感」文化,所以自我要求也高。這對整個企業或集團來說都是加分的。
但是經濟泡沫化之後,一切都變了。「終身聘用制」瓦解;更慘的是,「派遣型工作」幾乎佔馬了所有職缺的50%。「集團意識」沒有了,營營苟苟,只為三餐一宿。
日本人向來的「自慢」(引以為傲)的感覺也漸漸沒有了。當品牌、榮譽都比不上更多的獲利來得重要時,崩壞於是開始。
於是,近年來我們不斷看到這樣的新聞:某個有百年傳統的糕餅店偷工減料。某家賣場一再把架上食品的「賞味期限」更改。這還是小Case。2009年起,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汽車陸續爆出汽車瑕疵與召修事件;2010年全球召修27萬輛車。很難想像一家品牌如此獲信賴的車廠,怎會接二連三的爆出如此多的弊端?
當員工視「工作只是工作」、缺乏責任感,當公司高層把獲利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有時候是會出人命的。加上管理不當,情況就更雪上加霜了。例如這次福島核電廠災變。
災變發生後,一向給人很有權威和信賴感的日本政府說法顛三倒四,讓人一頭霧水(焦點人物是內閣官防長官枝野幸男),讓你不由得懷疑,究竟是他們搞不清楚狀況,還是他們隱瞞了些什麼?
至於災變主角「東京電力公司」就更扯了。事發後行動進退失據、決策舉棋不定、步驟荒腔走板。當初事發時,大家還以為他們一、兩天就可搞定的,台灣還有一些專家們拍胸脯保證,他們很Pro!沒想到竟然愈弄愈糟,演變至全面失控。這那裡是「東京電力公司」,簡直是「怪獸電力公司」!
剛開始時他們的災情比美國「三哩島事件」輕。但三哩島15小時就搞定了,東電卻搞了五天還搞不定,而且還愈來愈「代誌大條」!
搞到焦頭爛額也還搞不定之後,大眾對他們Pro的信賴開始產生懷疑。於是,有人出來踢爆他們過往的劣跡斑斑,例如竄改安檢紀錄、隱匿發生過的一些小事故等。最離譜的是,東電在2月28日提交的完整報告裡,坦承有多達33組機器沒有經過安檢就直接使用。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中,更有機器長達11年沒有進行任何安檢!這又跟草菅人命何異?
也許,日本基層的老百姓還是善良、愛家、守秩序的。但是,日本不少企業的道德感已經崩壞。他們曾經向美國取經,但是好的沒學到,卻把美國黑色豪門企業隱瞞、造假、腐敗、官僚那一套完全拷貝過來。我不和道是否真的有「大和魂」這回事。但如果真的曾經有的話,如今恐怕也已經是「魂」飛魄散了。
原文網址: 全面失控 從「失落的十年」到「日本大崩壞」! | 國際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3/16/334-2696867.htm#ixzz1GgqaMqrg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無為三廢亂港情,紅酒免稅車死人。強加煙稅好冇癮,利民紓困無頭路。

無為三廢亂港情,紅酒免稅車死人。強加煙稅好冇癮,利民紓困無頭路。強迫金錢買棺材,路有凍屍誰過問?高官肚滿也腸肥,關人屁事等收工!
無為蔭點種茉莉,遍地花開會變天。問責制度有定無,問責下台無人怨!劫貧祭富爭家產,打工幾時有屋住?壓縮樓房逼直升,打工之人冇希望!
百億乜運搶功勞,民怨壓住問為何?有用金錢何出路?利民紓困全民保。路通屋平寬醫療,免費教育爭長短;才能爭取朝夕夢,乜產物產得個剷。

