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美好之家 在這美好能言的網上為,真,善,美,愛。為社會謀求繁榮。興盛

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 委員會望家人代領獎

溫家寶要求深圳要推行政治體制改革,指改革「不能停滯,更不能倒退」,否則就是違背人民的意志,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

…人們知道的這個信念是持續著自由向往的需求在每人心中是萬眾一心的,“風雨無阻﹐至死方休”。數千萬人的犧牲就是為了自由的向往,人們懷念故人犧牲是為了我們的!…
…自由的向往已感動全球歐洲得到了蘇聯得到了。以我們中國人五千年的道德觀念理應得到自由向往的權利,這權利“是萬眾一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的。…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人們祇求依法切實履行憲法和所簽署的國際人權公約 依法執行。讓中國國民真正享有憲法賦與的言論自由。

民主的心聲 - 有理通天下,無理步難行。

人要知死而不是貪生怕死,人的良知告訴我們什麼是種族平等對待,而不是因強權而要貪生怕死,『不自由,毋寧死』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人們要得到的就這點吧了。
民主是雙對地予民權利而能發聲的政制,沒有民主像我國十三多億人都不能有反對的聲音;民主國家的政制世界通行連總統都可批評才算得上真民主。批評在中國就等於造反、造亂,這是中國的人權嗎?… 這點點的言論自由也被打成叛亂、造反,這說得通嗎?

20年前學生們為了什麼要碧血京城?為的是反貪腐,反官倒;當年如能容納這些聲音08年的三鹿事件會發生嗎?

六四二十周年香港人自豪的一夜,自由、民主這良知之聲響徹雲霄十多二十萬人為追求民主、自由而發聲!難道只有香港人認識民主、自由的好處嗎?不是,在中國大多學生知識份子都明白民主自由的可貴,但是可以像香港的維園用來發聲振聾發聵嗎?中國內地連一小片可發聲之地都沒有,這是沒奈何呀!… 打著人權的旗幟但沒人權,何來民主、何來自由?中國十三多億人其實是「沒自由、民主可言的」… 其實民主、自由有什麼好?就是能有一片可申訴的聲響,的一小片地方而這小片地方可發聲振聾發聵可使人人平等、人人都可聽到不平的聲音吧了!

好不幸如果這改革開放三十年是有道德因素在內的話這不單是驚動的簡直是羨慕也來不及呢,可是道德淪喪,數以千億計錢財為貪官汙吏帶離家國另投別抱、像三鹿事件造假成風這些不禁令人驚心的蕩氣迴腸事件是毫不含糊地發生著這些功勞來自道德標準低落,人們毫無方向可言,只為錢看,所以有錢這些是穩定、團結嗎?這是倒和諧的標準如任由這方向不斷的前進人們祇會越陷越深而不自覺!…真正的和諧是對等地予民發聲,是貨真價實平等的對待。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 委員會望家人代領獎

被囚禁的內地異見人士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讚揚他長期透過非暴力方式,在內地爭取基本人權。
劉曉波太太劉霞接受有線電視訪問表示「難以置信」,因為生活中的難事太多了,沒想到這個獎會落在也身上,相信劉曉波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為他多年來都支持「天安門母親」獲和平獎,相信他的心中也會因此不安,獲獎對他而言就意味更大的責任。她說,這個獎不是給劉曉波一個人,而是給所有多年來堅持民主、自由、和平的朋友們的獎,亦是給予獄所有中良心犯的獎,非常感謝。「我想告訴全世界人,劉曉波無罪,我為他驕傲!」她說,明天會見到劉曉波,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然後就告訴他「你得獎了!」她說,她家中及附近都駐有幾個「便衣」(警員),自己是在房間中與記者通話。她暫無法向聚集於住所樓下的記者發表感想。
對於劉曉波獲和平獎,這是對他多年努力的肯定,劉霞表示,相信會有更多人對政府施壓,他有希望能早一點回到家。
她希望到挪威代劉曉波領獎,但對於是否能夠出國門,她就說,在中國什麼都有難度。她也感謝提名劉曉波的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及達賴喇嘛。
---------------------

…人們知道的這個信念是持續著自由向往的需求在每人心中是萬眾一心的,“風雨無阻﹐至死方休”。數千萬人的犧牲就是為了自由的向往,人們懷念故人犧牲是為了我們的!…
…自由的向往已感動全球歐洲得到了蘇聯得到了。以們中國人五千年的道德觀念理應得到自由向往的權利,這權利“是萬眾一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的。…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2010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eace Prize for 2010 to Liu Xiaobo for his long and non-violent struggle for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in China. 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 has long believed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peace. Such rights ar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of which Alfred Nobel wrote in his will.
Over the past decades, China has achieved economic advances to which history can hardly show any equal. The country now h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have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 Scope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also broadened.
China's new status must entail increased responsibility. China is in breach of several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to which it is a signatory, as well as of its own provisions concerning political rights. Article 35 of China's constitution lays down that "Citize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joy freedom of speech, of the press, of assembly, of association, of procession and of demonstration". In practice, these freedoms have proved to be distinctly curtailed for China's citizens.
For over two decades, Liu Xiaobo has been a strong spokesma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also in China. He took part in the Tiananmen protests in 1989; he was a leading author behind Charter 08, the manifesto of such rights in China which was published on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the 10th of December 2008. The following year, Liu was sentenced to eleven years in prison and two years'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for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Liu has consistently maintained that the sentence violates both China's own co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The campaign to establish universal human rights also in China is being waged by many Chinese, both in China itself and abroad. Through the severe punishment meted out to him, Liu has become the foremost symbol of this wide-ranging struggle for human rights in China.
Oslo, October 8, 2010

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决定授予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他长期为刘晓波和非暴力斗争的基本人权在中国的权利。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一直认为,有一种人权与和平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权利是先决条件的,其中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写道:“国家之间的兄弟情谊”。
在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经济进步的历史,就很难表现出任何相等。该国目前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经济;数以亿计的人摆脱了贫困。对政治参与的范围也扩大。
中国的新地位意味着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中国在一些国际协议,违反它所签署,以及作为其关于政治权利的规定。35 条中国的宪法规定,人民的中国公民有言论自由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结社,在实践中,这些自由都被证明是明显减少为中国的公民。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刘晓波一直是中国的也是基本人权的强烈发言人应用。他参加了天安們
广场的部分在1989年的抗议,他是一个落后领先08宪章的作者,在中国的这些权利宣言是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出版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2008年12月10日。次年,刘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两年剥夺政治权利“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刘一贯主张判决违背了中国自己的宪法和基本人权。
建立普遍的运动在中国的人权也正在发动许多华人,无论是在中国本身和国外。通过严厉的惩罚他处罚外,刘翔已经成为这个在中国人权广泛斗争的首要标志。
奥斯陆,2010年10月8日
-----------------------

…人們知道的這個信念是持續著自由向往的需求在每人心中是萬眾一心的,“風雨無阻﹐至死方休”。數千萬人的犧牲就是為了自由的向往,人們懷念故人犧牲是為了我們的!…
…自由的向往已感動全球歐洲得到了蘇聯得到了。以我們中國人五千年的道德觀念理應得到自由向往的權利,這權利“是萬眾一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的。…

●溫家寶說﹐我相信﹐我和所有的中國人民都有這樣的信念﹐那就是中國會有持續的進步﹐人民對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無法阻擋的。我希望你能慢慢看到中國正在持續的進步。●溫家寶隨後談到有人指責他尚未兌現自己的改革諾言時說﹐我仍然要堅定不移在我能力範圍內﹐貫徹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我想用兩個詞來表達我的決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

雖然中國官方對溫家寶總理週末期間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持人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採訪的內容進行了封鎖﹐但這並未阻止此次訪談成為中國網民熱議的話題。如果說官方的新聞審查起了什麼作用的話﹐它只是增加了這一話題的熱議程度﹐並有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增加溫家寶的政治影響力。
一位網民在新浪微博上就此次訪談寫道:報紙越長時間拒絕報道此事﹐我們越需要熱烈討論這件事。
另一位網民在鳳凰衛視(Phoenix TV)的網站鳳凰網上留言說:終於見到陽光了!鳳凰網是為數不多刊登了此次訪談中文摘要的網站之一。
此次是溫家寶繼2008年在CNN上與扎卡里亞對話後首次接受西方記者的獨家採訪。訪談內容幾乎是從被在網上公佈那一刻起﹐就開始在中國互聯網上流傳開來。
溫家寶在國內已經是一位受百姓歡迎的人物﹐而他最近因公開談論政治改革又在國內外掀起波瀾。他今年8月在視察深圳時預言﹐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
在通過翻譯接受扎卡里亞採訪時﹐溫家寶自始至終顯得平靜而克制﹐在談到改革話題時他顯然是有備而來﹐雖然對扎卡里亞有關中國新聞審查的敏感發問採取了回避態度﹐但也表達了對在中國擴大自由的強烈支持。
溫家寶說﹐我相信﹐我和所有的中國人民都有這樣的信念﹐那就是中國會有持續的進步﹐人民對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無法阻擋的。我希望你能慢慢看到中國正在持續的進步。
溫家寶隨後談到有人指責他尚未兌現自己的改革諾言時說﹐我仍然要堅定不移在我能力範圍內﹐貫徹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我想用兩個詞來表達我的決心“風雨無阻﹐至死方休”。
一直有人懷疑溫家寶最近幾個月有關政治改革的言論真的預示著一個改革新時代的到來。但在中國互聯網上﹐隨著有關溫家寶此次訪談內容的中、英文版本開始刊登出來﹐對溫家
寶的支持之聲迅速湧現。
新浪微博上一個署名“Andrianme”的人寫道:如果這是真的﹐如果需要﹐我也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鳳凰網上一則被點擊了11,000余次的帖子寫道: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是中國上個世紀的三位偉人﹐如果溫總理能夠真正推進政治改革﹐他將成為中國在新世紀的首位偉人。
中國互聯網上有關溫家寶此次訪談的信息似乎只出現在鳳凰網以及新浪微博等一些博客和微博上。中國的新聞門戶網站刊登了官方報紙《解放日報》對此次訪談的一則評述﹐評述未直接引述溫家寶的任何原話﹐而是把關注重點放在了扎卡里亞2008年和此次發問的不同上。
溫家寶在訪談中有關自由和新聞審查的講話竟也遭到了官方媒體的審查﹐中國問題觀察家自然沒有放過就此打趣的機會。
北京大學的互聯網研究人員胡泳在微博上寫道:許多中國人不知道他們的總理也被和諧了。“和諧”是中國網民對新聞審查的委婉說法。胡泳說﹐溫家寶有關政治改革的言論遭到
新聞審查至少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這堵大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而署名“Idle Notes”的等其他網民則對溫家寶訪談內容遭封鎖一事作出了憤怒的回應:整個世界都在聽我們總理講話﹐而我們自己的媒體卻不報道它?只要你拒絕報道﹐我就會把訪談內容貼出來。
雖然網上對溫家寶此次訪談內容的評論絕大多數都是積極的﹐但依然有一些人對溫家寶是否有能力兌現他說的話表示懷疑。
一位署名“Big Uncle 98”的新浪網民隱晦模仿中國某位領導人的話說﹐我們別太天真了﹐誰會從政治改革中失去最多?你認為他們會自掘墳墓嗎?你認為他們不害怕自己最終會被清算嗎?
新浪微博上由“Own Worst Enemy”所留的一個熱門帖子或許可以最好地總結這種看法﹐它寫道:當總理不容易。
Josh Chin
---------------------------------------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人們祇求依法切實履行憲法和所簽署的國際人權公約 依法執行。讓中國國民真正享有憲法賦與的言論自由。

蘋論:願諾貝爾和平獎推動中國民主轉型  2010年10月09日

第一時間在電視上看到諾貝爾和平獎宣佈頒給劉曉波的消息。劉曉波太太劉霞在接受訪問時興奮卻平靜。筆者反而忍不住鼻酸了。
劉霞說謝謝諾獎評委,謝謝哈維爾、達賴喇嘛及許多海內外人士的支持,但其實她更應感謝中共當局,倘若中共不是給劉曉波判 11年重刑,倘若中共沒有對挪威諾獎評委施壓,劉曉波未必可以獲獎。
劉曉波參與起草的《零八憲章》為每一個中國人爭取憲法賦予的人權。劉曉波獲獎,等同於每一個中國人獲獎。
筆者真誠希望,中共當局對劉的獲和平獎,採取大國寬容的態度,趁機會釋放劉曉波,並推動符合憲法與兩個人權公約的改革,而不要與諾獎所揭示的普世價值對着幹。
曾長期擔任倫敦《金融時報》駐蘇聯記者的 David Satter年前寫了一篇講蘇聯解體經驗的文章,文章提到,許多西方人都認為蘇聯異見人士不重要,因為他們數量微小,勢單力薄,缺乏政治力量以至民眾的支持,只代表他們自己。 Satter認為這看法是錯的,因為這些人雖然數量少,但他們代表了普世道德,只要他們留在蘇聯境內,即使在監牢中,他們就是這個國家生命的一部份,他們的榜樣會影響許多不敢自己來捍衞普世價值的人。當那個政權開始削弱時,人數不多的異見人士在廚房裏討論的話題,就成為百萬大眾的主導觀點。其結果是,蘇聯的崩潰便不可停止了。
Satter又說,在俄國,許多蘇聯解體後上台的改革者都認為只要搞好經濟就行了,其他事情自然應刃而解,但事實上經濟發展並不能代表社會價值,人們需要一個價值系統來指導和約束其社會行為。由於道德方面的改變被忽略,前蘇聯的共產主義道德規範遂被猖獗的犯罪所代替。他認為,引致蘇聯解體的普世道德價值,應成為建設新社會的基礎,而使民主轉型得以完成。
中國今天正是面臨 Satter所說的兩種狀況。異見人士在內地獲支持的人數雖不多,但受惠於互聯網,使他們代表的普世價值,獲得較多網民支持,他們的人權觀念,必可成為廣大民眾的主導觀點。另一方面,中國儘管仍維持着一黨專政的政治局面,但市場經濟發展已把原有的社會主義道德冲垮了,全國的唯一信仰就是金錢,此外就沒有別的信仰了。經濟不代表社會價值,沒有道德和價值系統來約束行為的社會,無數的商業行為都以損人利己為目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同政治特權市場經濟,各地當政者以過度暴力損害民眾利益的方式求經濟發展,社會的不公正成為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受壓迫者的群體事件越來越多,民眾報復心理造成社會的動亂和暴力事件頻頻發生。中國確實處在社會危機中。
在這樣的時刻,劉曉波和 303位發起人起草的《零八憲章》,根據現行中國憲法,根據中國已經簽署的兩個國際人權公約,提出了中國政府有義務和責任履行本國憲法、法律和國際公約,兌現它對人民和國際社會的承諾。


這可以說是最溫和、最合法的改革主張了。溫和到引起流亡海外的部份異見人士的抗拒,他們指摘《零八憲章》沒有提出結束一黨專政,指摘劉曉波不該承認中國憲法有「尊重和保障人權」元素,並認為「人權是中國法治的根本原則之一」。然而,正因為《零八憲章》的溫和、非暴力,以及提倡在現有體制內改革,使中國既得利益者無法找到任何理由予以反對,更得到眾多中共老黨員、老幹部支持,對既得利益的當權者造成更大壓力,當權者於是蠻幹,把從來不涉任何暴力的劉曉波,以莫須有的罪名判刑 11年。
今年初內地流傳一個政治笑話,胡錦濤會見清查《零八憲章》源頭的專案組,胡問:「聯邦共和國出自何處?」專案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公報,原文提法:建立一個自由的聯邦共和國。多了個自由。」胡問:「軍隊國家化呢?」專案組:「出自周恩來選集。原文是:必須實現軍隊國家化。多了個必須實現。」胡問:「那麼讚美西方民主制度出自何處?」專案組:「(當年中共機關報)新華日報社論。原文提法是:美國代表了民主社會。多了個美國代表。」胡問:「解除黨禁呢?」專案組:「這是毛澤東反對國民黨時提出的口號,原文提法多了個:打倒一黨專政!」胡問:「那結社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呢?」專案組:「這些憲法裏全有!」
劉曉波在《零八憲章》提出的理念,是中共建政前所提的民主理念;劉曉波的主張,不外是要中共切實履行憲法和所簽署的國際人權公約。劉曉波所要推動的,是使中共從越來越極權、越來越野蠻的統治中,和平轉型到中共建政前所提的民主體制中去,與普世價值接軌。劉曉波代表每一個無權無勢的中國人的心聲。諾貝爾和平獎不僅是頒給劉曉波,而且是頒給每一個關心中國命運的中國人。

(李怡

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

香港窩居政策 2

香港窩居政策 2
何以一篇文章為千夫所指?…問題在下一篇【復建非重點 土地政策須檢討     曹仁超 2010年5月6日   ●居屋政策衍生四大問題 】
★m.到底什麼叫做『雙重補貼』。看到了這句真的火滾。『「居屋是有年期與地價限制的,居屋作用穩是定人心,五年十年出售在於制度」,『希望在前』。』,「低於同區私人樓價四成或以上購買居屋?」這已是明日黃花。『乙、引發博彩心理取代努力工作。不少年青人不再努力工作』這句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有能力買居屋還說成博彩心理,是否發神經的人才會說出這番話!
大陸城市這幾拾年來都有退休金制度,香港只有政府與大企業有這制度夾心階層甚至近年才有所謂的公積金而且要60歲才能拿回,如果有本事買居屋者以是很努了。何以會說博彩心理呢?可知現今人工十多年沒大升幅,居屋動輒二、三百萬供居屋也不容易!
 【復建非重點 土地政策須檢討     曹仁超 2010年5月6日   ●居屋政策衍生四大問題】這簡直就是落井下石為樓市升溫火上加油!

jack wong tai sin 2010年05月12日 09:15

王永平,曹仁超,明報,信報如此無知或埋沒良心

有識之士說同樣錯誤的東西,唯一的原因,
是他們聽相同的信息來源,最有可能是高官吹風會briefing!
可能是參加太多吹風會,吹得發暈,回家後沒有想想或
驗證信息。

香港有識之士陷入這樣的水準,我感到悲哀。

他們都說新加坡的稅率高於香港!

到目前為止,最荒謬的,是曹仁超.
在"復建(居屋)非重點 土地政策須檢討"06 May 2010,
文章中,曹仁超說:
"例如新加坡政府向全民提供「居屋」,即人人可享受廉價房屋供應,代價是付出較香港高一倍以上的公司稅及入息稅"

1.新加坡公司稅

從 01.01.2010起,新加坡利得稅只是17%,非常接近香港 16.5%!

2.新加坡個人入息稅 Income tax

誰說,新加坡的稅率高於香港?
Chargeable Income..(%)..Gross Tax Payable ($)
新加坡課稅收入......................稅款
First 首S$40,000-----------------S$900
Next下一個S$ 40,000 ----8.50%----S$3,400

http://iras.gov.sg/irasHome/taxrates.aspx

all in Sing $$,S$1=HK 5.50
2.1
課稅收入chargeable income 220,000港元為例,
在新加坡,你付稅HK...HK$4,950,2.3%
但在香港,你需要支付HK.$25,400,11.5%!

2.2
課稅收入chargeable income HK$440,000港元為例
在新加坡,你付稅HK...HK$23,650,5.3%
但在香港,你需要支付..HK$62,800,14.3%!

http://www.gov.hk/en/residents/taxes/taxfiling/taxrates/salariesrates.htm
Tax Rates of Salaries Tax & Personal Assessment

3.銷費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 Rate
Now is 7 %. In the world, ALL the first world
get GST. Only those third world or very few middle east countries dunt get GST!!

Those democratic first world politicians must have damn good reasons to implement GST.