蘋論:市民不要得些甜頭便收聲      2011年03月05日

財政司司長大幅修改預算案,把原先定下壓抑通脹的理念也推翻,這幾天市民的反應大致上分兩方面,其一是視之為意外之財,打算用在旅遊、購物等花費上,其二是將這「多餘的錢」捐給社福機構,幫助真正需要這些錢的人,響應和呼籲捐款者越來越多。
這兩個反應說明兩種現實,一是這樣的派錢方式並沒有幫到真正需要的人,沒有縮窄貧富差距,既沒有「利民」──隧道仍舊塞,公立醫療仍舊擁擠,沒有給市民帶來任何便利;也沒有「紓困」──買不起樓的仍然買不起,租金仍舊加,物價仍舊漲,全民退休保障和 15年免費教育也沒有着落。因此,確實只是派粒糖。
由捐款帶出來的另一現實,是說明市民先前對預算案如此群情洶湧,並不是出於私利,也就是說並非為了自己得不到利益而反對預算案,而是覺得預算案反映出政府沒有心為市民解困,沒有從較長遠的角度去解決香港樓價、通脹、醫療、教育、交通等等問題,沒有設法縮窄貧富差距。總的來說,就是沒有為香港經濟籌謀。財爺被問到他是否知道一碟粟米斑塊飯多少錢,他的回答是他最近沒有吃粟米斑塊飯。如果是對市民有心、負責的官員,他在坦承不知道一碟飯多少錢的同時,應表示對物價上漲是既知情也關懷的。
市民早前對預算案的憤怒,主要不是自己沒有收到錢,而是覺得這個政府既無能更無心。俗語說有錢好辦事。現在政府不是沒有錢,而是有六千億財政儲備。這龐大的財產不是要來派的,而是要來善用的。怎麼用呢?有人提出回購東西兩條隧道,這樣一來可使過海巴士經營成本下降,市民交通費減少,二來可解決塞車情況,市民節省了時間,而時間就等於金錢,三來少了塞車可改善空氣污染,公共健康提升。
也有經濟學者提出負入息稅,這就是個人或家庭入息沒有達到免稅額的,由政府給予負入息稅津貼,這樣可直接幫助貧窮人士。也有經濟學者提出廢除薪俸稅(去年薪俸稅收入不到 500億元,只是財政儲備的十二分之一)。廢薪俸稅可吸引人才來香港工作,也可以壓抑政府把總開支不斷猛增(去年總開支增 24%)。早幾年有人提出對發展創新科技的企業作稅務政策的補助。所有這些,都與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有關,是真正利民措施。當然提出來與真正做起來是兩回事,但市民的確沒有看到政府作這些方面的考慮。
注資強積金固然荒謬,直接派錢也派出問題。來港不足七年而沒有永久居民資格的市民固然沒有得到,而已經移民加國的 30萬仍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人士,卻紛紛向駐加香港經貿辦事處詢問「是否有錢派」。顯然派錢這政策是在議會過半數建制派議員的壓力下倉促出台的,是未經大腦的產物。
大幅修改預算案帶來的更大問題,是破壞了預算案需在提出前廣徵民意、而提出後基本上不能修改的制度。在壓力下大幅修改,等於把預算案當成諮詢文件。人們不禁要問,以後預算案提出,是否都可以討價還價?提出前是否要先給擁多數票的建制派議員過目並得到他們同意?傳統制度是否就這樣被一鋪玩完?

財爺宣佈改注資為大派錢後,有親政府人士稱讚他有從善如流的勇氣,也有建制派議員說作為香港人有了自豪感。如果從一個錯誤轉變為另一錯誤,而對利民紓困仍然無心的話,我們真不知這叫甚麼勇氣。至於香港人的自豪,那麼自豪應不是迫財爺派了錢,而是港人用捐錢行動表現出市民遠比當官的關心社會貧困者,更重要的是今天「論壇」版一篇文章所講的:「收錢不等於收貨,如果收錢便收聲,那豈不等同承認這是一筆『掩口費』?」
你認同大改之後預算案的派錢是真正利民紓困的措施嗎?你會與建制派一樣「凝聚」掩口費這種「共識」嗎?若你不願被買起,你就要發聲了。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煥光也許能煥發,在其位者謀善事。好官難求忠言人,易地而處有幾人?庸碌托腿佼佼是,為民拯命無几人!
國家出招遏樓價,香港仍然在逼倉。背離國策草木升,供應不足是根源;新八人口公屋住,為何別處無怨言!

蘋論:沒有最糟只有更糟的特區政府    2011年03月09日

在上周三曾俊華宣佈大幅修訂預算案之前,社會上對預算案的批評主要集中在把 6,000元注入強積金這個對市民遠水不救近火又明益基金經理的措施。當財爺改為直接派錢並退稅後,當天就有人認為曾應該向公眾道歉,更有人認為他應負政治責任。到了星期日市民遊行,主要的訴求竟然發展為「雙曾下台」。
大派錢之後,為甚麼市民更加憤怒?為甚麼訴求反而提升到要特首和財爺下台這樣激烈的地步?筆者周日也參加遊行,沿途見到筆者認識幾十年的吳醫生,與他一起同行。他說他本來不打算來遊行,但曾俊華上周三大派錢後,他和他周圍的朋友都認為這太不像話,於是他也要出來發聲了。吳醫生是在中環執業的名醫,屬富裕中產人士,在大派錢中肯定可獲現金 6,000元加退稅 6,000元,為甚麼反而使他比先前不派錢更憤怒?
派錢對廣大市民來說,當然是比注入強積金實惠。但為甚麼派錢?基於怎樣的理財理念與管治理念去派錢?卻大有置喙的餘地。新加坡有八成人口住在公共房屋,政府沒有「人民所急」的民生事宜要急於處理,派錢讓人民可以自己選擇投資及消費。加拿大阿爾伯特省也因為油稅使政府盈餘多而連年派錢,那是因為沒有急於開拓的福利項目。但香港有房屋問題、貧富懸殊問題、老人年金和老人院舍、全民退休保障等一大堆急需解決的問題,有許多弱勢群體急待照顧,因此只會派錢就是政府不負責和缺承擔的表現。
2月 21日,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對即將發表的預算案表示,政府的一次性紓困措施,包括稅務減免和補貼電費等等,這些措施不是派糖,而是毒藥。政府有大筆盈餘,卻缺乏遠見和政策,尤其是在幫助弱勢群體方面,只有一些短期措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他認為政府應更好規劃,例如成立長期基金,滿足不同社群需求。
政府中人認為復建居屋、老人年金、全民退休保障這些長遠規劃,在社會未取得共識,難以着手啟動。但試問當年麥理浩決定建公屋、起地鐵、成立廉署等等,在事前有沒有取得社會共識?因此,社會共識只是藉口,真正原因是缺乏遠見和管治理念,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免生麻煩的敷衍做官心態。
派錢另一令人憤怒之處,是派得沒有尊嚴。因為不是預算案提出時宣佈要派,而是在議會壓力下、面臨被否決的命運才逼住要派。這樣派,首先就使政府失去了權威;其次也開創了預算案發表後可以大幅修改的先例,竟可以把一個盈餘預算改成赤字預算,這就使今後的預算案都成諮詢文件了;其三是沒有想清楚細節地派,由甚麼機構負責派?怎樣派到每一個合資格市民手上?已移民外國的香港永久居民有沒有得派?這些問題顯然都沒有想清楚。為平息民憤,財爺從先前說的「預算案沒有微調的空間」,突然大調特調,大派特派,接着,對復建居屋他也說可考慮,在新移民得不到 6,000元而起哄之下,又說可以由關愛基金向新移民派錢,而忘了關愛基金設立是用來支援困難戶的,簡直方寸大亂。
財爺亂了方寸;特首恃傷在北京撒嬌,說碰了一下就是「對政治的侮辱,對政權的挑戰」這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話(甚麼是「對政治的侮辱」?)特首在北京又暗指建制派「改口徑」,意思是預算案諮詢時沒有強烈要求退稅,發表後才因應民意而改口。加上劉兆佳講了「臨界點」又不認。這個政府和支持政府的建制派真箇是亂成一團了。
原預算案雖然糟,但接下來大改,則無疑飲鴆止渴,顯示這政府沒有最糟,只有更糟。曾特首和曾財爺,是否該下台了?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天文數字苦命兒,有爹無娘滾孤兒。天眼昭昭如白雪,自作自受難善終!…

天文數字苦命兒,有爹無娘滾孤兒。天眼昭昭如白雪,自作自受難善終!… 蓋巴二人登仙境,萬世流芳善心人!
惡貫滿盈一狂人,萬千鮮血片地灑。片地開花種人權,生而平等何逼迫?… 人生在世求善美,污染地球住不長!