In Singapore, government provide some welfare to off set GST!! This is the reason there is no riot here!!
££££££££££££££££££

有一項陰謀,誤導港人,新加坡人民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
才獲得負擔得起的住房。
香港有識之士,可能是參加太多吹風會,吹得發暈。
下一次,當你來到新加坡,我帶您到東海岸吹風!

$$$$$$$$$$$$$$$$$$$$

請搜索「信博」"新加坡稅",看看誰說星稅率高於香港!蠢人!
王永平12 May 2010「制訂明確房屋政策 反對資助市民置業」
££££££££££££££££
新加坡把所有的土地銷售收入投入儲備。
現任政府和未來政府不可以碰,除非由總統批准。

2.王永平,曹仁超,明報,信報有識之士說同樣的錯誤的東西,
唯一的原因,是他們聽相同的信息來源,最有可能是吹風會!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2010年10月04日 02:40 曹仁超
《信報》投資者筆記:......大部分億萬富翁都有早期失敗經驗,透過失敗經歷反而令他們人格上更成熟、往後日子不但更專注與堅持,同時保持頭腦清醒、奮發向前,最後獲得成功。得意外之財者因缺乏這種性格,往往出現財來財去而守不住。
例如一般打工仔很計較物業管理費,認為愈少愈好。他們擁有的物業因為缺乏管理五年、十年後已破破爛爛。有錢人相反,他們的住宅因管理良好,50年過去反而大幅升值。一般人常犯錯誤:「小錢精明、大錢糊塗」。
一般打工仔喜歡到大企業做事,認為工作環境比較穩定。富翁在未發達之前,如果不是自己經營小公司便是到小公司去打工,隨着公司壯大而壯大。愛冒險性格令他們富有,太保守性格令打工仔變得平庸。打工仔命運十分似「牛」。辛苦一生後換回被宰掉收場。富人性格是建立自己事業,找別人去為自己工作,自己只做決定。找人為自己賺錢性格亦是發達必需。不做老闆,只靠投資發達者只有畢非德。
打工仔喜歡儲錢認為風險細,結果被通脹吃掉。富人喜歡借錢,用別人的錢去搵錢。錢搵錢自然愈搵愈多。
打工仔性格人云亦云、富人卻堅持己見。打工仔有羊群心態、富人都擁有野狼性格。打工仔希望45歲前退休結果不成功、富人只要一息尚存仍要努力搵銀;永不言休。
不同性格最後決定你是富人、窮人。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不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而是人的性格。例如散戶只關心短期市況波動而不分析中、長期趨勢。往往贏了眼前、輸掉將來。富人從中、長線角度考慮問題,吃了眼前虧,在中、長期卻賺大錢。
賭仔姓賴。小投資者每次輸錢後都只怪責別人而非檢討自己。富人每次面對虧損都從中吸收經驗,以免再犯。心態不同最後分出成功與失敗。
(節錄)
-------------------------------
回應:黎自立 據說如果將全世界的金錢平均分配,50年之後貧富的情況和現在差不多(富者再度是富,貧者再度是貧)。 10月4日 04:34
舒戴拿 曹sir,在下不敬,但必須批評你講的和廢話無異。你等於說,地球上有些動物為什麼是成功捕獵者(如虎、狼等),其他為什麼老老實實幹活卻只有被吃的下場(如牛、馬等)。
你說的各項「理據」解釋各人性格和品質如何影響他們是貧或富都沒有錯,問題是錯在沒有從整體角度看問題;你「證明」了牛馬如何失敗如何抵死也沒有用,牛馬全死光了,虎狼還能活嗎?
討論社會貧富懸殊的問題,不是想為某些失敗個人開脫,而是說作為政府,應從整體不偏幫任何一方的宏觀角度去處理問題,為了整個社會森林生態能維持下去,就算虎狼多強多成功,如果牛馬被捕獵得太多,生態變得不平衡,就要出手調節平衡一下,否則這樣發展下去最終是牛馬等生產者死盡,整個社會生態大崩潰,到時虎狼等獵食者也會餓死,沒有動物會是贏家。 10月4日 08:48
舒戴拿 有些強勢物種入侵美洲和澳洲大陸,生物學家嚴厲警告當地政府要保育原來物種,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健康很重要。為什麼?按照曹sir你等「成王敗寇」邏輯,最好地球給一種最成功生物獨霸,其他「競爭失敗者」生物死光就最好了?熊貓那麼失敗,為什麼還要保育?
「生物多樣性」的比喻在人類經濟社會具體上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和優點,有些人不擅在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激烈鬥爭的商業社會環境下謀生,但不代表這些人對我們整體社會就是沒一點價值的,可能這些人有某種特別的天賦(藝術、科學等),可能有些人特別有愛心,喜歡照顧小孩和老弱傷病…可是這些複雜因素我們這些商業利益掛帥的白癡政府官員是不屑理會的。 10月4日 09:08
阿士匹靈 不完全同意 Mr. 曹所言. 在社會上各人各司其職: 教師作知識傳承, 建築工作起橋築路, 清潔工人更是令人生活於清潔衞生的環境中不可缺少的 (試想所有清潔工人罷工一星期, 有錢人的生活會如何?) 並非完全用一句性格決定你是富人/窮人便可以將社會不公平現像一筆抺去. 當富人去利用他們的 '捕獵者' 性格不斷獵食時, 是否應該給予社會不公平制度下 (不是說這個社會根本不會有公平的, 起碼政府應該令一個極度不公平的社會稍為公平一些吧?) 的弱勢社群一點援手 ? 畢竟人就算有狼虎的性格但始終不是禽獸吧 !? 10月4日 09:09
ray6197 個市升到咁先叫人做狼,曹sir你都算心太狠喎! 10月4日 09:31
舒戴拿 現在我們政府的社會策就是一面倒向弱肉強食森林商業法則傾斜,總之你不擅在商業社會拼搏獵殺,就不應該有似樣樓住,也不應該有安樂飯吃。這種環境下,每個人都不敢亦無暇更無興趣發揮天賦優點造福社群,例如一個很有愛心的人本來立志想一生照顧別人傷病老弱的,但在瘋狂捕獵商業社會氣氛下這個人發現自己如此天真不切實際不拼命努力「搵錢」結果只有自己和家人落得「訓街」和「食屎」下場,這個人必定會先保護自己,把自己天賦才能優點完全拼棄,全力投入「搵錢」。這樣結果是誰的損失,還不是整個社會的損失?此絕非危言慫聽,就以醫護行業為例,老實說,工資不低,但沒有一定愛心和抱負,很難想像有人純粹「為左錢」而去幹此厭惡性行業,要「搵真銀」者,大把更舒適的途徑。如果有一天所有做醫生的都純粹是為錢工作,權貴請小心不要生病,因為不會有醫生真心救你們,到時你們就會明白錢重要還是你們的命重要。 10月4日 09:33
小津 曹sir為「北京農家女技術訓練學校」籌款也不少。 10月4日 09:43
ray6197 北京農家女,按老曹之見,仍先養而後食之之計也,弱肉強食,物競天擇! 10月4日 09:55
深挖洞 曹Sir話:人地有錢,係抵人發達嘅(包括富二代貪官奸商毒梟...),你冇錢,係你蠢你懶,抵你福佳嘅,曹Sir此文最關鍵一句,是"不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 10月4日 10:25
ray6197 老曹既話可以壓縮為:「忠忠直直,終需乞食」「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築路無屍骸」,老曹使乜長篇大論,呃稿費乎? 10月4日 10:29
WF48 讲左几十年,江郎才尽了。 10月4日 10:35
舒戴拿 曹Sir,請問你有沒有想過,全世界人都變成隨經濟指數波動而敏捷投機搏殺的成功「捕獵者」,而沒有人再願意真心無私地做好一件事的「生產者」的世界,是天堂還是地獄?
你狂踩能力低的人也沒有用,你曹Sir能力多高,也總難免有一兩個能力低的親人,你是否認為他們應該餓死了?現在貧富懸殊不是個別人士能力高低比較的小問題,而是政府整體宏觀經濟政策想引領整個社會走向怎樣的未來的大問題,請你清醒一下頭腦。 10月4日 10:42
ray6197 也許老曹崇拜優生學,洗刧窮人蠢人後,將佢地送入毒氣室咪搞掂! 10月4日 10:45
深挖洞 Sir帶尊重之意,我從此稱佢曹志明。曹志明有D身家,自覺是英明神武所致,大聲疾呼不要改變制度,試圖讓窮人翻身係徒勞嘅,窮人都係抵窮嘅。我文才有限,唔識形容呢種心態。 10月4日 10:48
cmpyu 這個絕不是事實的全部.
立法會大樓,就算完全不保養,還可以用十年以上.
主要原因是財力資訊的不對稱.
他們祇能買次等地方,次要建築,次等材料手工的物業.
不會分析物業的質素,
還往往被 呃尺!!
(很計較物業管理費,認為愈少愈好。他們擁有的物業因為缺乏管理五年、十年後已破破爛爛。有錢人相反,他們的住宅因管理良好,50年過去反而大幅升值。一般人常犯錯誤:「小錢精明、大錢糊塗」。)
物業升值很大程度是地皮升值!! 10月4日 10:53
遊民 哦, 香港有40幾萬人有咁既性格咩? 10月4日 10:53
ray6197 老曹心態好簡單:「憎人富貴厭人窮」佢撈起左,話知你啲窮鬼死活! 10月4日 10:59
舒戴拿 『太保守性格令打工仔變得平庸。打工仔命運十分似「牛」。辛苦一生後換回被宰掉收場。』…
如果沒有人願意當平庸的「牛」,也不會有人能當「老闆」。社會經濟生態其實是大家互相依賴擔當不同角色,合作才能創造出財富的,所以財富成果不應該由「老闆」等掠食者獨佔。道理就是這麼清楚明白。 10月4日 11:01
ray6197 老曹都on 99, 係食物鍵之上,如果無下層的浮游生物,点養得起上層的大白鯊同鯨魚!佢既想法係逆天而行,上帝要佢滅亡,先要佢瘋狂! 10月4日 11:06
五魚二貓 貧富是相對而言,人人富貴誰人會打工?羚羊多獅子少乃天意,貧富亦如是。曹Sir 要違背天命嗎? 10月4日 11:08
深挖洞 有圈內人告訴我,特區高官中,這種曹氏心態是很普遍的,他們認為,我都係自己努力換來成就,你班友做乜吓吓要政府扶助?去福佳喇!幫得你多,盞害到你唔發憤咋! 10月4日 11:10
深挖洞 據說有少少鬚的那位高官,就是這種心態,他做特首,貧民自求多福了。 10月4日 11:23
牛肉飯 其實大家有冇諗過「生死有命,富貴由天」,人的性格係天生,后天很難改變,性格又決定命運,所以哩,富貴不能強求,大家唔好咁嚴峻批判曹Sir喇。樂知天命會更快樂。 10月4日 11:24
香港居民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要看能否埋葬本性使然。 其实如果能黑起心肠,埋葬自己本性和理想,钻营功利之术,自会有所“成就”。 10月4日 11:33
DK 曹Sir, 我話不多, 行動最實際, 今天的文章我會存下來天天看! 10月4日 11:33
金弓 他老曹的歪論重點,在於「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不是社會制度出了問題,而是人的性格。」 10月4日 11:36
金弓 事實又如何呢?從數碼港到嘉亨灣,都說明政府的偏袒,對財富的聚散起著不可抹煞的作用,更遑論令人詬病已久的發水樓了。 10月4日 11:37
小津 我都係咁話。今天的文章我會存下來。
BTW,「投資者週記」進入倒數狀態。 10月4日 11:40
Morgan 曹sir此文十足大學表畢業生人工,以「投資」兩字誤導人,變相鼓勵人賭錢。
賭錢就賭錢,堅持己見者不應另找字辭修飾。
巴菲特的賭錢,何時找人幫手錢找錢?他曾改善投資企業的管理為自己增值財富?答案顯見,無。他只不過是過路人,在賭場裡玩21點的賭仔,收夠錢就走人,賠率高則玩兩手。
健康的商業社會原應簡單- 打工仔營營役役,冒險者則創業開拓市場刻苦創富,提高生產力。金融業本應悶到抽筋;誰故意把貨幣市場搞到天翻地覆,放出通脹惡獸,容許國家濫發貨幣,使熱錢有屎無坑便? 10月4日 11:43
金弓 眾所周知,共產後,地主的財產被沒收了,變得比貧農更貧。莫非這就是地主的「性格出了問題,而非社會制度出了問題」?未知他老曹對此又如何自圓其說?相信許多信報讀者都在洗耳恭聽他老曹的高見。 10月4日 11:44
Sota This time Cho Sir is indeed telling the truth, although it is a truth that he CANNOT achieve himself.
By the way, "富人從中、長線角度考慮問題,吃了眼前虧,在中、長期卻賺大錢。" Rich also includes good health. My guess is your health is pretty so so. Also blame nobody when you suffer from stroke or extremely high blood pressure few years later.
Take your wealth with you to the grave.
Thank you for your advice! 10月4日 11:46
金弓 誠然,愛冒險性格或會令人富有。可是,愛冒險性格也會令人潦倒,他老曹對此視而不見。希望不是故意吧? 10月4日 11:46
鍾致秋 曹SIR說的話有理,雖則已說了很多次,但能做到的有多少人?
另外:「當機會出現時,他們立即採取行動,而非憂柔寡斷。」
不是優柔寡斷嗎?曹SIR寫別字了。(小弟也常寫別字,努力改進中) 10月4日 11:50
OmNaMo 曹sir写财经投资可也. 对曹sir来说, 发达就是成功. 贫穷就是平庸失败,这可能是曹蛇个人人生价值. 但是, 在教人投资的同时, 却批评打工仔, 则没有必要.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的标题, 是大错特错. 物质贫穷有太多原因.物质上贫穷的人, 心灵可能是最富裕的. 德兰修女一生理想是照顾穷人, 须身无长物, 但精神生活是非常富足. 你看看小甜甜,富可敌国, 但可以说是心景最贫穷的富人. 德兰修女的神贫, 是她的选择, 不是性格使然. 很多"穷人", 其实是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理想, 安贫乐道, 不是性格使然.
各位坛友, 如有兴趣, 介绍各位看看这本关于贫穷的书:
书名: 貧窮的富裕
作者:以馬內利修女
ISBN:957285657X
在這本書裡,以馬內利修女對貧窮提出了很多發人省思的看法,比方說,她在書中曾經指出很多使窮人愈來愈窮的原因:跨國公司使窮國的小企業無立足之地,西方國家控制了世界上農作物的價格,落後國家大量購買先進國家的武器,落後國家的貪污無能,貧窮國家因為種族、宗教問題所引起的戰爭等等,這些事情,都使得貧窮問題揮之不去。 10月4日 11:51
金弓 本港許多富豪都熱衷於「風水術數」,不惜重金聘用法師,說明他們極其迷信運氣。他老曹所說的「原來運氣是可以製造出來的」,應該是指此種現象吧? 10月4日 11:52
OmNaMo 跨國公司使窮國的小企業無立足之地,西方國家控制了世界上農作物的價格,落後國家大量購買先進國家的武器,落後國家的貪污無能,貧窮國家因為種族、宗教問題所引起的戰爭等等,這些事情,都使得貧窮問題揮之不去。 10月4日 11:55
Sota 德兰修女. I always look down on those blah blah blah Catholic. They are NOT real followers of Jesus but really 宗教棍. These sxxt including Big Guru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ligion, including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climb the social ladder, to send their kids to famous high schools and keep saying that "I am a Catholic or Christian", a good buy believe me.
Under Jesus' lecture, the richest is those who give up all his wealth! 10月4日 12:00
ray6197 老曹啲語氣有啲似傳銷公司! 10月4日 12:01
Sota Another truth is most 打工仔 are with lower IQ, at least lower IQ than Old Cho and thinner face than Old Cho, who can keep on telling lies for decades! 10月4日 12:02
PBrega 曹SIR,不是說你的經驗不對,有時寫文章是需要較全面性地看問題,否則很容易會給人誤解。事實上,做很多事都要冒一定風險,不單是賺錢,所以我們有保險業,幫我們處理風險。如果我們要為增加收入而增加風險,那就要做一定的衡量了。適當的冒險未償不可,但過度的冒險便成為賭博,你是否要鼓勵賭博呢?流氓文化中,〝自古有天理倒沒飯吃!〞〝撑死胆大的,餓死胆小的。〞這些都是不可鼓勵的,社會始終是需要德智羣育的。 10月4日 12:12
WF48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那为什么要弄个“农家女孩基金”?不同性格最後決定你是富人、窮人嘛。 10月4日 12:16
Sota High risk =/= high return.
Don't be stupid lar. If Old Cho really loves to 冒險, he would have IN the stocks when HSI was at 11,000 about two years ago. His comments back then? Bear rebound, suckers' valley....Obama rebound will be over soon!
Why such comments? Because he is a coward as most of the investing population.
Now this sxxt assumes readers to forget all his stupid comments?
Spilling both rice and xxxx! 10月4日 12:17
magiccello 今天的問題不是一個人的性格及想法的問題, 而是制度的問題. 在下已經講了多次, 當一個社會得四個人有錢, 這四個人是否真的有錢呢? 連這樣基本處世的道理也不懂, 不要當官或從商了. 否則影響社會長治久安. 當制度有利富人, 使富人及窮人對立, 社會不出亂子才怪. 10月4日 12:26
Frank Yeung 包括現在老曹在內的很多香港人都以為拥有財富=成功,沒有財富=失敗,但歷史上改變世界,影响及有利于人类发展都不是富人,而且很多都是窮人。例如耶穌,釋迦,孔子,無罕默得等。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其拥有的財富無關。以前老曹都講過,其实貧富並不重要,生活態度才是重要的。 10月4日 12:35
Sota Smart a little bit lar readers.
This article is clearly written for mainlanders and NOT you and me in HK.
HK is already fully developed and returns from 冒險 may be limited.
While China is still a developing country full of opportunity. Returns from smart 冒險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Now U have to note who are really his readers. NOT you and me who know how shitty is his "堅持己見"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10月4日 12:48
Margaret1 錢志健系 水?為何在張公道的文章? 10月4日 13:07
Maza Sota 兄,你說得一點不錯,這個世界上很多自稱虔誠基督/天主教徒的人其實都十分人格低賤,基督/天主教的博愛教條一條都沒有做到,但就拿着宗教來招搖撞騙。例子有梁燕犬,老鼠芬、及現在的曹狗超等。 10月4日 13:35
ray6197 若如Sota君所言,老曹篇文係俾大陸人睇,老曹係咪一稿兩投?定係信報依家可以北上中原?呢度係香港,唔係大陸,編輯做乜能野將啲大陸稿放係香港登?係咪當我地啲窮讀者傻o既定係死o既呢?如果老曹真係一稿兩投,唔該回水! 10月4日 13:40
五魚二貓 上帝早該"清理門戶",把神棍打落地獄! 10月4日 13:45
PW馬甲 嘩!使唔使鬧得咁盡呀,殺咗你地全家咩? 10月4日 13:48
chunyuelam 曹超人呢幾句嘢講來講去幾十年,都唔厭。真係講嘅唔厭,睇嘅都厭。
客觀一啲講,應該係:“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命運同社會制度使然”
性格唔係單純嘅決定因素,傳統講嘅“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仲更有參考價值。 10月4日 13:55
chunyuelam 另外,有錢佬其實好多時好孤寒,因為孤寒,所以做生意就計到盡,先有錢剩,唔係好似曹超人所講有錢人小錢唔計。 10月4日 14:01
ray6197 最近李+X 大地主都主動捐助公益,以減社會日益仇富之危,何以老曹竟作此狂言,煽動貧富矛盾,會否為本月中特首施政報告構成負面影響?請有關方面詳細調査一下老曹的寫作動機,有否勾結反港邪惡勢力,如有者,立刻剷除於萌芽狀態! 10月4日 14:02
blksteele 呢D咪香港D所謂世界仔的言論. 一世庸庸錄錄, 幫俾佢骨頭有錢佬擦鞋.
性格! 今日所有D中國富貴人, 係毛主席時代, 己經斗死左. 當年的性格是好似唐唐咁講, 有Playboy 唔睇睇毛選. 性格??? 當日紅衛兵一過羅湖橋, 重有李李郭家族, 真的是性格?
佢篇嘢干祈唔好在祖國做內部參考, 唔係全國官都係貪官.
當然係性格, 有好多人有腰骨唔擦鞋, 咪開開心唔做有錢佬, 有物唔好? 10月4日 14:13
blksteele chunyuelam, 對到極.
我都係咁教D靚, 有錢佬唔係派錢派到發達.是錢不論多少從你個袋, 搬到佢個袋
曹佬, 你見得少有錢佬.小甜甜同佢失蹤的老公是孤寒到死, 林伯只食魚柳飽.重有在世D唔好講.
性格, 做一世擦鞋仔都係有咁嘅思想, 牲格.認命喇. 10月4日 14:24
magiccello 若一個社會, 富人不是靠創造去發財, 而是靠壓榨窮人, 壟斷資源去發達, 政府不在主持公道, 反而在制度上幫助富人去壓榨窮人, 這是社會制度, 不是富人窮人的性格問題. 再者, 在下也不見得今天的富人從中、長線角度考慮問題, 相反, 好像末世, 要賺到盡. 像今天香港的地產富豪. 今天在香港, 有多少小企變成大企業? 在地產商的壟斷下, 根本沒有可能.
讀過歷史都知道, 在這樣情況下, 富人唯富不仁, 講風涼話, 不去獎勵文教, 改革社會, 革命的出現是遲早的事. 到時富人不要怪人了, 這是富人自己種的惡果. 10月4日 14:24
Margaret1 Cho Sir,you still think it's Bear,o.k.We wait to see. 10月4日 14:30
Maza 這令我想起在97年前,施永青公開說大學生買不起樓是因為沒本聲,不是樓價高。這同現在曹狗的論調,異曲同工。後來施永青公開道歉。現在曹狗會不會?施永青說完之後,樓價大跌.... 10月4日 14:34
羅友恆 談至富之道,大劉有大劉既理論,大哥成有大哥成既理論,麥零零有麥零零既理論,賭仔燊有賭仔燊既理論,結論係﹕你發能左就講乜實都得!
點講都得,即係點講都對,即係話亞媽係女人也。
講發達理論的人,好明顯唔顧及人民科學觀,無去檢視自古至今千古不變硬道理﹕富的永遠只係千中只有一,幫人打工的係俾工人打的人既數十倍。統計學之下,呢d係好容易證明既現像。
世間上邊個係貧,邊個應該係富,可能和大自然邊個係食肉,禾邊種動物俾人食,都係有天道。
天道人道,係好高深莫測既學問,請勿等閒地以為自己發能左,就笑人無得發達,這樣只顯得你無知。 10月4日 14:38
羅友恆 何謂貧,何謂富?禾覺得金融人中,論貧富論得最中庸而有大道的,乃錢志健牧師也。有財就係富,莫財就係貧?貧和富,真係用鈔票數量去分?
如果真係有呢重觀念的話,做人既意義莫非就係賺銀紙?賺得多就係好野,賺得少就係水皮?
曹sir宣揚的,係乜野財富價值觀?
打工好失禮你?做老細就好駕勢?係唔係做人點都要做下老細先係做過人?記唔記得,好多人根本就係天生無做生意素質的,強求去做,只有福街收場。
曹sir點解唔講下正確人生觀和追求財富理念? 10月4日 14:45
羅友恆 係唔係賺到曹sir既身家,就有資格評論點解會貧點解會富?少曹sir身家一舊水的,又有無資格去評論?抑或,應該有大劉副身家的,先有資格去講呢條市儈題?或者,係唔係連大劉都無資格,只有真畢非德先有quali去講?
如果唔係的話,則係唔係天橋底犀利哥都有資格評貧論富?
係的話,即係評貧論富,都係豬up! 10月4日 14:48
常反思 看到這麼多激烈的回應,似乎曹sir無意中hit中了很多人內心的那條刺... 時不與我,懷才不遇,...所有好的東西都好像離我們而去.事實上,情況真的如此無奈嗎?抑或只是人的觀感改變了而矣?我相信曹sir的原意是勵志的:放膽跟隨你心裡的信念去行,不要被生活中營營役役的小事遮蔽了生命宏大的遠景. 10月4日 14:49
羅友恆 曹sir知唔知貧的人中,好多都係太有企業家精神,所以先會輸到甩褲?
曹sir知唔知,唔係個個輸左幾鑊既企業家,都可以番身?
曹sir知唔知,好多打工仔安貧樂道,最後積聚資產,臨老成為小富?
曹sir,你呢篇野(和無得睇,因為停訂信報),想講乜Q? 10月4日 14:51
羅友恆 每個人有自己選取既路向,每個人有自己既命數(咪話咪信,唔該!),貧和富,天注定,有得亦有失,有人得了銀紙,失去健康或家庭,有人安貧樂道,生活美滿。
曹sir,R7夠賺到大把錢,但名聲德行,有積聚到嗎?積唔到德和名,財又有何用?你可以解釋下嗎? 10月4日 14:55
羅友恆 曹sir,R7富者越富,又係乜實野性格所然????? 10月4日 14:56
羅友恆 曹sir,其實你係唔係“財Q達人”?
88 10月4日 14:57
養珠樓主 我覺得曹sir今天的週記值得鼓勵。他的貧富之道完全是他個人的意見,不是從外國網上他人的分析老翻回來,不是將在他水平之上的學術性理論作一知半解胡亂發揮,不是老作數據,不是interminably數白欖的從中古時代說到現在的經濟史。週記本來就應該是原作,曹sir今天做到了。既清新,簡直如沐春風。希望以後多點看到這樣的週記。 10月4日 15:04
37 曹超人現在幾乎貴為大陸官方認可的香港股壇教主,如果超人能有自知之明識得劃地為界,在其擅長之場內或山頭上對吾等肖小偶爾仗作虎咆龍吟,或借勢指點一下金江銀山, 原屬風雅之舉! 語縱輕狂,也有老本墊著,不致太丟人現眼,像此番踩過界如此實在令人噴飯!
有頭有臉兼自詡為有致富性格如曹教主之貴人, 竊以為更務須慎言,蓋如是言論出自於汝之尊口, 或有催生大陸大量經濟恐龍/速龍等之禍患之縑! 如其等大陸同胞也似其史前前輩一樣地湮沒在受教之後, 竊問閣下於國於民於心何忍? 10月4日 15:10
附加連結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小津 無論大家同意唔同意,個人意見節目~姐。岩聽就睇,唔岩聽就唔睇。
何況,如果曹sir真係寫到年尾退休,這樣的週記只有十二篇。 10月4日 15:11
附加連結
隔牆有耳:曹仁超年底離巢封筆
37 有頭有臉兼自詡為有致富性格如曹教主之貴人, 竊以為更務須慎言,蓋如是言論出自於汝之尊口, 或有催生大陸大量經濟恐龍/速龍等之禍患之縑! 如其等大陸同胞也似其史前前輩一樣地湮沒在受教之後, 竊問閣下於國於民於心何忍? 10月4日 15:13
附加連結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37 "有頭有臉兼自詡為有致富性格如曹教主之貴人, 竊以為更務須慎言,蓋如是言論出自於汝之尊口, 或有催生大陸大量經濟恐龍/速龍等之禍患之縑! 如其等大陸同胞也似其史前前輩一樣地湮沒在受教之後, 竊問閣下於國於民於心何忍?"
...'之縑'更正為'之嫌'! 10月4日 15:23
附加連結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性格使然
立道 曹志明真係"晚節不保"! 10月4日 15:25
立道 "曹仁超泡沫"爆破! 由萬人景仰變成遭人唾棄! 10月4日 15:32
ray6197 大陸人輸左錢,未必有香港人咁順攤,笑下你老點佢,然係又乜事都無,大陸人輸左錢,唔鬥到你甩皮就假啦!老曹北上中原,請慎言,勿老点當指點,狗up當秘笈,累佢地輸錢,同胞們未必同你客氣! 10月4日 15:32
blksteele 大家咁激,是言論自田 因為有家有腦有思想, 有見地.
唔出聲, 沈默的大臮就用來說篇文就代表香港主流思想, 教仔孫就話你死性令你不富貴, 不思長進.
真理是越辦越明. 10月4日 15:33
Sota "如果曹sir真係寫到年尾退休,這樣的週記只有十二篇。"
Don't be stupid lar! I am sure he will continue to write in 2001. Reasons: 1. He needs to develop the mainland market, given that his investment advice is already regarded as trash in HK. Mainlanders are still easily to be cheated and believe he is really somebody (at least smarter than Warren Buffet!); 2. You still believe his diaries are written by him. Still naive as a virgin?; 3. His behaviour already reveals his stake of wealt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hat he claims. This shit needs to grab some $$$ for retirement. Just like you and me!
Don't be a naive goat lar! 10月4日 15:33
Sota Continue to write in 2011. Typo..Otherwise cut off my JJ! 10月4日 15:34
阿士匹靈 希望錢志健多啲向 '富人' 傳道, 俾能讓人真正了解何為 '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 用之有道'. 10月4日 15:41
立道 富者愈富 貧者愈貧 政策使然 10月4日 15:41
小津 SOTA兄,
言重了。JJ 對男人來說很重要。
這樣我做隻naive goat 或 virgin 好了。哈哈~ 10月4日 15:43
羅友恆 唔同港股,中短期金價極之難睇透的,睇錯並不論英雄也。
不過,在下不嬲都好留意曹sir對金價睇法的,總的而言,曹sir係長期睇淡的。曹sir睇淡唔緊要,因為人人有睇法,但係,千奇唔好見到金升,就“跳線”講番你從前睇好言論,而唔去修正較後期睇淡言論,否則的話,你咪鑊鑊都準確到無比?講哂都得了。 10月4日 15:47
羅友恆 在下從來唔睇港股,因為自己無份做莊,買中只係當老行(肯)。但金就唔同,係國際市場,和莊家的貨幣政策掛鉤,可以用點宏觀分析,好賭好多也。 10月4日 15:52
羅友恆 現在世代還用通漲看金,只會太片面,通漲效應下,磚頭咪仲好炒過金,現在的磚頭都股票化了,大小賭仔到可以落場,和從前唔同了!
金唔係通漲絕對對沖品,又唔係絕對商品,又幾似貨幣,論之實在唔容易也。成日用印度人和中國人買金去論,亦唔能夠窺全豹也。信報石林君,在下睇之經年,最有論金料子也。 10月4日 15:57
小津 羅兄,
我覺得「曹sir」對投資黃金是有點後悔。特別是他由80年代開始,1月1金幣政策。足足吃了虧二十多年,如果同等錢放在樓、股上,回報應該不止現在那麼少。 10月4日 15:59
羅友恆 小津兄,非也。小弟讀曹sir廿餘載,曹sir買金幣,唔係投資!
曹sir早在2002年就長期睇好黃金,期時金價兩舊幾水耳。曹sir當時睇好金,但話佔portfolio唔夠10巴仙,非炒也。
曹sir睇淡金,去年年初居然話會見番六舊半水,當然呢個價從未見過也。 10月4日 16:02
小津 是, 謝羅兄~ 好像是買保險咁上下。 10月4日 16:05
守真居士 哈哈:水哥阿崩養狗-轉性? Fat Guru 改稱曹Sir, 孺子可教?定係鬧得人多,(信壇起碼炳過20人)良心发現乎!走着瞧! 10月4日 16:29
羅友恆 小津兄,如果無記錯,曹sir當年買金幣的時代,係80年代金價狂潮之後,每月一兩,以餘錢入貨,放保險箱。心態係睇“好”,但越買越跌,後來變了習慣(亦因為財多,變得唔志在也)。
金好難玩。不過80年代末期時,陳太陽沽空得有聲有色,曹sir都經常有提及,近年陳太陽衰左,曹sir好似唔係以前態度了。
陳太陽曾經風光,當然性格使然,現在當dum,又係唔係性格使然?曹sir當年睇得起陳太陽,近年又另一重態度,又係唔係性格使然? 10月4日 16:40
羅友恆 商品、貴金屬、匯水,係國際級炒家格鬥場,非一般專家可領會,間中煲中,除非係趁勢,轉角都執到,相信係當老行多過好眼水。
股票要賺真錢,唯有效法林森池大師,膽大心清數熟,趁底撈貨死抱唔放借聾耳陳隻耳不聽傍人道三說四,以超人能耐實行bi low sell hi,這就係真功夫。其他的,唉! 10月4日 16:47
文若 SOTA兄, no need to chop JJ. I shall see if you are a prophet by the first Monday of 2011. 10月4日 16:48
小津 羅兄所言甚是。
商品、貴金屬、匯水 輸死都未天光。 10月4日 16:50
羅友恆 乜眼投資,要賺就賺他幾個開,鬼唔知亞媽係女人?
真竅門唔難,就係bi low sell hi,但幾時先係lo?係lo,你又夠唔夠羌買?買左,你又夠唔夠羌見好價都唔賣?禾自問,真係做唔到! 10月4日 16:50
ray6197 老曹所謂的「牛眼投資法」係咪吹牛? 10月4日 16:52
小學生 曹sir意思,是話人要做社會上什麼角色,其實可能有不少是因為性格和看法決定.
總之想做什麼人,先要進入了該角色的思考,可能會有一天,在其他條件配合下,得到自己想要的食品鍊ranking label and taking ,also giving.
想做什麼,自己定下目標便可以,正如想做中國革命家,一定是性格中有所潛藏,否則,不可能.而要社會feed多過create for 細的,性格是兩個極端.
在同一家庭中,同父同母,都有創造者,想做供應者,分配者,給分配者,無欲者,想死者,...的性格.....而命運是注重創造者,供應者,分配者多采多姿一些.
大家我們的祖先其實一樣的貧窮也.
do is everything. 10月4日 16:56
羅友恆 要投(機)貴金屬、商品,講多無謂,買互惠機金較有渣哪,話哂人地訊息都靈通一d。
要買港股,其實老散死左九成,人地開字花廠的,俾你買中,真係好似拉老虎機有free games,運氣也。
投資係好無奈的,在現世代制度底下,中產或以下,成世只係做奴,唔投資,成世無發圍的。投資只係好聽過過大海些少,一般投資者行為,其實好唔得過d賭仔好多。唔賭就窮實,賭就輸實,做人真係笨實。 10月4日 16:56
小津 曹sir繼續寫啦~ 咁大家又有文睇(利益有關,話哂我都俾左幾百銀訂),又有得鬧,sota兄又不用cut jj,我又可以回復處子之身(用來溝女最好~同條女講我係「處」~)。一舉四得,哈哈~~ 10月4日 16:58
羅友恆 「牛眼投資法」,係有本唔知邊個寫的書,類似黑天鵝果種,嚇下你唔識果種另類投資學說。 10月4日 16:59
羅友恆 禾也好懷念曹sir從前所寫的文章。禾真係希望曹sir去年就罷筆,自古英雄如美人也。退出得遲,禾出貨出得唔合時,過左高位一樣也。

=================================================
復建非重點 土地政策須檢討     曹仁超 2010年5月6日

現代社會「居有其所、病有所醫,兒童有接受免費教育機會,老弱傷殘獲得一定照顧」乃文明社會追求及希望能做到的。居住問題、醫療問題、教育問題、照顧老弱傷殘等都成為政府的責任,政府在這方面扮演什麼角色?不同國家有不同定義。
過去在共產主義國家(今天地球上已很少)認為,政府應向所有人提供住所、醫療、教育及照顧老弱傷殘。百年前的資本主義國家認為,政府不應介入,應由私人機構全權負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皆實行雙軌制度,即政府及私人機構共同分擔上述責任。香港一九五三年聖誕夜發生石硤尾大火,引發港英殖民政府直接參與香港房屋事務。
一九五四年八月,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獲批二幅建屋用地,一幅位於北角渣華道,一幅位於西環加多近街,即是除了香港政府旗下香港房屋委員會外(簡稱房委會),另一機構成立叫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二者的責任便是為全港市民提供廉租屋,後者建設的廉租屋設備較為良好,租金亦高一點。
直到一九七一年,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目的是將在市區內的人口移到屯門新市鎮、沙田新市鎮、元朗新市鎮等。此計劃令一九七一年全港百分之八十一點一人口住在市區的情況,改為一九八一年百分之七十二點九人口住在市區,令住在公營房屋人口由佔總數三成六上升到一九八二年百分之四十點三。
七十年代奉行「三軌制度」
十年內政府共安置人口一百八十萬,每年平均興建三萬五千到四萬個房屋單位。為資助上述計劃,一九七六年再推出公營房屋,簡稱居屋,以減輕房委會及房屋建設委員會財務負擔。如所有公營房屋皆是廉租屋的話,政府在財政上負擔極重;如加入「居屋」,房委會及房屋建設委員會可透過出售「居屋」獲利,補貼興建「廉租屋」所產生的財政赤字。香港社會自一九七六年起變成「三軌制度」,既有廉租屋、亦有居屋亦有私人興建住宅。
二○○二年十一月,特區政府發表房屋政策聲明,理由是輪候公屋冊等待入住公屋家庭數目已由一九九七年的十五萬個降至二○○二年的九萬個,平均輪候時間由一九九七年超過六年,縮短至二○○二年不超過三年。未來策略是將公共屋邨的設備完善及現代化;加上一九九七年起本港樓價大幅回落,二○○一年九月至二○○二年六月宣布停售居屋十個月,以及把每年居屋銷售量限於每年九千個或以下,直到二○○五至二○○六年為止。另宣布額外提供一萬二千間「自置居所貸款計劃」及把八千個居屋改為出租用途。
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再宣布:①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三年水平;②二○○三年起無限期停建居屋和停售居屋。至於已落成及在興建中的居屋單位,以不與私人市場直接競爭原則下處理。房委會推出更多置業資助貸款計劃,協助香港家庭自置居所。最後一批居屋今年在市場出售,香港房屋政策從此重返「雙軌制度」時代,即一、政府繼續改善廉租屋設備及將廉租屋現代化,並保證市民只要符合申請資格,在三年內獲廉租屋分配;二、在最後一批居屋出售後,市民只可由二手市場或地產商手上買樓,政府不再提供「居屋」供應。
在二○一○年財政預算案透露,本港目前有超過三十萬個居屋單位,包括六萬多個已補地價、二十五萬多個未補地價。這些單位分別可在公開市場(如完成補地價)及居屋第二市場買賣,大部分售價低於二百萬元。目前,房委會在研究如何活化居屋第二市場。
★m.到底什麼叫做『雙重補貼』。看到了這句真的火滾。『「居屋是有年期與地價限制的,居屋作用穩是定人心,」『希望在前』。』「低於同區私人樓價四成或以上購買居屋?」這已是明日黃花。『乙、引發博彩心理取代努力工作。不少年青人不再努力工作』這句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有能力買居屋還說成博彩心理,是否發神經的人才會說出這番話!
●居屋政策衍生四大問題
現時,輪候廉租屋時間不足三年,即本港廉租屋供應量充足,不少地處偏一點的廉租屋更出現沒有人居住的情況,即香港人並不是沒有地方居住。居屋計劃在一九七六年出現,當年作用為:一、為二間公營機構提供資金,資助其廉租屋興建;二、希望住在廉租屋的家庭,在收入上升後能購買居屋,把廉租屋讓給更有需要的家庭上樓。
居屋推出後既無法壓抑本港私人住宅樓樓價(例如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九七年期間,私人住宅樓價升幅反較一九七六年前更厲害),但居屋問題多多,例如︰甲、為何有些家庭可獲「雙重補貼」?例如享受完廉租屋廉價租金補貼後,再獲居屋?又或以低於同區私人樓價四成或以上購買居屋?乙、引發博彩心理取代努力工作。不少年青人不再努力工作,以免自己收入超過申請居屋上限而失去抽籤資格;丙、對其他沒有入住廉租屋及獲居屋分配家庭不公。為何自己較別人努力,居住面積反較別人少?丁、政府責任問題。例如新加坡政府向全民提供「居屋」,即人人可享受廉價房屋供應,代價是付出較香港高一倍以上的公司稅及入息稅;但香港政府只選擇性地照顧三十萬個居住在居屋家庭,對其他一百幾十萬個居住在私人住宅家庭不公(付出相同代價、所獲居住樓面卻少四成以上)。
忽然轉軚 自相矛盾
影響私人住宅樓價升降因素很多,例如一九八一至八二年,因中國政府宣布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權而引發恐慌性拋售;一九八五年起樓價急升,理由是中英聯合聲明限制香港政府每年賣地五十公頃;一九九七年八月亞洲金融風暴加上特區政府推出「八萬五千個住房建屋計劃」,則令樓價大跌;二○○三年第三季本港樓價回升,是因為中央政府批出自由行、CEPA、投資移民計劃,加上特區政府推出「勾地」政策,大量減少土地供應加上美國股市上升;二○○九年第二季起本港樓價進一步上升,理由是美國政府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外資大量流入香港,出現流動性過剩問題。如美國政府退市令流動性過剩問題解決,未來本港樓價又再回落之時,特區政府如何自圓其說?
二○○二年十一月,特區政府宣布無限期停建居屋,理由是因為申請廉租屋家庭已由一九九七年十五萬個下降至九萬個,符合申請資格家庭平均不用等三年便可上樓,代表香港人居住問題基本上解決,今後政府政策是改善廉租屋的設施,使其現代化。忽然間又改變策略,是否否定二○○二年十一月的決定?自一九七六年起本人一直弄不清楚為何香港政府只資助「一部分家庭」置業?誰應資助、誰不應資助?由攪珠決定,是否荒謬?如你是貧窮家庭可申請廉租屋,政府已保證三年內上樓,不會因貧窮而露宿街頭;如你負擔得起,可買私人樓;如二者都不是,可以租樓。甚至美國亦有三成二家庭沒有自住物業。
每當樓價暴升時,人們便吵吵鬧鬧要求政府建居屋;一旦樓價下跌,負資產者又上街要求政府負責。其實,須檢討的是本港政府的土地政策,而非居屋。
小心奴役之路由片片好心鋪出來■
==============================
造就今日樓市強勢就是八千五!當年八萬五目的是壓抑樓市,如今八千五是抬高樓市。…只有適度樓市供應才能平衡高與低。「居屋是有年期與地價限制的,居屋作用穩是定人心,」『希望在前』。新的私樓已變身成奇貨可居炒賣對象將來有什麼三長褲短與人無尤,尤其被炒到過萬元呎價的今天如有風吹草動誰又怨得誰?…當勞八千五是你搞出來的同意嗎?
搞完八萬五,來個八千五       劉廼強   2010年3月2日 