全球57位富豪响应盖茨巴菲特承诺捐一半财产        2010年12月10日 07:21:27  来源: 新京报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活动启动半年来成果卓著。目前,已有57位亿万富翁加入了“捐赠誓言”活动,承诺至少将自己一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美最年轻亿万富翁“认捐”
  今年6月,美国巨富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共同倡议发起“捐赠誓言”活动,号召富豪们在一生中或死后将自己一半的财富捐给慈善机构,并向公众表明他们的决心。该倡议并不接受任何资金,而是让更多人做出道义上的承诺。
  据“捐赠誓言”网站12月8日公布的消息,目前又有17名亿万富豪加入到这一承诺中,其中就有两位全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达斯丁·莫斯科维茨。
  “人们总是太晚才会想到回馈社会,但既然有这么多需要做的(慈善),为什么还要等待?”扎克伯格说,“作为依靠企业取得成功的年轻一代,如果我们尽早回馈社会,就能看到这些慈善努力的积极作用。”
  扎克伯格现任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他一直热衷于慈善事业,今年9月,扎克伯格曾捐出1亿美元给新泽西州的公立学校。福布斯杂志称,扎克伯格的财产约达69亿美元。
  此外,新加入“捐赠誓言”的还有美国在线创始人史蒂夫·凯斯、金融家卡尔·伊坎和迈克·米尔肯、在上世纪90年代因违规行为入狱的华尔街前高管米尔肯,以及多位企业界人士。
  盖茨明年3月赴印劝捐
  巴菲特表示,“仅仅几个月时间我们就取得巨大进展,‘捐赠誓言’让人们重新思考慈善和做慈善的方式。我还期待着和更多幸存的家庭对话,希望他们的慷慨能改变更多人的生活。”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美国拥有约400名亿万富翁,盖茨和巴菲特已经接触并游说其中的四分之一。今年9月,他们还来到北京同中国的亿万富翁共进晚餐,以宣传慈善关爱文化。两人另计划于明年3月份访问印度。(谢来)
  ■ 新闻链接
  “捐赠誓言”激起涟漪效应
  据统计,2009年美国人均捐款达227美元,尽管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个数字仅比前一年下降了0.4%。
  美国权威财经杂志《巴隆氏》和咨询机构全球慈善组织本周公布的2010全球最有影响力捐赠者前25名排行榜中,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名列榜首。此次评选并没有只关注捐出了多少善款,而是肯定了盖茨夫妇和好友巴菲特共同发起的“捐赠誓言”所引发的涟漪效应,激励越来越多的富豪加入他们的慈善行列。 (谢来)

-------------------------------------------------------------------

盖茨和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对话实录      2008-06-25 01:59:37 来源: 环球企业家