發展到了今天,我們不能不正面談談房地產的問題。最近的財政預算顯示,政府已經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但是說到底,政府推出的那幾招,已經是太少及太遲了。根據林鄭月娥透露的數字,過去十年,香港平均供應一萬九千個私人住宅單位,這已經遠遠低於市場需求,這數字還未反映近數年來的供應極度短缺。去年私人住宅樓宇的供應量只達八千七百個!根據財政預算,二○一○年私人住宅新單位落成量會增加至一萬四千三百個,而在未來三至四年,預計約有五萬三千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這些數字,連過往的低水平都達不到。在需求方面,除了本土壓抑已久的置業欲望之外,內地買家六百五十萬便能買房子加一家香港戶口和特區戶照等,十分合算,勢將源源不絕。
樓價上漲至爆破
我輩置業的時候,住宅單位的價格大概是家庭毛收入的三年。我看了些資料,房價在三至四年毛收入之間,是國內外一般認為正常的標準。曾蔭權認為年輕人買房子,可從屯門三千元一方呎的開始。以香港住宅中位呎碼五百呎,實用面積不到三百五十呎單位為例,即一百五十萬元樓價,算平了吧?那即是要月入四萬元以上的家庭才可負擔。
但是百多萬元能上樓的,就算是二手樓也不多見。最近成交的二手居屋,也要六百多萬元。元朗新盤,最低價錢近六千元一呎,五百呎單位,樓價三百萬。正常情況下,只有月入八萬元以上的家庭才有能力問津。至於市區的樓盤,動不動過萬元一呎,亦即是月入十四萬元的家庭方有資格住。試問月入八萬的家庭有多少?十四萬以上收入的家庭能有幾個?我們不要說什麼年輕人了,如此價格水平,香港沒幾個人能負擔得起。
一句話,私人住宅樓房供求缺口仍然十分嚴重,未來五年,價格還會繼續往上漲至爆破為止。一幢房子從動土到入伙,起碼是三至五年;供應的增加,起碼是五年後的事情,但問題卻已燃在眉睫,只怕遠水還未到,近火已經燒通頂了。
香港什麼大概還都可以說靠市場調節,但政府作為土地唯一擁有者,而且歲入好一部分與房地產直接掛鉤,利益攸關,市場機制明顯失效,這裏絕對不是自由市場。這幾年樓價高漲,最大原因是政府如同停止賣地,和停止供應居屋所致。回歸前土地委員會限制每年賣地不超過二十公頃,便已造成了回歸後爆破的大房地產泡沫。近年賣地連二公頃不到,其災難性的後果之嚴重可想而知。董建華搞八萬五,香港受重傷;曾蔭權來個八千五,問你死未?
小市民肯定倒霉
如上分析,住宅供求缺口長期存在,因此泡沫會較後才爆破,而在此之前,一早弄到香港百物騰貴,百業淍零;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加劇。社會不出問題尤可,任何死人塌樓等,對此,特區政府能一招「小政府,大社會」擋過去嗎?到最後還不是歸咎政府?政府還不是在捱罵之餘,還要出來收拾殘局?唯一的分別是惡果由本屆政府自作自受,還是下屆政府無辜當災而已;而我們小市民,是沒有任期和屆別的,肯定倒霉。
但是另一方面,本屆政府早已進入「跛腳鴨」的心態,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待無驚無險捱到二○一二年交班下台。因此,政府多半可能會更加因循保守,見步行步,頭痛醫頭,茍且拖拉。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期望它突然之間變得大有為,對未來有長遠打算。政府如此心態,不管我們認同與否,毋寧說是合理,或者不能不接受的現實。
我向來是抱長遠樂觀、短期悲觀的態度。從近來種種迹象判斷,本屆政府如意算盤很難打得響,自作自受的可能性頗高。反高鐵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警號,響亮到政府已經不能充耳不聞,但它依然未反應得過來。看來政府內部的評估還認為形勢不是太壞,也不是那麼迫切,還在觀望。只恐怕到它真正開竅的時候,危機已經爆發,反應已遲,局面難以收拾。
反對派當然也看到這一點,這才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對策:一是唯恐天下不亂,乘機搧風點火,企圖火中取栗。另一派知道亂其實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毅然急流勇退;將來不管出什麼事,責任都算不到他們頭上。而從民調中看到市民的反應,大部分市民雖然都對現狀有或多或少的不滿,人心思變,卻未致思亂,所以民主黨為首的溫和派民望升,激進路線的社公聯盟則大跌。市民這種溫和及反激進反應,更加強了政府認為形勢不太壞的判斷。
問題是動搖平穩的,並非思變而不思亂的大多數,甚至不是動口不動手的所謂激進政客,而是一小撮誰也摸不着頭腦、誰也控制不了的憤怒年輕人。而形勢正在辯證式的發展中,民意則是飄忽不定;當前的形勢是極不穩定的。
危機隨時爆發
你若問我危機具體會在什麼時刻爆發、如何爆發等,我說不出,而且相信誰也說不準。事實上,凡是能準確預測得到的問題,其實都已經不是問題。我們只知道凡是會出問題的地方,必定會出問題,而且問題會在最差的時刻出現。這條定律很快便會再一次得到驗證。
因此,政府依舊繼續把有爭議的事情往後挪、希望能推到下一屆才處理的做法,已經愈來愈失效。它固然可以躲過很多會出事的問題。結果是一大堆已知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及時和妥善解決,擱在那裏發酵,並且正在蔓延到其他地方,終於會在最意想不到的部位,猛然爆發,使政府像面對高鐵突然出現的激烈反對時那樣手足無措、疲於奔命。
我最近經常用「在劫難逃」這字眼,因為我看不見短期有趨吉避凶的可能性。唯一的希望是,壞事可以變好事,於這無可避免的陣痛之後,大家能大徹大悟,社會能達成新的共識,讓下一屆政府能有足夠的決心和支持,妥善解除房地產利益對全港發展的騎劫和障礙。
===============================================================================
m.『也人為地高價自購單位造市』…香港還說得上法治之區嗎?
干預樓市不如解決居住問題   復建居屋 活化公屋     鄭經翰   2010年3月3日
另一方面,部分地產商見有機可乘,也人為地高價自購單位造市,才會出現瘋狂的「天價」,進一步加劇樓市熾熱的負面形象。我雖然認為,地產商應該自律,贊成對不法的造市行為予以嚴懲,但對於本身是既得利益者的施永青提出,政府應該撥出土地,興建一些限制外來資金買賣的私人住宅以壓抑樓價,從而照顧中產階級置業的建議,卻不敢苟同。原因簡單得很,證諸古今中外經驗,任何政府人為地干預市場的措施都不會奏效,因為只要有利可圖,奇貨可居,外來資金一樣可以利用本地人頭充數,部分東南亞地區、內地樓市同樣例子比比皆是,身為地產代理老行尊,施永青不致於那麼無知吧?
要解決本地中產階級和基層以至青年的居住問題,應該對症下藥。政府雖然沒有責任解決市民的置業問題,過去的資助置業計劃也令不少人陷入困境,卻有責任解決普羅大眾的居住問題。因此,正確而又有效的措施,應該是順應市場的兩極化而推出相關措施,一方面恢復興建居屋解決夾心階層置業困難,從而間接地壓抑中小型私人住宅單位的升幅,另一方面則活化公屋租住計劃,進一步放寬公屋尤其是年輕人需求甚殷的單人公屋申請限制,滿足低收入年輕人的住屋需求。只要雙管齊下,肯定可以立竿見影,即時解決廣大市民逼切的居住問題,發揮穩定社會的效用。

香港窩居政策

香港窩居政策香港生兒怎樣養?窩居七千一呎=三百萬=二百呎的窩居;生一個放浴室,一個在廚房應怎樣辦!
唔怪之得,近日有一瘋婦將親生兒放落在馬桶上。那些會所收長租窩居的人有福了。 

可能近日已有人轉發給你,不過還是想貼上來      2010年09月30日00:11 eddie31

“建築“面積也只有四百多呎, “實用“的面積可能三百呎也不到,但開價是七千多一呎,記得當年留學,出來租房子也未曾租過小於一千呎的單位。二百多呎,一個人住也緊張,香港一連串社會問題,如:不能不具備空調難以實踐環保,出生率低,少人結婚,少做運動,沒有地方放書閱讀,諸如此類,理由已經很清楚了。
預期會有人百般辯解甚至扭橫折曲,對這些朋友只想問句,你全家人可以擠進這裡任何一個單位嗎
回應:
李思行 依圖“計算“,實用二百呎左右! 9月30日00:16
trashtalking 某些人因為工作需要,還可以在工廈找個單位整個前鋪後居慨外SOHO ,只怕活化工廈後連呢條橋都變成絕響...... 9月30日00:19
eddie31 這樣的單位,在外國只能是“單身宿舍“,給大學生或剛出來工作一兩年的年輕人暫住(在外國生活,甚至祖國大陸生活過短時期都知道,一個人住九百至一千呎只是基本) ,住多過一兩年都已經算“撈唔掂“。 9月30日00:27
HumnptyDumpty 麥嘜“三隻小豬“:

三隻小豬居無定所,有時在朋友家裡過夜,有時在野外露宿,很是缺乏安全感。在儲蓄了點錢後,它們決定要買一個小小的單間,一個永久的居所,一個家。

可是樓價原來是貴的嚇人的。沒法子,小豬惟有向開雜貨店的表舅母借錢。只是親戚歸親戚,利息還是少不得的。三隻小豬拿著它們認為是很大很大的一筆巨款,僅僅足夠給一個連臥房也沒有的小單間做首期,餘額自然是靠把單間按揭給銀行-如何按七成,如何分二十年供等等,這裡也不細表。

原本預做置家具的一筆小小款項,因為不知道要交律師費和厘印費而沒了。三隻小豬於是申請了張信用卡做買家具雜物之用。信用卡公司送了它們一台可調校光線明暗的落地燈,更使三隻小豬喜出望外。

入夥的那天一切親力親為。吃過早餐後,它們搬家具,掛窗簾,洗廁所,一直忙到天黑,才想起肚子餓了。它們燒了一鍋水,放了些粗鹽,煮了兩斤毛豆。

擠在自己加建的閣子裡,毛豆冒起了熱騰騰的蒸汽。他們一邊吃豆子,一遍欣賞著單間的每一平方米,眼裡也冒起了熱騰騰的水珠。當晚的高潮是抽籤,定三層架子床床位的次序。第一只小豬抽到先選,選擇了最下面的一層,以為可以省點力氣爬上爬下....

結局出人意表 9月30日00:28
附加連結
eddie31 相信赤柱監獄的“水飯房“也只是差不多大小 9月30日00:29
李思行 實用二百呎左右,就像唐樓的套房,但唐樓也拆咗一棟就少一棟! 9月30日00:30
eddie31 這是絕對高明的帝王術,當你住也住不好,勞碌一生也得不到一個好的空間時,又怎會有心情思考“形而上“的什麼民主人權;當你連放書也不夠地方時,又怎會想到什麼言論資訊自由。 9月30日00:33
eddie31 小時候還有親戚一家住深水埗舊樓板間房,但那時他們住的地方還起碼有三百多四百呎! 9月30日00:34
aglam eddie31兄:系你有米啫,林亞之就真系撈唔掂,租過不足一百呎慨房,開少少窗縫包租婆又鬧,沖涼衝耐啲又鬧,連洗兩機衫又鬧...

在上海小夫妻起動單位普遍好似講緊五百呎老公房,有個乙大概七,八百呎夠用,三代同堂至去到過百呎...當然,爹娘有泵錢俾首期或者月薪25000 +丁克買千四,五呎都通常唔係第一家了... 9月30日00:40
eddie31 aglam兄,相信你未想過地球上有地方是可以以港幣三千多一個月租一千呎地方,還可以兩個同學分租一人千多港幣包基本水電,不過大家都是生活在香港,想像不到不能怪你 9月30日00:46
金木水 一於瞓橋底!交通方便,樓底特高,免差餉,管理費,永無強拍,最多走鬼〜 9月30日00:48
殷實商人 Ø世界話,今時今日香港仲有呢ð板間房買。都唔系人住既。用來做雜物房或養狗就差唔多! 9月30日00:53
殷實商人 買é個盤的買家一系攪投資香港移民比人昆的大陸老,一系就系中左六合彩錢多。如果兩樣唔係又買就系正笨七! 9月30日00:56
aglam eddie31兄:講緊的不足一百呎梗房在加拿大,550加紙一個月包水電冇收條...有米同學住的是市中心海景五百呎(實用)高層公寓,九百一千左右...

都知地產買多啲抵啲...但啲撈唔掂之人都要買得起至得Ø架... 9月30日01:01
eddie31 咁可能你班同學真系好有米住安大略湖畔了,我沒有這個福份,住過的除了得個面積夠大,其他東西全部一般,冬天會漏風,百年老房子樓上什至傳鬧鬼,幸好未曾見過也不想見。 9月30日01:07
eddie31 還有同期在倫敦的(在加拿大的都知倫敦安大略省是那所大學) ,有人住土庫三百呎,甚至不用港幣一千一個月(不包水電) ,還可以煮食有洗衣機。 9月30日01:09
aglam eddie31兄:不是在你嗰邊...

在呢邊如果有錢,直情二千八租間五房溫哥華特別再分拆租六百五一間出去補貼自己都得...但始終資金不足便做不了賺錢生意...

舊屋當然冬涼夏暖...本人燥底,陽氣太盛兼惡死,可能系咁所以乜鬼都冇蒲頭...當你看門的衰鬼室友就有...

大點舒服點的居所誰不想要?都要“撈得掂“至得Ø架! 9月30日01:41
aglam 德國廉租公屋單位都過千呎的... 9月30日02:06
丹尼爾 .....我附和埃迪說。我的工作是有關公共房屋在多倫多。阿二無線電通信公寓這裡大約是750平方尺網(詮釋為 int牆牆加一個陽台和一個停車位。這本來是1000多平方尺在香港(總樓面面積)。 9月30日03:42
cboy aglam兄, eddie31兄,加拿大住宅租金各地不同,相差好大, eddie31兄心目中的租金與現時也差別好大。
附上加拿大全國住宅租金網頁,請參考: 9月30日03:57
附加連結
NB4Xmas cboy兄,你好。卡爾加里和多倫多都好合理。
系紐約東區一個under1000尺估計大概2000/month美元(近地鐵)。 9月30日06:00
blksteele 話時話,間屋咁大,可不可以學太空人垂頁咁系露台睡眠。風涼水冷。不過兩公婆就唔好攪嘢喇,咁揚。重有,個工作露台可以用黎做物工作架?
你地真系好環境。語當年在亞特蘭大畢業後工作,日本女同學當地結婚後買屋,喬遷聚會。在柬京工作的日本舊同窗對順子的主人浴室很有興趣。後來順子話同窗在東京新婚後搬進的房子,就是這麼大。同窗在日本大公司工作,派來讀工商管理碩士後鍍金回日,應該是好環境的罷。
故事教訓,這窩居,在寸金尺土的東京,都可能是夢工場。唔知渠地有無好似我地咁仇地產佬呢? 9月30日07:32
舒戴拿 你地點講唔合理都冇用。問題系成個香港已經被地產霸權勢力集團脅持騎虎難下,就算依家政府想合理化番ð樓既實用面積,都會遭到一大班買左“豪籠“既水魚業主強力反對,話政策會令渠地高價買既籠成為“負資產“,對渠地“唔公平“云云。地產商好識玩呢種分化市民心理狗招,脅持政府制訂房屋政策一定要令呎價只升不跌。所以惡性循環會繼續落去, ð樓會越起越細,100呎,80呎,50呎咁細落去,呎價就5萬,10萬,20萬咁升上去以“保障“,”置業者“既“財富“...有一人我地ð人要住到格仔鋪ð貨或農場籠裡雞咁一ð都唔奇。 9月30日08:10
舒戴拿 所以,在下奉勸,仲搵到錢既朋友,努力儲錢移民,但要保持住個香港居民身份,有需要時就番黎攞盡可以攞既福利。權貴對香港毫無歸屬感,只當香港系渠地既私產金礦全力淘空,咁我地窮人亦唔需要咁感情豐富“愛香港“,一於全力配合權貴盡快搞殘香港,令香港盡快倒退回小漁村,完成歷史任務。 9月30日08:19
eddie31 這裡真多溫哥華有銀士,在下此等好學唔學,差一兩年錯過了本地大學百花盛放,學人留學又要死慳之士,獻醜了 9月30日09:35
eddie31 而且看cboy提供的網頁,算入十一二年的通脹,也不比我當年高出很多 9月30日09:44
eddie31 今日日本一直頹了二十年,新一代“草食男“大概不會仇地產佬,因為地產佬可能於他們只是外星人,不會想到有何關係 9月30日09:47
楓人 艾迪兄,在風險管理部近市中心5000呎地2750呎實用面積的獨立屋,現已升至0.8加元。 9月30日09:47
eddie31 不要玩我,讀書時發夢也不敢叫老頭子比錢我租獨立屋,順便說一句,聽說近年中國人的炒風已經波及加國所有大城市 9月30日10:01
小學生 大家可能忘記香港70之上年齡的香港人,
住家便是7層政府樓,
當時香港人很多便是6-7人住在200呎不足,沒有廁所,沒有做飯的地方,便生活了一生30年,而且很樂天和滿足,更出了不小出色的下一代,(他們的研究床,睡在地板上,因為太多的人需要生活在一個方框)。
我不是說現在要這樣生活。
只是說,如何生活其實沒有問題,只看閣下的生活哲學,住在5000呎半山大屋的苦命困心人不知見過多少,人活在不比較,活在欣賞中,其實更舒服。
我其實現在日日在大屋中的樓梯底70呎室中渡過所有在屋中不睡覺 /吃東西的日子(如在家,10小時住其中)。

注:樓梯底室可能年輕人不知是什麼,可到很多古屋中看到,=有一半的棲頂是頂住個頭,很多沒窗,有也是2'x2 '。

大家找童心便明白,身在盒子中,蓋上棉被中,正是兒時最快樂的遊戲時刻。
一切心已!
不是嗎?
要滿足心,真很貴,更是苦之源。 9月30日10:08
楓人 小弟七月中途經中部沙省里賈納2000呎獨立屋都賣50萬,亦是大陸移民炒起的。 9月30日10:09
陶尚 宜家仲有矛破廟? 9月30日10:26
Ø羅伊 小學生兄:同意。功利社會只祟尚物質耕耘,很多人忽略了外在的物和內在的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兩個戶口不會“自動轉賬“,而偏偏後者才是快樂的泉源,其實太多人營營役役,忙卻沒做對頭,領略不到快樂,可惜。 9月30日12:36
小學生 現代自由資本主義,說衰天,便是一切可以買,可以沽。
買賣便出現價格,有強姦沒有局賭,更何況是合條例的法律性轉變擁有權,其實,
玩自由資本主義的遊戲,人可選玩不玩,但如果只是想改變一切,基本便不適宜進入投資在轉變擁有權的比賽,因為修改和遵守遊戲規則是兩種思想。
如果是修改兒的人,想買樓,但想買得平過遵循遊戲規則的百姓買的市面成交價,便不是學術性和道德價值問題,角色很不抽離。
一定要修改至到修改兒的心中價格值和公平值和一般市民已經跟隨遊戲規則的人同一台痕,選, ,選,下,第
先至公道和不會奇奇怪怪,因為已經跟隨遊戲規則的人傻,定修改兒傻,角色不可混淆。 9月30日13:21
小學生 所以修改兒在自由資本主義往往是losser ,因為有太多的人遵守遊戲規則和球員會在聞到政策味道時在市場進行洪水式活動(可以是任何) ,使到政策出來時的受害人時“等待“修改的非fgrp 。
所以自由資本主義,可選玩不玩,但不玩便不要想玩,而玩便要投入知識和行動研究的頂級遊戲規則的資本主義。

也可逆向進行,投入知識和行動,到共產主義陣營影響中國,香港,澳門,台灣。 9月30日13:32
小學生 不要誤會,我不是自由資本主義忠心者,反而是一生有左傾思想的社會主義者,但我認為玩自由資本主義遊戲先可找金錢來改善小孩子的社會善良平等心。
玩遊戲不要罵遊戲,因為會成為極端主義者/或傻佬一名,不是好事。 9月30日13:42
小學生 因為歷史證明:自由資本主義+左側思考社會善良平等心是最符合現代社會小朋友的最長遠利益。
富人找來系統中的金錢,到死時,給曬金錢到系統喜歡明智的人來建設人類幸福,人不會打太大的仗,新一代可以更上一層文明樓。 9月30日13:51
小學生 住一個盒子,其實有什麼所謂。 ?
中國有錢人想買100000元/一呎,點解不多迎合這一些貴客? 9月30日13:54
小學生 貴客來香港,所有香港S600隨機平治給其坐,自己行路,坐巴士,照常過得了海,而且很平。 9月30日13:58
丹尼爾 ....[[[小學生...因為歷史證明:自由資本主義+左側思考社會善良平等心是最符合現代社會小朋友的最長遠利益,富人找來系統中的金錢,到死時,給曬金錢到系統喜歡明智的人來建設人類幸福,] ]]
越辯越明,至少你在你的觀點是明確的。 9月30日14:24
丹尼爾 ...[[[ eddie31 .....聽說近年中國人的炒風已經波及加國所有大城市]] ]
公元前剛剛宣布,任何人畢業,獲碩士學位(國家ü只)有直接增加移民點的移民身份快速有效地保障。安大略省是唯一稍更加困難。難怪這是最好的選擇教育和移民需要貪官情婦子女移居海外。

[[[[[ 2010年08月16日“信報“專題報導:內地居民的龐大灰色收入已到了危險的水平。瑞信贊助的一份調查研究顯示,內地家庭的隱性收入(包括灰色收入)總額達九點三萬億人民幣]] ] ]] 9月30日14:32
福福 睇完張“席“,馬上想起:牛肉在哪裡?

仲有啊,呢張“席“睇上去有ð似一張“男歡女愛“春宮圖,白色部份似一“男人“,壓著下面仰臥著的“女人“,在猛力... ...(下刪169個不能出街,前列腺素類的漢字)。 “男人“當然是指發展商, “女人“呢?你話邊個咪邊個囉,反正禾茅錢兼茅興趣。

呢個局,邊個搬入去都會被插得起唔到身! 9月30日15:22
羅友恆 唔知實用面積既朋友,建築可以用黎做基準,道大門應該系800,以此推,乙單位的客飯廳面積系四乘二點五米,即系十平方米,即系話,總面積只有二十米,約二百二十呎。


地產商唔係罪人,罪在地政署,因為毫無建築規範可言,容許在蚊型地皮起樓,系浪費土地資源和建材。主事者應該拎去打靶! 9月30日16:05
羅友恆 標準四至五星級酒店標準房,實用面積應有四百呎。


單位一個個睡房面積,和架電梯一樣大! 9月30日16:10
羅友恆 與其跌三舊水買二百呎樓,倒不如拎舊錢去做澳圓定期,收息夠你長租間二百五十呎既荃灣酒店房,賺左五十呎,又唔洗俾管理費。 9月30日16:17
羅友恆 乙單位個廚房既可活動空間只有零點七五平方米,即系八平方呎,企兩個人,就唔可以轉身或有任何動作,好似搭巴士企位一樣。 9月30日16:20
米曹 我間房, 6X6 ,放張四尺大大大床,房門中有兩尺做闊大通道。
但房角位竟是柱位,結果張床要度身定做!床尾只角要批左去相就。不然就留一條六寸大罅出來!
這是什麼地產商,什麼建築師?個牌點考回來? 9月30日16:23
羅友恆 洋人好崇尚兩公婆(或兩狗男女)在廚房造愛。得八平方呎,推車都唔夠地方,廁所又細到兩個人擠唔入,露台唔企得人,房間放唔落張床。點造愛?


要造愛,唯有去後樓梯。 9月30日16:24
殷實商人 唔通做香港人真系要做到Ø甘折墮住呢ð衰過深水埗板間房的“籠?“ 9月30日16:27
羅友恆 一個單位個房應該系米狗乘米狗,扣起度門650,可用只有米狗乘米二多天,原則上,系點都放唔落一張街買的標準雙人床(放左就唔洗要度門) ,必定要度身定床無疑。 9月30日16:31
殷實商人 比你地班友Ø甘唱法呢個笑料樓盤怕且都無人夠膽買! 9月30日16:31
米曹 裝修師夫話新樓的非主力牆,是所謂環保牆,是空心,等同豆腐渣工程!不要裝任何入牆櫃,就是掛張畫都祝你好運。羅大友可否引證。
但我間好世界舊樓,天花隨時也是空心, ð管理也如是說。樓上著拖鞋行,夜靜我聽到!叫床我都聽過!!!!!不過好難頂的!
誰敢說香港的樓房建築在進步? 9月30日16:32
羅友恆 用上好肉類炒碟唔食得入口既菜,系折墮;用珍貴土地和建材起ð唔適合用來住的樓宇,亦系好折墮的浪費。


呢塊蚊地,應該和傍邊土地合拼才有發展價值(因位可以拉高實用率) ,否則就唔應該批積,呢ð應該系常理,官府做事唔講常理,夫复何言? 9月30日16:35
羅友恆 米曹兄,呢個唔好講笑!主力牆若果系空心,會有人要負“刑責“也。裝修師傅,有時和信壇白細胞師傅無乜分別,大家都系師傅,大家都系鳩註冊也。 9月30日16:37
米曹 羅大,我是說非主力牆。 9月30日16:39
羅友恆 非主力牆,可用混凝土砌塊,內裡系空心的,有隔熱功能,但缺點系好能厚!起樓無奶油用混凝土塊的,只有粗放式建築地方,例如商廈車庫,才適用也。 9月30日16:39
羅友恆 不過,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分隔式非主力牆,則極有可能用混凝土砌塊的。睇邊家人先下手為強,先鑿空之為快也!哈! 9月30日16:41
米曹 原來真如此!多謝信壇樓師父! 9月30日16:44
羅友恆 混凝土砌塊其實不能鑿空。


以前唐樓,系用實心磚做分隔牆,批盪之後,若過鋪埋牆紙,你向房間貓刮都無人聽到。 9月30日16:44
羅友恆 總而言之,罪不在發展商。批准如此折墮樓積的官,和官對上的官,和所有政策,都系罪惡既核心。 9月30日16:47
羅友恆 二百呎並非唔可以住,而系無奶油有買家會用三舊水去供死會。會買呢種樓和供呢種樓會的,真系好笨實也。 9月30日16:49
jesang 講到造愛,大家就明白點解而家啲人咁興去學瑜伽,因為學左瑜伽之後先可以在咁細慨單位內造愛也。 9月30日16:50
羅友恆 經濟動力來源自唔同類型既浪費,將資金虛耗後,然後被西方強國打劫去。


香港地產經濟浪費如出一徹,只系打劫者唔係強國,而系“局中“既強人也。


88 9月30日16:52
paul_ng 地產商? ? ? ? 9月30日17:03
paul_ng 土地供應..誰作主呀????? 9月30日17:05
米曹 香港是講上車,上得快,落得快。我第一架車就是那間6X6大房,300尺不到的漏水樓。現在市場變了,細樓流動性低,買了好大鑊。
但香港的垃圾地產局面,又怎可全部賴曬落政府蛋頭一個道? 9月30日17:05
麻甩佬 講到造愛,大家就明白點解而家啲人咁興去學瑜伽,因為學左瑜伽之後先可以在咁細慨單位內造愛也。.....條野都要練瑜伽! 9月30日17:06
paul_ng 特區政府是窩囊廢嗎? ? ? 9月30日17:06
麻甩佬 米曹兄,午安!

我第一架車同你第一架車不相伯仲。 9月30日17:08
麻甩佬 對不起,搞能錯!

禾從來都無車!

禾無乜本事,從來只能搭女人的順風車

禾的女人的第一架車同你第一架車不相伯仲。 9月30日17:11
米曹 無車勝有車,勁得多了! 9月30日17:12
麻甩佬 一樣要磅水供車會..... 9月30日17:14
jesang 唔係條野都要練瑜伽,系練瑜伽之後先可以用高難度體位,用高難度體位黎遷就呢啲無人道單位。不過諗諗下,就算學完瑜珈練埋條野識轉彎都無用,條女一見到你個單位咁[精緻],仲會俾你上咩? 9月30日17:21
米曹 我[0個]架爛鬼車,十年不到,外面公家污水渠破列,外牆滲漏!地板即樓下天花鬼咁薄,下面架冷氣天天向山吹,我地板就出水,初時重以為是有暗喉滲漏!
買時無圖則,幾大都不只,甲經記話400。醫話350,我入夥度,實用兩百多少少。建築面積三百都比多渠! 9月30日17:22
eddie31 JESANG兄,如果你入過冊幾年兼入過水飯房,呢ð單位你一定住到 9月30日17:26
paul_ng eddie31你好嗎? ? ? 9月30日17:31
jesang 咁又唔使入冊咁激,好多日本人一家幾口住慨單位都系差不多,日本人咪一樣繼續造愛,繼續叫床。 9月30日17:35
小學生 東京,充滿了奇怪的客房和公寓。 9月30日17:39
小學生 活得螞蟻,像喝蒸餾器。 9月30日17:41
小學生 開價是七千多一呎,人們買它,人們donot買。
但是,無論是明智和合理的傢伙,就這樣吧。
一個奇妙的世界。當然,我們是最。 9月30日17:46
米曹 東京樓價速遞!不過我不嘵看日文。 9月30日17:53
池袋部屋
阿士匹靈 套房一間?有無現樓睇?呢啲咁高難度起出嚟Ø既樓真系想親身實地去睇嚇。

唔怪之得香港人造愛的次數差不多是全球最少!張床都目訓唔落! 9月30日18:21
blksteele 果ð空心磚是伊通座,全世界建築果都用來做非加載分隔牆,一樣隔音隔熱,好使好用,放心做嘢,唔會聲震鄰居。師兄有過人之長或能力,就另計。恭喜恭喜。
個套套市場調查話港男懶做愛。個房咁大,同在車尾箱做車震,有物分別,心情都無物。不過,有計,將俱樂部間成豪型時鐘炮房,方便住客有須要時翻天覆地。又實用,又有噱頭,掂!不過兩公婆攪嘢都要戴套,攪出人命,點算? 9月30日18:40
羅友恆 繼續樓盤研究!


單位乙和ç個屎坑好有問題,因為全密封無通風,幅牆系主力,即系話鑿個窿開把抽氣都唔得, ð屎味和沖涼水氣會谷番入空間(唔好叫屋了),廚房系全開放,又無窗,煎只荷包蛋都成空間系煙。


ð油煙溝埋ð屎味,會系呢間單位既最大特色。以前舊式廉租屋既屎坑通風都好過呢間野。地政署點會批積????? 9月30日19:21
羅友恆 套積好茅,請留意,房門和屎坑門既比例“超細“,房門只系大門既四份之三!屎塔亦特細,俾細路哥坐就得。 9月30日19:27
羅友恆 一百呎既客飯廳,可以擺ð乜?禾話,乜都唔好擺,就擺張大床算數。唔係邊有地方造愛? 9月30日19:32
傑克黃大仙 建築面積401平方呎=實用面積238 +露台21 + 16 =工作平台
有蓋面積275平方呎!
但他們賣ü在401平方呎x 15,000 =$$$$
建築面積,總樓面面積,總樓面面積,
實用面積,實用面積,
有蓋面積,覆蓋面積!


香港是無法無天的實用,而SG是不法調節劑的房子,到明年。

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啦。

www.queenscube.com / PDF格式/ factbook.pdf 9月30日19:38
羅友恆 掉,狗唔搭八!


走人,88分! 9月30日19:47
傑克黃大仙 香港6,0000,000 ,在新加坡,可以購買5年居屋,建築面積
2,348平方尺(80 %的實用率)

灣仔!同時我們都知道這是不是一
很好的位置,直到嚴重的住房短缺
出現。一個小小的單位成本6,000,000港元。
這個米老鼠持平,新加坡呼叫,
可以購買建築面積2348平方尺,新加坡(80 %的效率比)
紅山,武吉Merah5年,舊居屋,100平方米的實用面積,新幣60萬元,
被認為是非常昂貴!
www.onemap.sg / index.html的
hdb.gov.sg >>>>>轉售價格 9月30日19:50
傑克黃大仙 好行啊! 9月30日19:52
傑克黃大仙 感謝廢居屋和定期賣地!取消兩個愛人民的政策前,
居屋和私宅一年共提供35000單位的! 9月30日19:59
傑克黃大仙 沒有比較。你怎麼知道香港地產是昂貴的。哈哈哈哈.. 9月30日20:18
丹尼爾 .....[[[羅主席先生,掉,狗唔搭八!] ]
你說什麼是有趣的,但稍微偏離主題。也許你可以啟動另一個線程
傑克的投入顯然是更多的主題
小學生的投入可能會相當不合理有關,如何東京的單位。他一直試圖證明,人們婊子太多(我相信) 9月30日21:42
河陂 叫我如何不憎厭香港地產商和那些乜叔乜叔﹑乜君子呢? 9月30日21:45
河陂 還有,叫我如何不討厭那些幸災樂禍的乜仙乜仙呢? 9月30日21:47
楓人 河陂,我亦唔抵得jwts的言論,但他有發表意見的自由。 9月30日21:56
新生活 什麼人會買這些樓? 9月30日22:10
威斯利 特首話齋:應該更加謹慎而已。大家可以繼續炒樓。 9月30日22:17
殷實商人 呢ð樓都唔系人住! 9月30日22:39
威斯利 呢ð樓都唔系人搞慨 9月30日22:49
河陂 楓人兄,我同意你話。 jwts是絕對有發言權的!不過,他經常挑撥人家情緒和幸災樂禍的態度很要不得,我明言很討厭但也沒叫他住嘴的! 9月30日22:50
楓人 河陂,對!只不過有些人用近似粗口的字眼對待壇友就不應該。 9月30日23:00
殷實商人 正宗上車盤-賊車,垃圾車定棺材車? 9月30日23:13
----------------------------------------------------------------------------------------
當勞叫我們生三個孩子。吃、住都成問題。現時港人一般的收入還有麼樂趣!每想起!!!
一成 80後蝸居環境差  2010年10月04日
阿明入息趕不上加租速度,只能租住漏水的天台板間房。別說女朋友,父親只看過他一次。<br/>司徒世華攝
阿明入息趕不上加租速度,只能租住漏水的天台板間房。別說女朋友,父親只看過他一次。
司徒世華攝

【本報訊】社區組織協會昨日公佈住屋調查結果,逾 10%受訪 80後單身年輕人,租住環境惡劣的板間房。有受訪者坦言:「唔敢話畀人知自己住喺邊。」他們說,別說成家立室,連帶女朋友回家的勇氣都沒有。
社協今年 3至 9月成功訪問 107名 18至 57歲的非長者單身人士,結果顯示, 10.4%在 29歲或以下的 80後受訪者,獨自租住環境惡劣的板間房或籠屋。 34.9%的 39歲或以下單身人士同樣蝸居在惡劣的板間房或籠屋。

「成家立室是奢望」
25歲的阿明老家在長洲,為自力更生,晚間做電機工程,被迫搬到市區居住。無奈租金昂貴,月薪不到 8,000元,只能以 1,100元租住大埔道沒有升降機、樓高九層、天花漏水的天台板間房。阿明說,讀中學時有很要好的女同學,但始終不敢告訴對方家住哪裏。
26歲的 Gary同樣住了六年月租 1,500元的 80方呎套房。他說:「成家立室是奢望,試問邊個女仔願意嫁畀住喺咁差環境嘅老公。」
社協組織幹事施麗珊說,今日是「世界居所日」,房委會 05年實施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入住公屋計分制後,最少有 50,000個非長者單身人士面對加租、逼遷仍要租住板間房或籠屋,不少人申請入住公屋仍遙遙無期。她批評,特區政府大花金錢申辦亞運,最諷刺的是,經常有外地團體上門要求參觀基層市民惡劣的蝸居。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港人旅遊無保障,阿四找三詐耳聾

港人旅遊無保障,阿四找三詐耳聾。認屎認屁金融港,有事原來無啲力;啋你都傻扮有料,寧送港人上西天。也不願付一分錢,你死你賤又何干!唯權唯穩最重要,港人自身孰阿四。無勇無謀辦代表,無權無力無保障。大鼻一聲天下響,阿三連聲要叩頭!自求多福港人命,幸災樂禍有幾人?……祝願無辜好上路!佑助後人能順變!世間邪惡誰能猜?


甩身李太曾想再登旅巴
2010年08月26日

【本報訊】在菲律賓脅持人質慘劇中唯一一個家庭可以安全回港的老夫婦,指這兩天都沒有好睡,「個心好痛!」 72歲的李奕彪形容兇徒原本是「仁慈槍手」,後來的發展是因為「菲律賓政府連一線希望都唔畀佢」。 66歲的妻子徐鳳貴亦認為造成慘劇是菲律賓警方談判策略有問題所致。


「肚痛是神的祝福」

李氏夫婦歷劫後昨與女兒(右)往酒樓品茗,一家團聚。

居住在西貢的李氏夫婦返港兩天後,昨日相約女兒飲茶,街坊見他們歷劫歸來,不禁上前擁抱問好。身為虔誠基督徒的李太說,自槍手上車她知道旅遊巴被脅持後便開始祈禱,祈禱了 20分鐘後突然覺得肚痛,「係神藉此祝福我」。李太說,她獲槍手釋放後立即找現場的紅十字會人員,向他們表示丈夫患有嚴重糖尿病,「要打針同食藥,否則會暈」。
紅十字會人員立即找現場的警隊負責人,由警方向槍手要求釋放李奕彪。李太說,丈夫未獲釋前,她還天真地向警員要求讓她返回車上照顧丈夫,因為當時她覺得槍手不會殺人。她謂:「槍手上車後叫我哋唔好郁,又講過『我冇事,你哋都冇事』。」警員不讓她返回旅遊巴,幸丈夫其後也獲槍手釋放。
李太直言:「呢個係神蹟!」李奕彪則表示是太太救了他,又說:「最驚一刻係落車時,槍手喺我後面搭我膊頭嗰一刻,因為唔知會有乜變卦。」
對於今次慘劇,李太說:「呢兩晚都瞓得唔好,兩、三個鐘頭就扎醒……覺得好心痛,相處咗幾日,團友都好似朋友,大家都係香港人嘛!希望佢哋(生還者)快啲平復、堅強一啲。」第二次到菲律賓旅遊的李太說:「有陰影,以後都唔會再去菲律賓啦!」

槍手命令人質換位
李奕彪又澄清,槍手其實是在聖地牙哥古堡上車,命司機將車開往黎剎公園。李認為槍手很有作戰經驗,「佢每隔個半鐘或者一個鐘就要人質換位坐,又將車打橫喺馬路中心,明顯係好有策略」。他又指槍手肯釋放小童和長者,其實是「一個好人」。

===========================================
死得寃 2010年08月25日

換了另一個國家,即使有這等綁劫,車上的人質,一個也不必送命。

鎗手只有一人,是退休警察,蒙受寃屈,只求平反復職。要求卑微得兒戲,不是要美國政府釋放幾多個恐怖份子,動機並無激進的政治意識型態,很容易解決。
從面相學上,這個鎗手在他的國民之中,相格不算暴戾,甚或正直善良。人質老弱者他主動放一批,證明可以對話。不必出動什麼「特警」,中國使館派一個參贊,向鎗手保證:只要放人,奉送一萬元美金,加一個香港居留權,告訴他:香港人最熱愛菲律賓人的,歡迎閣下來香港定居。
同時從廣州空運那個上個月四分三秒拔鎗轟斃綁匪的那個女警,喬裝僑領,近距離溝通的時候,瓦解心理,閃電轟擊,這件事,可以這樣收場,全中華兒女舉世增光,國際效應比收復南沙群島主權更輝煌。

香港聲稱「背靠祖國」,「祖國」用來做什麼?就用在這刀口上。第三世界的什麼「特種部隊」,不能信任,因為紀錄不良。像出事的這個國家,二○○二年,一個綁匪把四歲小孩狂刺了十三刀,「特警」還向小孩轟了五鎗,香港人平時失憶,就吃虧在這種地方。

學歷史,在這樣的骨節眼上能救命。一九七二年,巴游在慕尼黑的世運村綁架以色列選手。當時西德的憲法,不許有軍隊,並無拯救人質的「特警」,只由一般警員拯救。
碰巧慕尼黑的警察總長,在幾個月前,因處理一宗銀行綁架案,手段過份霹靂,遭到輿論抨擊。遇上這宗大案,警察的首領怯了,放軟手腳。狙擊手連避彈衣也沒有,在奧運村人質被扣的宿舍外布防,人造 衞星電視新聞直播,綁匪在客廳裏看得一清二楚。
以色列總理梅雅夫人眼看不對勁,下令由以色列派狙擊手來慕尼黑救人,生死責任自負。西德政府以「主權」為由拒絕。凡此種種,有往績可稽,特區政府的高官,不必十小時坐在辦公室裏只看直播。
馬尼拉的警方,犯的錯誤太多,到鎗手家中拘捕他老婆,電視也直播,鎗手在車上看見了,情緒繃緊,加上發現自己當了國際明星,心理狀況不一樣了。八條人命,就此寃枉泡湯。
真是要講一點點基因的。熱帶國家第三世界的政府,先不要說貪污,辦理這種危機管理,頭腦不冷靜,沒有文化背景,不行的,難怪菲律賓許多人寧願當美國第五十一州,由美國人來處理,人質不必死,就是另一場好戲了。殖民主義好,在這骨節眼上,少嚕囌大道理,人命關天,就明白了。

(陶傑)

-----------------------------------

如當勞有這勇氣就是中國之福!如有拿得出嗎?…其實沒什麼大不了我也行的!以一命換十五命,著數、著數……!!!何必等、等、等?唔見左一半有多!....陶傑最衰係你而家至度到這條好橋!!!!!!!!