全球颇有名气的两个商人———微软缔造者和当家人比尔·盖茨与拥有吉列刀片和可口可乐两大名牌产品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沃伦·巴菲特———在华盛顿大学进行了一次对话。
以下是对话实录:
主持人:今天在座的各位大学生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你们二位个人奋斗成功的秘密,在这方面你们能否给大家说点什么?
巴菲特:就我而言,答案非常简单,成功与智商无关,我相信你们会很高兴听到这点,关键在于理智。我一向视智商和天才为汽车的马力,而最后输出功率的大小则取决于理智。许多人开着400马力的汽车却只发挥出100马力的功率。“最佳状态”应该是:200马力的车百分之百地发挥出200马力的功效。
因此聪明人总是想方设法使其才智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这也跟个人的习惯、性格及理智的行为方式有关。不要自设障碍。可以说在座的诸位绝对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我的业绩。但结果当然是有些人能行,有些人还是不行。不行的人并非客观条件不允许,原因主要在自身。因此,我在这儿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先选择一个你最崇拜的人,并写出你崇拜的原因及他身上的优点;然后再选出你最厌恶的人,并写出使你厌恶的地方。只要经过一段实践,你崇拜对象的优点就成为你自己的,假以时日,就全部成为你自己的习惯了。
盖茨:我非常赞同沃伦刚才对于习惯的一番高论。幸运的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计算机———这大概就是我的成功缘由及秘密所在。当时计算机非常昂贵,功能开发也有限,但还是非常迷人。一些朋友和我几经探讨后一致认定:这个神奇的芯片技术将发展成为人人都能掌握的东西。我们认为,计算机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编写程序将成为一件非常的大事。基于这点“先见之明”,我们就雇佣了几个朋友编软件,想看看电脑这个玩艺儿到底有多神奇。结果表明,以电脑为主角的信息革命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力,而且大大增强了人的脑力。
计算机刚兴起时,我们就介入了该领域,并对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我们创建的公司才在这场天翻地覆的巨大变革中得以扮演主角。
主持人:1995年你们俩先后前往中国的动因何在?那次旅行对你们的全球性贸易决策有何影响?
盖茨:我去中国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但部分原因是放松一下,游玩游玩。中国是微软很早就开始进行投资的一个大市场。后来,我们又进一步大幅度提高了投资额。然而其销售额所占的百分比仍然非常小,还不到1%。只有在未来5年里使这个数字每年翻一番,10年后我们才敢说,我们的投入得到了等值的回报。
巴菲特:对于我的那次中国之行,我家人感到非常惊讶。说实话,在那里我开心极了,并深信未来可口可乐在那儿将大有作为。我告诉那儿的每个人,此行简直像给我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主持人:你们二位都堪称各自领域中的革新家。请问二位如何定义革新?
巴菲特:在我的工作中并没有多少变革成分。我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项是我非常乐于做的划拨资金;另一项是帮助我手下15至20名高级主管带好下面的一班人马,使他们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忱,而非仅仅出于经济上的需要。我们公司至少3/4以上的管理人员非常富有,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协助高层主管,使那些部门经理们每天早晨6时就兴致勃勃地爬起来上班,并以其初出茅庐、不名一文时的那股干劲投入工作。我只要做好这两件事,他们对企业的革新也就随之而来了。可见,一个成功的“革新家”企业总管只应是一个精明的“帐房先生”和“后勤司令”。
盖茨:技术企业面临的困难要大得多。这个行业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始终独领风骚。IBM尽管在技术上居霸主地位,但还是在竞争中错过了几次好机会。这使你每天早晨都不得不自我反醒:“绝不能让机会在今天从身边溜走;随时留意语言识别、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动态;务必使我们的员工百倍警惕,以免措手不及。”