悲說國情
2010年09月01日

馬尼拉屠殺,成為全港民間說不盡的話題。
從聲討鎗手冷血、賓警無能,因為愛國憤青主持人一狠批,熱議的焦點,變成特首曾蔭權有沒有違反基本法第十三條,電話私通賓國總統,搞隱性港獨,篡奪國家主權,以中國國情,論罪當斬。
「在技術上,還沒有,」我說:「當天下午,他只打了兩次電話,幸虧對方不知香港特首是誰,沒有接聽。沒有接,罪名就不成立。誰都可打電話到白宮找小黑子總統,包括露宿天橋底的阿伯,只要準備一個硬幣進電話亭就得了。但奧巴馬不接,這通電話,在物理學上,就沒有發生過。」
「但後來賓總阿基諾三世,回了電話,曾蔭權接了,」律師朋友 L答:「這就陷曾特首於篡權之不義,這個三世阿總真陰險。一個電話,誘人犯罪,至少把人家政協副主席什麼的給打吹了。」
「反正無論怎做,重則奪權,輕則做騷,都有中國人駡。殺手棺材蓋國旗,總統微笑,是菲國國情,文人給特首向上主打報告,是中國國情。這件事就缺了美國國情的重要。如果我是曾蔭權,這場騷,這把年紀,不妨大做一場。」
「大家有沒看過荷里活巨片《空軍一號》,夏里遜福演美國總統,在專機上與劫機者肉搏?」我開啟通識國際文化視野。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等我這個「意見領袖」發表高見。
「上海話說:橫豎橫,拆牛棚。如果我是曾特首,兩次電話打不通,不如豁出去,親自飛馬尼拉一趟,穿一件起錨 T恤,來到黎剎公園,對着巴士,一把搶過擴音機,用一個翻譯,向車上那個殺多門喊話。」
「他們十五個,都是無辜的,現在我把自己送上來,要綁,綁我。」大家答:「嘩,比阿諾舒華辛力加還要威水。」
「殺手在車上會問:你是誰?」我說:「臨時改一個拉丁色彩的名字,告訴他,我是香港特首,天主教徒,名叫 Donaldo Tsangarano。現場有中國大使館人員在,馬上會接通總統府,大家說,到時那個殺多門敢開鎗?」說到這裏,我有點哽咽,心中浮起一絲悲哀。

(陶傑)
----------------------------------------

三冤奇案 m.2010/9/2

人類平等價值在這起慘案中完全表露無遺,莫視法律精神未及時作出申冤訴訟而使受冤者不得昭雪陷入絕境中作出控訴方式殺害了無辜遊客!作為一個良好的國家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1.不顧旅遊聲譽保障遊客安全、不體察民情是否冤案,莫視法律精神而道致官逼民反殺錯良民。

2.門多殺是直接死在莫視法律精神的國度面前。間接害死人質!

3.國家的旅遊事業因此而被直接謀殺掉數以百億元丟進咸水海…這筆錢用在醫療上可救活千百人。

========================================


鄭丁賢‧菲律賓戲 2010-08-25 19:08

菲律賓已經成為國際喧罵,也是嘲笑的對象。

全世界目睹這個事件的發生,簡直就是集各類戲劇之大成。

開始時,它有點像是處境劇(sitcom):

一名前警官竟然騎劫一輛旅遊巴士,目的僅僅是要復職;這是處境劇的典型題裁,把生活中的問題,用誇張方式來處理。

接下來,它又像是鬧劇:

騎劫者看來很輕鬆,警方也很不當一回事;雙方可以在巴士門口看


似聊天的“談判”,送飯又遞水;這是真的挾持,還是胡鬧?

然後,就是即興舞台劇:

警察圍在巴士旁團團轉,有胖有廋;有的拿短鎗,有的持長鎗;有的戴頭盔穿防彈衣,有的一身便裝……,惟一的共同點,他們都不知道要幹甚麼;如同即興舞台劇,沒有劇本和

角色,而演員上了台,才各自發揮。

隨之,是黑色幽默劇:

警方人員要打破了窗口,卻沒帶梯子登上去;警察從安全門進入巴士,然後又退出來;警方不用一種叫著“炸藥”的現代產品,而是用石器和鐵器時代的鎚子擊打車門,而且老是

敲不破,進不去。

而後,是好萊塢犯罪心理劇:

警方不知道巴士裡發生甚麼事,但是,騎劫者卻可以通過巴士上的電視機,掌握當局的行動,包括警方幼稚的圍捕騎劫者的弟弟,刺激了犯罪者的心理,也擴大劇情張力。

最後,當然是悲劇:

賠上了9個無辜人命,以及菲律賓的國譽。

最後的最後,這是一個諷刺劇:它集合了荒謬、無知和無能、暴戾於一身。

荒謬的是一個前警官,以挾持外國遊客,要求達到復職的目的;往深層去想,這可能是腐敗的制度底下,導致一個警察必須用這種離奇的方式,來尋求自身的公平。

無知和無能的是,當局採用了一切錯誤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危機;沒有危機意識,缺乏判斷能力,沒有策略和指揮,沒有人才和設施。

暴戾的是,一名對體制不滿的警官,為了本身的利益(或是冤屈),而以無關者的生命作為抵押品,最終還成為警方和兇手的爛賭破局下的祭品。

這並不是偶發或個別事件。

表面上,一個殘暴的兇手,和無能的警方對峙下的突發事件;它發生在菲律賓,也可能發生在其它任何國家。

但是,事件的處理方式,以及演變的結果,只會發生在一個高度缺乏效能,沒有專業和領導能力,腐敗和混亂的國家。

一個國家缺乏管理,社會失序,瀰漫戾氣,才會讓這種事發生。

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避免劫騎事件,但是,這次的經驗告訴大家,我們要避免成為菲律賓。

【熱點新聞:菲前警官騎劫旅巴】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2010.08.25
-----------------------

饕餮之徒為酒肉,視港人命如草芥。讒言片語主人亡,反貪實權能撥正。世間還看三世情,先人政道仍佑爾!

特警:我們用越戰裝備救人 2010年09月06日

菲律賓營救香港人質不力,馬尼拉舉行的調查委員會聆訊上,離譜內幕越揭越多:有參與營救的特警指,他們使用着越戰時期的裝備救人。有談判專家指,槍手門多薩脅持人質當日,副申訴專員和門多薩通電話時,竟向他勒索 15萬披索(約 26,200港元)才肯處理他的復職要求。
由司法部長德利馬主持的聆訊,前日由三名特警作證。他們聲言有營救人質的決心,但對裝備卻沒決心,其中一人說:「我們用的是越戰時期的備。」
據他們指,特警用的 M16步槍,是在美國 1963年打越戰時引入的,不適合埋身戰鬥。特警穿的避彈衣只用纖維造、沒鋼板,甚至可能過了期三至五年,遇雨更會縮水。特警沒夜視鏡,沒常規訓練,上次由國家警察總部統籌的正式射擊訓練已是六年前。
他們又說,當日強攻前曾演習六次,全部在 15分鐘內制服槍手,但到真正行動時,才知道康泰旅遊巴的車窗用強化玻璃製造,以致久攻不下,擾攘了一個多小時。一名特警作供說:「如果當時有爆破物料,會做得更好。」

副申訴專員否認勒索 15萬

聆訊又揭出一個可能令槍手門多薩發難的黑幕。當日任談判員的總督察薩爾瓦多作證指,他站在旅遊巴司機位旁,聽見門多薩和副申訴專員岡薩雷斯通電話,門多薩突然情緒激動,怒斥岡薩雷斯要他先付 15萬披索才處理他復職的個案,更用粗言大罵:「去你媽的,這裏有人死,就是你的錯!」岡薩雷斯否認指控,今天將作供解畫。
兩天聆訊都顯示菲律賓營救人質出現重大失誤,包括馬尼拉正副市長、危機處理指揮官在門多薩開了槍的關鍵時刻,竟去了用餐飲咖啡。但負責聆訊的調查委員會班子也引起爭議,有參議員指內政部長林炳智負責管轄警隊,他出任調查委員有「自我調查」之嫌。
綜合菲律賓外電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香港升崩天祖國陷沉淪 井水染三江誰人有屋住

香港升崩天祖國陷沉淪 井水染三江誰人有屋住?倒本不思蜀災禍天上降,浮雲遮旭日祇盼早登席!


辛思維:樓價飛上雲端 政府吹爆泡沫 2010年08月14日 03:52

《信報》冷熱財庫:自從近期多次賣地創出佳績後,香港樓市陷入瘋狂狀態,不少單位的價格超越九七水平,一轉手賺一二十萬的個案比比皆是,樓市明顯已釋放出見頂的訊號。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作用不大,為壓抑熾熱的炒風,政府昨天再使出加推土地、限制按揭比率、禁炒樓花等新招。對於已臨界爆破點的樓市來說,措施明顯具有戳破泡沫的作用。不過若外圍經濟不變,利息環境持續,內地資金繼續來港,新措施或只會帶來心理影響,樓價停滯一兩個月後必再上。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各大報章上的地產新聞,幾乎都是說着一個個透過投資房地產賺大錢的故事。例如某人持港島樓四年賺七成,九龍某屋苑三年升三成,新界某單位三個月升一成等等。諸如此類的新聞令到不少對地產不甚了解的人,也決定要投入樓市,希望也能成為幸運的一個。


凶宅被當寶

正如股市中,當沒有什麼業績支持的細價股開始被炒起,全民皆股的時候,可以反映出股市見頂。在樓市來說,當二手居屋也被炒出天價,凶宅也被當寶,稍有資金的人都想着買樓之時,也明顯地反映出樓市泡沫出現。所以連長實(001)主席李嘉誠早前被問到對香港目前樓價的看法時,也建議市民「量力而為」。

當不少人仍陶醉在樓價上升的美夢中,部分人已開始察覺到樓市泡沫正不斷擴大,降價散貨的消息開始出現。據說其中一名趕得及出貨的幸運兒,包括了藝人周潤發,消息指他以5700萬元售出琵琶山嘉珀山特色戶,持貨六年賺1020萬元。

香港樓市如此瘋狂,除了因為目前息率偏低的原因外,內地打擊樓市,使部分資公轉到香港炒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政府早前推出的「九招十二式」措施的作用,似乎只維持了一兩個月,炒家目前已幾乎將這些措施忘得一乾二淨。

有錢的炒家將樓價不斷推高,但年輕人及其他基層市民置業的夢想更難實現,社會怨聲載道。市場一直傳出政府會再次推出新措施,壓抑樓價,討論得最激烈的是重建居屋,以及類似「首次置業貸款」的措施。

回應:黎自立 「首次置業貸款」是用來救地產商的。 8月14日 04:37
黎自立 外地貪官得來的容易錢來香港買貴樓並無不妥,摸貨者斬佢一筆錢也與市民無關。 8月14日 04:43
黎自立 地產商應該發財立品,做個殷實商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四就是四(大廈無四樓),香港人並非仇富是看不慣不公義的行徑。 8月14日 04:48
黎自立 政府要保著草根階層有瓦遮頭,房屋價錢最好控制著慢慢上升,長升長有,不要狂升後無以為繼。 8月14日 04:54
纏上煙赤霞 據聞內場抄家抄豪宅,本場抄家抄大型屋宇,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8月14日 10:11
eddie31 集中在傳統豪宅區(港島半山,九肚山,九龍塘等等)炒翻天沒有人會理,問題是現在幾乎已擴散至全境 8月14日 14:56

--------------------------------------

余錦賢煲呔未動,財爺出招 2010年08月14日 03:46

《信報》香港脈搏:......樓市愈炒愈熱,政府也自忖「等不了」,如果到九月底施政報告出台才宣布新措施,屆時樓價可能已升穿九七年水平,再出招也未必有用。現在曾俊華打前鋒,先出幾招壓住樓市升勢,到了九、十月份,煲呔就可施施然說樓市明顯降溫,毋須加大力度調控云云;說到底,煲呔任期尚有一年多,無謂在樓市和房地產政策上搞大動作,因為政府政費仍然靠土地收入,要大改政策、扭轉磚頭經濟,不如留待下屆特首去做了。即使復建居屋亦如是,據了解,政府實在不願再回到從前,由房委會當發展商,大建偷工減料設計簡陋的官建居屋,而是邀請私人發展商合作,建一批類似內地的微利房;南豐物業的代表出席本報論壇時,也被問及私人發展商會否願意在興建廉價房上參與,結果反應積極,連說可以,證明此路可行。不過,一切仍在商議,還未最後拍板。


說起土地供應,官府說法是市區土地有限,可供應的地塊其實不多,而法例又禁止填海,無法在市區取地;但另一邊廂,梁振英昨天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有的是地,例如邊境一帶足夠解決港人住屋問題。雖然煲呔說的是市區無地,但振英卻以另一口徑,說土地供應不是問題,看來在房屋政策上,政府決策內部仍沒有共識,復建居屋是重大政策改變,又怎會在本屆政府拍板!

回應:黎自立 房屋政策乃是政府搜刮市民財富的有力工具,只要所住的屋價錢長升長有,市民滿懷喜樂地節衣縮食將收入交給銀行(供樓)。 8月14日 05:03
黎自立 (供樓後)銀行有生意之餘,交錢給地產商,地產商有生意必餘高價投地,政府庫房盈餘之餘救濟窮人,窮人有少量錢之餘,買多個生果吃,生果商有生意之餘去餐廳…社會真美好。 8月14日 05:15
黎自立 上文其中一個“之”字打錯了個“必”字。 8月14日 05:20
Henry Kar Ming Chan 第 3星期後 問: 《民間政制委員會》, (公開辯論, 全民參政!)

平等對話, 全民參與! 只有益處, 沒有害處; 支持起錨, 反對超錯!

[內地《民間政策委員會》: 中央代表, 政協代表, 人大代表, 民間機關代表.] 8月14日 07:33
釗藝 黎自立君言之有物,俾你講曬。 8月14日 09:45

-------------------------------------

梁振英:相信壓樓價有作用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6:45行政會議 召集人梁振英 表示,相信政府推出壓抑樓價措施,有一定作用。

梁振英表示,政府應進行中長期樓宇供應科學評估,因為房屋政策需長時間才見效,不能見樓價升才決定起樓。

他指出,政府應向青年人提供類似居屋的補貼性住房,相信所需的公帑較興建公屋為低,但就可對樓市有影響。

(即時新聞)
-------------------------------------

張炳良:必要時限外資炒樓

(明報)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1:05 行政會議 成員張炳良 稱,在關鍵時刻,可研究限制外地人投資中下價住宅,以減少熱錢炒風對市民置業影響。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張炳良,今早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目前難以預計,政府新一輪打擊炒樓的措施是否有效。

他說,相信新措施會增炒樓的成本,但問題是政府無法控制外來的熱錢。「如果有一些熱錢沒有地方去,計算成本後,認為比其他地方化算,仍會留在本港。」

他又道:「如果內地宏觀調控,令那些資金沒有地方去,這些熱錢還是會流出。始終香港作為開放的地市,就不能避免這些外來因素。」

張炳良表示,政府推出調控樓市政策時,必須小心衡量力度,如果落藥太重,樓價應聲倒下,市民資產貶值,同樣會引起負面效應。

對於有人建議,限制外地人買樓以遏止炒風,張炳良指,個人不贊成政府以極端的行政手段,限制境外人士在本港買樓,指這會對香港自由市場造成重大衝擊;然而,如果情況發展至本地人無法置業,在關鍵時刻,就不能不考慮嚴厲的措施,限制境外人士只可以購買某類樓宇。

他說,假如中下價樓遠遠超出一般市民負擔能力,當局可以研究有沒有需要限制境外投資者投資某一個價格的住宅,避免熱錢炒風影響市民置業。

他認為,可考慮限制外地人購買中下價樓,又或者對他們徵收額外稅項。

(即時新聞)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千尺水深斗思量,萬丈人心錢最貴!笑看風雲誰個是,只淨妾身丁一人。

千尺水深斗思量,萬丈人心錢最貴!笑看風雲誰個是,只淨妾身丁一人。無求功祿祇為人,騰雲駕霧總歸去。來時匆匆去時悠,天濟人間同心病,誰憐天下父母心?

「別看破掉的甕」 2010年07月25日

錯手倒翻一瓶紅酒、不小心打破精緻的古玩、明明可以掌握的機會失諸交臂、相愛的人冷淡了……多可惜,一度,我們盯着它。
有句古諺:「別看破掉的甕」。某,沒受過高深教育,亦無曠世才華,是個勤快爽朗的工人,他扛着一個大甕上路,一不小心,踩到石頭失足跌倒,肩上的甕掉下摔個四分五裂。他站起來,檢視一下沒受傷,拍拍灰塵泥土,就走了。那個破甕,看也不看。
我們這些打破了東西的人,心中一定認為破的都是重要之物,不但捨不得,還念着再也買不回相同的,因此雙倍痛苦。心中老被陰影糾纏着……
但不管你怎麼盯着,看得用力,眼睛也幾乎出血了─它永遠不能回復原狀。以天工黏貼?難補任何一道縫隙。花更多心血,只屬徒然。
已經變化,已經破碎,已經過去,求不回來,最重要的是沒有一點點效益,反令心底傷口無法癒合。既然失敗了,利用餘下時間去開闢新的成就吧!希望還有時間─苦思過去催人老,展望未來逼你年輕。
像那位沒有「包袱」的工人,豈是特別聰明特別樂觀?不過幹活常摔破東西,經驗告訴他:「賠得起,傷心不起。」就是這樣。


(李碧華)

2010年7月15日 星期四

!!!!!!!人間溫暖情何處?…悲哀人生終逝去!

!!!!!!!人間溫暖情何處?…悲哀人生終逝去!少女情懷化飛灰!世間無夢情何堪,了斷殘命告世人!