有时候我们也会被弄得非常狼狈。例如,当英特网出现时,开始并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而只将它排在公司战略部署的第五六位。但终于有一天,我们突然意识到其发展迅猛异常,并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当初我们所规划战略方针时对它的认识。所以作为公司的掌舵人,我不得不产生一种危机感。我们花费了数月时间,通过E—MAIL征询意见,收缩战线。一个新的战略思想最终脱颖而出。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然而,这一切革新乃至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取决于对于机会的认识和把握,我将其称为“机会主义”。
这种危机每隔三四年就会爆发一次。你必须时常倾听公司内部精英们的意见,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我们这样的大公司要吸纳许多思维方式迥异的人才的原因。这就要求允许各种不同意见的存在,及时地予以甄别并给予大力支持,并使其尽早付诸实施。
主持人:面对眼下正在席卷全球的这场天翻地覆、史无前例的信息革命浪潮,你们各自有何感受并为之做了哪些准备?
巴菲特:感受就是“今非昔比”。想当初,15年前的美国社会是怎样地到处弥漫着对其全球竞争力持怀疑态度的自卑情结呵。
盖茨:当时,每个人都在议论日本人是如何占领家电市场的以及他们在电脑市场再次垄断的可能性。人们也在谈论日本人的那种勤奋工作机制在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性以及对我们今后的行为方式全面反思的必要性。现在,只要你观察一下在个人电脑业和整个企业界的发展状况、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化等情况,你就会发现美国全新的强者形象。因此可以说,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个受益者。
信息革命将使全世界受益。事情将这样改变:一个人收入的多少不再取决于所在的国度,而是取决于受教育的水平。而今天,一个哲学博士在印度所挣的钱远不能与在美国相比。但当各种咨询、信息就像船只运输货物一样能在INTERNET上被高效、快捷地传输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在一个基本算是开放的市场上向一个印度工程师而不是美国的工程师发出邀约。这会使每个人都受益,因为你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因而发达国家会最先受益。但从长远看,那些非常幸运地受到良好教育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将最终会因此更大地受益。
巴菲特:一开始我并没有领会信息革命的深远意义。我们知道,每次技术革命都会迅速地、惊人地改变社会。可惜,我们对此的做法正好与盖茨相反。如果我进行投资,就找那种能够预测其15年或20年内发展走向的企业。那意味着,我要受它今天表现的影响,因此,我所关注的是那些稳定的企业。而当我面对INTERNET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会给一家企业带来何种不利影响。这种从负责面考虑问题的思路使得我放弃了对网络进行投资的想法。这并不是说我认为这里面没钱可赚,而是觉得能赚钱的不是我。
但是,我总以为有些东西是INTERNET所无法改变的。如雷格丽口香糖,我觉得网络化世界并不会改变人们嚼这种口香糖的方式;可口可乐无疑是人们偏爱的饮料,并且它在全世界商业中心城市将始终畅销不衰,而这一事实是不会因为INTERNET的出现而有所改变。此外,INTERNET对人们刮胡子的习惯以及如何刮胡子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我的目标是那些可以预测的东西,而这是在比尔那个行当所不能够找到的。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为比尔的成就喝彩;但作为一名投资专家,我得持审慎态度。
盖茨:在这方面我完全同意沃伦的看法。我想技术股的增长倍数要稍逊于可口可乐及吉列股之类的股票,因为我们电脑业的发展瞬息万变。我深知在未来10年内,如果微软要继续保持老大地位,就将不得不至少经历三次重大转折。
主持人:目前的兼并浪潮令人眼花缭乱,你们对此如何评价?
巴菲特:事实上,兼并热潮不会就此消退,因为它是由高额回报引发的。此前的许多兼并确实有加强实力的作用。但不管实际是否起到作用,这种兼并还会继续。只要目前的经济状况还在继续(我并不认为经济运行情况有什么不好),兼并就会继续发生。通常一个有活力的市场总是倾向于兼并的,因为每个人持有的货币在这种情形下会发挥出更大作用。
盖茨:我认为对兼并持一个健康的怀疑态度大有好处。但是我们知道,通用汽车公司就脱胎于专业化生产定位向一条龙生产转变的汽车业的重组之中。任何人忽略了这点,就会被彻底淘汰。我们自己就购买了许多小公司,这对我们非常重要。这些公司就其本身而言没什么发展前途,但与我们公司合并后,我们两家就会生产出比合并前好得多的系列产品。但也有许多非常蠢的兼并。
主持人:在各自的经营生涯中,你们两位所做过的最明智的商业决策是什么?
巴菲特:投资生意的妙处就在于获得成功并非取决于做许多决策、签许多协议才行。事实上,当你刚从商学院毕业时,你所拥有的是一张可打20次孔的卡。每当你做了一次投资决定就用掉一个孔。所以你只有20个最佳的投资决策机会。但这已足以使你非常富有了。你根本不需要50次决策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力求保证自己每一次决策的准确性和无误性。实际上,就我来说,做一次决策似乎并不显得那么困难,常常是在一瞬之间便决定了某事该怎样或不该怎样。
盖茨:今天早餐时,我们在一起谈论沃伦在其所有商业决策中究竟哪一次最糟糕。但很难具体确定,因为他过去的经营纪律并不可靠。但我们一致认定,沃伦购买用以他现在公司命名的那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他最不明智的一次决策。
巴菲特:那是事实。我们之所以犯这个可怕的错误是因为单单贪图它便宜。这就是我所谓的“拾雪茄烟头”投资原则。你看到地上有雪茄烟头,粘糊糊令人作呕,但仍有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又不要钱,于是拣起来便吸。这就是我们购买伯克希尔公司时的情形──其售价甚至低于资本。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可怕的错误。
我曾经做过各种错误的商业决策,这使我们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然而,这些错误大都是由于我们没有做好、而非做错了所导致的。但我并不后悔没有购买微软,因为我不懂。但有些企业我非常在行,如范尼·米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我决定购买它,但最终没有付诸实施。本来可以有数十亿美元的赚头,就这样泡汤了。这种事在常规的帐目记录中反映不出来,但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
盖茨:就我而言,我最成功的商业决策在选才任人方面。跟我的副手保罗·艾伦合伙创业可以说是我最成功的一次决策。其次是雇佣我的好友史蒂文·巴尔默,这些年来他一直是我重要的商业合伙人。有一点非常重要:你所雇佣的人必须是你能完全信赖的、能全身投入的、跟你有共同看法的、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独到的见解并能对你有一定制约作用。当你会采用了他的某些想法时,他还会说:等一下,你想过这点或那点吗?充分发挥这类人的天才,其好处在于不仅能使经营充满乐趣,更主要的是还能获得成功。
主持人:你们二位的公司的成功似乎是你们个人天赋和领导才能的结果。请问,要是没有你们,那公司会怎么样呢?
巴菲特:你的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即使我今日死了,人们也不会停止喝可口可乐,或不再乱胡子。这些公司都有极棒的产品和出色的管理人员,而伯克希尔董事长位置上所需要的只是能够划拨资金和任用合适的经理人员这样一个人。实际上,我们目前已有了这方面的合适人选。
事实上,我已经发出一封信,对公司的未来做了安排。另外,我手头上还有一封信已经写好了地址的密信,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寄出,这封信的开头这样写着:“我昨天死了......”信的主要内容就是交待公司今后的发展计划。
盖茨:我同意沃伦的看法。我想将目前要做的事一直做下去,我想至少要做十年左右。不过,尽管我将始终不离开微软,我还是会挑选合适的继任者。
巴菲特:也许我就在今天的听众里发现了我的继任者。
盖茨:挑选继承人要有一个过程。由于我们在公司内部提供了一种不断升迁提拔的机会,所以高层经理们总是有空就谈继承人问题。我们从不想形成这种局面:即他们感到升迁之路被阻,不得不另寻高就。我们公司的蓬勃发展也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在挑选继任者这个问题上我想了很多,但在答案明确之前大约还有五年时间。
巴斯特:这也正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和微软的差别所在。你们想必明白,盖茨上面所言并非是因为他本人的优柔寡断,或者是他的公司里并没有藏龙卧虎。我想其主要原因乃在于电脑业本身的特殊性。确实,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旋涡之中,你如果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五年之前对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在五年之后对于公司经营、技术业务以及全球环境适应程度的可靠性?或许,盖茨眼下正是被这个所谓“变量”困扰着。其难以捉摸及反复无常足以让每一个人为之难堪。如此说来,接班人问题现在最好是少谈为妙。
盖茨:所以,我的当务之急还是与司法部方面的官司。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即便官司输了,微软在电脑操作系统上垄断也会依然存在。真正能让微软认输的只能是来自日新月异的高技术领域。如果微软没能把握住新技术潮流的发展方向并屹立潮头,我的接班人问题也将不复存在。