人世間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應常存溫暖意,生命才更有價值,自私自利偷呃拐騙只會一時快樂;秋後只會更淍零!…誰還記得你?!
潁璇.…在這悲情的世界,人的溫情總有限,經過妳了斷殘命告訴世人,希望能喚醒世人,人世間應存溫暖意,生命才更有價值;溫暖意是永存的!
最後…祝早登極樂,化蝶成仙溫暖世人!
mo mo 敬上 5/7/2010http://hk.myblog.yahoo.com/wingshuenchan

●Mr.粉絲 宿舍吊頸失明少女終不治 11:25 15/7/2010 東方日報

【本報訊】樂隊Mr.失明少女粉絲,本周一疑不開心上吊尋死,留醫兩日後,延至昨晚九時許證實不治。
吊頸少女姓陳(十七歲),在薄扶林道心光盲人院暨學校的宿舍居住。本周一下午,她被發現在睡房床邊櫃上吊,送院後一直昏迷。陳女在南區保良局慧妍雅集書院讀中二,事發
當日剛參加完結業禮。據悉,她經常在網誌上寫「遺書」,自嘆自己是盲人,不可以周圍去,更不能出席偶像鄧紫棋及樂隊Mr.的活動。
----------------------------
●網誌透露:我會感到寂寞 失明女生怕放假吊頸危殆 2010年07月13日

【本報訊】本港接連發生青少年吊頸事件,其中一名在心光盲人學校寄宿的 17歲失明女生,由於暑假期間需回家暫住,懷疑她憂慮返家苦悶,昨在宿舍房間的衣櫃上吊自殺。老師發覺將她解下報警送院,目前情況危殆。女生曾在網誌中透露死意,又指:「放假我會感到寂寞,尤其是暑假。」校方已派社工跟進事件。記者:馬耀文 鄭大康

本港昨日最少發生三宗青少年吊頸自殺事件(見另文)。自殺失明女生姓陳,叫「阿璇」,本月 1日剛 17歲,就讀港島薄扶林道心光盲人學校。校長梁民安透露,阿璇自小雙目失明,從幼稚園開始便在該校寄宿讀書,去年轉到另一間中學升讀中三,但放學後仍回心光寄宿。
離開宿舍限期日梁說,由於宿舍在暑假關閉,學生要返家暫住,阿璇月前曾向老師和學校社工透露,擔心回家苦悶,更透露死意。老師和社工不斷開解她,並留意她的情況。梁校長又謂,阿璇大部份宿友日前已回家。昨是離開宿舍的最後限期,宿舍內只有她和另一名宿友,兩人在校內食堂用過午膳後,各自返回房間執拾東西準備離校回家。據稱,午膳時阿璇並無異樣,但由於她曾經向老師透露不開心,老師對她十分留意。下午 2時半,一名老師往阿璇房間查看她的情況,打開房門即見她在衣櫃內以棉帶上吊,老師馬上將她解下,並通知校內醫療室護士趕來營救。當時阿璇已昏迷不醒,護士替她進行人工呼吸及心外壓急救。阿璇事後被送往瑪麗醫院救治,目前情況危殆,留醫深切治療部。校方事後通知阿璇父母趕到醫院。其父表示,女兒昨上午需要上學,妻子原本準備中午到學校接她放學,但女兒之前向母親說因為約了老師見面,着母親稍後在地鐵站見面。結果母親久候不見她出現,其後收到心光電話才知女兒出事。陳父表示不知女兒為何做出儍事。
常寫遺書和修改阿璇經常透過盲人電腦上網。她月前在網誌中說:「真的不想放假,放假我會感到寂寞……尤其是暑假,因為暑假是最長的假期。」她多次在 facebook及網誌提及與一名老師的關係,又透露會自殺,表示自己經常寫遺書和修改遺書,而每次修改遺書後都會寄給自己。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香港悲涼地,政敗與人亡。脫貧人無望,死後更淒涼。

香港悲涼地,政敗與人亡。脫貧人無望,死後更淒涼。飛灰無全塚,追憶也無從。無地填海去,何必逼人狂?

彈指春秋:人無望必亡

悲情天水圍又見家庭暴力,老公斬傷老婆然後畏罪爬牆,擾擾攘攘六小時才沒有演變成家散人亡。導火線是甚麼?說來好笑,爭睇電視。這實在是香港典型的悲情禍 根,爭睇電視之外又有爭用廁所,爭完廁所又會爭用飯煲,總而言之資源匱乏爭崩頭,頭崩額裂乃先口角繼而動武的必然結果。一個小故事反映一個大社會,香港如 今最大的社會危機是甚麼?依我說,脫貧無望,政敗人亡。

貧賤夫妻百事哀的道理人人皆懂,可如今呀,連本來最有活力、最有前途、最有幹勁的年輕人也怨氣沖天,簡直怨過深閨怨婦。那些「八十後」甚至「九十後」小朋友不斷上街遊行,而且行為愈來愈激化,當中一大原因是感到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

窮,沒有問題,只要有富起來的希望,貧窮反而是發憤的動力。香港的年輕人有希望嗎?抬頭一看,噢,向上爬的楷梯塞滿了叔叔嬸嬸,除非恢復長洲搶包山原始舊 制,容許拉手拉腳踩着別人眼耳口鼻爭上位,否則沒有希望。頭往維港兩岸又看一看,華燈璀璨廣廈千萬間,只可惜沒有一間屬於自己。買樓置業對於年輕人來說簡 直是科幻情節,七萬元呎價比外星怪獸更可怕。

天水圍之所以悲情,原因是沒有人能為他們提供脫貧的希望。百事哀的不止於貧賤夫妻,還有窮二代甚至窮三代。當你有能力擁有多於一部電視機,你有必要爭嗎?人無望必亡,這是當今香港的悲情。

韓世光
---------------------

強詞有理:港人生死兩難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這項傳統美德傳承了幾千年,今天卻面臨被拋棄的命運。港府的骨灰龕政策諮詢文件建議收取骨灰龕位管理費,長期欠交管理費,骨灰將被撒放到紀念花園;此外,當局還建議以特惠津貼形式利誘後人交回先人骨灰位。這不是叫港人拋棄祖先嗎?

港府的建議一旦落實,今後許多人恐怕將會死不瞑目,既要擔心後人欠交管理費,死後隨時還要被迫遷;又要擔心後人接受當局的利誘而交回骨灰位,死無安身之 所,淪為孤魂野鬼。有人說,這些建議不合邏輯,其實這豈止不合邏輯,當局以金錢利誘後人出賣祖先,簡直是顛覆傳統,是極不道德的無恥行為。

說來實在可悲,大多數港人生前要為蝸居奔波,死後依然無處安息,正是生也難,死也難。大家可以見到的是,公營骨灰龕嚴重短缺,私營骨灰龕則亂象叢生,當局 卻聲稱需時三年才能完成立法,真是令人莫名其妙,難道立法規管私營骨灰龕真的有那麼難嗎?難道增建公營骨灰龕真的有那麼難嗎?

左三年,右三年,香港回歸十三年了,這個口口聲聲以民為本、福為民開的政府,究竟為港人做過甚麼實事呢?所謂十大基建、六大產業、黃金十年,說的比唱的還 好聽,可惜牛皮吹破不值錢。大多數港人的要求其實很卑微,只希望生前能夠安居樂業,死後有一個小小的安息之所,僅此而已,港府可不可以少吹一點牛皮多做一 點實事?可不可以尊重一下先人?

陳競立
---------------

笑看天下:毒鼠不成 安全聯想

鼠出沒注意!今年五月以來,至少已發生六單老鼠咬人事件;最可笑係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話:啲老鼠中咗毒,口渴被迫出來,唔代表老鼠多咗!嗰邊廂,茶果嶺村有阿叔瞓覺時疑被老鼠咬傷腳趾,啲村民話老鼠橫行無忌,多如天上星數不清!

老鼠為患香江,想不到食環署滅鼠無方反殺狗!事緣一隻「史納沙」狗女疑誤服鼠藥中毒暴斃;狗主炮轟食環署周街放鼠餌無在附近張貼警示單張,為免「毒鼠不成反害犬」事件翻版,呼籲食環署正視。

有人說,古人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多也就知道國家安全、政權安全、財產安全、人身安全,可如今,冒出的種種安全問題卻也一個都不是虛擬的。人 類在拚命地追逐現代化,拚命地尋求幸福,反而少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情景和自在;反之,卻以一元資本空殼公司,狂買過億元一個單位超級豪 宅,這安全嗎?

現代社會,「安全」一詞愈來愈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經濟安全、軍事安全、資訊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太空安全、基因安全、金融安全……這樣,卻 更彰顯如今的空氣中,似乎到處瀰漫着不安全因素;活着,可四面楚歌,八面埋伏:有女兒的,父親要常提醒她,切勿單身夜蒲蘭桂坊;帶狗出街提防食環署亂放鼠 餌;走過領匯轄下的街市要小心鼠吻;去鬧市又驚鏹水如仙女散花灑下;走過大樹又怕倒塌;停車熄匙又怕中暑焗死。

敢問煲呔曾何處是安全樂土?想必是禮賓府也。

施友朋
--------------

常言道:用常識看不尋常事件 2010年07月08日

去年恒基喜氣衝天宣佈天匯呎價「勇」闖七萬大元的時候,朋友大悲,悲香港不易居,我卻啼笑皆非,這成交是真的嗎?現在政府用「不尋常」來形容天匯這批交易,當時我等不及成交流產,已大罵荒謬神經病,罵的是那時隨天價而起舞的一片唱好聲音。

才不管議員論者提出的種種疑點,甚麼不追討買家差價,甚麼買家身份神秘,恒基如何找到這些買家等等,只咬住荒謬到超現實的七萬呎價,這交易便有夠不尋常。 如果這是正常交易,是用家的話就是判斷力失常,用比山頂天比高更高的呎價買西半山一個複式單位,是炒家的話就是炒到失去常識,是失敗中最失敗的長中短線的 非常炒家。

正是常識,常識告訴我們對數據要抱有懷疑態度。如今一片徹查恒基之聲,主要是針對虛假交易,令市場數據有人造水份。恒基涉嫌的幾宗罪之一,就是勇闖七萬 後,地產股與樓價齊升,懷疑有人混水摸魚。但七萬這個大得又假又空的個別無常價,真能舞動整體數據的話,也只能佩服大戶唱雙簧的合拍程度,尋常百姓,只要 抱着常心,該能看透數據的障眼法,不會成為造市者的點心,衡量該不該上車時,亦應知道那天價毫無參考價值。

政府之前對地產商推出的幾招幾式及這次調查行動,均為針對買賣資訊透明度。沒錯,面對地產商,買家在掌握資訊數據方面永遠處於弱勢,最能防身的就是用常識,用常理去判

斷數據的參考價值。太多由共同利益體系發出來的訊息,合力炮製的氣氛,令人以為那就是市場實況。要說數據?最近美聯發表的數據,全港私人住宅平均呎價是四千多元,這個是不會作假的,但實況果如此簡單,又何來那麼多上車難,要復建居屋的埋怨聲?

(林夕)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中國人有一句話不見棺材不流淚,香港政改沉船誰之過?

中國人有一句話不見棺材不流淚,香港政改沉船誰之過?

人性飄搖爭名奪利,只顧眼前開心快樂話之明天天塌,以強攻硬闖漫罵挑釁欺老弱少;如同黑道說:加入我地會保護你,劈友預埋你,不去就劈你?…咁樣…你加埋我嗰份吧!

咪搞我。最終迫虎跳海死過你睇。大局未定7.1…良知的表達又怎少得你?這個時刻除了表達還能幹什麼?一個極端的階段,只有表達才可得到想要的。如果吝嗇腳步後悔難期。

誰說過「民主派的人少說半句當幫忙?」為民主大喊小聲的如我等,為了幫忙而潛水,就是為了幫忙。其實早料到港人耽湎於樂日不見棺材不流淚至死方驚的精神,半步難行,

將墮入23之迷網中而不自拔;網上言詞隨時綠化,港成無聲之港人成無聲之人也許是自食其果吧!… 「50年不變」一刻半點表達的機會是國家給予的珍惜與否好自為之!

「50年不變」這承諾除香港外別處難求。港人應珍惜這訴求,但要平和免傷大體小則牢獄大則傷亡,唯一可代腳步尋求。民意是不論什麼派別的是港人自身的要求,你不求誰給你,嗌有何用亂有何用?只有腳步行出了你的所求!
------------------------------------
香港人最終追求的是國家的諾言與信譽

革命來時天翻地覆,革命過後人仰馬翻!從前無絕對,如今絕對權。人心思變來革命,後果發達變秦時。

最終目標普選路。兜兜轉轉還原步,路線圖仍爭不倒。堂堂大國應守信,一紙薄書顯堂皇。前事胡亂為名利,如今團結求真理。無理欺騙世界人,國之堂皇信譽彰。


回到從前 2010年07月04日

今年七一遊行人數五萬比去年少,是○三年(二十三條立法逼近眉睫時)五十萬人的 1/10。冒 33℃上街的民眾百感交集,流汗流淚還表示心中流血。遭政黨蒙騙、出賣的人特別憤怒。電視上播映實況,有喊聲:
「爭取民主二十年,一鋪變咗民建聯!」
一聽,似曾相識。若干年以前,不少老左派慨歎:
「革命革了幾十年,一切回到解放前!」
難以接受?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變調變卦變臉變遷,一度支持和付出過者,終得面對時移世易。今日中國大陸貪官,過的就是解放前人人嚮往的腐敗生活:名、利、權、勢、酒、色、財、氣。樓股經濟飛躍,何必革命?誰要當無產階級?「黑五類」抖起來,「紅五類」受騙了嗎?也不算,是對人性期望過高了。別相信政治,別相信政客,正如所有在愛河中遇溺者不再相信愛情一樣的自然反應。
港府公佈授勳名單,引起極大爭議,只要當過「起錨」應聲蟲和為煲呔塗脂抹粉者多獲慰勞。內中還有玄機:張文光證實,六月中旬政改方案表決前,港府有意授勳,民主黨以現時尷尬「不是理想時間」而回絕。心虛?日後某年總有「理想時間」……

(李碧華)

------------------
解謎 2010年6月28日星期一

  月來的謎團,似乎終於解開。
  為什麼政府竟會大舉落區為反對爛方案的小市民築起最佳舞台,為什麼高官突然失控似的要跟群眾鬥大聲,為什麼爛騷一幕不如一幕卻還演下去,為什麼煲呔有「以鵪鶉蛋撞向高牆」的氣慨單挑余大狀,為連串公關災難來個壓軸KO? 這些所謂破格的劣質推銷技量,現在看來,大概都是為了造就今日的「妥協」— 接受民主黨改良方案。
導演這場群戲的,當然是阿爺。煲呔被編做小丑甲,先是面不紅、耳不赤的拿出五年前的發霉臭飯,葱花也沒多加半條就翻炒上碟。理應早預到會再給打回頭的了,卻還要帶同臭飯遊街示眾,好讓公眾決意捱餓。另一邊廂,又跟你邊討價還價,邊派小丑乙丙丁戊事先張揚談判不會有結果,把期望管理超額完成。導演或許還怕獨腳戲不夠迫真,索性找來對家廚神踩低自己,把臭冷飯數得更臭。只是,小丑甲演技尚待磨練。他被余KO後的慘敗宣言,竟然比他的辯論貓紙,說得更動聽、雀躍,彷如興奮地向阿爺匯報:「任務完成! 我犧牲自己,成功令支持爛方案的都轉呔反對了! … 班建制派不得不屈服的了!」
如此,爛方案盡失民心,建制派的面再黑,也惟有接受阿爺「屈服」於強大民意壓力下,不啍一聲的贊成改良方案。

張貼者: 繆美詩 rachel miu 於 下午12:54 1 意見
標籤: 政客, 政府 http://msrachelmiu.blogspot.com/

--------------------------------------------------
蘋論:維護自由有責 港府勿變鋼鉗 2010年07月05日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早前在波蘭出席一個民主和人權國際會議時表示,歐洲的鐵幕已隨着蘇聯解體而不復存在,但是,必須提防的是一些政府的「鋼鉗」( Steel Vise)正摧殘公民社會和人類精神。新鮮出爐的「鋼鉗」政府名單,包括俄羅斯、中國、古巴、津巴布韋等。
在這些「鋼鉗」政府中,中國政府封殺言論自由、封殺新聞自由的行徑,不只令港人有唇亡齒寒之感,甚至身受其害。今日是新疆烏魯木齊 7.5騷亂一周年,但內地傳媒噤若寒蟬,對事件迄今語焉不詳,而香港三名記者去年在新疆採訪示威事件時竟被指煽動鬧事,就是其中一宗典型事件。
烏魯木齊騷亂發生後,中國當局調整了治疆策略,撤換了主政新疆 15年的黨委書記王樂泉,還讓東部 19個省市分別結對在經濟上援助新疆 12個地(州)的 82個縣(市),試圖以懷柔政策安撫民心。但是,一如國際特赦組織近日呼籲中國政府就 7.5騷亂展開獨立調查時所強調,沒有令人信服的獨立調查,不滿和不信任就會繼續存在。
新疆的互聯網服務在去年騷亂後就被中斷,直到今年 5月中旬才恢復,而多數論壇仍未獲准重開,網民言論仍受到嚴厲管制。今日是在去年騷亂中喪生的近 200人的忌日,但在當局封殺下,內地網站、論壇見不到任何弔唁文章、字句,處處顯示中國當局未改鋼鉗本色。中國官方一直指摘疆獨分子策劃 7.5騷亂,但一直未能說明一場起初的和平示威,為甚麼會演變為造成近 2,000人傷亡的騷亂?新疆當局逼於輿論壓力,已釋放三名被捕的香港記者,但為甚麼迄今不還他們一個公道?
由於貧富兩極分化、社會衝突加劇,無意放棄一黨專政的共產黨,顯然只會加強而不會削弱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箝制,不會停留於新疆、西藏等敏感地區、敏感事件。令人不安的是,這種箝制對香港的影響越來越直接,已超越北上港人的範圍。香港記協昨日發表新一期言論自由年報,認為本港的言論自由受壓、政府越來越不包容不同的聲音。不能不警惕,特區政府在打壓言論自由方面會否步上北京後塵,逐步加入鋼鉗政府的行列。
香港記協關注港府打壓言論自由的兩大舉動,一是擴大拘捕及檢控示威者,二是越來越常以傳媒吹風會取代記者會,導致資訊不公開及透明度低。如果將這類舉動與新疆當局的舉動相比,可以看到,雖然嚴重性相差甚遠,但思路、手法並無二致。在香港示威衝突越來越頻密之際、在記者採訪示威抗議現場遇到越來越多阻礙之際,對港府限制言論自由、限制新聞自由的行動,不能再抱着等閒視之的態度。
2012政改方案的通過,不等於香港的政制問題、民主問題已經塵埃落定。相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在香港真普選的路線圖、法定時間表問題上採取拖字訣,只會刺激民怨,引爆更多示威、抗議。一旦港府重蹈北京覆轍,走上鋼鉗政府之路,越打壓言論自由,就會引爆越多抗爭,越打壓示和平示威,就會引爆越多衝突。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公投」、「起義」、「解放」一錯再錯更難為,現金交易最實際。民心所向要澄明,團結邁進雙普選。

「公投」、「起義」、「解放」一錯再錯更難為,現金交易最實際。民心所向要澄明,團結邁進雙普選。

五區公投本無事,起義解放嚇嚫人。現金交易怕難期,橫死掂死死下去。…只差一點更完美,可嘆人心好勝累,可嘆人性怕輸驚!

如能保皇相較量,結果或會更驚人。無畏無懼現兜兜,何需失分失禮人?爭取普選今後誰領風騷?新人舊人各自主一起革起來。行出五十萬,一紙薄書或不難!