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

「不自由、毋寧死」…「中東波」與「蘇東波」其要求亦不外是人類自身的人權狀況

「不自由、毋寧死」…「中東波」與「蘇東波」其要求亦不外是人類自身的人權狀況,當極權過度侵蝕自己的族群時的必然反應。就算以皇朝統治如英國經已文明、唐朝盛世,興利除弊以民為本才能長治久安。

蘋論:自由是發自人類本性的呼聲     2011年02月19日
八九年六四後的「蘇東波」,打破了共產政權超穩定結構的神話。 1992年日裔美國學者福山( Francis Fukuyama, 1952-)提出了一個備受注意並進入一些國家的政策思考層次的理論:歷史終結論。他認為,八十年代世界上發生的重要政治事件不僅僅是冷戰的結束,更是歷史自身的終結:歷史的演進過程已走向完成,自由、民主和市場經濟的制度,是「人類政治的最佳選擇」,並即將成為「全人類的制度」。當然,他承認這並不代表以後就再也沒有事情發生,自由主義的獲勝還只是在思想意識領域,離現實世界的勝利還很遠,但必然走向勝利這種定性是不容置疑的。
但接着於 1993年,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 Samuel Huntington 1927-2008)提出了另一個引起學術界廣泛討論並且也進入西方政治人物的政策思考層次的理論:文明衝突論。亨廷頓認為,未來世界的國際衝突主要是不同文明的衝突,而不是意識形態或經濟的衝突(因此,自由、民主、市場經濟不是歷史的終結)。他認為,世界變小了,不同文化的接觸會產生磨擦,而文化差異是不易改變的,對相同文化的喜愛和對異類的憎惡是人的天性,因此,文明衝突是未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在不同的文明圈中,他特別提到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他推論未來趨勢是,西方大國主導的時代在終結,新興大國反西方並偏愛自己的文化規範,以內部文化價值作為個人和政治認同日漸重要。在不同文明間,尊重和承認相互的界限因此也更重要了。
西方的學術界與政界,原先較多人傾向福山的論述,但 2001年九一一之後,恐怖主義威脅美國、西方國家以至全球,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文明與基督教文明的衝突,印證了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自由、民主、市場經濟看來不是伊斯蘭教國家的終極政治選擇。隨後,中國經濟崛起,而對國內人民的人權壓制,似乎也說明中國不奉行西方自由、民主、法治的準則,也能維持政權穩定以及經濟增長。近年來,西方有論文提及自由、民主這普世價值的「例外」,「例外」就包括大多數中東國家,還有就是中國。
中共回應西方國家對中國專權政治的質疑時,總是捧出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不同國家不應干預他國內政。對於上述西方的兩大論述,中共顯然傾向亨廷頓的不同文明之間相互尊重避免出現文明衝突的理論。中共官方刊物文章,直指「歷史終結論」危險及值得警惕。
這次由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所引動的「中東波」,可以說是對「文明衝突論」的徹底否定。一些被認為是超穩定的專制政權,在人民示威下被推倒,而掌權三四十年的獨裁者不是下台就是備受衝擊、搖搖欲墜。
中東波給我們帶來的教訓是:
一,再次證明阿克頓勛爵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任何個人,甚或任何政黨,即使上台時是開明的,但掌權時間過長,幾乎不可免地出現絕對腐化現象,成為噬民以逞的猛虎。

二,自由、民主、人權不是西方文明(或基督教文明)獨有的價值觀,而是發自人的本性的呼聲,因而是普世價值。「不自由、毋寧死」,是作為人類每一個人的內心訴求。追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才是人的天性,對同質文明的喜愛和依賴不是天性。
三,因此,「中東波」繼「蘇東波」後,再次印證福山的「歷史終結論」。
當然,正如「蘇東波」後,蘇東各國一度陷於混亂,缺乏社會秩序和經濟困厄一樣,中東波後的伊斯蘭各國還有長路要走︰建立法治社會、新聞自由、獨立政黨以及權力的和平轉移。這些都需要時間,但人民起來後,社會必走向歷史的終結,即使有些彎路。
記得 2001年九一一之後,恐怖主義瀰漫,西方國家陷入要自由還是要安全的掙扎中。那時候,曾因寫《撒旦詩篇》( The Satanic Verses)而被伊朗領袖霍米尼( Khomeini)下達全球追殺令的印裔英國作家魯什迪( Salman Rushdie),寫了以下句子:「民主必會隨着公平到來,在自由和安全的矛盾中,我們一定要永遠選擇站在自由一邊,即使選擇錯了也絕不後悔。怎樣才能擊敗恐怖主義?不要被嚇倒,不要被恐懼支配,即使你害怕。」
他所說的恐怖主義,應包括極權國家的強權恐怖主義。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怡)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