聯署要求民主黨履行押後表決兩星期的承諾(請廣傳) 星期三, 六月 23, 2010民主黨之前多番表示,說要求政府押後兩星期才表決政改,讓市民有更多時間去理解方案云云;何俊仁如今卻說,決定權在政府,真的嗎?
「何俊仁指要求政府押後兩周表決政改方案(商台)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00:46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雖然黨大會通過支持改良方案,但他會應黨員要求,向政府提出可否押後兩周表決政改方案,但承認決定權在政府,不過他認為,方案已得市民支持,只要越明白,就會有越多人支持。」
何俊仁律師,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規定,政改必須得到立法會全體議員的三分之二才可以通過;亦因此,如果民主黨堅決要求政府押後兩星期,甚至不惜缺席會議,令政府無法掌握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那麼政府就非要答應你押後兩星期的要求不可,因為他們不夠票。
今日的民主黨,令這麼多最初願意理解你們的「改良方案」者都要高聲否決,責任就在民主黨的態度本身--原來曾蔭權說起錨,你們就一定要起錨?原來中共說一你們就要做一,中共就二你們就二做二嗎?你們沒有自由意志的嗎?民主黨說沒有檯底交易,那麼為何你們要好似當年通過廿三條,好似要通過高鐵,好似要通過強拍一樣,急就章在市民都未知咩事,在沒有充份討論辯論的情況之下,就要強迫市民收貨呢?如果說政府以往這樣做是極度粗暴,你們今日的行為又和政府的行為有何分別?
因此,請何俊仁兌現你的承諾,給予市民兩個星期的思考時間;政府接不接納押後,的確決定權在政府;但出不出席立法會,決定權就在你自己;民主黨通過黨員大會支持你們投票,不代表你沒有自由意志去不去開會;你們決定集體不開會,特區政府就不會夠票通過,就必然要接納你們推遲兩星期的要求。
只有寶藥黨、不良銷售才會強迫人限時簽約;真金不怕洪爐火,如果真相如你們所說,怕甚麼推遲表決?如果提名權要推遲到十月你們都收貨,為何表決推遲兩星期,你們就不敢做呢?
何俊仁,靜待你的回應,請拿出行動,而非用廢話來敷衍我們。
聯署人:
林忌, 星屑醫生歐陽英傑, 陳景輝, 方潤, 范國威, RebuildHK Freemn, 鄧小樺, 黃世澤, 麥天豪(麥當奴), Sony Chen, Raymond Lam, Danny Mah, Samual Chen, Andrew Tsai, Matthias Leung, Win Lie, David Chiu, Ray Chan Chi Chuen, Rick Tang, Raphael Wong, Kelvin Lee, Kmeddy Ng, Jeremy Chu, dankei, Sam Kong, Kenneth P. Wong, Woodkid Lee, Joanne Choi, Adrian Sai-wah Tam, 陳欣儀, Elton Chiang, Jacki Dominic Lee, Yap Kin, Paul Chak, Keung Chen, Hudson Yau, aaron Yu, Lingling Zhu, Tong YK Chan, Louis Ng, Chris Ko, Anderson Tsoi, Mba Constant, Tom Cheung, Ngali Lam, Hannah Tse, Giriguru Kiriko, Bank Chan, Jacky Lim, Richard Hsu, Hayward Chan, Michael Leung, Wai Lo, Chang Ting-kwan, Alexander Yan, Po Cheung 張家和, Gab Tang, Alex Tong, 馮景恆, Joey Ho, Philip Wong, Philip Yeung, Hang Tung Chow, Debby Chan, Charlie Lok, Chris Chan, Ernest Ng Derek Ng Kim Fung, Pricilla Wong, Johnny Cheung, Rico Lee Long Sing, Choi Ching Mui, 古文翰, Tinkin Kwok, Patrick Leung, George Yau, Dora Wong, Robert Chak, Julian Fung, Tsang Ling Fung, Hannnee Chan, Sonus Cat, TY Yeung, Bcbobo Chan, Wilson Chan, Sherman Cheng, Yau Kwan Kiu, Yuen Wah Tse, Singho Lawrence, Yuen Wah Tse, Eric Yim, Tina Lee, Au Nok-hing 區諾軒, Monique ManYee, Tony Choi, Wan Hoi Wing, 福貓, Benny Lee, Frankie To, Seven Ⓥ SixTwo, Om Ni, Chis Wong, mono koo, Francis Chan, Samuel Lai, Kam Kam Kam, Chun Ho Cheng, Ying Wong, Gordon Lau, Tony Lung, Gordon Lau, Eric Tsui Sing Yan, Brian Cheung, Nicholas Yim, Man Man manman, Ingrid Tang, Mtyguhu Chui, Vincent Tang, Terry Lui, Andrew Wan Siu Kin, Raymond Chow, Thomas Lai, Tiffany Leung, 任永強 Yam Wing Keung, Robert Lai, Juliana Wong, Bing Wong, Vincent Wong, David, 小紙, Mr. A Ng, Green Fong, Summui Cheung, Nathanie Ng, David Lo, Ivan Cheung Bing Wing, Ana Tsang, Gemma Yip, Timwaver Luk, Henre Mc, Kurt Tam, Tradce Chan, Sai Cheung, Joe Kam-Fung Wong, Brian Chung, Michael Ko, Julie Wong, Donald Don, Wong Carlos, Yuen Wan Fei, Jess Chark
另外還有 Facebook Group 聯署的五百幾人
請在此留言或到 Facebook 留言加入聯署
伸延閱讀:6 月 22 日:何俊仁指要求政府押後兩周表決政改方案6 月 19 日:何俊仁冀押後表決 讓市民多了解 張貼者: 林忌 於 6:23 上午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循序漸進 還是 循序漸退?全民選舉加一席也沒有,功能組別減一席也沒有

循序漸進 還是 循序漸退?全民選舉加一席也沒有,功能組別減一席也沒有。還要用公帑大力推銷!民心所向到底是循序漸進 還是 循序漸退?
難道共產主義是先統戰後霸皇硬上弓?全世界人民在看這場好戲。香港人不是全跪拜主義!有能力的難道無路可逃?如若通過煲呔方案立即可通過23條、莫講七百億造高鐵就算七千億港人都無權過問這是必然的後果。

港人不貪祇希望加一席減一席就這點點希望也要被霸王硬上弓?香港要與大陸同化都應要循序漸進,而不是霸皇硬上弓。

爭取問題要清明,硬打亂撞實無功。因些亂撞無彎轉,出了問題人人受。以為作夢實倒夢,尋夢大體要尊重。齊心樣樣可事成,爭名奪利無好過。
理念博弈顯不同,同理不念莫張狂。拆彈不來易受傷,天網有眼而不漏。秦皇今日在西天,西方看來更堂皇!人民有權齊投票,沒有人權何來共。
煲呔代表不投票,全民卻步剩五拾;五人五十一人拾,十九直選三十人。各人拾萬三百萬,建制只得七十萬。人民呼聲特高昂,如要保持港現況。
人民力量好思量,如要叩頭無路乞。霸王硬上無潦日,淘盡河井變孤城。『循序漸進 變 循序漸退』何來信用之可言!

市場快樂有期指,保八絕應無問題。炒上炒落風云變,紅軍崛起又如何。半壁江山槍穩住,人民歡笑樂無憂。


蘋論:承認失敗,才能從中吸取教訓 2010年05月19日 (50人)瀏覽人次:9,267回應:0

五區補選公投落幕,不同政治取向的人對結果有不同解讀。但從「公投」的意義來說,應該說這次變相公投運動是失敗了。失敗並不可怕,正如筆者在投票前一天的文章所說,「忠於自己,就算選舉輸了,也是贏了」。忠於自己,包括忠於自己所面對的事實。因此,發起補選公投的公社兩黨,首先要承認失敗這事實,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終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承認失敗對發起公投者不好過,對支持者也不好過,包括自始至終支持的筆者在內。但我們不能因為難過而否定事實: 17.1%投票率,是無論如何不算成功的。
失敗的原因,當然首先因為這不是真正公投,而是藉辭職補選製造出來、無法理依據也不會強制執行其結果的變相公投。實際上只是一次數量化的民意表達。多數市民未能認識變相公投的意義,生活繁忙也無暇去了解。對許多市民來說,五議員辭職再參選,感覺上無意義和浪費公帑。因不了解而不投票是很自然的事。曾特首和林局長騎劫未投票選民的意向,暗示不投票就意味他們反對公投,若他們真相信如此,那麼不妨由政府正式舉辦一次有效公投,看看投票率會有多少。相信他們吃了豹子膽都不敢。
變相公投失敗的另一原因,是泛民陣營的組織鬆散和意見分歧。多元化和意見紛紜本是民主團體的普遍狀態,它們不可能像專制政黨那樣一個聲音貫徹始終,一支竹竿插到底。但泛民面對的,是比他們強大百倍的政黨,其組織力及各級服從性均無與倫比。因此,在發起變相公投之前,泛民之間必須作周詳的溝通,在取得共識之後才能向外宣佈及採取行動。很明顯,這次變相公投只是由社民連在媒體提出,事前沒有與泛民各政黨協調。公民黨加入也沒有與其他泛民政黨包括社民連商議。於是出現最大泛民政黨民主黨的不參與,更有不從大局出發而斤斤計較爭佔泛民道德高地之議論。在投票日儘管仍有民主黨議員喊咪助選,但這種個人行為與整個黨的投入,根本是兩回事。從種種迹象來看,不參與辭職補選的泛民政團,很難說他們希望看到公投成功。
變相公投失敗還有一原因,是補選工程太粗疏。公社兩黨基本上各自為政,沒有統一部署。對政府和建制派的打壓,並沒有在每一步都予以研究,作出反制。比如,對發起變相公投的原因與意義,就未能提出一個簡單明確讓人一看就明白的解釋,對浪費公帑的說法和特首高官杯葛投票,也沒有即時提出有力反駁。在外國、在台灣,選舉工程都是有嚴密組織、不斷進行細密研究並由候選人作出及時反應的工程。公社兩黨這次聯合搞變相公投的鬆散無序,不僅不會在專制政黨中出現,即西方民主政團也極為少見。
以上幾點,都是筆者想到的這次公投失敗的致命原因。必須面對這些原因,由泛民各政團坐下來認真檢討,才有可能吸取教訓,由失敗而走向成功。許多人把這次失敗歸咎於特府、建制派各政黨以及眾媒體,在中央吹雞之下一致杯葛冷待。這是人所共見的原因。對這種打壓,大聲抗議是沒有用的。最重要是正視對手的強勢及其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從而有更好的心理準備。


變相公投運動有沒有成績?當然有。藉公投而讓市民增加了對真普選和廢功組的認識,是其一;大量年輕人的崛起與投入運動,更為香港的民主運動開啟了未來。
毛澤東曾對年輕人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柢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蓬勃,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毛最終是自毀了「希望」。而我們則從這次變相公投,看到香港未來民主的希望。
李怡 周一至周六刊出

.......................................

探針:打死狗講價 2010年06月10日

果然不出所料,民主黨和中央談判無功,政改方案一無寸進。連「讓步空間十分之小」的本地立法層面,都必須在保證通過政府方案之後才可以商榷,一句話就是「打死狗講價」。事已至此,責難民主黨棄「總辭公投」而自取其辱已無甚意義,連閉門溝通都未嘗試過,怎知此路不通?畢竟民主黨已盡了他們的那份努力,談判失敗只能讓港人更明白專制政體的本質。
民主黨高層在談判過程中和溝通失敗之後,都聲言並非通過可與中央「魚雁傳書」的人士隔空傳話,而是和有真正身份的負責人士進行實質性商談,中央的確「有的人」對民主黨方案(一人一票產生區議會功能組別)感興趣,覺得可以考慮。卻終因無法擺平黨內「自己人」的反對意見而作罷。筆者對此毫不存疑,共產黨裏還有過胡耀邦、趙紫陽呢,更有一位曾被胡耀邦看好為未來總書記的朱厚澤,驀然回首,他們都壯志難酬,先後鬱鬱而終。
記得八十年代胡耀邦曾「讓一部份人先民主起來」,先在知識分子成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搞試點,實行無記名投票,為避嫌姑且稱之為「民意測驗」,在政治研究所、馬列主義研究所、文學研究所率先推行,得票最高者分別是嚴家祺、蘇紹智、劉再復,他們便被任命為所長。胡耀邦遭罷黜,民主試驗猝然中止。結果其後這三位所長都捲入八九民運,末了全部流亡海外。
趙紫陽又做過甚麼?他接任總書記後在試行黨內「民主評議」,由黨員對領導幹部打分和填寫意見,迹近黨內投票。惜乎彼時八九民運已山雨欲來,未及開花結果就被徹底取消。事隔二十一年,始聞高喊「思想解放」的汪洋在廣東再實行負責幹部「民主測評」,範圍卻縮小為幹部之間互評,特別是正職副職之間互評,竟有九成市委、區委、縣委書記得到「優秀」和「稱職」的測評結果。別看官僚們平素勾心鬥角,每到此刻卻是官官相護,一堂和氣,皆因事涉他們的利益與前程。如此「民主」,酷似中央的香港政改方案,即由區議員提名及投票選舉功能組別議員,選出來的必是吹吹拍拍的小廝。
綜合上述,試問連自己「黨內民主」都做不到的共產黨,又怎會開恩賜予老百姓民主權利?至於民主黨所言,北京擺不平「自己人」的反對聲音,包括香港建制派和工商界既得利益者。此說大謬,那些人當然反對,但他們的意見對中央一點也不重要,只緣他們從來都是沒有骨頭的軟體動物。如果說工商界既得利益者還算是中央「統一戰線」的一翼,那麼建制派和中央則是不折不扣的主奴關係。所以他們的立場態度,甚至遠不及泛民特別是香港市民的集體意志那麼重要。明白這點,香港人就知道自己應該要甚麼,應該做甚麼了。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

暴政起茅捩橫折曲,政改迷債杜撰人民。民不聊生價二萬,居屋無期妖魔化。人工貳十張于人,無恥言論滿街飛。乞人憎領砸死人,循序漸進成廢話。萬乘之埠如斯下場,國為民開埠踐人民。一步不進強加於民,國殤何期惟民自化。

政府沒誠信,民主怎起錨? 2010年06月11日

政府鋪天蓋地的總動員去宣傳政府的二○一二政改方案,稱為起錨行動。所以不論大街小巷、火車地鐵,都見到起錨的海報和宣傳品。打開電視、扭開收音機,也會見到和聽到政府的宣傳政改廣告,甚至動員明星協助,其中一位有參與廣告拍攝的足球明星事後更表示後悔。
在 人大決定的框架下,表明二○一二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和直選比例維持各一半,使直選比例不能像以往的立法會選舉般有增長。在政制難以循序漸進的先天性不足 下,政改方案根本難有進步。再者今次的方案比○五年的方案更為倒退,如○五年承諾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今次沒表示;○五年的方案,特首提名委員會增加八百人 到千六人,但今次只增加四百人,四大界別各增一百人,但提名門檻卻由一百人增至百五人。所以今次的二○一二方案,根本是毫無進步的方案,但特首為首的一眾 高官卻把一個沒有進步的方案包裝成有進步的方案,那根本是一個假進步方案。那政府是在推銷假貨和賣假貨,猶如無良海味店把螺片包裝成鮑魚去賣一樣可惡。

如祈福黨叫人盲目迷信
政府這樣賣假貨,是欠缺誠信的表現,由一個欠缺誠信的政府帶領香港的民主起錨,民主又怎起錨呢?
政 府的所謂落區宣傳工作,只是叫市民信政府,要通過今次的方案,香港的政制才可以有進步,而不是推銷和解釋政府的方案內容有何進步之處,這可能是高官們也找 不出方案內容有何進步之處,所以就像寶藥黨、祈福黨那樣叫人只要盲目迷信他們,便可帶來福氣和平安,而不是像一般推銷員那樣,是推銷產品的長處。

高官落區只是自我陶醉
再 看曾蔭權、唐英年與示威者鬥大聲、鬥叫口號的情況下,可發現政府根本是無心聆聽反對聲音和意見。政府一日不虛心聽不同及反對聲音,一日不能令反對方案的市 民信服。除了少數沒被追擊的政治助理或副局長能夠派單張和接觸市民外,政府落區行動可謂完全失敗,甚至帶來反效果。你看曾蔭權發了瘋似的,發爛渣的稱支持 的是大多數,反對的是少數,要支持者給些顏色給反對聲音看看,明指反對方案的市民不理性和是在阻住巨輪轉,即阻住地球轉。可見政府落區只是在自我陶醉,自 我感覺良好,以及卑鄙地醜化反對方案的市民為不理性和阻住地球轉,帶頭製造分化,使社會更分裂和更不和諧,這根本不是一個真正以民為本和負責任的政府所 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是親自虛心的去聆聽反對聲音和與他們溝通,去了解他們的訴求,而非不去溝通,反而去醜化他們,製造社會分化。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我們的一眾政府高官沒有誠信地帶頭賣假貨,是香港的恥辱。有良知的我們又怎能支持政府這些賣假貨的可恥行為呢?

武大郎
自由撰稿人


探針:普選的諾言與謊言 2010年06月11日

廣東俗語云:「誰人靠得住,豬乸會上樹!」意即這個人很不可靠,不值得信賴。用這句話套用在中共的普選承諾,再貼切不過。
北京收回香港前,向國際及香港人承諾,港人最終普選自己的立法會及行政長官,並在《基本法》寫明這個政治諾言。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周一在北京召開記者會表明,《基本法》沒定義普選,而他認為,核心就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選舉權,也就是選舉權的普及而平等。
但 他話鋒一轉:「一如國際上的一般理解,有關選舉的權利是允許法律作出合理限制的。我認為,未來兩個普選辦法既要體現選舉的普及和平等,也要充份考慮符合香 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地位,與香港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相適應,兼顧香港社會各階層利益,以及有利於香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前面的「普及而平等」只是煙 幕,後面對普選的重新定義,才是主菜。
普選這個簡單概念,猶如甚麼是人類,喬先生卻搞得非常複雜,硬要摻進三大雜質──體現行政主導、兼顧各階層 利益、有利經濟發展。這些「雜質」足以淡化一人一票、每票份量均等的普選本質。中共當初向港人承諾時,既沒附加條件,也沒說新定義,到了兌現承諾時,就露 出尾巴來,偷換概念,重新定義。
這是中共一貫伎倆。四十年代,中共對民主自由人權說盡好話,其宣傳機器,不知刊出多少讚頌美國民主制度的文章。一 九四五年九月,毛澤東到重慶出席「國共和談」,接受路透社記者提問何謂「自由民主新中國」時,他說:「它的各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由普遍、平等、無記名的 選舉所產生,並向選舉它的人民負責。它將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與羅斯福的四大自由。」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與各黨派召開籌備建政的「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會上通過建政的《共同綱領》,當中承諾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其第十二條寫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
中 共這類還政於民的承諾,多如牛毛,但結果呢?這些諾言迄今還是空話,卻從來沒公開道歉及解釋。十多年前,中共終在農村及推行村民直選自治的村委會及鄉鎮人 大代表,但在提名時,設置諸多關卡,篩選及變相欽定候選人,未投票已知結果。本來,選舉制度是要配合及協助選民,令選舉公平公開地進行,但在中共手中,卻 變成篩選候選人、控制結果的利器。這就是中共對待普選的態度。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

張炳良稱不應妖魔化 倡限量復建居屋 助白表戶 2010年06月11日

【本報訊】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表示,近年居屋不斷被妖魔化,成了樓市下滑的代罪羔羊,認為復建居屋絕不會拖垮樓市。他指日後新落成的居屋,應以白表人士為主要對象,而且每年限量推出,避免影響樓市。
政府對是否復建居屋尚未表態,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行會成員張炳良,昨日在房委會周年特別會議上,卻為居屋政策大平反。他指近年不斷有人將居屋妖魔化,尤其是前特首董建華的「八萬五」年代,適逢本港樓市低迷,居屋便成為拖垮樓市的代罪羔羊。


建議每年推四千單位
他 指出,居屋政策一直是福利政策,並非與商爭利或助人致富,更絕不是要拖垮樓市,供應居屋目的是讓公屋住戶上車,騰出公屋單位予其他輪候者。本港一直是私樓 主導,政府房屋為副,跟新加坡情況剛好相反,質問過往 30多年,居屋何曾拖垮過樓市,而復建居屋甚至未必可以壓抑樓市高企。
他表示樓市一旦脫韁,壓力必在政府身上,而政府提供有限度的資助讓部份市民上車,不失為有效解決方法。他說未來的新居屋的主要資助對象,可以由綠表人士改為白表人士,但同時限制每年推出居屋的數目,以免令發展商誤會居屋是與民爭利。
另一委員李華明指,現時很多超出申請公屋入息上限的市民,根本無法長期承擔日益高昂的私樓租金,居屋是協助他們上車的主要途徑,若每年只復推三至四千個居屋單位,相信不會拖垮樓市。不過,代表發展商的置業國際主席蔡涯棉認為,要解決樓價太高及上車問題,最有效是政府增加土地供應量,至於復建居屋須仔細考慮,一旦復建須決定是短期性質還是長期措施,及能否確保仍有足夠土地興建公屋。

追蹤者